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优质作业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优质作业含答案第1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优质作业含答案第2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优质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优质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优质作业含答案,共15页。


    【精挑】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3优质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在决定鯨的捕捞量时,研究了下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  )

    A.曲线1代表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容纳量

    B.曲线2代表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容纳量

    C.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D.曲线2代表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2.下图表示某种害虫(甲)及其天敌某种鸟类(乙)的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数量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种群数量在S1时,乙的种群数量在S2时均没有增多

    B.乙的种群数量少于S4时,其种群数量会缓慢增加直至S2

    C.在甲的种群数量达到S3之前,其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D.甲.乙种群数量增长的差异可能与其自身繁殖能力有关

    3.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某些藻类爆发式的生长过程中,其数量变动属于种群的什么增长(   

    A.“J”型增长 B.“S”型增长 C.“Z”型增长 D.直线型增长

    4.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5.某科研团队选择肥力好.棉苗长势均匀一致的正方形棉田,从7月1日开始定期定点调查,每5天记载棉花伏蚜的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棉花伏蚜

    0

    2.6×103

    4.5×103

    1.2×104

    2×104

    2×104

    A.在该棉田调查伏蚜数量时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B.棉花伏蚜在7月中旬左右具有最大的种群增长速率,应在7月上旬进行除虫

    C.7月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棉花伏蚜呈“J”型增长

    D.化学防治棉花伏蚜会导致该种群产生基因突变

     

     

     


    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J”型增长模型中,种群的增长率通常表示为λ+1

    B.“S”型增长模型中,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

    C.在理想条件下,环境容纳量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

    D.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也不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7.如图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c为b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增长

    B.ab曲线之间的面积代表环境阻力,其面积增大K值减小

    C.某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下一年种群数量总是前一年的1.3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35

    D.时间t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数量达到最大,曲线c表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

    8.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年时,种群数量最少

    B.c年时,种群数量最少

    C.d年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D.e年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9.为探究pH对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pH的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培养的起始密度为5个/ml,培养时间为2d,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H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种群密度(个/ml)

    0

    0

    153

    160

    168

    172

    133

    125

    A.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B.大草履虫适于生活在中性及弱碱性水体中

    C.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

    D.pH为8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10.“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科学研究中有几项运用了该方法(  )

    ①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③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④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⑤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⑥遗传密码的破译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1.如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改善该生物种群的栖息环境,其环境容纳量会增大

    B.该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

    C.该种群的数量在时间相对值为3时达到最大,即K值为a

    D.若该种群为草原中的田鼠,调查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12.食蚊鱼原产北美洲,曾因其捕食蚊虫幼虫而被引种到世界各地。但食蚊鱼也会捕食水生动物的卵及幼体,引起土著鱼类濒危或灭绝。关于食蚊鱼入侵后引起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土著鱼种群年龄结构将发生改变

    B.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C.食蚊鱼会一直呈“J”型增长

    D.水体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改变

    13.某湖泊水体污染严重,一种漂浮水生植物被引种进入该湖泊后疯长。该种群的出生率①和死亡率②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0?t1时间段内该漂浮水生植物种群数量近似“J”型增长

    B.该漂浮水生植物有利于增加该湖泊中物种丰富度

    C.t1时该漂浮水生植物种内斗争最激烈

    D.该漂浮水生植物在该湖泊中的K值出现在t1

    14.图甲.图乙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Ⅱ曲线所处环境下,种群的进化速度更快

    B.在食物充足时,种群以图甲中I曲线方式增长

    C.图乙可表示图甲中模型Ⅰ的种群增长特点

    D.图乙表示种群数量在第15年时恢复到初始水平

    15.某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假设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根据下表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S”型曲线上的点

    N

    (K-N)/K

    S1

    20

    0.90

    S2

    50

    0.75

    S3

    l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K-N)/N值为0.9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渔业捕捞控制剩余量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附近较好

    C.防治蝗虫应在蝗虫种群数量达到S4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时进行

    D.若种群为田鼠,调查时被标记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调査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16.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A.a B.b C.c D.d

    17.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下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这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

    B.K对策的生物种群增长率始终大于等于零

    C.K对策的珍稀濒危生物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

    D.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K/2值时,种群内的个体间竞争程度最高

    B.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C.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D.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

    种群的生殖数量大于死亡数量时,种群数量增长;种群中生殖数量等于死亡数量时,种群数量不变;生殖数量小于死亡数量时,种群数量减少。对于可持续资源的捕获应在生殖数量与死亡数量差值最大时进行捕捞。

    解答:

    据图分析,曲线1如果代表死亡数量,曲线2代表生殖数量,则种群将出现负增长。可见,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曲线2表示死亡数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图中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综上分析,A正确。

    故选A。

    2.【答案】B

    【解析】

    已知曲线P表示一年后的种群数量与当年相等,没有改变;甲乙两条曲线的S1.S2.S4点与P曲线相交,说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改变,在P曲线以上表示种群数量增长,以下表示种群数量减少。

    解答:

    A.甲乙两条曲线的S1.S2.S4点与P曲线相交,说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改变,A正确;

    B.乙的种群数量少于S4时,曲线在P曲线以下,种群数量减少,B错误;

    C.在甲的种群数量达到S3之前,曲线远高于P曲线,其种群数量增长较快,C正确;

    D.种群数量变化取决于食物多少.空间大小.有无天敌等自然条件,以及生物自身的繁殖能力等,D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解析】

