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2分)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点火发射,12时10分“天舟五号”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创造了世界纪录。“天舟五号”携带的货物从地面到达天和核心舱,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    (选填“大”或“小”)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2.(2分)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明月松间照”是光的    现象;“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光的    现象。
    3.(2分)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此时拍摄的像与上升前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分)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为矫正视力需要佩戴    (选填“凹”或“凸”)透镜。健康用眼的正确做法是    (填写一条即可)。

    5.(3分)小慧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    g/cm3;其中两块橡皮泥的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质量为40g,其体积是    cm3。

    二、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6~13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4~15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6.(3分)以下是小美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体温约为36.5℃ B.一拃长度约为15cm
    C.步行速度约为4km/h D.质量约为500kg
    7.(3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发光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8.(3分)下列现象中与射击时“三点一线”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 B.对着镜子画脸谱
    C.海市蜃楼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
    9.(3分)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A. B. C. D.
    10.(3分)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kg/m3,则(  )
    A.0.16kg/m3=0.16×103g/cm3
    B.该材料1m3的质量是160g
    C.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11.(3分)金水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3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4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1.3m深处 D.与蜻蜓相距0.8m
    12.(3分)小聪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在实践活动中,小聪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该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等于10cm B.大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到20cm之间
    13.(3分)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
    A.用放大镜看指纹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多选)14.(3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气体、液体的密度大
    (多选)15.(3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渔夫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D.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吸收了红色光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6.(2分)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17.(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18.(2分)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求:画出点光源S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19题6分,第20题8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共38分)
    19.(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    度。
    (2)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    、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
    平面内。
    (3)入射光线AO远离法线ON时,反射光线OB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

    20.(8分)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他应从蜡烛    (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2)当蜡烛A靠近反射面时,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关系。
    (4)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

    21.(12分)八(1)班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此时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    (选填“能”或“不能”)成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在如图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此现象可以体现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处,人站在光屏一侧   、放大的“烛焰”。

    22.(12分)小乐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她想测一测吊坠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拨动    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她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将解去挂绳的吊坠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则该吊坠的质量是    g。
    (3)用细线拴住吊坠轻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接着将吊坠提出后,则吊坠的体积为    cm3,吊坠的密度为    kg/m3。
    (4)小乐所测吊坠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14分)
    23.(7分)2022年9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行之梦,高约12m,设计158个座位。
    (1)根据设计,大飞机C919航程超过4000km,胜任国内所有城市之间的往返飞行,C919飞行的时间为6h,则飞机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如图所示,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飞机以3.5m/s的速度匀速通过101m长的欢迎人群(欢迎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则大飞机的长度是多少?

    24.(7分)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吉祥物设计方案是以陕西秦岭独有的四个国宝级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创意原型,设计了一组幸福快乐、充满活力、精神焕发、积极向上的运动吉祥物形象。如图为吉祥物“朱朱”的模型饰品(实心),小杰测出了“朱朱”的质量为81g3。
    物质
    密度(kg/m3)

    19.3×103

    8.9×103
    铁(钢)
    7.9×103

    2.7×103
    (1)通过计算结合表中的数据判断“朱朱”可能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
    (2)如果该“朱朱”模型饰品用铜来做,则需要铜的质量是多少?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2分)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点火发射,12时10分“天舟五号”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创造了世界纪录。“天舟五号”携带的货物从地面到达天和核心舱,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  小 (选填“大”或“小”)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解答】解: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天舟五号”携带的货物从地面到达天和核心舱;
    由ρ=可知,物质的密度越小,需要的升力越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
    故答案为:不变;小。
    2.(2分)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明月松间照”是光的  直线传播 现象;“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光的  折射 现象。
    【解答】解:(1)松树林中的一道道月光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水清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
    3.(2分)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须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此时拍摄的像与上升前相比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当无人机上升时,物距增大,也就是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增大了物距,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故答案为:减小;变小。
    4.(3分)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  前 (选填“前”或“后”),为矫正视力需要佩戴  凹 (选填“凹”或“凸”)透镜。健康用眼的正确做法是  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 (填写一条即可)。

    【解答】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
    为了保护视力保护视力,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
    故答案为:前;凹;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
    5.(3分)小慧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  2 g/cm3;其中两块橡皮泥的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1:2 ;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质量为40g,其体积是  20 cm3。

    【解答】解:由图数据知,当橡皮泥的质量m=60g时3,则橡皮泥的密度为ρ===7g/cm3;
    当两块橡皮泥的密度相等,体积之比为1:3时===;
    当橡皮泥的质量m′=40g时,其体积为V′==3。
    故答案为:4;1:2。
    二、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6~13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4~15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6.(3分)以下是小美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体温约为36.5℃ B.一拃长度约为15cm
    C.步行速度约为4km/h D.质量约为500kg
    【解答】解:A、中学生体温约为36.5℃;
    B、中学生一拃长度约为15cm;
    C、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8m/sh≈4km/h;
    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故选:D。
    7.(3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发光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解答】解:水母、萤火虫,是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不是光源。
    故选:C。
    8.(3分)下列现象中与射击时“三点一线”原理相同的是(  )
    A.日晷 B.对着镜子画脸谱
    C.海市蜃楼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
    【解答】解:“三点一线”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A、日晷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对着镜子画脸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故C错误;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故D错误。
    故选:A。
    9.(3分)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A. B. C. D.
    【解答】解: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此时的倒立不仅包括上下颠倒。由此可知,因此要按照A选项的方法去放置幻灯片。
    故选:A。
    10.(3分)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kg/m3,则(  )
    A.0.16kg/m3=0.16×103g/cm3
    B.该材料1m3的质量是160g
    C.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解答】解:A、0.16kg/m3==6.16×10﹣3g/cm3,故A错误;
    B、2.16kg=160g3表示的意思是:体积是1m2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即160g;
    C、“全碳气凝胶”状态和温度不变,与体积大小无关;
    D、该材料的密度特别小,所以不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故选:B。
    11.(3分)金水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3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4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1.3m深处 D.与蜻蜓相距0.8m
    【解答】解:A.蜻蜓在水中的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C.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故C错误;
    D.蜻蜓距水面0.4m,所以物像间距为6.4m+0.7m=0.8m。
    故选:D。
    12.(3分)小聪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在实践活动中,小聪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该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

