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0018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合物》课件
展开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CxHy)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生成物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羟基 —OH
醛基 —CHO
氰基 —CN
硝基 —NO2
羧基 —COOH
考点二: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用键线表示碳架,两根单键或单键和双键之间夹角120°,单键和三键之间夹角180°,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均省略,而杂原子及杂原子上的氢原子必须保留
省略碳氢键线或将碳氢键线和碳碳单键的键线均省略
用小黑点代替电子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每一对共用电子都用一条短线表示
注意细节:分子式、结构简式、键线式
(CH3)2CHCH2CH3
CH3(CH2)4CH3
考点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AgNCO(异氰酸银)与雷酸银(AgONC)
无机物氰酸铵(NH4OCN)和有机物尿素[CO(NH2)2]
CH3CH2OH与CH3OCH3
顺-2-丁烯
2-丁烯:
手性异构:
(1)CnH2n: 单烯烃与环烷烃(2)CnH2n-2: 炔烃、二烯烃、环烯烃(3)CnH2n-6: 苯及其同系物(4)CnH2n+2O: 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醚(5)CnH2nO: 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酮、烯醇等(6)CnH2nO2: 饱和一元羧酸、饱和一元羧酸酯、羟基醛等
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第一步:求出分子式,找出不饱和度;第二步:审限制,定基团;第三步:做减法(先减不饱和度,再减组成); 巧组合(一般先写对位)。
含酚-OH或-COOH或-COOR 或-X
含-CHO(包括HCOOR)
含-COOR或 –X或-COONH2
注意根据定量关系求官能团数目
确定官能团位置以及剩余基团的位置
3、卤代烃、醇、醛、羧酸
——取代法(等效氢法)、基元法
分碳法(碳链较长) ;插入法(碳链短或含苯环)
原则:先碳链异构,再位置异构,后官能团异构
——减碳增链法 C4H10 (2) C5H12(3) C6H14 (5) C7H16 (9)
5、二元取代物:定一移一法
6、多元取代物:替代法(换元法) 若可取代的氢有x个,m+n=x,则该物质的m元与n元取代物个数相同。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3种同分异构体(将H和Cl互换) 。
苯环上多元取代化合物种类的判断 A.有二种基团: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种 B.有三种基团: 若为-X、-X、-X,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种; 若为-X、-X、-Y,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种; 若为-X、-Y、-Z,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种。
(3)符合C3H7COOC4H9的酯共有几种?
(1)C4H10O中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
(2)分子式为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
练习、不用写出结构简式,试说出下列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
(C18~C30的长链饱和烃)
(C15~C18的烷烃)
(丙烷、丙烯、丁烷、丁烯)
(直馏汽油、裂化汽油)
烷烃:常温常压下,C4 以下的烷烃为气态; C5 ~ C16的烷烃为液态;C17以上的烷烃为固态
烃:密度都小于1g/mL,都难溶于水(乙炔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范德华力增大,熔沸点升高。
羧基、酯基、酚羟基、卤素原子、酰胺键注意:酚酯、卤苯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酚(邻对位)、醛基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的同系物(部分)、酚羟基、醇羟基(部分)、醛基
(1)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x+y/4)越大,耗氧量越多,生成水越多,CO2越少。
(2)等质量的烃燃烧, y/x越大,耗氧量越多。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质量一定, 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及耗氧量就一定。如C2H4和C5H10等。
(4)气态烃y=4时, ΔV=0 燃烧后气体体积不变(CH4 ,C2H4 ,C3H4)
(5)若M混<26,则一定CH4
(6)若平均分子组成中,存在1
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⑤水槽中溶液有白色固体析出
(1)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4、氯水等)不反应。(2)可燃性——与O2发生氧化反应(3)取代反应(4)分解反应、裂化、裂解
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二氯甲烷(难溶于水的无色液体)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 (有机溶剂)
四氯化碳(有机溶剂、灭火剂)
(1)氧化反应:(2)加成反应(3)加聚反应
5CH2=CH2+12KMnO4+18H2SO4→10CO2+28H2O+6K2SO4+12MnSO4
CH2=CH2 +H2
CH3—CH2—OH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纯溴苯是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注意:①必须用纯液溴,不能用溴水,苯与溴水只会萃取;②催化剂FeBr3不能遇水,否则会水解,失去催化作用;③也可用Fe粉代替FeBr3,因为Fe会与溴反应生成FeBr3。
注意: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反应温度50~60℃,用水浴加热。3、温度高于70℃会发生副反应、苯挥发、HNO3分解
硝基苯是无色、苦杏仁味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
注意:1、可逆反应2、反应温度70~80℃,用水浴加热。3、苯磺酸是一元强酸,易溶于水,可制备合成洗涤剂苯磺酸钠
下列事实可以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A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C 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D 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
氯化苄(苄基氯、α-氯甲苯)
(1)消去反应(NaOH/醇)(2)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不溶于水、CH3Cl、CH3CH2Cl、 CH2=CHCl为气体、溴乙烷为无色、易挥发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一氟代烃和一氯代烃的密度比水小,其余卤代烃密度都比水大。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1)碳原子数≥2(2)卤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要有H( β-H )注意: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卤原子不能消去!
