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课后测评
展开【优编】第一节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2优质练习
一.单项选择
1.蓝莓富含花青素,对人体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消脂减肥.解酒护肝等功效。利用蓝莓可生产蓝莓果汁.蓝莓酒.蓝莓醋.蓝莓果酱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蓝莓酒发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并定时通入无菌空气
B.在制作蓝莓醋时,需要在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
C.蓝莓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D.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时所需控制的最适温度相同
2.用酵母菌使葡萄汁发酵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
C.产物积累使pH发生改变 D.氧气过少导致酵母茵无法呼吸
3.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洗葡萄要彻底,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先充氧气进行醋酸发酵,后密封进行果酒发酵
C.装瓶时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D.发酵装置排气口的胶管长而弯曲
4.某同学设计了图所示的果酒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汁不能装满瓶
B.该装置能阻止空气进入以防杂菌污染
C.发酵过程中装置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30~35℃
D.该装置便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5.如图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关闭
D.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只能防止杂菌污染
6.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其制作的流程为:挑选苹果.冲洗.榨汁→ 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B.苹果醋生产的第二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C.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
D.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7.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果酒.果醋在人类生活中有众多的用途。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够生长繁殖
B.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乳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C.在氧气.碳源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D.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随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8.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发酵技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菌可制成酸奶
B.酿酒过程中密闭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C.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了二氧化碳
D.变酸果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9.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制成后需将装置转移至更高温度的环境并通入充足的氧气方可制醋
B.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酸菌则不能
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可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
D.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不能对酿酒葡萄进行彻底灭菌
10.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
A.氧气.糖分充足 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分充足 D.氧气.糖源都缺少
11.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分别装入100 mL .200 mL.300 mL和400 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24h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 )
A.100mL.100 mL B.400 mL.400 mL
C.100 mL.400 mL D.400 mL.100 mL
12.图一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图二为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要先切块,然后再进行清洗
B.②过程若需过滤,过滤器应进行灭菌处理
C.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13.下列有关葡萄酒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庭酿葡萄酒可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B.制作葡萄酒的整个过程都要求在严格的无氧环境中进行
C.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D.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
14.下列关于果酒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庭自制葡萄酒所用菌种常来自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B.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以防葡萄汁流失及污染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装满,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18~25 ℃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
15.如图所示,利用下图中的发酵罐进行果酒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气
B.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C.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D.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16.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富含花青素,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下图是以鲜蓝莓为原料天然发酵制作蓝莓酒和蓝莓醋的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去除蓝莓枝梗应在冲洗之后,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B.在过程③时,榨出的蓝莓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
C.过程④在氧气.糖源充足条件下可直接发酵为蓝莓醋
D.过程⑤中酒精可作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
17.为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 )
A.用果酒为原料
B.增加醋酸菌的数量
C.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
D.发酵阶段封闭充气口
18.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错误的是( )
A.20℃左右是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
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直接变为醋酸
D.在制果酒时瓶口密闭不严,醋酸菌会大量繁殖而使酒变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CO2,酒精发酵时需控制无氧环境;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果醋发酵时需通入无菌空气。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解答:
A.蓝莓酒发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和无氧环境,A错误;
B.制作蓝莓醋时,可以直接利用果酒进行醋酸发酵,此时接种醋酸菌并将温度控制在30℃~35℃,且营造有氧环境,B正确;
C.蓝莓汁装进发酵瓶后需要留下1/3的空间,C错误;
D.制葡萄酒时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将温度控制在30~35℃,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解答: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A正确;
B.酵母菌无氧呼吸时需要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使营养物质减少,很难维持大量酵母菌的代谢需要,B正确;
C.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导致pH值发生改变,不适宜酵母菌生存,C正确;
D.酒精发酵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D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解答:
A.清洗葡萄不能彻底,否则会造成菌种流失,A错误;
B.先密封进行果酒发酵,后充氧气进行醋酸发酵,B错误;
C.装瓶时将葡萄汁液不能装满整个发酵装置,否则会导致发酵液溢出,C错误;
D.发酵装置排气口的胶管长而弯曲,这样可以防止杂菌和尘土污染,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制作的原理:先通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后密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嗜温菌,也是嗜氧菌,因此其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不间断的供氧
解答:
A.葡萄汁不能装满瓶,要留出1/3,可以为酵母菌繁殖提供氧气及防止发酵液溢出,A正确;
B.该装置鹅颈中的水能阻止空气进入以防杂菌污染,B正确;
C.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因此发酵过程中装置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18~25℃,C错误;
D.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装置便于二氧化碳的排出,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培养基入口能补充营养物质;气体入口能通入气体;气体出口能排出气体。
解答:
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醋酸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仅能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制作果醋需要通入空气,所以开关2应该打开,C错误;
D.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可以排出CO2,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
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苹果醋由苹果汁经“两次发酵”而成,第一次发酵指酒精发酵,即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第二次发酵指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
A.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
B.苹果醋生产的第二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B正确;
C.据分析可知,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C正确;
D.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9.【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0.【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1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解答:
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因此,家庭酿酒不用接种,A正确;
B.制作葡萄酒的整个过程都要求在严格的无氧环境中进行,因为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完成,B错误;
C.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因为酵母菌适宜的温度是18~25℃,C正确;
D.葡萄酒呈现深红色是因为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因为色素能溶于酒精中,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 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解答:
A.葡萄皮表面附着有酵母菌,所以家庭自制葡萄酒,所用的菌种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A正确;
B.选择新鲜的葡萄,为了防止葡萄汁流失及污染,应在榨汁前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B正确;
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应保留约1/3的空间,C错误;
D.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8°C~25℃,D正确。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解答:
A.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故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会高于大气压,A正确;
B.发酵的底物是糖,可以通过检测糖的剩余量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B正确;
C.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不需要通入空气,C错误;
D.酒精发酵的过程中会释放少量的热量,故需要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D正确。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当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人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茵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解答:
A.用果酒为原料可以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A正确;
B.增加醋杆菌的数量可以加快醋酸发酵,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B正确;
C.醋酸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30~35℃,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可以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C正确;
D.醋酸菌属于异养需氧型生物,因此发酵阶段应向充气口通入无菌空气,D错误。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章 发酵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章 发酵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课后作业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课时训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酿酒和酿醋过程的主要区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节 微生物纯培养物的获得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果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