    4.【答案】D

    【解析】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解答:

    A.图1.2.3的种群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后减,说明存在着环境阻力,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A正确;

    B.图1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图3中E点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表明增长速率最大,都可与图2中的C点对应,B正确;

    C.图1中B点种群增长速率为0,图3中F点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都与图2中的D点对应,C正确;

    D.图1.2.3中的B.D.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D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0-a年,λ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c年,λ值在减小,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e年,种群数量增加到2,种群呈“J”型增长。

    解答:

    AB.据图可知,a-c年(不包括c),λ<1,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则种群数量最少的应该在c年,A错误.B正确;

    CD.图示曲线为J型增长曲线,在e时增长速率最大,且J型增长无K值(环境容纳量),C.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

    题表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值,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是无关变量,各组要遵循等量性原则;因变量是酵母菌的种群密度,PH值为3.0.4.0条件下,酵母菌被杀死,种群数量为0,在PH为8.0的条件下种群密度较大。

    解答:

    A.调查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抽样检测法,A正确;

    B.表格数据显示:在PH为中性偏碱的条件下草履虫的种群密度较大,说明草履虫适于生活在中性及弱碱性水体中,B正确;

    C.K值和环境条件有关,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C正确;

    D.因为空间和培养液有限,因此,在pH为8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

    假说一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解答:

    ①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是: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该过程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①正确;

    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是:观察杂交实验的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测交实验,统计实验结果。该过程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假说—演绎法”,②正确;

    ③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过程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后来科学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以大肠杆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该过程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假说—演绎法”,③正确;

    ④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是类比推理法,④错误;

    ⑤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过程是:根据果蝇杂交实验的异常结果提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然后设计测交实验进行了验证。该过程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假说—演绎法”,⑤正确;

    ⑥遗传密码的破译的过程是:科学家首先提出了“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的假说,然后克里克和他的同事进行实验研究某个基因的碱基的增加或减少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只可能是遗传密码中的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后人又巧妙设计实验破译遗传密码。该过程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假说—演绎法”,⑥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开始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b段围绕最大值上下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

    解答:

    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故合理改善该生物种群的栖息环境,其环境容纳量会增大,A正确;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种群数量约为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

    C.据图可知,在时间相对值为3时,种群的数量能达到最大值a,但该数值不能维持,故不是K值,该种群的K值应在a与b之间的某个数值(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C错误;

    D.由于草原中的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调查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D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

    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食蚊鱼的入侵使得土著鱼类濒危或灭绝,因此会改变当地的营养结构,使得群落的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解答:

    A.由于食蚊鱼捕食水生动物的卵和幼体,会使得鱼种群的幼龄个体减少,年龄结构随之改变,A正确;

    B.食蚊鱼使得土著鱼类濒危灭绝,整个群落的物种数目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B正确;

    C.由于环境资源是有限的,食蚊鱼不会一直呈“J”型增长,C错误;

    D.由于土著鱼类濒临灭绝,食物链和食物网会发生变化,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也会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

    题图曲线为漂浮水生植物的种群出生率①和死亡率②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据题意可知,①为出生率,②为死亡率,该种群出现先大量生长后下降的变化。

    解答:

    A.曲线①②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因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知在t0~t1时间段增长率不变,故此段时间内该漂浮水生植物种群数量近似“J”型增长,A正确;

    B.某湖泊水体污染严重,一种漂浮水生植物被引种进入该湖泊后疯长。该漂浮水生植物的入侵会影响该湖泊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湖泊内原有植物灭绝,因此该漂浮水生植物不利于增加该湖泊中物种丰富度,B错误。

    CD.t0?t2时间段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直增加,t2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最大,t2点之后死亡率开始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所以K值应出现在t2时,种内斗争最激烈,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

    题图分析:图甲中曲线Ⅰ表示J型增长,曲线Ⅱ表示S型增长。图乙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则表示S型增长。

    解答:

    A.图甲Ⅱ曲线为S型增长曲线,所处环境为现实环境,与理想状态相比,在自然状态下种群的进化速度更快,A正确;

    B.若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存在等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才为图甲中的曲线Ⅰ,,B错误;

    C.图乙表示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而后下降,可表示图甲中模型Ⅱ的种群增长特点,C错误;

    D.图乙表示种群数量在第15年时达到该环境条件下对该种群所能容纳的最大值(K值),D错误。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种群数量增加的过程中,种群的增长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种群数量呈现S型,其中S3点时种群增长量最大,表示K/2处。

    解答:

    A.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刻是在(K-N)/N值为0.50时,即K/2时,即S3,A错误;

    B.根据A项分析渔业捕捞控制剩余量在S3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数量恢复最快,B正确;

    C.防治蝗灾需要防止种群数量达到K/2,所以应该将种群密度控制在S3以下,C错误;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会导致重捕数中的标记数偏小,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r对策物种只是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绝灭点,这正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所面临的状况。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解答:

    A.r对策的有害生物只有稳定平衡点S点,没有绝灭点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A正确;

    B.当种群基数低于绝灭点X点时,K对策生物种群增长率可能为负值,B错误;

    C.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导致种群数量减少,濒临灭绝,C正确;

    D.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称为K值。

    解答:

    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个体间的竞争程度最大,所以在K/2值时竞争程度不是最大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

    B.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B错误;

    C.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种群数量还可能在K值附近波动,所以可能会超过环境容纳量,C错误;

    D.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D正确。

    故选D。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