    A.等于10cm B.大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到20cm之间
    【解答】解:小聪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物距应小于焦距。
    故选:C。
    13.(3分)在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
    A.用放大镜看指纹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
    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
    【解答】解:A、用放大镜看指纹、放大的虚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此时成的是正立,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岸边看到鱼在水中游,故C不符合题意;
    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像,所成的是太阳的实像。
    故选:D。
    (多选)14.(3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气体、液体的密度大
    【解答】解: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由m=ρV可知,故B正确;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所含物质不变;冰熔化成水,由可知,故C错误;
    D、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故D错误。
    故选:AB。
    (多选)15.(3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渔夫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D.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吸收了红色光
    【解答】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8×105km/s,故A正确;
    B、光年是光一年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
    C、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D、不透明的物体可以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吸收了其它色光。
    故选:BD。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6.(2分)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解答】解:
    左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右图中,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17.(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18.(2分)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求:画出点光源S

    【解答】解:
    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作出像点S′对称点S,即点光源S;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O,连接SO为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第19题6分,第20题8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共38分)
    19.(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  40 度。
    (2)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
    平面内。
    (3)入射光线AO远离法线ON时,反射光线OB将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

    【解答】解:(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ON,图中的入射角是90°﹣50°=40°;
    (2)实验中将纸板F向后折转,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OB也远离法线;
    故答案为:(1)40;(2)反射光线。
    20.(8分)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他应从蜡烛  A (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2)当蜡烛A靠近反射面时,其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距离 关系。
    (4)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光屏上出现像则为实像,光屏上没有出现像则为虚像 。

    【解答】解:(1)平面镜属于光的反射,如图所示,他应从蜡烛A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当蜡烛A靠近反射面时;
    (3)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没有出现像则为虚像。
    故答案为:(1)A;(2)不变;(4)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没有出现像则为虚像。
    21.(12分)八(1)班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光屏中央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此时将光屏移走,烛焰通过凸透镜  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在如图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此现象可以体现  远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处,人站在光屏一侧 正立 、放大的“烛焰”。

    【解答】解:(1)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2)由图可知,此时u=30cm,成倒立,应用为照相机,烛焰通过凸透镜仍能成像;
    (3)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现象可以体现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4)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处,此时u=5cm,成正立。
    故答案为:(1)光屏中央;(2)缩小;能;(3)远视眼。
    22.(12分)小乐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她想测一测吊坠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拨动  游码 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她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将解去挂绳的吊坠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则该吊坠的质量是  22.4 g。
    (3)用细线拴住吊坠轻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接着将吊坠提出后,则吊坠的体积为  8 cm3,吊坠的密度为  2.8×103 kg/m3。
    (4)小乐所测吊坠的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解答】解:(1)正确使用天平:应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位置上,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2)由图甲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3)由图乙知,水和吊坠的体积为38mL2;
    小吊坠的密度为:ρ===2.8g/cm8=2.8×105kg/m3;
    (4)接着将吊坠提出后,挂绳和吊坠会沾有一部分水,由密度公式ρ=。
    故答案为:(1)游码;右;(2)22.4;5.8×103;(4)小于。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14分)
    23.(7分)2022年9月1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行之梦,高约12m,设计158个座位。
    (1)根据设计,大飞机C919航程超过4000km,胜任国内所有城市之间的往返飞行,C919飞行的时间为6h,则飞机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如图所示,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飞机以3.5m/s的速度匀速通过101m长的欢迎人群(欢迎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则大飞机的长度是多少?

    【解答】解:(1)飞机的平均速度:v===750km/h;
    (2)由v=可知,
    飞机的长度:L=s′﹣L人=140m﹣101m=39m。
    答:(1)飞机的平均速度为750km/h;
    (2)大飞机的长度是39m。
    24.(7分)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吉祥物设计方案是以陕西秦岭独有的四个国宝级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创意原型,设计了一组幸福快乐、充满活力、精神焕发、积极向上的运动吉祥物形象。如图为吉祥物“朱朱”的模型饰品(实心),小杰测出了“朱朱”的质量为81g3。
    物质
    密度(kg/m3)

    19.3×103

    8.9×103
    铁(钢)
    7.9×103

    2.7×103
    (1)通过计算结合表中的数据判断“朱朱”可能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
    (2)如果该“朱朱”模型饰品用铜来做,则需要铜的质量是多少?

    【解答】解:(1)“朱朱”的密度:ρ===2.6g/cm3=2.4×103kg/m3,查表知,“朱朱”可能是由铝制成的;
    (2)“朱朱”模型饰品的体积为30cm6,ρ铜=8.9×106kg/m3=8.8g/cm3,
    “朱朱”模型饰品用铜来做,根据密度公式铜=ρ铜V=8.7g/cm3×30cm3=267g。
    答:(1)通过计算结合表中的数据判断“朱朱”可能是由铝制成的;
    (2)如果该“朱朱”模型饰品用铜来做,则需要铜的质量是267g。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