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950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9950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展开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清朝继续有所发展。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又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商帮的代表
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2.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知识点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
1.明朝中后期
(1)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陆王心学
(3)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反对孔孟权威,反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2.明清之际
(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2)顾炎武和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
知识点三 小说与戏曲
1.小说与戏曲繁荣的背景
(1)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2)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3)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小说成就
作者 | 时间 | 成就 | 意义 |
施耐庵 | 元末明初 | 《水浒传》 | 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
罗贯中 | 元末明初 | 《三国志通 俗演义》 | |
吴承恩 | 明朝中期 | 《西游记》 | 神话小说的杰作 |
吴敬梓 | 清朝中期 | 《儒林外史》 | 讽刺小说的杰作 |
曹雪芹 | 清朝中期 | 《红楼梦》 | 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
3.戏曲成就
(1)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2)昆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3)京剧: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而形成,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知识点四 科技
1.传统科技 处于成就总结阶段,未转化为近代科学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在各自领域进行了总结。
(2)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2.西学东渐 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重难探析】
一、明清时期经济
1.历史解释——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
(1)地区性商业中心形成,城市地位更加突出,地域分工明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东南地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大宗白银交易盛行,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
(4)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尤其是东南地区商业发达,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
(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人口迅猛增长,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逐渐向边地迁徙,向海外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
2.唯物史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空前繁荣,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已经朝着开放型转变。在苏州等地出现了一些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2)阶级: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化,固有的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3)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受到了冲击,开始转型;人们的传统价值理念也悄然变化;文艺作品世俗化倾向明显。
二、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 表现 |
反传统,反教条 |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 黄宗羲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提倡“经世致用” |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
三、历史解释——明清科技的特征及其原因
(1)特征:中国在传统科技领域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带有明显的总结性色彩;出现西学东渐的新的时代特征,如欧洲先进水利方法的传入,欧洲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传入等。
(2)原因: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的阻碍;科学技术的创新缺乏经济推动力;八股取士及大兴文字狱,使人才受到严重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