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2 体液调节(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12 体液调节(讲义)(教师版).docx
    • 学生
      12 体液调节(讲义)(学生版).docx
    12 体液调节(讲义)(教师版)第1页
    12 体液调节(讲义)(教师版)第2页
    12 体液调节(讲义)(教师版)第3页
    12 体液调节(讲义)(学生版)第1页
    12 体液调节(讲义)(学生版)第2页
    12 体液调节(讲义)(学生版)第3页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2 体液调节(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12 体液调节(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12体液调节讲义教师版docx、12体液调节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12 体液调节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1 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内环境的稳态
    核心考点2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激素的发现
    激素研究的实例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核心考点3 血糖平衡的调节
    核心考点4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核心考点5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实例1:体温的调节
    实例2: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2022年高考题
    2021年高考题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
    体液调节
    (2022浙江卷)14体温调节
    (2022浙江卷)30血糖调节实验
    (2022全国乙卷)8.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022北京卷)9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2022广东卷)3内环境的组成
    (2022广东卷)14. 血糖平衡及调节
    (2022河北卷)17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022河北卷)10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022湖南卷)18体温调节
    (2022湖北卷)7水盐平衡调节
    (2022湖北卷)9血糖平衡的调节
    (2022湖北卷)21实验:胃液分泌的调节
    (2022海南卷)14血糖调节
    (2022辽宁卷)6实验:胃排空实验
    (2022辽宁卷)21体液调节综合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考察内容:
    ①重点是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水盐平衡的调节
    ②人教版变化的内容:
    a、新增研究激素的方法;
    b、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容更丰富;
    c、血糖平衡的调节拓展了激素的种类、新增了神经系统对血糖的调节;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拓展了两个轴体温调节新增了生理性调节与行为性调节等;
    e、水盐平衡调节新增醛固酮
    题型:
    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实验题都会出现这部分的内容
    (2021全国甲卷)4.下丘脑的调节功能
    (2021浙江卷)8 性激素
    (2021 海南卷)5.渗透压
    (2021 海南卷)10.生长激素
    (2021 海南卷)16.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
    (2021 河北卷)10. 血糖平衡及调节
    (2021 河北卷)17. 水盐平衡调节
    (2021湖北卷)8.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021山东卷)7. 水盐平衡调节
    (2021山东卷)8. 血糖平衡及调节
    (2021湖南卷)19.激素调节的实验题
    (2021全国乙卷)9.激素调节的特点
    (2021北京卷)18. 血糖平衡及调节
    (2021辽宁卷)21.甲状腺分泌的分级调节
    (2021山东卷)2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的实验题
    (2021天津卷)14.血糖平衡及调节

    核心考点1 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内环境:
    体液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内环境




    内环境
    外界环境
    ( )
    血浆
    组织液
    淋巴液
    组织细胞
    细胞内液
    内环境定义: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内环境的作用:
    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浆
    血液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血清:
    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原已被除去的血浆。
    组织液
    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②来源: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少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
    去向:大部分被重新吸收回__________,少量进入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也可以进入__________
    ③作用:为细胞提供__________,并带走______________
    淋巴液
    (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别)
    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的液体。
    ②由部分_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经__________等淋巴器官,最终汇入______________。
    ③淋巴液中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等,有助于机体___________。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无核
    无核
    有核
    白细胞
    血小板
    免疫作用
    组织细胞间隙
    血浆
    组织细胞
    血浆
    毛细淋巴管
    淋巴液
    组织细胞
    营养物质
    细胞的代谢产物
    淋巴管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巴结
    血浆
    淋巴细胞
    抵御疾病
    血浆是___________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______________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是______________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绝大多数
    淋巴






    组织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单层细胞)
    淋巴液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
    血浆


    内环境的稳态
    定义: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内环境的每一种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调节机制: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Ø 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Ø 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
    Ø 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Ø 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

    核心考点2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激素的发现
    沃泰默实验:
    稀盐酸
    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
    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
    注入狗的血液
    胰腺不分泌胰液
    稀盐酸
    注入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
    胰腺分泌胰液
    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反射。
    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
    假设:
    实验:
    胰液的分泌不是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结论:
    稀盐酸+小肠黏膜
    研磨、过滤
    提取液
    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
    胰腺分泌胰液
    假设正确,并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


