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优选作业含答案
生物第三节 传统发酵技术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第三节 传统发酵技术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倒平板,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下图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质】第三节传统发酵技术-3优质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倒平板.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倒平板时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B.平板划线法除了第一次划线需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外,以后的划线可以不用灭菌C.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大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单菌落的效果更好2.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操作前只要将接种环烧红并冷却后,就可离开酒精灯,进行接种试验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以免杂菌污染C.所需菌落只能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3.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异养微生物而言,牛肉膏既是碳源,又是氮源B.生长因子是指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C.氮源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量D.氮源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4.平板冷却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A.利于大肠杆菌的生长B.防止空气进入C.利于培养基的冷却D.防止皿盖冷却水滴入培养基造成污染5.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C.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6.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 类,研究小组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 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倒成平板后直接培养可判断有无污染B.倒成平板后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生长因子乙或丙D.生长图形法还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7.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煮沸消毒法中100℃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全部微生物细胞和芽孢.孢子B.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C.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D.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8.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用的无菌操作台要进行灭菌处理B.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可用作碳源C.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经选择培养后可直接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D.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让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 0 时,才能打开排气阀,防止容器内的培养基冲出瓶口造成污染9.下图甲.乙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两种方法,丙是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平板划线法,图乙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针和接种环C.丙图的接种方法是图乙D.两种方法的接种操作都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因为火焰附近存在着无菌区域10.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落B.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C.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琼脂D.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培养酵母菌时,要添加维生素11.许多食品的生产需要借助微生物发酵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可将含较多抗生素的牛奶制作成含有抗生素的酸奶B.在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利用乙醇在厌氧条件下生产醋酸C.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D.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12.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合可有效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质迅速分解成水和CO2。为制备分解餐厨垃圾的微生物菌剂,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人员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了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例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制备所需菌剂的最佳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例为2:1B.可采用平板计数法替代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图中的有效菌落数C.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而系列稀释操作不需要D.制备好的菌剂可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并放入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13.MRSA一般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某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实验室培养和计数等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防止“超级细菌”散布到环境中应对接种时常用的工具进行灼烧灭菌B.若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培养液中MRSA的数量则计数结果会比活菌实际值偏低C.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以对固体培养基中的超级细菌进行计数D.为了方便后续使用,可将超级细菌菌种在4℃条件下用斜面保藏法临时保藏起来1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 pH 调节到中性或微碱性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C.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生长因子D.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 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15.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和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组的培养基分别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未接种的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培养基,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6.关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用 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B.配制好的培养基可通过高压蒸汽进行灭菌C.接种环可以通过酒精灯火焰灼烧进行灭菌D.使用后的培养基不需要灭菌可直接丢弃
17.下列实验操作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的是( )A.土壤取样 B.称取土壤 C.稀释土壤溶液 D.涂布平板18.最常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正确的( )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①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不需无菌操作②培养基中不加琼脂培养基中加有琼脂③不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④需要接种环需要涂布器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前者是指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解答:A.倒平板时不能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并放到桌面上,这样会污染培养皿中的培养基,A错误;B.除了第一次划线需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外,以后的每一次划线前也要将接种环进行灼烧,将上次划线结束后残留的细菌杀死,使细菌尽快分散成单个,B错误;C.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因为可能多个微生物在一起长成一个菌落,C错误;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D正确。故选D。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是:
1.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以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丙塞上棉塞。
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將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
