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练0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练03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练04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docx、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练04古代诗歌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命题规律】
古代诗歌阅读,从题型上看,是对全国卷的继承,总分值9分,涉及诗词的考查。高考要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四大考点:形象、语文、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不论高考涉及哪一考点,都需要把握诗歌的情感。本专题重点从以上考点出发,对古诗的进行练习。
典型示例
(2022·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送王缄①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②,何处是吾乡。
[注]①王缄是苏轼亡妻王弗的弟弟,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王缄到钱塘看望作者,作者作此词相送。②传舍:《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忘却”句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不思量,自难忘”表达的情感相似。
B.“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一句,承上启下,由思妻之情转到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感叹。
C.“坐上别愁君未见”中的“君”是指作者亡妻王弗,意指除妻子外自己的心思无人能懂。
D.全词的中心句是“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写出词人渴望早日结束漂泊的内心憧憬。
2.本词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表达丰富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方法点拨】
一是要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把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
二是要领会深层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
专项演练
一、(2022·湖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刘方平
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①稀。
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
长怜西雍青门②道,久别东吴黄鹄矶。
借问客书何所寄,用心不啻两乡违。
【注】①列宿,指群星排列。②青门,汉青门外有霸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以“青门”泛指送别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起笔不凡,视野阔大,写洛阳秋夜天高云淡,月华似水,清辉笼罩着静谧的古城。
B.“青门”点出送别地点,“长怜”表现了诗人对客居异乡的朋友的无限同情和怜惜。
C.“久别”写出了诗人无友人相伴的孤独寂寞,又暗含思念好友和渴望早日相见的厚意。
D.尾联宕开一笔,视角转到对方,朋友写好“客书”却因诗人居无定所,不知寄往何处。
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二、(2022·山东·青岛二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石州慢①
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②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注】①《能改斋漫录》记,贺铸眷恋一女,久别后,女寄诗曰:“独倚危阑泪满襟,小园春色懒追寻。深恩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贺铸遂作此词。②龙沙:塞外沙漠之地。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开篇写关外的初春景色,“薄雨”“斜照”表现出初春的暖意融融,一个“收”字,精当巧妙地描绘出日暮天晴之景。
B.上片“长亭”两句写长亭边柳色微黄,诗人就先折柳一枝送给远行之人,此处与“客舍青青柳色新”所传达的意蕴相似,都体现了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C.下片开始四句,紧承上阕,结尾回顾临别情事,记忆犹新,“别”前着一“轻”字,写出了词人对当初分别的不在意,也蕴含着如今的追悔莫及。
D.下阕词人以“共有几许新愁”设问,却问而不答,转写芭蕉、丁香等眼前景物,寓情于景,意蕴悠长。
2.请赏析“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三句的妙处。
三、(2022·山东菏泽·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①
辛弃疾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②。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③,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④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注】①辛弃疾得知友人杨民瞻即将返乡(一说出山宦游),有感而作此词相赠。②菟裘:春秋时鲁隐公隐退后居住的地方,后指代隐退之所。③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门客冯谖因不受重用,就弹铗作歌,表示不满。铗,佩剑。④夷甫:西晋末宰相王衍,喜空谈,不管国事。这里暗指南宋当权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开篇从日月旋转、万物消长的自然规律落笔,流露出流光飞逝、时不我待的身世之慨。
B.上阕描绘了词人在瓢泉听风观雨、在雪楼看草赏花的闲居画面,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平淡与超脱。
C.下阕由己及友,前三句交代友人经历了冯谖弹铗、王粲登楼般的遭遇,这正是友人梦乡思归的缘由。
D.全词运用比喻、用典等手法,借送别友人来抒写对个人身世和国事的感慨,情感真切,豪迈悲壮。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四、(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李频①
五月倾朝谒紫宸②,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③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④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注】①李频:晚唐诗人,此诗作于其自请外放、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刺史时。此时建州盗贼四起,百姓困苦。②紫宸:宫殿名,天子所居。③含香:指侍奉君王。④婺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分野为作者故乡浙江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紧扣题目,表达了所有朝官都去朝拜君王、自己却不在朝拜之列的失落伤感。
B.三、四句承接上联,交代诗人已经卸任郎官,传达出到故乡之邻建州施展抱负的渴盼。
C.第七句陈述自己知道如何做才能报答相公的恩情,以此表达诗人平乱治民的坚定决心。
D.虽然诗人同为离京外任,但在情感基调上,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截然不同的。
2.本诗谈到了诗人哪些为政之道?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2022·河北邢台·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久雨
王安石
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
羲和①推车出不得,河伯②欲取山为宫。