    激素研究的实例
    班廷实验:
    1889年,科学家(不是班廷)无意中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
    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实验(1921年)(证明了以上假说):
    结扎狗的胰管
    胰腺萎缩只剩胰岛
    制成提取液
    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
    注入
    血糖恢复正常
    提出假说:
    胰腺
    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提取胰岛素
    治疗糖尿病
    注意实验方法:
    手术摘除法;注射激素法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班廷实验:
    l 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
    l 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外分泌腺:
    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激素
    功能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肽类)
    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肽类)
    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肽类)
    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利尿激素(肽类)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TSH)(糖蛋白)
    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糖蛋白)
    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肽类)
    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
    生长激素(肽类)
    促进生长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氨基酸(酪氨酸)衍生物(含碘、可直接吸收))
    l 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细胞代谢、促进产热)
    l 促进生长和发育(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l 提高神经的兴奋性
    l 升高血糖
    胰腺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肽类)
    升高血糖:
    l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l 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

    胰岛B细胞
    胰岛素(蛋白质)
    降低血糖:
    l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
    l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类固醇)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皮质醇(糖皮质激素)(类固醇)
    调节有机物代谢,升高血糖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由酪氨酸转变成的))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升高血糖
    卵巢
    雌激素、孕激素(类固醇)
    l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l 促进卵细胞的生成
    l 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睾丸
    雄激素(睾酮)(类固醇)
    Ø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Ø 促进精子细胞的生成
    Ø 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核心考点3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原
    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血糖
    (3.9~6.1
    mmol/L)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甘油三脂
    消化、吸收
    分解
    转化
    氧化分解
    合成
    转化
    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
    唯一能够降血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
    促进: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血糖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
    血糖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脂
    抑制: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主要作用于肝;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升高血糖
    使血糖升高
    Ø 调节血糖的激素
    Ø 血糖调节的过程



    核心考点4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寒冷刺激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分泌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TSH)
    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分泌
    细胞代谢
    +
    -
    +
    +
    +
    -
    分级调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反馈调节
    (负反馈)

    甲状腺激素:
    (几乎作用于所有细胞)
    ①调节体内有机物代谢,提高代谢速率,提高产热量
    ②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脑的发育)
    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刺激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分泌
    垂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泌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
    分泌
    有机物代谢
    +
    +
    +
    +
    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刺激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泌
    垂体
    促性腺激素
    分泌
    性腺
    性激素
    分泌
    生殖器官发育等
    +
    +
    +
    +
    分级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








    核心考点5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分泌):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
    ①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
    ②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它们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人和高等动物无论是对复杂环境的刺激及时作出各种反应,还是维持机体内各种机能间的协调统一,都既需要神经调节又需要体液调节。
    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3、
    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实例1:体温的调节
    1、 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
    代谢产热
    主要来源
    主要器官
    安静状态:___________
    肝、脑
    运动时:___________
    骨骼肌
    散热
    皮肤
    主要器官
    主要方式
    _________
    辐射
    _________
    传导
    _________
    对流
    _________
    蒸发
    2、 体温调节的过程
    如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
    机体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
    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
    如汗液的蒸发


    3、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实例2: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的调节
    ①饮水
    ②食物中所含有的水
    ③代谢中产生的水
    (1)水的来源:
    ①由肾排出(尿液)(最主要的排出途径)
    ②由皮肤排出(汗液)
    ③由肺排出(呼吸)
    ④由大肠排出(粪便)
    (2)水的去向: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2、无机盐的调节