3.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解答:A.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旁边,进行接种试验,A错误;
B.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周围进行,B错误;
C.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C错误;
D.在1.2.3.4区域中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区域的末端,5区域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1区域划线后进行灼烧灭菌是防止污染环境及操作者,D正确。
故选D。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同一种物质可以即作碳源又作氮源,如牛肉膏,A正确;
生长因子是指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正确;
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可以通过氨氧化释放的能量获得生长所需能量,C错误;
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等都含有氮元素,所以氮源主要用于合成这些含氮的化合物,D正确。4.【答案】D【解析】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是为了防止皿盖冷却后水滴入培养基后造成污染,D正确。不是因为利于大肠杆菌的生长,A错误。空气仍然可以进入到平板中,B错误。倒置对于培养基冷却没有太大影响,C错误。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菌种临时保藏为4℃斜面培养基保存,长期保存可-20℃甘油管藏。解答: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长期保存不适合取用,故用临时保藏的方法,A正确;B.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B正确;C.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如自养生物一般利用无机碳源,C正确;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20℃保藏的方法,D错误。故选D。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菌落主要分布于添加了乙和丙的区域的交界处,说明该嗜热菌必需营养物质为丙和乙。解答:A.倒平板后不接种任何菌种直接进行培养观察有无菌落的出现,可以判断培养基有无污染,A正确;B.在制作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灭菌再倒平板,故倒成平板后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嗜热菌在添加了乙.丙的区域生长,只有乙或只有丙时无菌落生长,故该菌同时需要乙和丙,C错误;D.不同的菌种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利用生长图形法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某菌种只会在提供其需要的营养物质区域生长,D正确。故选C。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解答:A.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而灭菌能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孢子和芽孢,A错误;B.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B正确;C.指示剂和染料可能混有微生物,因此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也需要灭菌,C错误;D.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进行灭菌或消毒,但是葡萄不能灭菌,因为发酵用的酵母菌来自于葡萄,D错误。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0.【答案】B【解析】解答:A.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A错误;
B.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用来合成有机物,因此NH3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和能源物质,B正确;
C.培养基不一定都含有碳源.氮源,如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氮源,C错误;
D.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而酵母菌不属于细菌,D错误。
故选B。
1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都需要借助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解答:A.乳酸菌对抗生素敏感,不能利用乳酸菌将含较多抗生素的牛奶制作成含有抗生素的酸奶,A错误;B.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C.酒精不含氮元素,不能为醋酸菌提供氮源,C错误;D.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为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D正确。故选D。1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为1∶1时,有效菌落数最大,故处理该类厨余垃圾废液,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为1∶1时,效果最佳,A错误;
B.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B错误;
C.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和系列稀释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
D.制备好的菌剂可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并放入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D正确。
故选D。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培养剂分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无菌操作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消毒和灭菌。据此分析作答。解答:A.为防止“超级细菌”散布到环境中,应对接种时常用的工具进行灼烧灭菌,A正确;B.若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培养液中MRSA的数量,由于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故计数结果会比活菌实际值偏高,B错误;C.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以对固体培养基中的超级细菌进行计数,C正确;D.为了方便后续使用,可将超级细菌菌种在4℃条件下用斜面保藏法临时保藏起来,D正确。故选B。
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营养构成:(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解答:A.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节到中性或微酸性,A错误;B.固定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B错误;C.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有些微生物的培养除了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生长因子,有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可以不加碳源,如自养型的;C错误;D.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微生物的生长除了受到以上营养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D正确。故选D。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对等的实验。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是实验组,而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对照组。解答: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需要设置的对照组是未接种的培养基,即将未接种的培养基与接种的培养基同时培养,若未接种的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说明其被污染,否则没有被污染;用接种了的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进行对照,在牛肉育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选择的功能,B正确。
故选B。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解答:A.实验前需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进行消毒,A正确;
B.配制好的培养基可通过高压蒸汽进行灭菌,B正确;
C.接种环可以通过酒精灯火焰灼烧进行灭菌,C正确;
D.为防止污染环境,使用后的培养基需要灭菌,才能丢弃到指定的地方,D错误。
故选D。 17.【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解答: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一个无菌区,无菌操作时,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等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但土壤取样不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所以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A正确。故选A。1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以形成单菌落,所以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解答:①两种方法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①错误;②两种方法都需要配制固体培养基,均需要添加琼脂,②错误;③平板划线法不能对菌落进行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能进行活菌计数,③正确;④平板划线法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④正确。综上正确的选项是③④,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节 传统发酵技术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三节 传统发酵技术巩固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下列关于倒平板,培养禽流感病毒时,应该选用,在生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节 传统发酵技术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取9个洁净培养皿,均分为三组,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