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1页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2页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3页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4页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5页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6页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7页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情分析,对点解密,考点02昼夜长短,微专题,微专题02日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考点02 昼夜长短考点03 正午太阳高度 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 微专题02 日晷 微专题03 太阳视运动
    【高考解密】 地方时、区时和日期计算是高考的常考点,试题的背景和考查内容趋向生活化,不再考查复杂的计算,但会涉及简单计算或估算,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真题探究01】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若该日日出为北京时间6点56分,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 )A.济南B.广州C.武汉D.拉萨
    【解析】20.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83.8°的城市应在30°N以内,且为昼长夜短的夏半年。日落地方时距正午相差6小时59分,则日出地方时也应相差6小时59分,即日出地方时为5点01分,这与北京时间(中央经线120°地方时,东八区区时)相差1小时55分,约30°经度,即约东经90°,最有可能是拉萨。故选D。
    【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
    【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2.时区划分
    【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3.区时的计算 特别提醒 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
    【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4.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5.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真题探究02】 日期的变更(2022浙江)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左为合成后的照片,图右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B.1:5C.2:5D.3:5
    【解析】20.根据题意,北京时间为5点,新的一天零点经线应该在45°E(120°E-丨5-0丨×15=45°),因此新的一天为180-45°=135°,而旧的一天范围为180°+45°=225°,比列135∶225=3∶5,故选D。
    【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
    【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温馨提示 日期的变更关键在于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的区分,其区分的方法为: (1)自转法: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 (2)时间法: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 (3)光照图法: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NE)。
    【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明确日期范围类问题的解法 解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明确日期范围类问题的解法 解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例如: (1)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2)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3)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变式演练】变式01 时间的计算(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北极村(北纬53.5°,东经122.5°)位于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区域的一个村庄,一年中白昼最长达17个小时。完成下面小题1.北极村(   )A.与北极圈最近距离可达4000公里B.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达60C.冬至日到夏至日白昼先变短后变长D.夏至日有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1.北极村与北极圈相差13个纬度差,同一经线上,每差一纬度差,距离为111KM,故相距1443公里左右,A错;北极村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每年夏至日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H=90-(53.5-23.5)=60°,B对;北极村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短,夏至日,昼长最长,从冬至到夏至,昼一直变长,C错;极圈到极点范围才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村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故答案选B。
    【变式演练】变式01 时间的计算(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北极村(北纬53.5°,东经122.5°)位于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区域的一个村庄,一年中白昼最长达17个小时。完成下面小题2.北极村冬至日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A.3:30B.8:20C.8:30D.8:40
    【解析】2.某地冬至日的昼长等于夏至日的夜长。由材料可知,北极村白昼最长为17小时,该日为夏至日,故夏至日夜长为7小时,故该地冬至日昼长为7小时,该地日出时间=(24-昼长)/2=8:30,由经度可知,该地位于122.5°E,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故此时北京时间为8:20,ACD错,B对,故选B。
    【变式演练】变式02 日期的变更(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组合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轨时间达十个月。选完成下面小题。3.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时,与北京时间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6 B.5/6C.2/3 D.1/2
    【解析】3.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此时,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为119°45′W,故全球为3月27日的经度范围为由119°45′W向东至180°,与北京时间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180+119°45′)/360,约占全球的5/6,B选项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
    【变式演练】变式02 日期的变更(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组合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轨时间达十个月。选完成下面小题。4.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的月份(   )A.北京日出东南方向B.深圳自转速度不断加快C.南京夜长逐渐变长D.成都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解析】4.依据材料信息“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组合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轨时间达十个月”可推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发射时间为2021年5月底,该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北京日出东北方向,A错;相对于公转,地球自转速度是稳定的,B错;南京夜长逐渐变短,C错;成都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正确。故本题选D。
    【高考解密】 昼夜长短状况及其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日出日落方位及昼长夜长计算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常以区域图、地理表格为载体,以社会生活场景为背景,侧重考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真题探究01】 昼夜长短(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
    【解析】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核心精要】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图示)
    【核心精要】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
