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最新考纲,方法规律,活学巧用,补充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水平(纬度、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纬度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M→N方向)
①成因:________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表现:沿________延伸,随________更替,如在大陆西岸,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等,各自然带均呈东西方向延伸。
③典型地区:低纬度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O→P方向)
①成因:同纬度地带,________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表现:沿________延伸,随________更替,如在OP沿线地区,从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各自然带均呈南北方向延伸。
③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地域差异的形成
2.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比较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判读
(1)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在高纬度、低纬度地区最明显。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活学巧用】
下图为“由赤道到北极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自然景观是( )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针叶林
(2)该图所示内容的主题应是自然带的( )
A.植被高度变化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纬度地带分异 D.垂直分异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结合区域特征考查自然带的判断和分布
1.[2021·全国乙卷,10~11]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1)~(2)题。
(1)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2)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考法二 结合区域位置考查自然带类型的判断
2.[2021·广东卷,11]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题。
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考法三 结合统计图对比分析针叶林的分布变化
3.[2020·山东卷,13~14]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如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考点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读“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垂直分异形成的基础是 状况差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 ,降水一般是先 后 。
(2)山地的垂直带谱与其 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一致。
(3)影响垂直分异规律的因素有山地所处 和山地的 。纬度越 ,山体越 ,自然带谱越复杂。
(4)从图中可知该山 坡为阳坡, 坡为迎风坡。
【点拨】 比较两坡热量时可画水平线做参考,比较两坡上同高度点的自然带差异。
2.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 ;纬度高,海拔 。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 ,阴坡 ;迎风坡 ,背风坡 。
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补充点拨】 同一座山脉影响雪线的因素中,温度和降水的作用结果相矛盾时,降水起主导作用。
4.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状况差异是基础。
(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 地带的变化规律。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 相一致。
(3)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 阴坡自然带数目。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常考的类图像之十五)
“看两头,比中间,数带数”(以北半球为例)
(1)看基带:从基带中解读气候和纬度信息。
(2)看山顶:从最高自然带中解读海拔和相对高度信息,大致判断山体纬度范围。例如,若顶部自然带与基带接近,说明该山地位于高纬,或属于中低纬度的低山,相对高度不大。
(3)看中间: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分布高度的差异体现了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东西坡的差异体现了降水的差异。若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比北坡高,说明热量是主导因素。若同一自然带在北坡分布比南坡高,第一种解读是北坡水分条件好,原因是北坡气温低,蒸发弱;第二种解读是北坡受到了高于南坡的高原地形(热岛效应)的影响,例如喜马拉雅山。
(4)数带数:若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别较大,则自然带少的北坡山麓地势较高,可能为高原,例如喜马拉雅山。若山腰处北坡比南坡多一森林带,则反映了北坡降水多,例如天山。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方法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纬度地带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活学巧用】
[江苏卷,9~10]如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1) (2)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 以示意图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1.[全国卷Ⅲ,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思维流程]
(1)
(2)
[我的答案] (1) (2)
对接核心素养
2.[2020·江苏单科,13~14]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两山地属于(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考法二 山地垂直自然带内部的分异
3.[全国卷Ⅰ,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考点三 地方性分异现象分析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 带,其原因是 。
(2)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 带,其原因是 ,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
(3)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状,其原因是受 的阻挡。
(4)南美洲40°S以南的大陆东岸为 带,西岸为 带,其原因是大陆西岸为 带的 坡,降水 ;大陆东岸为 坡,降水 。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地方性分异及其成因
2.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判断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
【活学巧用】
