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课件PPT+训练题+导学案全套
高中人教统编版4 窦娥冤(节选)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 窦娥冤(节选)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4课窦娥冤节选pptx、4窦娥冤节选docx、4窦娥冤节选预习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关汉卿及元杂剧的有关知识。2. 品味、欣赏本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把握对比、夸张、反复等手法对表现人物感情的作用。3. 分析把握窦娥的性格特点和戏剧冲突,探究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源。4. 思考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探究这些超现实情节的作用。
关汉卿(约1230 —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的生平难以确考,只有零星史料作为推测的依据,他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其生前已是当时戏曲界的领袖人物。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十多种。这些作品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貌,揭露了当时残酷的阶级压迫现实;同时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正面形象,其中以下层妇女的形象最为突出。在戏曲艺术上,关汉卿娴熟地运用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处理冲突、运用语言等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杂剧《 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 单刀会》等。
元朝时,为了满足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他们不仅对劳动者进行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以巩固统治地位。劳动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关汉卿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1)结构上,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一折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较大段落,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一般放在剧本的开头,起交代情节、介绍人物的作用;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起衔接过渡剧情的作用。
(2)音乐上,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乐调)的一套曲子,即每一折分别由同一个宫调下的不同曲牌连缀而成。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调式,不同的宫调因其不同的音乐特点而适合表现不同的情绪。曲牌(曲谱),是各种曲调的泛称。如课文中的“【 正宫】【 端正好】 ”“,正宫”是宫调名,表现的情绪是惆怅雄壮的;“端正好”是曲牌名,表示这一折“端正好”及以下各曲均属“正宫”。(3)角色上,大体分为旦、末、净、杂四类。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花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包括正末(男主角)、副末、外末、小末等。净:俗称“花脸”,多扮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杂:指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如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年男性)、孤(官员)等。
(4)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范”,简称“科”,是对剧中人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楔子: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端云,乘机提出索要端云做童养媳。端云3岁丧母,7岁便到蔡婆家,改名窦娥。 第一折:17岁时窦娥与蔡婆儿子成婚,两年后丈夫病故,婆媳相依为命。一天,蔡婆去向赛卢医索讨银钱,赛卢医赚她到僻静处,想勒死她,幸亏张驴儿父子把她救下。因这救命之恩,张驴儿父子想霸占婆媳二人。(开端)
第二折:窦娥执意不从。张驴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害死蔡婆,强占窦娥。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汤,呜呼身亡。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威胁窦娥嫁给他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发。窦娥问心无愧,与张驴儿去见官评理。太守桃杌是一个昏官,严刑逼供,窦娥坚不屈从。桃杌转要对蔡婆用刑,窦娥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发展) 第四折:窦天章官拜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来到楚州地面。窦娥鬼魂托梦父亲,诉说冤情。窦天章重新审理此案,杀了张驴儿。窦娥冤情得以伸雪。(结局) 课文选的是第三折,“冤”是全剧的“眼”。
思考1.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思考2.根据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明确: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桩誓愿。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没来由:更能突出窦娥的大屈大冤,表现出窦娥的清白无辜;对于官府,实则讽刺其诬陷得逞。不提防:突显出世道、人心的险恶。动地惊天:主人公自知在人间已没有可以伸冤处,只能希望天地能感应,还自己一个清白。弱者的无奈,反映出了人间的黑暗。“动地惊天”可说是戏文之眼,为后面的三桩誓愿的实现埋下伏笔。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支曲子中,窦娥指斥鬼神,否定天地,这是对当时黑暗现实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曲词运用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及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或质问,或慨叹,高亢激越,酣畅淋漓,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思考3.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应如何理解?它们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明确: 在【快活三】和【鲍老儿】两支曲子中,作者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刻画出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悲痛心情,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现了她的善良、孝顺。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社会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思考4.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说她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 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血溅白练:昭示冤情 (长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伸张正义 (六月飞霜)亢旱三年:惩治邪恶 (东海孝妇)
千古奇冤 层层递进
思考5.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作者却让三桩誓愿都实现了,你如何理解这一安排?