    【核心精要】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示)
    【核心精要】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 (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见上图)
    【核心精要】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注 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核心精要】6.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1)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判断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该地昼长夜短。若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该地昼短夜长。(2)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则全球昼夜等长。(3)根据晨昏线走向判断(如下图阴影表示夜)
    【核心精要】7.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某一天昼夜长短的不同反映出各地的纬度高低。 (1)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昼越长纬度越高;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昼越短纬度越高。 (2)如果一地大于12小时,一地小于12小时,比较两地与12小时的时间差,相差时间越大,纬度越高。如果某地昼长与12小时的时间差为12小时(-12小时),则该地位于极圈以内,出现了极昼(夜)。极昼(夜)区内的地点不能采用此方法比较。
    【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这里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不必要求是地方时,但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所用的时间要统一,如都是北京时间或都是伦敦时间)昼长时数=(12:00-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00)×2夜长时数=(日出地方时-0)×2=(24:00-日落地方时)×2
    【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3)规律推断①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②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各地的夜长。③利用时间的对称性计算: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4)特殊地点的昼长确定:①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②极昼区,昼长=24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小时。
    【变式演练】(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图1为2022年7月14日19:05某同学在武汉绕城高速(约115°E,30°N)拍到的照片,20分钟后当地迎来日落。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围。完成下面小题。
    5.武汉当天的昼长约为(   )A.14小时10分B.14小时50分C.13小时30分 D.13小时50分
    【解析】5.由材料可知,2022年7月14日19:05某同学在武汉绕城高速(约115°E,30°N)拍到的照片,20分钟后当地迎来日落。即武汉日落时的北京时间为:19:25,武汉的经度为115°E,此时其地方时为19:05,下午时长为7小时5分钟,因此昼长为14小时10分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下一次在该地观察到相同的景观时,地球位置位于图2中的(   )A.①B.②C.③D.④
    【解析】6.下一次在该地观察到相同的景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与该日相同的纬度上,7月14日与6月22日差22天,5月30日与6月22日差22天,因此两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基本一致。下一次在该地观察到相同的景观时,应为下一年的5月30日。由图2可知,地球公转轨道上有一个近日点(1月初),还有一个远日点(7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5月30日地球位置应位于③处。ABD错误,C正确。故选C。
    【高考解密】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常以热点事件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考点03 正午太阳高度角
    19.若h为11°,则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A.18° B.23.5° C.29° D.34.5°
    【真题探究】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月球与八大行星一样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下图为甲地观测到的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19.甲地夏至日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均大于0,说明甲地位于北半球且出现极昼。设甲地的纬度为X°,则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X°-23.5°),子夜的太阳高度h=90-(90°-X°+90°-23.5°),H-h=11°。可知X°=84.5°,代入H=90°-(X°-23.5°)公式,可得H=29°,C正确。故选C。
    【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5°)=56.5°。
    【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3)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可根据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5)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t H。如下图:
    【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即α+H=90°时效果最佳。如下图:
    【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利用到太阳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影子的位置与太阳的位置相反,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呈负相关。一天中,物体影子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先变短,后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时,此时物体影长最短。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正午影长也不断变化。以北回归线以北某纬度为例,夏至日这一天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这一天影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7.该地位于赤峰市(42°15′N,118°52′E)的方位(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变式演练】(2022·浙江邵外高三阶段练习)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进行天文观测,下图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7.据图可知该地在北半球测得的北极星地平高度为45°,故当地纬度为45°N,北京时间12点16分测得正午太阳高度,故该地经度为116°E,故该地位于赤峰市西北,B正确,排除ACD。故选B。
    8.通过天文观测,该兴趣小组试图求出北极星光线与当地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范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1.5°至68.5° B.66.5°至90°C.66.5°至113.5°D.90°至113.5°
    【解析】8.根据所学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范围为21.5°-68.5°,北极星光线为45°,则与之构成平角的另一个角为135°。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1.5°时,α=135°-21.5°=113.5°;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8.5°时,α=135°-68.5°=66.5°。故选C。
    【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
    【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2)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3)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4)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5)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6)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妈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春分: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中国古老的习俗。 谷雨: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夏: 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夏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 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中国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这个节气雨水多。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秋: 春华秋实,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 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 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秋分: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中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太阳黄经为210 度。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 大雪前后,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谚云:冷在三九。
