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课时练习一.单项选择1.引起大气层臭氧量减少的主要物质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氟利昂2.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 )A.优生B.教育C.计划生育D.降低出生率 3.
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示意图(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若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生存更长久的国家是A. A国 B. B国 C. C国 D. D国4.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5.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B. 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低增长量的态势C. 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D. 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6.如图为一条流速缓慢的河流和一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P点的溶氧量增加,细菌种群数目增加B. P点到Q点的有机物数量增多导致藻类植物种群数目增加C. P点到Q点藻类植物增加是由于无机物浓度增加引起的D. 如果人为地将空气泵入污水中不会有助于分解有机物7.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 8.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 )A.农村与工矿区 B.城市和农村 C.城市和工矿区 D.农村水源和土壤污染 9.
我国目前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难题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土面积不够大 B. 经济发展不够快C. 就业人数过少 D. 人均自然资源不足10.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一定会降低出生率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A. 自然资源的危机 B. 加剧了环境污染C. 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 D. 火山爆发.地震灾害 12.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B.使用脱硫煤C.植物造林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3.据报道2016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A.出生率 B.性比率 C.年龄结构 D.种群密度14.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减少人均耕地B.增加燃料需求C.减弱温室效应D.破坏生态环境 15.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下关于该政策实施后对我国人口数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会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B.会影响我国人口的种群密度C.会使我国人口数量呈“J”型增长D.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16.今地球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原因是( )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B.人口剧烈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C.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生产者同化二氧化碳的效率低17.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近几年“北上广”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其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增加B. 国家禁止通过技术手段鉴定胎儿性别,目的为防止人为干扰性别比例C. 目前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目的是调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D. 某地区的人口密度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共同作用的影响18.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B. 农民对某个农田放弃管理后,该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打破碳循环平衡,引起温室效应D. 蜜蜂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类过多地使用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答案】C【解析】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故选:C.3.【答案】B【解析】A国人口呈直线增长,粮食产量直线下降,将会出现粮食短缺,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无法维持;B国人口和粮食产量增长到一定程度保持相对稳定,可维持较长时间;C国人口增长后期大于粮食产量的增长,无法维持;D国人口后期继续增长,粮食产量反而下降,将无法维持。选B。
4.【答案】D【解析】解:A.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A正确;
B.人口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B正确;
C.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C正确;
D.人口增长导致现有人口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D错误.
故选:D.5.【答案】B【解析】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较高和逐渐降低的死亡率,A项正确;我国人口由于基数大,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态势,B项错误;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C项正确;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D项正确。
6.【答案】C【解析】图中P点时污水和水流汇合处,水流方向是由P点到Q点,P点的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顺水流流向Q方向。污水排放,P点有机物增多,细菌种群数目增加,溶氧量减少,A错误;藻类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B错误;从P点到Q点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藻类植物利用这些无机物大量繁殖,从而使其数目大量增加,所以C正确;如果人为地将空气泵入污水中,会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有助于分解污水中有机物,D错误。7.【答案】D【解析】我国政策控制的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具有认为控制,A正确;人口的年龄结构只能预测人口种群数量的变化,不能进行精确的计算,B正确;人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C正确;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考虑到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问题,人口还可能继续下降,D错误8.【答案】C【解析】城市和工矿区是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地方,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 9.【答案】D【解析】人均自然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经济难题,所以本题选D。
10.【答案】C【解析】A.题干并没有体现人口性比率的失衡,A错误;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不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人有社会性,方法有计划生育等措施,B错误;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幼年人口减少,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C正确;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D错误.11.【答案】D【解析】人口增长过快,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危机,A项错误;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B项错误;人口增长,导致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进而引发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C项错误;火山爆发.地震灾害,均属于自然灾害,与人口增长无关,D项正确。12.【答案】D【解析】题中A.B.C都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缓解温室效应,不能减少酸雨的危害.13.【答案】A【解析】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目的是提高出生率。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出生率,与性比率.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无关。故选A。 14.【答案】C【解析】解:A.人口增长则粮食需求增加,住房增加等,使得人均耕地减少,A错误;
B.人口增加,则能源需求增加,使得化石燃料大量燃烧,B错误;
C.人口增加则森林.草原等利用增加,使得植被破坏,增加温室效应,C正确;
D.人口增加使得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加剧,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故选:C.15.【答案】C【解析】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A正确;人口出生率提高了,而死亡率没有增加,所以会使得我国人口的种群密度增加,B正确;由于环境是有限的,虽然人口有所增加,但是人口数量仍然呈S型,C错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国幼年人口数量增加,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D正确。 1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原因是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以本题选C 17.【答案】A【解析】近几年“北上广”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其主要原因是迁入率的增加,A项错误;国家禁止通过技术手段鉴定胎儿性别,目的为防止人为干扰性别比例,B项正确;目前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目的是调整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应对老龄化问题,C项正确;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D项正确。18.【答案】D【解析】全面二孩政策直接调节的是人口的出生率,能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A正确;农田放弃管理后,该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调节的是种内关系,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目前面临一系列社会,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