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2分)空气的密度为1.29 。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 (填写单位)。
2.(2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3.(2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B=120°,∠AOC=150° ,折射角的大小为 。
4.(2分)如图所示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 (选填“物距”或“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5.(2分)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
6.(2分)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7.(2分)我们经常提到各种像,如:(1)小孔成像,(2),(3)放大镜成像,(4)照相机成像。属于实像的是 ,属于虚像的是 。(均填序号)
8.(2分)2022年12月4日晚,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四号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实验样品是在真空状态下封装的。在回归地球途中,实验样品的质量 ;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密度 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
9.(2分)钢水浇铸成工件是 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 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0.(2分)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3分)下列结论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300g
B.人体的密度约1kg/dm3
C.普通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是38℃
D.沐浴时让人感到舒适的水温约70℃
12.(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湖中的“倒影” B.影子
C.汽车观后镜 D.王亚平通过水球成的像
13.(3分)小铭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立于距凸透镜30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4.(3分)有两杯水,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比较
15.(3分)地面上的水_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珠或小冰晶悬浮在高层空气中,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蒸发 液化 凝华 雨
C.蒸发 液化 凝华 云 D.蒸发 凝华 液化 雨
16.(3分)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多选)17.(4分)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B.录音磁带、VCD光盘、指南针等都用到了磁性材料
C.铜的导电性比较好,可以用来制造导线
D.金刚石的硬度比较大,可以用来做钻头
(多选)18.(4分)在测量物质密度时,小明测出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并将它们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
A.ρ1<ρ2=ρ3<ρ4 B.ρ1>ρ2=ρ3>ρ4
C.V1=V2<V3<V4 D.m1=m2>m3>m4
三、计算题(共26分,各小题分别为8分、8分、10分)
19.(8分)请大家回忆一下,咱们每次买的矿泉水,你是否发现每瓶水都是没有装满的,是因为如果水瓶装满水后,当把装满水的瓶子放进冰箱冷冻时,当用该矿泉水瓶装满水。求:
(1)装满水时的水的质量;
(2)这些水凝固成冰的体积;
(3)求该矿泉水瓶装满酒精的质量。(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20.(8分)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g,体积是10cm3,计算:
(1)样本的密度。
(2)制作课桌材料的体积。
21.(10分)小蒋同学在校运动会百米跑步比赛中以12.5s的成绩获得一枚金牌,他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瓶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水的密度为ρ水,求:
(1)小蒋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
(2)溢出水的质量和体积;
(3)该金牌的密度。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2.(7分)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
(2)右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物质温度
熔点
/℃
沸点
/℃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
23.(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如图所示。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通过观察表格可知,该透镜的焦距等于 。
(2)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 (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
(3)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0
30
①烛从A点逐渐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
②第6次成像后,为了第7次成实像,在光屏、透镜、蜡烛三者中只移动一样 。
(4)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 (填“左”或“右”)移动。
24.(7分)小薇同学学完了物态变化后,走进物理实验室,对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和探究液体沸腾的规律两个实验进行了重新的探究
实验一、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表。由于疏忽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98
91
85
80
79
79
79
75
71
77
64
61
(1)温度值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
实验二、小薇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
时间/min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
(2)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A、B所示,则图2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5.(7分)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左/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cm3,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2分)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 。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 kg (填写单位)。
【解答】解:密度的公式是,所以密度的单位也是由质量和体积的单位组成的3”;
质量单位是一个基本单位规定为千克(kg)。
故答案为:kg/m3;kg。
2.(2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大于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
【解答】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由折射光路图知,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知;
由以上分析和光路的可逆性知,当光线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大于;增大。
3.(2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B=120°,∠AOC=150° 60° ,折射角的大小为 30° 。
【解答】解:(1)已知∠AOB=12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也为60°,
(2)由∠AOM=30°,可知,
已知∠AOC=150°,则折射角∠CON′=150°﹣90°﹣30°=30°。
故答案为:60°;30°。
4.(2分)如图所示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 物距 (选填“物距”或“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小,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故答案为:物距;增大。
5.(2分)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 乙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70 ℃.