    【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在了一个循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专题讲解】3、二十四节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专题讲解】4、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变式演练】(2020·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产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节气对应的昼夜长短,其中济南的昼、夜时长正好处于长短相反的是(   )A.寒露、惊蛰 B.立冬、立春C.小雪、小寒 D.雨水、处暑
    【解析】9.根据甲图上节气的排列顺序,可知相对的两个节气,昼夜时长相好 相反,从图看,雨水、处暑正好处于相对的位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如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   )A.①小寒或大寒B.②立春或立秋C.③春分或秋分D.④芒种或大雪
    【解析】1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反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所以①表示二至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大寒或者是大暑,A错误。②表示二分日后的第三个节气立夏或者立冬,B错误;③表示二至日,C错误;④表示二至日前的节气芒种或者大雪,D正确。故选D。
    【专题讲解】1、定义: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专题讲解】2、工作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 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专题讲解】3、注意事项: (1)使用日晷,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有一根指时针(Gnmn),这根指时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须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并且正确的指向北极星,也就是都有一根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指针。观察这根指针在指定区域内的投影,就能确定时间。 (2)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3)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春分以后看晷盘的上面;秋分以后看晷盘的下面。
    【专题讲解】4、优缺点: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如阴天和晚上。
    【变式演练】(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赤道日晷,其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晷面并在南北晷面上都有等长分布,晷针北指向北极星附近。春分至秋分,晷影在晷盘北面投下日影。反之,则在晷盘南面投下日影。下图为某中学生在北京故宫某日某时刻拍到的日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日此时,可能为(   )A.8月6日,09时 B.8月6日,15时C.11月10日,09时 D.11月10日,15时
    【解析】11.北半球各地的北极星仰角与与当地的纬度数值相同,因为北京的纬度约为40°N,所以北京的北极星仰角约为40°。因为晷针北指向北极星附近,晷针垂直晷面,可知,日晷的晷面向南倾斜且与地面呈50°夹角。结合图示可知,图片的拍摄点位于日晷的南侧下方。据图可知,晷影在晷盘南面投下日影,根据材料“春分至秋分,晷影在晷盘北面投下日影。反之,则在晷盘南面投下日影”可知,此时为秋分—春分之间的某日,在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之间,排除A和B。因为拍摄点处于晷面的南侧下方,观察该晷面时为向北仰视的角度,根据图中南北方向,可知,以晷针与晷盘的相交点为中心,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所以晷影位于西北,说明太阳方位为东南,为上午,C正确,D错误。故选C。
    12.该日日影的旋转特征为(   )A.小于180°逆时针转动B.大于180°顺时针转动C.小于180°顺时针转动D.大于180°逆时针转动
    【解析】12.结合上题分析,该日为11月10日,北京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日影的日变化为西北—北—东北,因此,旋转角度小于180°,且顺时针旋转。故选C。
    【专题讲解】1.太阳视运动及全球的日出、日落(1)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北(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日落都偏南(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微专题03 太阳视运动
    【专题讲解】1.太阳视运动及全球的日出、日落(2)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 一天内太阳不落,正午太阳高度最大,0时(24时)太阳高度最小,因此若位于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为正北;若位于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位于正南。
    【专题讲解】1.太阳视运动及全球的日出、日落(3)极昼期间的极点。 一天内太阳高度不变。 注意: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 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小。
    【专题讲解】2.影子变化的判读 (1)影子长短的变化:根据太阳高度的大小判断影长,例如,日出、日落时影长最长,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直射点上无影子。 (2)影子方位的变化:影子位于太阳相反方位,根据太阳方位即可推知影子方位。
    【真题探究】(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9.甲地位于(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
    【解析】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可得出,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对,BCD不对。
    【变式演练】(2022·浙江嘉兴·高三阶段练习)某摄影爱好者于10月1日、10日和20日的同一时间在同一海边向相同方向拍摄太阳,最后合成照片如图(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3.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方向为(   )A.东偏北B.东偏南C.西偏北D.西偏南
    【解析】13.10月1日、10日、2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日出方位为东偏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第三次拍摄时太阳视运行的方向为图中的(   )A.箭头①B.箭头②C.箭头③D.箭头④
    【解析】14.第三次拍摄时,为10月20日,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然后从东南方向正南方移动,正午到达正南方,之后向南偏西方向移动,傍晚在西偏南方向落下。读图中四个箭头方向可知,箭头①为东南方、箭头②为西南方、箭头③位西北方、箭头④为东北方,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相关课件

    专题08 城市专题(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城市专题(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情分析,对点解密,考点02城乡景观,考点03城市化,微专题,微专题02地域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地域分异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地域分异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情分析,对点解密,考点02自然带,考点03植被,考点04土壤,微专题,微专题03雪线,微专题04林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水体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水体运动规律(课件)——【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地理全面复习汇编(浙江专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情分析,对点解密,考点02海水性质,考点03海水运动,微专题,微专题02水系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