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堂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3章 生态系统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巩固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3章 生态系统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巩固练习,共14页。
【优编】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甘薯→奶牛→牛粪
B.该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生态学原理
C.图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种成分
D.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2.某同学在分析羊食草的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能量流动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肥中化学能的主要流向是被草吸收.同化.利用
B.流经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过程①固定的光能
C.羊所排粪便中的能量应该属于羊同化的能量
D.③中的能量应该来自羊“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3.甲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乙图是某地区30年内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生物可构成一个群落
B.甲图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部分用于自身呼吸和流到鼠和兔
C.乙图所示,种群的年龄组成在第8~15年间为衰退型,在第15~20年间为增长型
D.乙图中第1-5年间,该种群数量未发生增长
4.某生态系统中B和C是两个相邻的营养级,D为分解者,流经B营养级的能量分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B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
B.乙中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C流向D
C.B和D的细胞呼吸类型可能有差异
D.C营养级摄入量的逐级分配与B一定相同
5.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G流入下一个营养级H的能量为62.8
B.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不是所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都有4条去路
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
6.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青鱼主要以水草.螺丝为食。养殖人员将四大家鱼混养于一个鱼塘中,并适当投入饵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鱼塘中的四大家鱼和其它动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部分通过鳙鱼的粪便流入分解者
C.四大家鱼在鱼塘中分布于个同的水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D.输入该鱼塘的总能量为水草.浮游植物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7.在适宜的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如下表所示(光补偿点:叶片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叶片总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物种 | 马尾松 | 苦槠 | 石栎 | 青冈 |
光补偿点/(μmol?m-2?s-1) | 140 | 66 | 37 | 22 |
光饱和点/(μmol?m-2?s-1) | 1425 | 1255 | 976 | 924 |
A.光照强度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照强度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所有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也将会增加
8.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Q为太阳能中的大部分能量
B.鹰既属于第四营养级又属于第五营养级
C.太阳能→牧草→牲畜→人构成一条食物链
D.保护鹰和食虫鸟有利于防治鼠害和虫害
9.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蝉和黄雀之间是捕食关系
B.该生态系统中腐生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
C.迁入捕食黄雀的鹰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并未改变
D.迁入捕食黄雀的鹰后,形成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鹰
1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若沼渣.沼液中含有有机物,这部分有机物也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1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对植物净初级生产量(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不包含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
C.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
D.放牧强度小于b时,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净初级生产量上升
12.白尾海雕是一种以鱼为主要食物的大型猛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尾海雕摄入植食性鱼后,食物中的能量即为白尾海雕同化的能量
B.被生物体同化的能量中,部分能量通过生物的细胞呼吸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C.白尾海雕在捕食鱼之后,部分同化的能量随其粪便排出体外
D.若白尾海雕处于最高营养级,则其能量共包括4种去向
1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辐射到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到生态系统内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C.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消费者得到的全部化学能
14.蚜虫是棉田中的常见害虫,引入瓢虫能有效的治理蚜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蚜虫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引入瓢虫治理蚜虫属于生物防治
B.研究蚜虫和瓢虫的相互关系属于生物群落水平的研究
C.蚜虫和瓢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各自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D.由蚜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蚜虫的遗体残骸和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
15.下图为能量流经生产者的过程图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abcde之和
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包括在d中
C.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e/b) ×100%
D.图中c的能量若为负值,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16.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代表能量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5/N3
B.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C.蜣螂利用的能量N,属于草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中的一部分
D.适量放牧牛.羊会增大N2与N1的比值
17.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蜘蛛所处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
B.图中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就是猎物同化的能量
C.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图中X代表的能量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18.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代表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5/N3×100%
B.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因此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C.蜣螂利用的能量N6属于草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的一部分
D.适量放牧会增大N2与N1的比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B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甲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丙表示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
解答:
A.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因而甲表示B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A正确;
B.乙中的能量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被C摄食后,C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B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部分能量随粪便流向D,B正确;
C.丙和丁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营养级应该是动物,而动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而有些D(分解者)可进行有氧呼吸,有些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若C是顶级消费者,则C摄入量的逐级分配中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部分,D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题图分析,G为植物,是生产者;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C为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
解答:
A.H固定的能量=12.6+29.3+18.8+2.1=62.8,因此,G流入下一个营养级H的能量为62.8,A正确;
B.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如分解者),据此可知,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B错误;
C.不是所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都有4条去路,如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去向,C正确;
D.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其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解答:
A.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该鱼塘中的四大家鱼和其它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
B.鳙鱼捕食浮游动物后,没有被鳙鱼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所以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浮游动物的同化量,粪便会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故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部分通过鳙鱼的粪便流入分解者,B正确;
C.四大家鱼在鱼塘中分布于个同的水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输入该鱼塘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饵料中的化学能,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和题表分析,影响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光饱和点以后时影响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
解答:
A.140μmol?m-2?s-1为马尾松植物的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大于光的补偿点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马尾松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除进入线粒体外,还扩散至细胞外,A错误;
B.1255μmol?m-2?s-1为苦槠的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小于光的饱和点时,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误;
C.森林中所有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总和,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
D.由表格信息可知,青冈的光补偿点较低,因而更适应弱光环境,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
由题图可知,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值,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值,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包括昆虫.牲畜.鼠,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Q1+Q2+Q3)/Q×100%,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不包括太阳能,通过该食物网可知,保护鹰和食虫鸟,能有效控制昆虫和鼠的数量,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答:
A.Q占太阳能中极少的一部分,A错误;
B.该生态系统中,牧草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鹰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B错误;
C.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不包括太阳能,C错误;
D.保护鹰和食虫鸟,能有效控制昆虫和鼠的数量,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
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
解答: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食物链和食物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其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蝉和黄雀之间不是捕食关系,A错误;
B.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腐生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其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正确;
C.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C正确;
D.迁入捕食黄雀的鹰后,形成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鹰,D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初级生产量指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量,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初级生产量除去植物呼吸消耗部分剩余部分就是净初级生产量。
解答:
A.初级生产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初级生产量除去植物呼吸消耗部分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小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
B.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属于净初级生产量,B错误;
C.题干图示分析,在O~a段,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a点之后下降,故可推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C正确;
D.在O~a段,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a~b段,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摄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另一部分为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解答:
A.白尾海雕摄入植食性鱼(摄入量)后,植食性鱼储存的能量经白尾海雕的消化.吸收后,部分能量(同化量)流入白尾海雕体内,能量的摄入量≠同化量,A错误;
B.生物体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会通过生物体的细胞呼吸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非生物环境中,B正确;
C.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错误;
D.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的能量,但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不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因此,能量去向有3种,D错误。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输送到地球的太阳能大约只有1%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这样,太阳能就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据图可知,被吃下的为摄入量,同化量=摄入量-未被同化的量(粪便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中释放的热量。
解答:
A.蜘蛛为肉食动物,所处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A正确;
B.储存在猎物种群有机物中的能量和猎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是猎物同化的能量,B错误;
C.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因为蜘蛛的同化量已知,而猎物的同化量未知,C错误;
D.图中X代表的能量为用于自身繁殖.生长和发育的能量,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未利用的能量,D错误。
故选A。
18.【答案】A
【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有两条食物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随堂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的去路不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