明确:① 从情节来说,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吏治腐败,窦娥蒙受奇冤,所以她在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一一应验,可见,“冤”“怨”二字是贯穿第三折始终的。② 从效果来说,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因为根植于现实生活,所以能激起读者的强烈爱憎之情,读者不仅不会感到荒谬怪诞,反倒因此更加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荒谬和奸民恶吏的滔天罪行。这正是此剧想要达到的效果。
③ 从主题来说,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临刑前的强烈愤怒,使窦娥的反抗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个善良而又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鲜明、真实而丰满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升华了主题。这三桩誓愿的实现,揭露了元朝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并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思考6. 【滚绣球】一曲里责骂天地,临刑前却又向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 表面上看,【滚绣球】一曲里,窦娥是在斥骂天地,其实暗含着对一整套用以维护人心、统治百姓的封建秩序的质问和斥骂。但是,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窦娥还是无法摆脱对天地鬼神的信任和仰赖,她仍相信自己的冤屈一定能感动天地,所以在临刑发誓愿时,她满心期盼天地能为她主持公道。咒骂、指责天地,最终却又不得不依靠天地申明自己的冤屈,这是窦娥命运的可悲之处,也是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呼告无门的普遍状况。
思考7.请总结窦娥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这部元杂剧的节选部分通过写善良无辜的窦娥遭诬陷被屈打成招而蒙受冤屈的故事,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反映了当时恶人横行的黑暗社会现实;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① 窦( )娥 ② 嗟( )怨 ③ 衔( )冤 ④ 刽( )子手 ⑤ 盗跖( ) ⑥ 杳( )无音信 ⑦ 披枷( )带锁 ⑧ 罪愆( ) ⑨ 苌( )弘化碧 ⑩ 亢( )旱 ⑪ 古陌( )荒阡( )
前合后偃:古陌荒阡:顺水推船: 错勘: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指荒郊野外,人烟稀少的小路。古代田间小路东西向称“陌”,南北向称为“阡”。
错误地判断。勘,审问。
苌弘是周朝的贤臣。相传他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了碧玉。碧,青绿色的美玉。
望帝是古代传说中蜀王杜宇的称号。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
1.请从题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到句子的横线处。
① 村干部要负责调解村民纠纷、发放社会救助等,费了不少心,却难免因为按章办事得罪人而被 。(埋怨/抱怨)②我们应该相信法律,相信司法机关不会 一个好人,不会对事件的具体情节视而不见。(冤枉/ 冤屈)③我给这家大公司的经理写了一封投诉信,但我的信大概就像 ,从未接到过他的回复。(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
2. 在那黑暗的、不公平的社会中,窦娥死去了。她的“悲”穿越时空,她的“冤”感天动地。现在有人为她写了一副挽联的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下联:
答案示例:刚烈抗争,悲愤动地,亢旱三年
3.《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在两个版本中文字不同,试比较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负屈衔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答案:(示例) 《古名家杂剧》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元曲选》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名家杂剧》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曲选》本第二句则是对天的指斥和否定,更能体现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总之,相比而言,《元曲选》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使作品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些也正是《古名家杂剧》本的不足之处。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我国戏曲中的“丑角”,① ,有忠厚老实的,也有奸刁促狭的,是戏曲中表现面最广泛的行当。诚然,多数的丑角② ,似乎丑人都是坏人,但是,丑陋的人物类型中也有值得表彰的好人,也有厚道本分的丑角。我国的戏曲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形态,美,始终是其一贯追求的目标。但是,没有丑,也就没有美,③ ,美的表现必须以丑的衬托来实现,所以丑角在戏曲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解析: 第① 处关键词是“人物类型”;第② 处关键词为“人物的特点”;第③ 处关键词为“美与丑的对比”。补写的语句要与关键词相吻合。
答案:① 表现的人物类型非常广泛 ② 比较适合表现心术不正类型的人物(或:表现的是容貌与品德都不好的人物) ③ 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4 窦娥冤(节选)试讲课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教学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教学设计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导学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4 窦娥冤(节选)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元杂剧,元代杂剧体制,拓展探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4 窦娥冤(节选)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课ppt、第二单元第4课doc、第4课doc、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4《窦娥冤节选》分层练习含答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