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作业含答案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作业含答案2第1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作业含答案2第2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优质作业含答案2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后作业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优质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全球气候变暖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散失的热能,导致温室效应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C.大气中的碳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2.《桃花源记》 中“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文中的桑树和竹林构成了群落

    B.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文中的所有生物都有关系

    C.良田和美池中所有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D.桑竹和鸡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3.“碳中和”是指在?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据生态学家估算,截至2020年7月: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或已导致超过600万公顷森林被毁,大火约向空中释放了3.5亿吨二氧化碳,气候专家认为,大火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地球上的生物吸收可能需要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如图表示澳大利亚松树碳元素流动过程模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碳元素的流动形式分别为:CO2.CO2.含碳有机物

    B.在恢复过程中,采取投入适量的物质和能量等措施可以避免被烧毁的林地向荒漠化演替

    C.破坏前,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和调节气候能力,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为了尽早实现“碳中和”,我们应该优先选乘公共交通.空调温度应避免过高或过低等

    4.下列有关大气CO2浓度变化与温室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革命后大气CO2浓度快速上升,超过了大部分植物的CO2饱和点

    B.大气CO2含量有明显昼夜变化与季节变化

    C.温室效应会导致热带疾病传播范围扩大

    D.全球变暖会改变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在图中各成分之间流动

    B.e每增加1kg的体重,需要25-100kg的a

    C.a→d→e→b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D.该图也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6.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⑤⑥表示细胞呼吸,乙代表分解者

    B.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

    D.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食物网上流动时不断循环利用

    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6可以代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B.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1

    C.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1.2.3中含有的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8.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甲~丁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代表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B.丙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

    C.甲.乙.丁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图示捕食关系中,共有3条食物链,其最高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

    9.图甲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食物链是a→d→e→f

    B.图甲c中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

    C.图乙中的a是用于第二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图乙中分解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全部来自第二营养级

    10.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CO2

    B.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11.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中碳元素以CO2的形式传递

    B.甲是分解者,甲.乙.丙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减少对过程⑦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12.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时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B.森林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叶绿体固定的CO2量等于所有生物线粒体产生的CO2

    C.溶酶体中缺少某种酶会引发相关疾病,硅肺的病因是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D.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因此细胞膜上均不存在运输水分子的蛋白质

     

     

     


    13.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简单来说,就是二氧化碳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分析,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碳达峰.碳中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导致CO2全球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乱砍滥伐

    B.只要我国实现了碳中和,就可解决全球温室效应问题

    C.步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碳中和,但不利于碳循环及平衡

    D.植树造林.人类减少对化学燃料燃烧的依赖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14.下列关于碳循环及温室效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的含碳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C.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植物到动物,再从动.植物到分解者

    D.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了二氧化碳平衡,致使温室效应

    15.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工程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级.充分利用

    B.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C.农作物和果树等植物获取的部分物质来自有机肥

    D.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属于分解者和次级消费者

    16.下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内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该系统内蛙种群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图1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有③④⑦

    B.在图2中蛙属于消费者,它能加快该系统的物质循环

    C.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种成分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D.在图2中③所含的能量不全属于蛙的同化量,最终以热能散失

    17.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分析正确的是(  )

    植物

    田鼠

    固定的

    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A.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鼠更易被鼬捕食,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小

    B.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0.3%

    C.该耕地的C循环在植物.田鼠.鼬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D.若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增加时 ,不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8.“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科学路径之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和细胞呼吸等

    B.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过程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D.大力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局域性的生态系统。 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物质循环,既然称为“循环”就不像能量流动那样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而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解答:

    A.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和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调节能力,A错误;

    B.碳循环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正确;

    C.碳元素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C错误;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并且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

    A.群落是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的总和,桑树和竹林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

    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使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碳--氧平衡不只与植物有关,与其它生物也有关,B正确;

    C.良田和美池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池塘生态系统,C错误;

    D.植物无系统层次,桑竹和鸡犬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组成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分析图可知,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松树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③为松树中的含碳有机物流向分解者。

    解答:

    A.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碳元素的流动形式分别为:CO2.CO2.含碳有机物,A正确;

    B.破坏的环境在恢复过程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有:实施物质和能量投入.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避免被烧毁的林地向荒漠化演替,B正确;

    C.破坏前,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调节气候能力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D.优先乘坐公共交通,空调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可以减碳节能,D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温室效应:(1)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减少CO2的排放;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增加CO2的吸收量。

    解答:

    A.C4植物的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就能达到饱和,但一般C3植物的二氧化碳饱和点较高。工业革命后大气CO2浓度快速上升,但并没有超过了大部分植物的CO2饱和点,A错误;

    B.由于有很多因素(光照强度.温度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大气CO2含量有明显昼夜变化与季节变化,B正确;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C正确;

    D.合理灌溉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全球变暖会改变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其中1表示生产者,2表示消费者,3表示分解者,4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5表示呼吸作用,6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7表示呼吸作用,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1表示生产者,6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A正确;

    B.图中1表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是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B正确;

    C.图中1表示生产者,2表示消费者,3表示分解者,碳元素在三者之间是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而碳元素在三者与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含有的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的四种成分,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丙是无机环境.甲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丁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乙为消费者。

    解答:

    A.甲代表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也可以是蓝藻或硝化细菌,A正确;

    B.丙无机环境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B正确;

    C.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丁分解者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正确;

    D.图示捕食关系中,共有3条食物链,其最高营养级是第四营养级,D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

    分析甲图:图甲表示碳循环的过程,a是生产者,def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二氧化碳库。

    分析乙图:图乙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反应和繁殖的能量,

    解答:

    A.由分析可知:在甲图生态系统中,a是生产者,def是消费者,食物链是a→d→e→f,A正确;

    B.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通过二氧化碳的形式,B错误;

    C.图乙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反应和繁殖的能量,C错误;

    D.图乙中分解者来自粪便的能量是来自第一营养级,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

    题图分析:由于生产者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由此确定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之间,因此1属于第二营养级,2.3属于第三营养级,4为第四营养级。

    解答: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A错误;

    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即基石是甲生产者,B错误;

    C.由图中2和3的能量相对值基本相等可知2和3同属于第三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C错误;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故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生产者和丙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只有扩散或协助扩散。

    解答:

    A.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

    B.森林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叶绿体固定的CO2量大于所有生物线粒体产生的CO2量,因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也可以产生CO2,B错误;

    C.硅肺的病因是由于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分解硅尘的酶,且硅尘对可以破坏生物膜的结构导致的,C正确;

    D.水分子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而水通道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

    14.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进入无机环境。

    15.【答案】D

    【解析】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解答:

    A.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能量储存在物质中,故该生态工程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级.充分利用,A正确;

    B.蚯蚓苏云分解者,主要依靠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B正确;

    C.有机肥可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变成无机物,然后被农作物和果树等植物利用,C正确;

    D.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能利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故蚯蚓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

    图1表示碳循环,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丁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图2中,①表示蛙的同化量,②表示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③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④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解答:

    A.C在③生产者到消费者.⑦生产者到分解者.④消费者到分解者之间以含碳的有机物形式传递,A正确;

    B.蛙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之一就是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甲.乙.丙.丁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一起够成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了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C错误;

    D.在图2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有两部分:未分解的来自上一级的能量(青蛙的粪便)和青蛙死亡后的遗体,D正确。

    故选C。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以下几种概念模型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