    2022年高考题
    (2022浙江卷)14. 大雪纷飞的冬天,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
    B. 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
    C.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 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以增加产热,A错误;
    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正确;
    C、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C正确;
    D、据图可知,寒冷环境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
    故选A。
    (2022浙江卷)30. 为研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适龄、血糖正常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只,药物S(用生理盐水配制),物质X(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等。(要求与说明: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作具体要求。小鼠血糖值>11.1mmol/L,定为高血糖模型小鼠。饲养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适应性饲养:选取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丙3组。正常饲养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
    ②药物S处理:
    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
    丙组:___________
    连续处理数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直至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
    ③物质X处理:
    甲组:___________
    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
    丙组:___________
    连续处理若干天,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
    (2)预测实验结果:
    设计一张表格,并将实验各阶段的预期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3)分析与讨论:
    已知药物S的给药途径有腹腔注射和灌胃等,药物S的浓度和给药途径都会影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建模。若要研究使用药物S快速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则可通过___________,以确定快速建模所需药物S的适宜浓度和给药途径的组合。
    【答案】(1) ①. 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 ②. 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 ③. 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质X
    (2)
    组别
    实验阶段
    适应性饲养
    药物S处理
    物质X处理
    甲组
    正常
    正常
    正常
    乙组
    正常
    逐渐升高至>11.1mmol/L
    >11.1mmol/L
    丙组
    正常
    逐渐升高至>11.1mmol/L
    逐渐下降,但高于正常水平
    (3)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S,每个浓度进行不同的给药途径,比较不同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的目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物质X,因变量为血糖值,甲组为空白对照组,乙组为模型对照组、丙组为实验组。
    【小问1详解】
    适应性饲养使小鼠适应实验环境,正常饲养小鼠数天,甲乙丙三组的血糖值正常。药物S处理时甲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则甲组作为对照组。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需要药物处理乙组和丙组使小鼠出现高血糖症状,因此药物S处理时乙组和丙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在物质X处理时乙组作为对照组,丙组作为实验组,一组给物质X,一组没有物质X,以探究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物质X处理时,遵循实验单一变量,乙组给药途径是灌胃,则甲组作为空白对照,甲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丙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质X。
    【小问2详解】
    该实验将小鼠分为甲、乙、丙3组,进行三个阶段实验,即适应性饲养阶段、药物S处理、物质X处理,记录血糖值变化。正常饲养数天,甲乙丙三组的血糖值正常。甲组作为对照组,均是生理盐水处理,因此甲组在药物S处理和物质X处理时所测得的血糖值正常;小鼠血糖值>11.1mmol/L,定为高血糖模型小鼠,药物S处理阶段,乙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会使血糖升高,逐渐升高至>11.1mmol/L;物质X处理阶段乙组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盐水,不会缓解高血糖症状,血糖值依然>11.1mmol/L;药物S处理阶段,丙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药物S,会使血糖升高,逐渐升高至>11.1mmol/L;如果物质X对高血糖症状的缓解作用,则物质X处理阶段丙组小鼠在血糖值逐渐下降,但高于正常水平。实验各阶段的预期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各阶段的小鼠血糖值变化
    组别
    实验阶段
    适应性饲养
    药物S处理
    物质X处理
    甲组
    正常
    正常
    正常
    乙组
    正常
    逐渐升高至>11.1mmol/L
    >11.1mmol/L
    丙组
    正常
    逐渐升高至>11.1mmol/L
    逐渐下降,但高于正常水平
    【小问3详解】要使用药物S快速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需要明确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快时的药物S浓度,同时也需要确定哪种给药途径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快,因此将具体的药物S浓度和给药途径组合起来以确定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可通过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S,每个浓度进行不同的给药途径,比较不同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时间,以确定快速建模所需药物S的适宜浓度和给药途径的组合。
    (2022全国乙卷)8. 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
    【答案】(1)甲状腺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
    (2) ①. 大于 ②. 不相同 ③. 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解析】
    【分析】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可以促进甲状腺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
    【小问1详解】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将放射性碘溶液注射到兔体内,碘首先进入组织液,后进入血浆或淋巴运输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被吸收,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小问2详解】
    甲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甲状腺的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维持原来的水平;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超过正常水平,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使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故三种情况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
    (2022北京卷)9. 某患者,54岁,因病切除右侧肾上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
    A. 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
    B. 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发挥调节作用
    C. 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D. 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信号,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下丘脑能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不至于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过高。
    【详解】A、题意显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据此可推测,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A正确;
    B、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上升时,则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被抑制,从而维持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稳定,B正确;
    C、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C错误;
    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信号,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D正确。
    故选C。
    (2022广东卷)3. 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血糖 C. 肾上腺素 D. 睾酮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A、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符合题意;
    B、 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不符合题意;
    C、 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
    D、 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2海南卷)14. 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 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 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皮质醇升高血糖的作用不明显,三种激素共同使用升高血糖的作用最明显。
    【详解】A、据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 内升高血糖最快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A错误;
    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 mmol / L ),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 mmol / L ),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B正确;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 C错误;
    D、实验结果可证明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但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D错误。
    故选B。
    (2022河北卷)10. 关于甲状腺激素(TH)及其受体(T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
    B. 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其分泌导管堵塞会导致机体代谢和耗氧下降
    C. 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D. 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以降低新生儿呆小症的发病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
    【详解】A、TH作用后即被灭活,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A正确;
    B、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TH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没有导管,B错误;
    C、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TH的负反馈调节会受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会分泌更多相应的激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更多的TH,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C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功能,新生儿缺碘容易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患呆小症,所以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D正确。
    故选B。