【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甲物质随着加热伊始温度就一直升高;
乙物质加热到10min后温度达到70℃时,开始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推知乙物质是晶体。
故答案为:乙;70。
6.(2分)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汽化 ,此过程 吸热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
【解答】解: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汽化;吸热。
7.(2分)我们经常提到各种像,如:(1)小孔成像,(2),(3)放大镜成像,(4)照相机成像。属于实像的是 (1)(4) ,属于虚像的是 (2)(3) 。(均填序号)
【解答】解:(1)小孔成像是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平面镜成镜是光的反射现象,成的像是正立;
(3)放大镜成像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成的像是正立;
(4)照相机成像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成的像是倒立。
故答案为:(1)(4);(2)(3)。
8.(2分)2022年12月4日晚,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四号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实验样品是在真空状态下封装的。在回归地球途中,实验样品的质量 不变 ;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密度 小 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
【解答】解:(1)在回归地球的途中,实验样品的位置发生变化,它的质量不变。
(2)由ρ=可知,物质的密度越小,需要的升力越小,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
故答案为:不变;小。
9.(2分)钢水浇铸成工件是 凝固 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 凝华 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 升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答】解:(1)钢水浇铸成各种钢件是凝固现象;
(2)冬天早晨地面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3)箱子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
故答案为:凝固;凝华。
10.(2分)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 照相机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 近视 (填“近视”或“远视”)眼。
【解答】解:人眼中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的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但远处的物体则看不清,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呈现一个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照相机;近视。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3分)下列结论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300g
B.人体的密度约1kg/dm3
C.普通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是38℃
D.沐浴时让人感到舒适的水温约70℃
【解答】解:A、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50g;
B、水的密度是1.0×107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5×103kg/m3=3kg/dm3左右,故B符合实际;
C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在40℃左右。
故选:B。
12.(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湖中的“倒影” B.影子
C.汽车观后镜 D.王亚平通过水球成的像
【解答】解:A、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汽车观后镜,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王亚平通过水球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选:D。
13.(3分)小铭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立于距凸透镜30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解答】解: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的主光轴上,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缩小的实像。
故选:B。
14.(3分)有两杯水,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比较
【解答】解: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温度是相同。
故选:C。
15.(3分)地面上的水_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珠或小冰晶悬浮在高层空气中,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蒸发 液化 凝华 雨
C.蒸发 液化 凝华 云 D.蒸发 凝华 液化 雨
【解答】解:地面的水蒸发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
故选:C。
16.(3分)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故AB错误;
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根据公式ρ=得,所以体积变大,由于体积变大,故C错误。
故选:D。
(多选)17.(4分)关于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B.录音磁带、VCD光盘、指南针等都用到了磁性材料
C.铜的导电性比较好,可以用来制造导线
D.金刚石的硬度比较大,可以用来做钻头
【解答】解:A、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
B、录音磁带采用了磁电记录的方式,VCD光盘是利用光来进行工作的,故B错误;
C、铜的导电性比较好,可以用来制造导线;
D、钻头利用的是金刚石硬度大的特点。
故选:ACD。
(多选)18.(4分)在测量物质密度时,小明测出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并将它们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 )
A.ρ1<ρ2=ρ3<ρ4 B.ρ1>ρ2=ρ3>ρ4
C.V1=V2<V3<V4 D.m1=m2>m3>m4
【解答】解:
(1)分析图象可知:V1=V2<V8<V4,m1>m3>m2=m4,故C正确、D错误;
(2)如下图,分别连接O与点4、O与点2并延长经过点3,由于点2,说明第2种,它们的密度相等1>ρ6=ρ3>ρ4。
故选:BC。
三、计算题(共26分,各小题分别为8分、8分、10分)
19.(8分)请大家回忆一下,咱们每次买的矿泉水,你是否发现每瓶水都是没有装满的,是因为如果水瓶装满水后,当把装满水的瓶子放进冰箱冷冻时,当用该矿泉水瓶装满水。求:
(1)装满水时的水的质量;
(2)这些水凝固成冰的体积;
(3)求该矿泉水瓶装满酒精的质量。(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解答】解:
(1)水的体积V水=630mL=630cm3,
由ρ=得装满水时的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g/cm7×630cm3=630g;
(2)水凝固成冰,状态变化了,
则冰的质量:m冰=m水=630g;
由ρ=得冰的体积:
V冰===700cm3;
(3)该矿泉水瓶装满酒精的体积等于装满水的体积:
V水=V酒精=630cm8,
矿泉水瓶装满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630cm3=504g。
答:(1)装满水时的水的质量是630g;
(2)这些水凝固成冰的体积是700cm3;
(3)该矿泉水瓶装满酒精的质量是504g。
20.(8分)同学们想知道一张质量是14.8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7.4g,体积是10cm3,计算:
(1)样本的密度。
(2)制作课桌材料的体积。
【解答】解:(1)样本木料的质量是m0=7.2g,体积为V0=10cm3,
则样本的密度:
