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堂作业含答案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鱼,以下关于种群,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在玉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选】第四节群落的演替-2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它们在池塘生活的水层和食物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生活的水层 | 主要食物 |
青鱼 | 中下层 | 螺.蚌.小河虾等底栖动物 |
草鱼 | 中下层 | 水草.芦苇 |
鲢鱼 | 上层 | 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 |
鳙鱼 | 中上层 | 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 |
A.四大家鱼混养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B.鳙鱼捕食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
C.四种鱼因食物的关系而在池塘中呈垂直分布
D.四种鱼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不存在竞争关系
2.人们在原有的稻田上新修公路,公路的两边种植许多麦草.花卉和乔木,几年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公路群落,与公路附近的稻田群落相比,公路群落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等生态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喜阳乔木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草本植物的生长
B.稻田群落演替为公路群落的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C.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D.公路群落中的植物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利于稻田害虫的防治
3.在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食,柳莺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血雉喜欢寻觅底层的昆虫与苔藓,这种现象反映了群落的( )
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 C.物种组成 D.丰富度
4.以下关于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B.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
C.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的增长
D.大熊猫数量呈“S”型增长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5.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
B.自然界的群落演替是普遍的,没有规律可循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
D.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自然因素对演替的影响
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改变了该地区的无机环境,而无机环境的改变不会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
B.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
C.生物与非生物因案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群落演替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7.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类型可能属于初生演替
D.第N年时,甲.乙群落的群落结构相同
8.下列有关自然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初生演替的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次生演替的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
B.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C.生物的迁入.迁出和群落内部种群的相互关系均是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D.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后群落结构不再变化
9.退塘还湖是我国进人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采取的--项旨在保护环境的措施。某地实行退塘还湖后,该湖泊已经演替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该湖泊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湖泊在演替过程中会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
B.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该湖泊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C.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10.在玉米.大豆间种的地里,生长了一些杂草,另外还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如玉米瞑.蚯蚓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杂草和玉米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B.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
C.农田中的玉米植株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土壤小动物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1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动物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属于群落研究的范畴
B.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氧气的垂直分布等决定
C.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的差异是群落形成水平结构的原因
D.随着群落演替的不断进行,群落的优势物种也随之发生变化
12.下图是夏季某温带落叶林中,一个淡水池塘不同水深处测得的净初级生产量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池塘可能具有较为明显的垂直结构
B.净初级生产量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处植物长势最好
D.随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与光照强度减弱有关
13.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R可以作为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
B.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不会影响该群落演替的原有方向和速度
C.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当P/R接近或等于1时,说明群落中的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
14.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灾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各种植被)是基石,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该林区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
C.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下降,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阳光较少
D.由于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灾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
15.影响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湿度 B.温度
C.光照强度 D.二氧化碳浓度
16.为改善某湿地的环境和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从江心到防洪提将湿地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区的优势植物为芦苇,芦苇长势高低错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海拔高度不同的C.D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当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原生演替
D.人为干扰下该湿地环境明显提升,改善后的湿地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
17.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
C.该山区从山底到山顶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森林→灌木丛一草本→荒漠”也是群落的一种演替类型
18.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鲸落形成初期,鲨鱼.盲鳗等生物吞食软组织;中期蠕虫.甲壳类生物定居下来,啃食尸体,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是两种新发现的蠕虫,起初科学家只观察到了雌虫,后来发现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后期厌氧细菌进入鲸鱼骨头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鲸落中的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是一种寄生现象
C.厌氧细菌和硫细菌直接或间接依赖骨头中的有机物生存,均属于分解者
D.自然鲸落数量稀少,可通过人工制造鲸落观察群落的演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镶嵌分布。
解答: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
B.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草原群落和其他群落一样,也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错误;
C.—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不能构成一个种群,青蛙和蛤蟆的幼体都是蝌蚪,青蛙也有不同的种,种群应该包括同种生物在同一地点的所有个体,而不仅仅是幼体,还应该包括成体。蝌蚪是活动能力较强且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所以需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蝌蚪的种群密度,C错误;
D.种群增长出现“J”型曲线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空间等无限且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所以利用数学模型研究“J”型增长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属于模型假设,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
解答:
A.喜阳乔木比较高大,在其下方形成一定的遮阴环境,为耐阴草本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生长环境,A 正确;
B.稻田群落演替到公路群落过程中,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例如,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更加复杂,对阳光.空间等资源利用率更高,B正确;
C.人类活动既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率,又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C错误;
D.公路植物群落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有利于鸟类捕食和躲避敌害,也有利于稻田害虫防治,D正确。
故选C。
3.【答案】A
【解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解答: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垂直结构;从题干可看出,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食,柳莺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血雉喜欢寻觅底层的昆虫与苔藓,为动物的分层现象,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即A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解析】
种群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解答: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中有多种生物,不属于种群,A错误;
B.即使是低矮的草坪,不同种类的植物及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会存在分层现象,也就是存在垂直结构,B正确;
C.种群数量的变化包含了种群的增长.波动和下降,C错误;
D.大熊猫数量呈“S”型增长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甲曲线图表示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解答:
A.由分析可知,甲群落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
B.若时间允许,且条件适宜,甲可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乙群落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C错误;
D.第N年时,甲乙曲线相交,只能说明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解析】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答:
A.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A正确;
B.在自然群落演替中,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随着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正确;
C.影响自然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所处的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等,C正确;
D.自然群落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并不是一个绝对稳定的状态,群落结构还会随气候变化等因素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水平结构形成的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解答:
A.某动物的迁入率和迁出率属于种群研究的范畴,A错误;
B.水生群落的层次性除了由温度决定外,还应由光的穿透性.氧气等因素决定,B正确;
C.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C正确;
D.生物种类多,群落的结构就越复杂,随着群落演替的不断进行,种群的优势物种也随之变化,D正确。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解答:
A.P/R反映了群落中有机物的净积累量的变化,可以作为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A正确;
B.若群落的结构受到了干扰或者破坏,群落的演替很有可能受到影响,从而改变群落演替原有的方向和速度,B错误;
C.火灾后的森林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错误;
D.当P/R接近或等于1时,说明群落中的有机物收支平衡,达到稳定,但这样的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D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乔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先增加接着减少,后保持相对稳定。
解答: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食物网,A错误;
B.火烧迹地发生的演替是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①(草本灌木阶段)相比,③(针阔混交林)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B正确;
C.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阳光较少,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下降,C正确;
D.阔叶树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快,火灾后补栽阔叶乔木树种,可加快氮磷循环,D正确。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
群落结构类型(空间结构)
比较项目 | 垂直结构 | 水平结构 |
含义 |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 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
原因 | 陆生:光照.温度 |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
表现 | 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 | 大多群落生物呈集分布或镶嵌分布 |
解答:
16.【答案】B
【解析】
图示为一个既有水域生态系统也有陆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从A到D四个区域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水分.土壤.光照环境从而影响了生物群落的差异。
解答:
A.芦苇为一个物种,长势高低错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
B.C,D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正确;
C.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
D.改善后的湿地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D错误。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
A.结合题意“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任何生态系统组成的群里中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
B.寄生是指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而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是同一物种雌雄个体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寄生,B错误;
C.据题干信息“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可知,该生物可以自己合成有机物,故也属于生产者,C错误;
D.由于自然鲸落数量稀少,模拟其环境相对简单,故可通过人工制造鲸落观察群落的演替,D正确。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树杜鹃因其树体高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在玉米,青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