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当堂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当堂检测题,共9页。
2.4群落的演替
【基础练习】
1.下列群落演替中,属初生演替的是( )
A.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C.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2.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3.某农田弃耕后演替过程如下:弃耕农田→阶段Ⅰ→阶段Ⅱ→森林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阶段Ⅰ为地衣阶段,其群落物种组成比阶段Ⅱ简单
B.阶段Ⅱ所含的物种与阶段Ⅰ所含的物种完全不同
C.森林与农田相比不同的是森林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该过程从侧面反映了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群落演替
4.从光裸的岩石演变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下列有关该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首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苔藓
C.草本植物阶段,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该地区
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
5.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初生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总量大于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
B.群落演替过程属于物种替代过程,新物种的出现会使原来的旧物种灭亡
C.人类封山育林、管理草原等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均会发生变化
【能力提升】
7.甲地发生森林火灾导致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的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8.下表表示两种群落演替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①可表示过度砍伐森林的演替过程
B.曲线②可表示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过程
C.M、N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D.①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②类型
9.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类型可能属于初生演替
D.第N年时,甲、乙群落的群落结构相同
10.如图是某旱地沙丘上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之一是该地区雨水增多
C.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数量都呈“J”型增长
D.人类活动会对图示群落演替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1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影响因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因素在群落内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不起作用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12.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逐渐形成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岛屿,成为旅游胜地后环境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B.初生演替发生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13.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所发生的演替一样
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种,主要原因是其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
C. 演替过程中因为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在森林阶段达到最大
D.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为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
1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使原有植物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不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仍无法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若作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15.为调查某自然保护区发生山体滑坡后第30年生物群落的恢复情况,科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群落(S1)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S2)进行了植被生物量(指某时间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未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数量明显_____________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数量。发生山体滑坡区域所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若条件适宜,该演替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自然保护区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在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如果人为地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变自然状态下的状况,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3)随着山体滑坡区域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布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A.群落的自然演替就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A正确;
B、群落的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B正确;
C、群落的初生演替时往往缺少土壤所以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C正确;
D、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水分、温度关系密切,D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题述中的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阶段Ⅰ为草本植物阶段,阶段Ⅱ为灌木阶段,A错误;演替过程中,阶段Ⅱ的优势物种会取代阶段Ⅰ的优势物种,但阶段Ⅰ的物种不一定会消亡,因此阶段Ⅱ所含的物种与阶段Ⅱ所含的物种不完全相同,B错误;森林群落与农田群落均具有垂直结构,C错误;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活动能够维持农田生态系统,而弃耕(停止人类活动)后农田可演替成森林,这从侧面反映了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群落的演替,D正确。
4.答案:B
解析:光裸的岩石上演变出森林,属于初生演替,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A正确;首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地衣,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然后才会有苔藓,B错误;经过苔藓阶段,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本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了优势,取代了苔藓,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这个地区,C正确;土壤中微生物靠分解土壤有机物为生,随土壤中有机物的增加,微生物的数量也增加,D正确。
5.答案:B
解析: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且所需时间短,B正确,A错误;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竞争现象,但不明显,C错误;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D错误。
6.答案:B
解析:初生演替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不断增加,故该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总量大于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A正确;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出现新的物种,但旧物种不一定会灭亡,B错误;人类封山育林、管理草原等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即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均会发生变化,D正确。
7.答案:A
解析:森林火灾导致植被消失后,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存,该地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山喷发后,植物被彻底消灭,该地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若无外力的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B正确,A错误;在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比苔藓更早出现,C正确;在甲、乙两地演替过程中,物种种类逐渐增多,D正确。
8.答案:C
解析:曲线①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可表示在火灾前后森林进行的演替过程,A正确;曲线②演替开始时,物种数为0,因此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B正确;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在不断发生改变,图中M、N点处的物种数目相同,但物种组成不一定相间,C错误;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D正确.
9.答案:B
解析: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若时间允许,且条件适宜,则甲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正确;乙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开始不为0,且不断减少,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甲、乙是两个不同的群落,第N年时,虽然两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10.答案:C
解析: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A正确;影响植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因素有土壤含水量、温度、光照、 矿质元素等,沙地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因此,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之一是该地区雨水增多,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空间、资源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种群的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而是呈 “S”型增长,C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11.答案:C
解析: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因素在群落内部,但是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也常常引发群落演替,A错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很多是有益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等,B错误;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下,但不能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错误。
12.答案:C
解析:由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A正确;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C错误;人类的活动可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正确。
13.答案:B
解析: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种,这是因为灌木可以获取更多的营养和光照等,B正确;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与物种丰富度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与食物、领地等资源及种群内个体数量有关,C错误;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因此地衣可首先定居在裸岩上,D错误。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1)多于;次生演替;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2)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的生物量最高,而图中所示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最高;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增加;垂直;群落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
解析:(1)据图可知,未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数量明显大于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生物量;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可能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因此在这一基础上所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条件适宜时,该演替的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2)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的生物量最高,而图中所示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最高,故该自然保护区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在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如果人为地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变自然状态下的状况,这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山体滑坡区域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布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这有利于群落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树杜鹃因其树体高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从湖泊到森林要经历5个演替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巨尾桉具有速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