    (2022河北卷)17.(多选)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增多,这种调控机制可使肌肉运动状态时的血流量增加到静息状态时的15~2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
    B. 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时,体液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神经调节
    C. 肌细胞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大部分进入血液,血流量增多利于维持肌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的稳定
    D. 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答案】AB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详解】A、由“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可知,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A正确;
    B、剧烈运动时交感兴奋的同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增多,但最终的结果是血流量增加,也就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血管扩张,而体液调节就是使血管扩张的,所以在这个情境下体液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神经调节,B正确;
    C、血流量增多利于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交换,利于维持肌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的稳定,C正确;
    D、运动时肌细胞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D错误。
    故选ABC。
    (2022海南卷)14. 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 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 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皮质醇升高血糖的作用不明显,三种激素共同使用升高血糖的作用最明显。
    【详解】A、据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 内升高血糖最快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A错误;
    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 mmol / L ),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 mmol / L ),前者明显大于后者, B正确;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 C错误;
    D、实验结果可证明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但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D错误。
    故选B。
    (2022湖南卷)18. 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增加散热。写出皮肤增加散热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_______。
    (3)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现获得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
    退热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①___________________
    发热
    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汗液的蒸发、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
    (2) ①. 上移 ②. 增加
    (3) ①. 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②. 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 ③. 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解析】
    【分析】 1、 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2、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3、“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要探究两个问题:①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②探究M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小问1详解】
    在炎热的环境中时,皮肤中的热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中的毛细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同时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增加散热。
    【小问2详解】
    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此时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上移,但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仍然相等,因此,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
    【小问3详解】
    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组为空白对照,发热家兔模型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乙组是加了等量用生理盐水溶解的A溶液,已知药物A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因此发热家兔模型会退热;丙组是加了等量生理盐水溶解的M溶液,也出现退热现象,说明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丁组小鼠出现发热症状,由于要探究M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丙组相比,丁组的处理是①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损毁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后,M不能起到调控体温的作用。②由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M与药物A一样也具有解热作用。③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
    (2022湖北卷)7. 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尿量减少。下列关于尿液生成及排放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B. 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大量饮用清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一盐平衡
    C. 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D. 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在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能力增强,排尿减少;反之,重吸收能力减弱,排尿增多。
    【详解】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
    B、医护工作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这个过程丢失了水分和无机盐,故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一盐平衡,B错误;
    C、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排尿反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当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使排尿减少,C正确;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水的重吸收增加,排尿减少,D错误。
    故选C。
    (2022湖北卷)9. 北京冬奥会期间,越野滑雪运动员身着薄比赛服在零下10℃左右的环境中展开激烈角逐,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分解加快,储存的ATP增加,产热大于散热
    B. 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血糖分解加快
    C. 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
    D. 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一定时间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供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运动员在寒冷条件下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体温调节等生理过程,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骨骼肌细胞分解肌糖原提供能量,在运动后期需要摄取血糖进行氧化分解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详解】A、运动期间需要大量能量,血糖分解加快,ATP和ADP的转化速率加快,但储存的ATP基本不变,A错误;
    B、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血糖分解加快,细胞代谢速率加快,B错误;
    C、越野滑雪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比赛动作上,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C正确;
    D、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摄取血糖供能,一定时间后肌糖原分解作为能源补充,D错误。
    故选C。
    (2022湖北卷)21. 胃酸由胃壁细胞分泌。已知胃液中H+的浓度大约为150mmo1/L,远高于胃壁细胞中H+浓度,胃液中Cl-的浓度是胃壁细胞中的10倍。回答下列问题:
    (1)胃壁细胞分泌Cl-的方式是___________。食用较多的陈醋后,胃壁细胞分泌的H+量将___________。
    (2)图1是胃蛋白酶的活力随pH变化的曲线。在弥漫性胃黏膜萎缩时,胃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此时,胃蛋白酶的活力将___________。