ρ===0.74g/cm3=0.74×103kg/m6;
(2)课桌与样本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同,
则课桌的体积:
V===0.02m3。
答:(1)样本的密度为6.74×103kg/m3。
(2)制作课桌材料的体积为3.02m3。
21.(10分)小蒋同学在校运动会百米跑步比赛中以12.5s的成绩获得一枚金牌,他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瓶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水的密度为ρ水,求:
(1)小蒋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
(2)溢出水的质量和体积;
(3)该金牌的密度。
【解答】解:(1)小蒋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
v===8m/s;
(2)金牌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牌的体积等于金牌溢出水的体积7,再知道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烧杯中水的质量:m水=m3﹣m2,
烧杯中水的体积:V水==;
(3)由于金牌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所以金牌的体积:V=V水==;
金牌的密度:ρ====•ρ水。
答:(1)小蒋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3m/s;
(2)溢出水的质量是m3﹣m2;体积是;
(3)该金牌的密度是•ρ水。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2.(7分)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2)右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甲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38.5 ℃和 ﹣5 ℃;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物质温度
熔点
/℃
沸点
/℃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 酒精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酒精的凝固点低 ;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 水银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水银的沸点高 。
【解答】解:
(1)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这一特性制成的;
(2)由图可知,甲的分度值是0.1℃,所以甲图是体温计,乙图的示数是7×(﹣1℃)=﹣5℃。
(3)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6℃,这个温度下,所以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4)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
故答案为:
(1)热胀冷缩;(2)甲;﹣5;酒精的凝固点低;水银的沸点高。
23.(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如图所示。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通过观察表格可知,该透镜的焦距等于 10cm 。
(2)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 左 (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
(3)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3.5
14
15
16.7
20
30
①烛从A点逐渐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逐渐 变大 (填“变大”或“变小”)
②第6次成像后,为了第7次成实像,在光屏、透镜、蜡烛三者中只移动一样 凸透镜 。
(4)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 左 (填“左”或“右”)移动。
【解答】解:(1)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光屏,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
综合表格可知,当u=v=20cm时,都是二倍焦距;
(2)由图可知,此时u>2f、缩小的实像,所以光屏应该左移;
(3)①烛从A点逐渐向右移动时,此时物距变小,像变大;
②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光路可逆,为了第7次成实像、透镜,则应移动凸透镜;
(4)将蜡烛放在C点,物距小于焦距、放大的虚像,则物距增大,所以应将蜡烛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10cm; ;缩小;②凸透镜。
24.(7分)小薇同学学完了物态变化后,走进物理实验室,对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和探究液体沸腾的规律两个实验进行了重新的探究
实验一、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表。由于疏忽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98
91
85
80
79
79
79
75
71
77
64
61
(1)温度值错误的数据是 77℃ 。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有固定的凝固点 。
实验二、小薇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
时间/min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
(2)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A、B所示,则图2中 A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减小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等 。
【解答】解:(1)表中物质的温度越来越低,是物质放出热量凝固的过程,第8分钟到第12分钟时,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这种物质的凝固点;
当晶体全部凝固完毕,温度应该越来越低,所以77℃是错误的;
(2)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水沸腾时,图2中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由数据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
(4)水从加热到沸腾需要时间的长短与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故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
故答案为:(1)77℃;晶体;(2)A;不变。
25.(7分)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左 (左/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 66 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60 cm3,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1.1×103 kg/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 大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烧杯壁灯沾有少量盐水,使体积测量值偏小 。
【解答】解:(1)天平使用时,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由图甲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5g+1g=86g;
盐水的质量:m=m总﹣m杯=86g﹣20g=66g,
由图丙可知,盐水的体积V=60mL=60cm6,
则盐水的密度:ρ===1.6g/cm3=1.3×103kg/m3。
(3)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根据密度公式ρ=,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左;
(2)66;606;
(3)大;烧杯壁灯沾有少量盐水。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7,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37,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