城门昼开眠百贾,饥孙得糟夜哺翁。
老人惯事少所怪,看屋箕踞歌南风③。
【注】①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②河伯:古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③南风:古代乐曲名,借指帝王之歌,用以颂扬明君惠政爱民或施惠于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总领全诗,其中“雨”字点明写作对象,“久”字点明雨下的时间之长。
B.首联下句正常语序应是“鱼龙吹白沫上岸”,写的是河水因雨大而冲上堤岸。
C.颈联写商人白昼睡觉不经商,意在与夜里百姓饥饿对比,表达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D.借老人歌唱《南风》曲,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帝王应该积极地救助百姓。
2.诗歌前两联是怎样描写久雨的?请简要分析。
六、(2022·河北邢台·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②,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磨盾鼻:在盾牌的把手上磨墨,指在军中作檄文。②猿臂故将军:指李广。李广长年征战匈奴,却终身未能封侯。③榆塞:指边关、边塞。
1.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甲雕戈”句写出了词人当年在军中披坚执锐、雄姿英发的形象。
B.“一挥千纸,龙蛇犹湿”突出了拟写檄文之快,可见词人才思敏捷。
C.“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诗句,意在表达对艰苦环境的慨叹。
D.“有谁怜”句以李广自况,写自己虽一心想抗金却不被任用的悲愤。
2.下阕“且教儿诵《花间集》”句为词人故作旷达之语。根据相关诗歌知识推断,以下各组诗句最不可能选自《花间集》的一项是( )
A.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B.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
C.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D.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
七、(2022·江苏·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匡山【注】
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依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读书学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
B.颔联中诗人描写了一幅极具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读后给人平静而悠远的感觉。
C.颈联中诗人听猿啼阵阵,看僧人洗钵,以静衬动,表现出匡山中美好的景致。
D.本诗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有所不同。
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
八、(2022·江苏苏州·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①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②。
青草瘴③时过夏口④,白头浪里出湓城④。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郴州:位于湖南与广东、江西交界处。②五两轻:“五两”是古时测定风力的器具,用鸡毛五两系桅杆顶上而成。“五两轻”指风大。③青草瘴:据《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④夏口、湓城:二均在郴州以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首送别诗,诗中有哀婉伤感的情绪,但基调并不凄怆,尤其是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豁达。
B.首联写与杨少府共看洞庭山水,秋色萧索,冷月猿啼,渲染了与杨少府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
C.颔联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忧愁三湘水远,厌恶南风大,将杨少府不愿前行的情感写得细致人微、生动感人。
D.颈联设想在明年春天瘴气起、江水涨之时,杨少府可经夏口、滥城而北归,为尾联做铺垫。
2.赵殿成评点此诗的最后两句:“送人迁谪,用贾谊事者多矣,然俱代为悲忿之词。右丞此篇结句,得忠厚和平之旨。”请结合点评,简要分析尾联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
九、(2022·江苏·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家山好
刘述①
挂冠归去旧烟萝。闲身健,养天和。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这歧路、足风波。
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晴溪短棹,时时醉唱里棱罗。天公奈我何。
【注】①刘述:字孝叔,湖州(别称“水晶官”)人。举进士,神宗时累官刑部郎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时,词牌名与词的情感、内容已大多没有关联,本词也是如此。
B.“挂冠”用典,指辞官归隐。“旧烟萝”代指故乡,透露出故乡风景之美。
C.“水晶宫”与“晴溪短棹”暗相呼应,写出江南水乡特色,点出人物活动。
D.这首词不避口语,语言直白,直接表露词人的情感。
2.“挂冠”之后,词人感慨颇多。词中抒发了哪些人生感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十、(2022·福建·福州三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青溪
王维
言①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②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③将已矣。
【注】①言:发语词,无义。②趣:通“趋”。③垂钓:指严子陵隐居富春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山将万转”,写出了青溪山水无碍流淌的气势,这样的青溪水,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B.“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运用了对偶,“声”对“色”,“喧”对“静”,“乱石中”对“深松里”,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富有音乐美。
C.“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一动一静,极为传神。两个叠词的运用,使该句音韵和谐。
D.这首诗的风格自然、清淡、素雅,诗人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2.王维在诗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二轮题型复习】2023年高考语文题型精讲精练学案(新高考)——专题12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高考二轮题型复习2023年高考语文题型精讲精练学案新高考专题12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高考二轮题型复习2023年高考语文题型精讲精练学案新高考专题12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二轮题型复习】2023年高考语文题型精讲精练学案(新高考)——专题03 病句题型归纳(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高考二轮题型复习2023年高考语文题型精讲精练学案新高考专题03病句题型归纳解析版docx、高考二轮题型复习2023年高考语文题型精讲精练学案新高考专题03病句题型归纳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练08 作文(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练08作文解析版docx、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练08作文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