    (3)假饲是指让动物进食后,食物从食管接口流出而不能进入胃。常用假饲实验来观察胃液的分泌。假饲动物进食后,用胃痿口相连的引流瓶来收集胃液,如图2所示。科学家观察到假饲动物进食后,引流瓶收集到了较多胃液,且在愉悦环境下给予假饲动物喂食时,动物分泌的胃液量明显增加。根据该实验结果,能够推测出胃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为证实这一推测,下一步实验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主动运输 ②. 减少
    (2)降低 (3) ①. 神经调节 ②. 切除通向胃壁细胞的神经 ③. 无胃液分泌(收集不到胃液等)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H+、Cl-在胃壁细胞中的浓度低于胃液中。分析图1可知,随pH的升高,胃蛋白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胃壁细胞分泌C1-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方式是主动运输,Cl-在胃壁细胞中的浓度低于胃液中。食用较多的陈醋后,胃液中H+浓度升高,因此为维持胃液中H+浓度的相对稳定,胃壁细服分泌的H+量将减少。
    小问2详解】
    图1是胃蛋白酶的活力随pH变化的曲线。在弥漫性胃黏膜萎缩时,胃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导致胃液中H+数量减少,pH升高。此时,胃蛋白酶的活力将降低。
    【小问3详解】
    在愉悦环境下给予假饲动物喂食时,动物分泌的胃液量明显增加,说明胃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即胃液的分泌受到相关神经元的支配。为证实这一推测,下一步实验操作应为切除通向胃壁细胞的神经,使神经系统无法支配胃液的分泌,预期实验现象是无胃液分泌(收集不到胃液等)。
    (2022辽宁卷)6. 为研究中医名方—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小肠)的作用,科研人员设置4组实验,测得大鼠胃排空率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状态
    胃排空率(%)
    正常组
    健康大鼠
    55.80
    模型组
    患病大鼠未给药
    38.65
    柴胡疏肝散组
    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
    51.12
    药物A组
    患病大鼠+药物A
    49.92
    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
    A.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B. 正常组能对比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
    C. 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D. 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照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详解】A、由表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模型组胃排空率为38.6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A正确;
    B、正常组为对照组,将给药之后的胃排空率和正常组比较,能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B正确;
    C、由表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柴胡疏肝散组胃排空率为51.12%,正常组胃排空率更高,所以与正常组相比不能表明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C错误;
    D、由表可知,柴胡疏肝散组与药物A组的胃排空率相似,且均比模型组胃排空率高,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D正确。
    故选C。
    (2022辽宁卷)21. 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___________,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___________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___________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福利情况。皮质醇的分泌是由___________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___________进入尿液,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答案】(1) ①. 保持恒定 ②. 神经-体液 ③.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2) ①. 冷觉感受器 ②. 下丘脑 ③. 交感神经
    (3)寒冷环境中,小熊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4) 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②.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解析】
    【分析】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小问1详解】
    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处于32℃~33℃之间,保持恒定,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神经-体液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
    【小问2详解】
    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寒冷环境中,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小问3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所以考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即寒冷环境中,小熊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小问4详解】
    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即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的。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尿液,故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2021年高考题
    (2021全国甲卷)4. 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 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答案】B
    【解析】
    【分析】下丘脑的功能: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⑤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
    【详解】AC、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来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
    B、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B错误;
    D、下丘脑内有是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能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
    故选B。
    (2021浙江卷)8. 下列关于人体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雌激素可抑制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B. 睾酮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条件
    C. 雌激素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卵子的成熟
    D. 睾酮不足会影响男性的机体代谢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性激素是由相应的性腺分泌的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类脂质,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详解】A、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可引发女性的第二性征,促进皮下脂肪的积聚,A错误;
    B、睾酮是睾丸分泌的雄激素,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条件,B正确;
    C、雌激素可促进卵巢中卵子的成熟和卵泡的生长,C正确;
    D、睾酮也增强代谢率,并影响人的行为,故睾酮不足会影响男性的机体代谢率,D正确。
    故选A。
    (2021 海南卷)5. 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
    B. 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C. 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
    D. 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详解】A、水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A错误;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因此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B正确;
    C、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可参与体液免疫,因此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C正确;
    D、根据题干“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可知: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D正确。
    故选A。
    (2021 海南卷)10. 人在幼年时期若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停滞,发生侏儒症,可通过及时补充GH进行治疗,使患者恢复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临床上可用适量GH治疗成年侏儒症患者
    B. 血液中GH减少,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GH增多
    C. GH发挥生理功能后就被灭活,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GH
    D. GH通过发挥催化作用,使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长激素: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人出生后促生长的最主要的激素。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刺激骨骺端软骨细胞分化、增殖,从而促进骨生长,使骨长度增加;可直接刺激成骨细胞代谢,并对维持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起重要作用;协同性激素及促钙化激素共同干预骨的重塑。
    【详解】A、注射GH无法治疗成年的侏儒患者,A错误;
    B、G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不是下丘脑分泌的,B错误;
    C、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即灭活了,因此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GH,C正确;
    D、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结合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C。
    (2021 海南卷)16. 一些人中暑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大量出汗、头疼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体温恒定和水盐平衡的调节
    B. 体温升高时,人体可通过排汗散热降低体温
    C. 为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应给中暑者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D. 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答案】D
    【解析】
    【分析】1、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详解】A、体温恒定过程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过程,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抗利尿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体温恒定和水盐平衡的调节,A正确;
    B、体温升高时,汗腺分泌增加,人体可通过排汗散热降低体温,B正确;
    C、中暑者会丢失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持血浆渗透压平衡,在给中暑者补充水分的同时,也应适当补充无机盐,C正确;
