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
专题09光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09光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文件包含专题9光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教师版docx、专题9光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9 光现象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
1.常考考点精析
考点名称 | 考查内容 |
(1)光的直线传播 | 的条件;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③光速 |
(2)光的反射 | ①光的反射定律;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③作光路图 |
(3)平面镜成像 | ①平面镜成像特点;②探究实验;③作光路图 |
(4)球面镜 | ①凸面镜的应用;②凹面镜的应用 |
(5)光的折射 | ①光的折射现象;②光的折射规律;③光的色散;④作光路图 |
6)不可见的光 | ①红外线及其应用;②紫外线及其应用 |
2.2023年中考命题命题趋势分析
(1)本专题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2)预计2023年考查的热点内容是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3.重难点知识精析
1.光在 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 实验,并且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2.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 m/s= k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 。
3.入射光线跟 的夹角叫作入射角;反射光线跟 的夹角是反射角;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5.光线垂直照射到物体表面上的时候,入射角是 度,反射角是 度。
6.反射的种类有 和 。它们都遵循光的 。
7.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和平面镜 。
8.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应用有 。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应用有 。
9.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为红、 、黄、 、蓝、靛、 七色光。
10.光的三原色: 、 、蓝;颜料的三原色: 、 、蓝。
11.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 决定的;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 决定的。
1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 发生改变的现象;常见折射现象有 。
13.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在光的折射中折射光路也是 的。
14.光线垂直照射到液体表面上的时候,入射角是 度,反射角是 度;折射角是 度。
参考答案
1.同种均匀介质中 小孔成像
2.3× 10 ⁸ 3×10 ⁵小
3.法线 法线
4.同一 两侧 等于 可逆
5.0 0
6.镜面反射 漫反射 反射定律
7.虚像 相等 相等 垂直
8.会聚 太阳灶 发散 汽车观后镜
9.橙 绿 紫
10.红 绿 红 黄
11.色光 色光
12.斜射 传播方向 海市蜃楼
13.在同一平面 小于 增大 不变可逆
14.0 0 0
4.重难点考点精炼
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反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答案】B
【详解】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θ=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夹角为60°。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金边食日”是壮观的天文现象,小明用自制小孔观看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
B.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
C.日食通过小孔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日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答案】D
【详解】AB.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遮挡了太阳光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不能看到太阳的部分或全部,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中花和水中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B错误;
CD.日食和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下列现象中,可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筷子“折断”
C. 树下光斑 D. 雨后彩虹
【答案】C
【详解】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折断”,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树下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呈现在地面上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王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 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D
【详解】水面比较光滑,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地面比较粗糙,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照到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月光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反射光线几乎全射入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月光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射入眼睛的很少,故看到积水亮.
5.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A.沙漠出现海市蜃楼 B.水面形成垂柳倒影
C.天空挂出七色彩虹 D.树荫映出太阳光斑
【答案】D
【详解】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七色彩虹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太阳光斑类似于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6.自然界中______、绿、蓝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基色”;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
【答案】 红 光的色散
【详解】[1]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因此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2]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7.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_ (a/b/c)棋子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_。
【答案】 a 对称
【详解】[1]图乙中,a物体左右不对称,b、c物体左右对称,用对称的b、c物体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不容易识别像和物体的左右之间的关系,因此应选a物体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8.引力波以光波的速度传播,存在于整个宇宙,引力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___________m/s。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_____、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 3×108 绿
【详解】[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则引力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9.如图所示,物体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A',A到O点的距离为L,将镜面M绕O点顺时针转过90°至OM',A'的移动轨迹是______形。
【答案】以O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
【详解】因为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平面镜是物和像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当平面镜绕点O旋转的过程中,物体A在平面镜中成的像都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所以,它的轨迹是以O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形。
10.光线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_____,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 30° 变小 虚
【详解】[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所成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60°,而法线与平面镜是垂直的,故入射角为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故当入射角变小时,则反射角也变小。
[3]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而且无法在光屏上承接,故像是虚像。
11.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凤和小鸣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当入射角为______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为了清晰的显示光路,纸板表面应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些;小鸣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 O 点,测出入射角 i 与反射角 r 的度数都为 30°,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小凤却认为这样不够严谨,你认为小凤的理由是_______。
(2)如图乙,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当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 A 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图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 MN 截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答案】 0° 粗糙 只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不变 C
【详解】(1)[1]当入射光线垂直照到反射点时,即入射角为0°,此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是0°,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
[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应选择表面粗糙的纸板,使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这样实验者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清实验的情景。
[3]只做了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实验不够严谨,应该要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2)[4]玻璃板是透明的,不但能代替平面镜成像,还可以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不管蜡烛 A 怎么移动,蜡烛 A 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6]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小猫关于镜面对称,因为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右移一段距离,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半透明膜,为了确保实验效果,应选玻璃板______ (选填“镀膜”或“未镀膜”)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
(2)点燃蜡烛A,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
(4)移走蜡烛B,在B原来的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
(5)若将平面镜围绕纸上的横线向蜡烛A倾斜一个小角度, 则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_____ (选填 “向上”或“向下”)移动。
【答案】 镀膜 相等 无关 虚 向上
【详解】(1)[1]其中一面镀了半透明膜,便于反射,故是反射面,是成像的一面,在白纸上,故将镀膜的一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代表平面镜。
(2)[2]替代像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
(3)[3]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移动蜡烛B,像一直与物体重合,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故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4)[4]在光屏上承接不到A的像,说明是虚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5)[5]若将平面镜围绕纸上的横线向蜡烛A倾斜一个小角度,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像向上移动。
13.小红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她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用支架将薄透明玻璃板立在白纸上,再取来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
(1)实验中她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借助蜡烛B探究蜡烛A所成像的情况,此操作中蜡烛B的作用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_____和比较___________;
(2)实验中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把光屏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若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在水平桌面上调节蜡烛B的位置,发现都不能使之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 像的位置 像与物的大小 A 虚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详解】(1)[1][2]实验中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借助蜡烛B探究蜡烛A所成像的情况,可以在观察到蜡烛B的同时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3]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后,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实验中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
[4]因光屏上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故把光屏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5]若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在水平桌面上调节蜡烛B的位置,发现都不能使之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在同一平面内,故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14.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
【答案】
【详解】光的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
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相当于。
15.天文单位是物理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A.U.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已知:1天文单位=1.5×1011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m/s。求光跑过1天文单位的时间。
【答案】500s
【详解】解:因为
s=1天文单位=1.5×1011m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v=3.0×108m/s,光跑过1天文单位的时间
答:光跑过1天文单位的时间为500s。
16.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2.56s反射回来(光速为3.0×108 m/s)。
(1)请问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吗?为什么?
(2)地球与月球相距多远?
(3)太阳到地球距离约为1.5×108 km,太阳光要多久射到地球上来?
【答案】(1)不可以,见解析;(2)3.84×108 m;(3)500s
【详解】解:(1)月球与地球间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2)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激光,激光到达月球的时间为
地球与月球相距的路程
(3)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来的时间
答:(1)月球表面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故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2)地球与月球相距;
(3)太阳光要射到地球上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考点精讲精练专题6 光现象 易错题型训练(教师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一块平面镜玻璃厚薄不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浮力-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文件包含专题5浮力-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教师版docx、专题5浮力-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4压强-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文件包含专题4压强-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教师版docx、专题4压强-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