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一、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争议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一、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争议课时训练,共8页。
【精选】一、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争议-3优质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B.转基因生物不会带来环境安全问题C.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有可能入人体D.种植抗虫棉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2.据1990年统计,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有13万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某种原产日本害虫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喷洒农药.害虫产生了抗药性B.环境污染,害虫的天敌不能生存C.外来害虫的入侵.缺少该害虫的天敌D.过度开采,害虫的天敌不能生存3.美国农业部指导农民在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时,要求农民在转基因农作物的行间种植一些普通的非转基因农作物,供害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物种多样性B.保护害虫的天敌C.减缓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D.维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A.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5.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 )A.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 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 D.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6.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研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用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B.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从某些实例来看并非是多余的C.生物技术可造福人类,也能威胁社会D.在严格控制和检验下培育的转基因生物绝对不会危害其他生物体的生存和环境8.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正方认为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能支持正方观点的是( )A.转基因微生物会合成出“超级病菌”危害人类健康B.转基因微生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C.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某些药用蛋白或抗生素D.毒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9.下图表示一种转基因鼠的培育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胚胎干细胞B.转基因细胞导入的部位应该是内细胞团C.该项技术不会引起伦理.道德.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D.转基因鼠通过自由交配后可以获得纯种转基因鼠10.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下列叙述不必担心的是(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危害11.下列不能作为生物武器的生物是( )A.伤寒杆菌 B.酵母菌C.炭疽杆菌 D.天花病毒12.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如果正方认为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能支持正方的是( )A.转基因微生物会合成出“超级病菌”危害人类健康B.转基因微生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C.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某些药用蛋白或抗生素D.毒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13.下列选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是(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C.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D.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14.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由此可见: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②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 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④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1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对转基因生物产品进行标注,供消费者自主选择B.为挽救患病的孩子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或器官C.在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初期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D.全面禁止转基因微生物研究以免用于制造生物武器16.所谓“设计试管婴儿”,实际上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基因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设计试管婴儿”不同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下列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哪项不合乎道德规范( )A.利用“设计试管婴儿”的脐带血B.“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非考虑他的性别C.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展览D.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17.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8.下列哪些是转基因生物引起的食物安全问题的证据( )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重组的微生物有可能产生新的对环境有污染的代谢产物,A项错误;随着人们对生物知识的了解,对一些现在不能掌握的技术的开发研究,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B项错误;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者过敏蛋白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C项正确;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但抗虫基因有可能传播到其他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D项错误。2.【答案】C【解析】引起松林害虫泛滥的原因很多,其中经常使用农药,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害虫天敌被农药杀死等原因都可导致害虫数量增加,危害松林,但本题是一个实例,其害虫为原产日本的林间害虫,侵入我国后因缺少天敌而泛滥成灾。3.【答案】C【解析】在转基因农作物的行间种植一些普通的非转基因农作物,保证害虫有一定的食物供应,完成生命过程,减少转基因农作物的选择作用。4.【答案】A【解析】由于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影响的正负效应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为了安全起见,将实验材料放在负压条件下操作与培养,目的是即使这种转基因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也会因大气压强过大,使其无法存活,从而避免造成基因污染。5.【答案】D【解析】理性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利弊。对于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高科技成果,人们应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6.【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说明两种病毒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而B项正说明外源基因与某些细菌或病毒重组可形成新的生物,因此这一事实是对B项的有力支持7.【答案】D【解析】在严格控制和检验下培育的转基因生物也可能会危害其他生物体的生存和环境。8.【答案】C【解析】支持正方观点就是认为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选项A.B.D都认为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是不利的,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可能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可能造成基因污染等,只有C项是对人类有利的,可以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药用蛋白等药物9.【答案】B【解析】转基因鼠中的外来基因有可能会在近缘物种之间通过杂交而传播,从而引起生物的安全性问题10.【答案】A【解析】三倍体转基因鲤鱼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不能进行杂交,所以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武器的种类。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酵母菌是一种非致病菌,因此不能作为生物武器。12.【答案】C【解析】A.B.D所述均反映出转基因生物的产生是有风险的,只有C选项所述可支持“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有利”这一观点。13.【答案】D【解析】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的理由主要有: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的改变等。D项属于转基因生物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14.【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传播到野生植物中,这样会对植物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自然杂交是通过授粉的方式实现转基因过程的,与转基因技术中通过重组质粒转基因有一定区别。15.【答案】A【解析】16.【答案】C【解析】试管婴儿的设计一般是为了救治病人,需要试管婴儿的骨髓干细胞.脐带血等,这样的设计都符合伦理道德,而那些为达到不正当目的而设计试管婴儿的做法都违背伦理道德。17.【答案】B【解析】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绿色象征生命和活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18.【答案】C【解析】转基因生物出现导致人体过敏反应的蛋白质,是说明转基因生物存在食物安全问题的重要证据之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一、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争议一课一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一、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争议同步训练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一、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争议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