    D、大量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到渗透压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D错误。
    故选D。
    (2021 河北卷)10.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 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 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血糖浓度升高时的三条调节途径,第一条是体液调节,后两条都是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A、①血糖浓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②血糖浓度升高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正确;
    B、②是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节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节,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
    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防止血糖过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C。
    (2021 河北卷)17. 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C. 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
    【答案】ABD
    【解析】
    【分析】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除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参与水盐平衡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
    B、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B正确;
    C、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体液的总量也会增多,D正确。
    故选ABD。
    (2021湖北卷)8.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在生理或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A. 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
    B. 某湖泊中肉食性鱼类甲捕食草食性鱼类乙形成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C. 下丘脑产生的TRH刺激垂体分泌TSH,TSH的增加抑制TRH的释放
    D. 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ATP合成增加,细胞中ATP积累导致有氧呼吸减缓
    【答案】A
    【解析】
    【分析】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详解】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是植物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应,不属于反馈调节,A符合题意;
    B、某湖泊中肉食性鱼类甲捕食草食性鱼类乙会导致乙的数量减少,乙数量的减少会导致甲的数量随之减少,两种鱼形成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属于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
    C、下丘脑产生的TRH刺激垂体分泌TSH,TSH的增加抑制TRH的释放,该过程中存在TSH对TRH的负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
    D、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ATP合成增加,细胞中ATP积累导致有氧呼吸减缓,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1山东卷)7. 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
    B. 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
    C. 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
    D. 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是非条件发射。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详解】A、膝跳反射一共有2个神经元参与,缩手反射有3个神经元参与,膝跳反射的突触数目少,都是非条件反射,因此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A正确;
    B、患者由于谷氨酰胺增多,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所以应该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B正确;
    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没有作用于脑组织,所以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不能减轻脑组织水肿,C错误;
    D、如果患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脱氢产生的氨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加重病情,所以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D正确。
    故选C。
    (2021山东卷)8. 体外实验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持续作用于胰岛 A 细胞,可诱导其转化为胰岛 B 细胞。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胰岛 A 细胞转化为胰岛 B 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胰岛 A 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随转化的进行而逐渐增强
    C. 胰岛 B 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 A 细胞的潜能
    D. 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答案】B
    【解析】
    【分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一个体细胞的基因是相同的,但表达的基因不同。
    【详解】A、同一个体胰岛 A 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是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转化为胰岛 B 细胞是γ-氨基丁酸诱导了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B、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因此在胰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后胰高血糖素的合成能力减弱(甚至丧失),B错误;
    C、由于胰岛 A 细胞可以转化为胰岛 B 细胞,所以可以推测在合适的条件下,胰岛 B 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 A 细胞的潜能,C正确;
    D、胰岛素是动物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D正确。
    故选B。
    (2021湖南卷)19. 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________(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
    (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________。
    (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
    组别
    A
    B
    C
    D
    E
    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_组。
    ②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 ①. GH受体和IGF-1受体 ②. 高于 ③. 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 ④. B、D ⑤.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IGF-1的分泌存在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GH和IGF-1通过体液运输,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有其受体的靶细胞(如软骨细胞)。
    【详解】(1)据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可作用于软骨细胞,可知软骨细胞表面具有GH受体和IGF-1受体。
    (2)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
    (3)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的有无。
    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B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C组培养液中添加I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D组。
    ②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中应含有IGF-1,结合D组可知,添加的物质是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通过B、C、D、E4组对照,说明没有垂体分泌的GH或GH不能发挥作用,均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有了IGF-1,软骨细胞才能生长,可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以及验证激素作用的实验探究,难度适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3)为验证实验,添加一组IGF-1基因缺失小鼠的血清,可更好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2021全国乙卷)9. 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内分泌腺或
    内分泌细胞
    激素
    激素运输
    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
    肾上腺
    肾上腺素
    (3)通过____运输
    (4)__________
    心率加快
    胰岛B细胞
    (1)________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垂体
    (2)________
    甲状腺
    (5)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胰岛素 ②. 促甲状腺激素 ③. 体液 ④. 心脏(心肌细胞) ⑤. 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详解】(1)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由题靶细胞的响应是使心跳加速、心率加快,因此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
    (2)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使血糖水平降低。
    (3)由题干垂体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可知,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点睛】本题考查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种类及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靶器官或靶细胞这一栏的答案应该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响应保持一致。
    (2021北京卷)18.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并对其展开了系列实验,以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经_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2)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IA(见图1)中的X能够抑制GT的功能。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膜上的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图2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__________。研究表明葡萄糖浓度越高,IA与GT结合量越低。据上述信息,推断IA、葡萄糖、GT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__。

