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优选作业含答案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节群落的结构优选作业含答案3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节群落的结构优选作业含答案3,共13页。
【特供】第三节群落的结构-2优选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B.利用小动物的趋光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C.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
D.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
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种群密度时,部分被标记个体被捕食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计数
3.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
B.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样土中肉眼难以分辨类群的小动物可以不做统计
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处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5.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一般可以通过取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地下部分分层会影响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
B.可以确定数量多的物种就是群落中的优势种
C.目测估计法用于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统计
D.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热的特性设计诱虫器
6.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C.针对不同的小动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如使用诱虫器.吸虫器或镊子采集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上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
B.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C.平天湖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种群和群落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8.在玉米.大豆间种的地里,生长了一些杂草,另外还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如玉米瞑.蚯蚓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杂草和玉米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B.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
C.农田中的玉米植株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土壤小动物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应选用标志重捕法
B.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C.青海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10.研究发现,蝗虫成虫产卵于土壤中,从孵化成幼蝗到发育为成虫大约需要35天,幼蝗的翅不发达,在地表或矮草间跳跃,活动范围小,成虫的翅发达,善于飞翔。幼蝗和成虫大量取食植物的叶片,对农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图为蝗虫迁入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蝗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特定发育时期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卵.幼蝗.成虫的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n线可代表该种群的K值,m点以后种群数量越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大
D.一年中蝗虫的种群密度受气候.食物的影响比较大
11.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生物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的趋光性,光源吸引昆虫,灯罩防止昆虫逃跑
B.随机扫取表层土来采集土样,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
C.金属筛网的作用是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可用纱布代替
D.广口瓶中可以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12.以下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B.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
C.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的增长
D.大熊猫数量呈“S”型增长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3.如图为常见淡水鱼在池塘中的水层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不同鱼类生活水层差别较大,是由食物条件.栖息空间等不同造成的
B.该池塘中的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区别是空间结构可能不同
C.池塘中这些鱼类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池塘岸边到中心位置分布的水草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14.判断一个群落中的优势种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 B.在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
C.个体体积最大的物种 D.繁殖和传播能力最强的物种
15.若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B.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
C.取样时,挑选土壤营养丰富的地方取样,以获取足够多的物种
D.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6.下列与调查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目测估计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
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蚜虫.跳蝻等昆虫的种群密度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
17.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B.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C.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D.盐碱度不同的土壤,其生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18.大树杜鹃因其树体高大.花大而美丽.量少而珍稀,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为了解大树杜鹃的群落环境,为大树杜鹃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人员对大树杜鹃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层次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树杜鹃与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B.对群落中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调查时,样方面积应有所不同
C.各样地物种丰富度的差异可能是由样地坡度.土壤等差异造成的
D.研究结果显示,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总体上较灌木层和草本层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由于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解答:
A.不同地点,环境资源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A正确;
B.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光的特点,利用小动物的避光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B错误;
C.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C正确;
D.观察小动物时,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特征,D正确。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
群落由许多种群构成,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任何一个群落中,物种都是通过一定的联系聚集在一起的,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一般是不同的。
解答:
A.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不同种群的全部生物群体,所以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A正确;
B.群落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一般是不同的,B正确;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除了丰富度还有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C错误;
D.任何一个群落中,物种都是通过一定的联系聚集在一起的,D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
【解析】
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不适合直接采用样方法,身体微小,也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因此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其统计方法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解答:
A.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会为动物创造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导致动物也出现分层现,A正确;
B.一般而言,群落中常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群大量控制能流,其数量.大小以及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强烈影响着其他物种的栖境,这样的物种称为群落的优势种,B错误;
C.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物种的统计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C错误;
D.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热的特性设计诱虫器,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 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解答:
A.在统计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时,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若不统计不知名小动物,会使丰富度的统计结果偏小,A正确;
B.由于土壤小动物个体微小,活动能力强,因此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
C.针对不同的小动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除了用诱虫器采集外,还可以针对体型较大的小动物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则可以用吸虫器釆集,C正确;
D.因为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所以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正确。
故选B。
7.【答案】C
【解析】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所组成的一群个体;群落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联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解答:
A.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与环境资源有关,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无关,A错误;
B.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不能故意选择草多的地方,B错误;
C.水平结构是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或同一地段不同位置的种群分布,故平天湖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群落的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解答:
A.跳蝻的活动能力弱,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B.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
C.青海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是由于地行不同引起的,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属于同种生物,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蝗虫的种群数量初期呈“S”型增长,后期种群数量受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出现上升.下降和波动。
解答:
A.幼蝗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幼蝗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A正确;
B.卵.幼蝗.成虫都属于同一种生物,它们之间的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由图分析可知,蝗虫的种群数量初期呈“S”型增长,n线代表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越大,种内竞争越激烈,环境阻力越大,C正确;
D.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蝗虫的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的影响比较大,D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解答:
A.该装置设计的原理是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灯罩可以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上,A错误;
B.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故不应只扫取土壤表层取样;放置土样时,为了使空气流通,土样尽量不要填满漏斗,B错误;
C.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错误;
D.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可以用来保存收集到的小动物,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
种群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解答: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中有多种生物,不属于种群,A错误;
B.即使是低矮的草坪,不同种类的植物及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会存在分层现象,也就是存在垂直结构,B正确;
C.种群数量的变化包含了种群的增长.波动和下降,C错误;
D.大熊猫数量呈“S”型增长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优势种是指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的物种,而与其数量.生物量.生存空间并无直接联系。
解答:
A.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对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是群落中优势种最重要的指标,A正确;
B.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有可能是寄生生物,不一定是优势种,B错误;
C.群落中个体体积最大的物种不一定是优势种,C错误;
D.群落中繁殖和传播能力最强的物种不一定是优势种,例如,细菌.病毒繁殖和传播能力强但不一定是优势种,D错误。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
(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2)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3)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4)观察时最好用实体镜观察。
解答: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A正确;
B.在对土壤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的时候,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能会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工具,B正确;
C.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造成结果偏差较大,C错误;
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正确。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D
【解析】
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
群落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解答:
A.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受阳光的影响,能提高光的利用率;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A错误;
B.草坪中的动物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有分层现象,B错误;
C.竹林是一个种群,不是群落,没有垂直结构,C错误;
D.盐碱度不同的土壤,造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其生物群落有水平结构的差异,D正确。
故选D。
18.【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