2C2H5OH + 2Na → 2C2H5ONa + H2↑
CH3CH2Br + H2O
苯酚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甲基橙等酸碱指示剂变色。
2,4,6-三溴苯酚(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易溶于有机溶剂)
6C6H5OH + Fe3+→[Fe(C6H5O)6]3- + 6H+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CO2 ,不论CO2是否过量,只生成NaHCO3。
(又称蚁醛,最简单的醛)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甲醛的水溶液(35%-40%)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可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标本。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丙酮: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56.2℃,易挥发,能与水、乙醇等互溶。
乙酸俗名:醋酸、冰醋酸。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易挥发,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乙酸乙酯:无色油状液体、有香味、不溶于水、ρ<1g/cm3
生成了羧酸盐,使水解反应不可逆,用“→”,也属于取代反应
RCOOR” + R'OH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实验一.乙炔的制备及性质检验:
(电石主要成分CaC2,还有CaS、Ca3P2等杂质)
CaC2+2H2O → Ca(OH)2+CH≡CH↑
1.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
3.CuSO4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除去乙炔中H2S、PH3等气体。
电石与水反应剧烈,用饱和食盐水可以减小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4.装置③的作用是什么?
不行,H2S也具有还原性,会干扰实验。
6.操作⑤的目的是什么?
7.导气管口附近塞少量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防止CaC2与水反应时产生的泡沫堵塞导气管。
8.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
不能。①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不能随用随停;②反应放出大量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③生成的Ca(OH)2呈糊状容易堵塞球形漏斗。
实验二:苯与溴的取代反应
步骤:在烧瓶中加入苯后再加少量液态溴,同时加入少量铁屑,用带长导管的瓶塞塞紧瓶口,反应完毕后,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在盛有冷水的烧杯里。
烧瓶中的液体轻微沸腾,充满红棕色气体;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2. 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3. 锥形瓶中导管末端为何不插入液面下?
溴化氢易溶于水,防止倒吸。
1、为什么要先加苯再加液溴?
4. 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反应所得的溴苯为褐色?
因为反应剩余的苯、液溴和催化剂FeBr3溶解在溴苯中。
5.如何分离提纯反应得到的粗溴苯?
1、水洗:水洗,分液;除去FeBr32、NaOH溶液洗:加入NaOH溶液,振荡,分液;除去溴苯中的溴3、水洗:水洗,分液;除去易溶于水的杂质4、干燥:除去水分5、蒸馏:可除去溴苯中的苯
5. 如何证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检验产物中是否有HBr生成,若生成HBr则发生取代反应,若无HBr生成,则反生加成反应。
6、可用什么试剂检验产物中的HBr ?
AgNO3溶液或者紫色石蕊试液
7. 生成的HBr中常混有溴蒸气,直接用AgNO3溶液或者紫色石蕊试液对HBr的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为什么?
8、如何除去混在HBr中的溴蒸气?
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CCl4溶液的洗气瓶
不可靠。因为溴蒸气能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Br, 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9.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而苯、液溴均易挥发,为了减少苯及液溴挥发,装置上应有哪些独特的设计和考虑?
实验三、苯的硝化反应实验:
①先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浓硝酸,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摇匀和冷却.②向冷却后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苯③将混合物控制在50-60℃的条件下水浴加热④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冷水的烧杯中,
现象:烧杯底部有黄色油状物.
先将浓硝酸注入大试管中,再沿着试管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冷却至60℃以下,再逐滴滴加苯。
【苯的硝化反应——实验思考】
1、为何要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后再加苯?
防止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酸液溅出;减少苯的挥发
3、为何要采用水浴加热?
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①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要冷却到50-60℃以下,再慢慢滴入苯,边加边振荡,因为反应放热,温度过高,苯易挥发,且硝酸也会分解,同时苯和浓硫酸在75-80℃时会发生反应。
②什么时候采用水浴加热:需要加热,而且一定要控制在100℃以下,均可采用水浴加热。如果超过100 ℃,还可采用油浴(0~300 ℃)、沙浴温度更高。
应插入水浴液面以下,以测量水浴温度。
4、为什么温度一定要控制在60℃以下?
温度过高,苯易挥发,且硝酸也会分解,同时发生苯和浓硫酸生成苯磺酸等副反应。
6.敞口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
1、水洗:除去硝酸和硫酸、NO2;2、NaOH溶液洗:除去未反应的酸或残留的酸3、水洗:除去NaOH及其盐4、干燥:除水,加无水CaCl25、蒸馏:除苯
8、如何从上述粗产品中得到纯净的硝基苯?
7、纯净的硝基苯是无色的,为何反应得到的硝基苯为黄色?
因为在硝基苯中溶有HNO3分解产生的NO2
实验四、乙醇的消去反应
操作: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杂质,再分别通入酸性髙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1)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因为在加热的条件下,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反应除可生成乙烯等物质以外,浓硫酸还能将无水酒精氧化生成碳的单质等多种物质,碳的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水银球插入混合溶液里液面以下。
3、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防止温度过低,发生副反应。
4、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5、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混合液逐渐变黑;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碳单质。
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挥发出来的乙醇。
1.加入几颗碎瓷片;2.往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3.边振荡边加入2 mL浓硫酸,待冷却后再加入 2mL乙酸;4.按图所示连接装置,缓慢加热,将产物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实验五、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实验:
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实验: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1)装药品的顺序是什么?
先加入乙醇,再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3)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
(4)加热方式如何?其目的是什么?
以小火加热保持微沸,以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和蒸出,同时减少反应物乙酸、乙醇的挥发。
(5)弯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导气和冷凝。导管的末端不能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以防止倒吸。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依据组成元素分类,依据碳骨架分类,依据官能团分类,原子或原子团,氢原子,CH3,CH2CH3,CH2CH2CH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汉字数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键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键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化学键,非极性,带相反电荷离子,阳离子,静电作用,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共用电子对,2共价键的分类,不同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13常见有机化合物1_2.习题部分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13常见有机化合物1_2.习题部分课件,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