    (3)为评估IA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和IA,测量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3。

    该实验结果表明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比外源普通胰岛素更具优势,体现在_________。
    (4)细胞膜上GT含量呈动态变化,当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膜上的GT增多。若IA作为治疗药物,糖尿病患者用药后进餐,血糖水平会先上升后下降。请从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完善IA调控血糖的机制图。(任选一个过程,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________
    【答案】(1) ①. 胰岛B/胰岛β ②. 体液
    (2) ①. 膜上的荧光强度降低 ②. 葡萄糖与IA竞争结合GT
    (3)IA能响应血糖浓度变化发挥作用/IA降血糖的效果更久且能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4)
    【解析】
    【分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小问1详解】
    胰岛素是由胰岛B/胰岛β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小问2详解】
    分析图2,随着悬液中葡萄糖浓度越高,细胞膜上的荧光强度越低。由题干分析,带荧光的IA能与GT和胰岛素受体结合位于红细胞膜上,加入葡萄糖,膜上的荧光强度会下降,意味着IA从膜上脱落下来,加入的葡萄糖浓度越高,膜上的IA越少,由于葡萄糖可以与GT结合而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故推断IA、葡萄糖、GT三者的关系为葡萄糖与IA竞争结合GT。
    【小问3详解】
    分析图3,对比两幅图可知,胰岛素会将血糖降至60mg•dL-1(低血糖),而IA能将血糖降至100mg•dL-1左右;IA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约10个小时,而胰岛素只能维持2小时左右,故该实验结果表明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比外源普通胰岛素更具优势,体现在IA能响应血糖浓度变化发挥作用/IA降血糖的效果更久且能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小问4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血糖浓度升高时,GT数量多有利于降血糖,IA可以与GT或胰岛素受体结合,与GT结合会抑制GT的功能。
    糖尿病患者用药后进餐,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会先升高,葡萄糖与IA竞争性结合GT增多,故IA与GT结合减少,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多,导致膜上的GT增多,进一步有利于葡萄糖与GT结合,最终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升高。
    血糖下降时,葡萄糖与IA竞争性结合GT减少,IA与GT结合增多,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减少,故膜上的GT减少,能与葡萄糖结合的GT也减少,最终细胞摄取的葡萄糖的速率降低。
    过程如图所示:

    【点睛】本题以“智能”胰岛素IA为情境,考查了考生对胰岛素的来源及功能的识记能力,从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识图能力及结合题干信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以及构建概念模型的能力。
    (2021辽宁卷)21. 甲状腺激素(TH)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能使靶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氧气消耗量增加,产热量增加下图为TH分泌的调节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进而引起下丘脑的____________兴奋,再经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作用,TH分泌增加,TH作用于某些靶细胞后,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
    (2)当血液中的TH浓度增高时,会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TH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该过程中,垂体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____________。
    (3)TH对垂体的反馈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TH进入垂体细胞内,抑制TSH基因的表达,从而____________;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降低垂体细胞对TRH的敏感性,从而____________TRH对垂体细胞的作用。
    【答案】(1) ①. 神经冲动(电信号、局部电流) ②. 体温调节中枢 ③.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 ①. 抑制 ②. TRH和TH的特异性受体
    (3) ①. 降低TSH的合成 ②. 降低
    【解析】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寒冷刺激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达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正常情况下,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合成ATP,由于此时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则能量转化方式为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小问2详解】
    当血液中的TH浓度过高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维持TH含量的稳定,这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由于垂体细胞含有TRH和TH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则垂体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调节。
    【小问3详解】
    TH抑制垂体分泌TSH,一方面是由于TH进入垂体细胞内,抑制TSH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TSH的合成减少,使其分泌的TSH也减少;另一方面是降低垂体细胞对TRH的敏感性,从而降低TRH对垂体细胞的作用,使垂体细胞分泌的TSH也减少。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体积调节的过程,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属于中档题。
    (2021山东卷)23.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 G 的体液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E 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 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 Mesc 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3 种原因即可)
    (3)已知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
    实验思路: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
    【答案】 ①. 分级调节 ②. 两过程NE的作用方式不同(或NE分别作为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 ③. 两过程NE的浓度不同 ④. 两过程NE运输到MeSC的时间不同 ⑤. 取生理状况相同的黑色小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不作处理,B组切除肾上腺,C组束缚,D组切除肾上腺并束缚,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小鼠体毛数量(生长情况)和颜色的变化。 ⑥. A组小鼠的体毛无变化,B组小鼠的体毛增多,不变白,C组小鼠脱毛且变白,D组小鼠毛发增多(生长旺盛),变白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刺激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抑制成纤维细胞,通过一系列途经最终分化出的毛囊细胞减少。与此同时,过度紧张焦虑会刺激脑和脊髓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分泌NE或传出神经分泌NE作用于MeSc,使其异常增殖分化,最终黑色素细胞减少,据此答题。
    【详解】(1)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分泌糖皮质激素,这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过程②为传出神经直接分泌NE作用于MeSC细胞,过程①是传出神经先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NE再作用于MeSC细胞,这两种方式中过程②的作用效果大于过程①,这可能原因有两过程NE的作用方式不同,过程②中NE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而过程①NE作为激素起作用,也可能是两过程NE的浓度不同或两过程NE运输到MeSC的时间不同,过程②中NE作用时间快,过程①中NE作用时间慢。
    (3)观察黑色小鼠的体毛即观察是否变白以及是否脱发,由图可知,过度紧张和焦虑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和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为了验证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黑色小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不作处理,B组切除肾上腺,C组束缚,D组切除肾上腺并束缚,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小鼠体毛数量(生长情况)和颜色的变化。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组小鼠的体毛无变化,B组小鼠的体毛增多,不变白,C组小鼠脱毛且变白,D组小鼠毛发增多(生长旺盛),变白。由此可见,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导致脱发和白化现象,切除肾上腺有助于抑制脱毛的现象,但对白化减少影响不大。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主要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2021天津卷)14. 阿卡波糖是国外开发的口服降糖药,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型新药,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植物来源的生物碱NB和黄酮CH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为此,将溶于生理盐水的药物和淀粉同时灌胃小鼠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其血糖水平,实验设计及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每组10只)
    给药量(mg/kg体重)
    给药后不同时间血糖水平(mmol/L)
    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120分钟
    生理盐水
    -
    4.37
    11.03
    7.88
    5.04
    阿卡波糖
    4.0
    4.12
    7.62
    7.57
    5.39
    NB
    4.0
    4.19
    x1
    6.82
    5.20
    CH
    4.0
    4.24
    x2
    7.20
    5.12
    NB+CH
    4.0+4.0
    4.36
    x3
    5.49
    5.03

    (1)将淀粉灌胃小鼠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水解的终产物为___________,该物质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形成餐后血糖,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路径排序:___________(填字母)。
    a.组织液b.血浆c.小肠上皮细胞d.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糖水平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促进了血糖合成糖原、___________、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本实验以___________作对照组,确认实验材料和方法等能有效检测药物疗效。
    (3)该研究结论为:NB和CH均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且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强。下列对应表中x1、x2、x3处的数据排列中符合上述结论的是___________。
    A. 7.15 7.62 6.37 B. 7.60 7.28 6.11
    C. 7.43 6.26 7.75 D. 6.08 7.02 7.54
    【答案】(1) ①. 葡萄糖 ②. cadb ③. 氧化分解
    (2)生理盐水组与阿卡波糖组 (3)A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本题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物碱NB和黄酮CH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故自变量为施加的药物种类,同时设置了施加生理盐水组与阿卡波糖组的对照组,因变量为给药后不同时间血糖水平,其它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小问1详解】
    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灌胃小鼠后,淀粉在小鼠消化道内水解的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由肠腔被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再由细胞另一侧释放进入a组织液,然后穿过d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b血浆,形成血糖。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从而使血糖降低。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本实验以生理盐水组作为空白对照,以阿卡波糖组为标准对照,以确认实验材料和方法等能有效检测药物疗效。
    【小问3详解】
    若结论为:NB和CH均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且二者共同作用效果更强,则x1、x2组血糖应低于生理盐水组,且与阿卡波糖组相似,x3组血糖应低于x1和x2组,故AB项数据符合上述结论,AB正确。
    故选AB。
    【点睛】本题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知识,主要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结合表格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相关试卷

    17 发酵工程(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17 发酵工程(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17发酵工程讲义教师版docx、17发酵工程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 种群与群落(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15 种群与群落(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15种群与群落讲义教师版docx、15种群与群落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1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义)——【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生物全面复习汇编(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1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义教师版docx、1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义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