1.[2021·银川质检]弗雷泽岛(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 630平方千米。岛上分布着沙漠,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弗雷泽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由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C.是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D.是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2)弗雷泽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被种子传播至此
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读“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下题。
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 结合区域图考查地方性分异现象
1.[江苏卷,15~16]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思维流程]
[我的答案] (1) (2)
对接核心素养
2.[2020·全国卷Ⅲ,9~11]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一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热量 纬线 纬度变化
(2)降水量 经线 经度变化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①地在苔原带以南,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第(2)题,读图可知,该图是由赤道到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从热带雨林到极地冰盖体现了随纬度而不同的植被类型,表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分异。
答案:(1)D (2)C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解析:第(1)题,亚欧大陆北部,受海洋的影响大,且气温低,湿度东西向差异小,B正确。苔原植被形成于生态脆弱环境下,对热量、湿度条件较敏感,A、C错误。亚欧大陆北部受高压控制,降水少,D错误。第(2)题,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冰期基带温度高,针叶林带以上温度高,不满足基地特有物种的生长条件,D正确。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有冰雪存在,温度低,A、B错误。针叶林所处海拔高,冰期气温低,C错误。
答案:(1)B (2)D
2.解析:由区域认知学科素养可知,我国海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库鲁地处5°14′N,位于热带,且由材料可知,发射场位于海岸线附近,海拔较低,故其自然带不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卡纳维拉尔角地处(28°29′N,80°35′W),由区域地理知识,可判断其位于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1个,故选B。
答案:B
3.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山地针叶林分布的差异对比,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从图中可以看出,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分布在1 000~2 800 m,垂直分布高差小,而且面积占比也小,B正确,A、C错误。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分布面积占比最大处位于600~800 m,海拔低。太行山区针叶林分布面积占比最大处位于2 200~2 400 m,海拔较高,D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的原因,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山体陡峭,垂直分异更明显,A正确。水分和热量充足,通常会使针叶林的分布高度变高,B、D错误。针叶林分布高度与土壤肥沃程度关联度低,C错误。
答案:(1)B (2)A
考点二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1)水热 降低 增多 减少 (2)基带 (3)纬度 相对高度 低 高 (4)南 南
2.(1)高 低 (2)高 低 低 高
3.高 低 高 低 高 低 低 小 高 低 高 高
4.水热 (1)纬度 (2)自然带 (3)多于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思维流程]
(1)70% (2)阔叶林或草原 (3)阔叶林生长
答案:(1)B (2)B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答案:(1)B (2)B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第(1)题,根据图中甲、乙两山地经度、甲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可知,该山地为横断山脉,D正确。昆仑山脉经度在98°40′E以西,秦岭位于100°30′E以东,A、B错误。祁连山脉位于温带,纬度较高,山地基带植被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山地属于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甲山地位于横断山脉西段,离西南季风源地近,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带来湿润气流,在甲山地基带形成常绿阔叶林。随着西南季风的不断深入,受重重山岭阻挡,到达乙山地时,西南季风势力大大减弱,基带受焚风作用影响形成干热河谷灌丛,C正确。乙山地基带典型植被为干热河谷灌丛,而与乙山地基带同海拔的甲山地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此可知,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与海拔无关,A、B错误。即使原生植被遭破坏,新生长的植被依然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会是干热河谷灌丛,D错误。
答案:(1)D (2)C
3.解析:第(1)题,按照材料中揭示的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规律。可发现阴坡符合这一规律,而阳坡在2 000~2 300米范围内,植物多样性出现异常,未按规律呈现多样性增加的特点。第(2)题,材料揭示该苔原带仅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这“部分地区”是指阳坡苔原带下部。而中部和上部并未受干扰的情况下,植物多样性明显少于阴坡。第(3)题,阳坡太阳辐射强,热量足,气温高于阴坡,蒸发量大。材料中告知阴、阳坡降水量差别不大,而湿度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多少,所以阳坡湿度小于阴坡。第(4)题,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随海拔升高缩小,说明自然条件的差别变小。主要原因在于,海拔越高,阴、阳坡面积减小,阴、阳坡水热差异变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考点三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苔原 南半球对应纬度大部分是海洋
(2)热带草原 地势高
(3)科迪勒拉山系
(4)温带荒漠 温带落叶阔叶林 西风 迎风 多 背风 少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活学巧用
1.解析:第(1)题,弗雷泽岛位于澳大利亚东侧,是数百年前由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A正确;与气候变暖和迁移农业无关;大陆东岸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第(2)题,该地纬度较低,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被种子传播至此,①正确;澳大利亚东北部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遇大分水岭地形抬升形成迎风坡的影响,多地形雨,③正确;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④正确。
答案:(1)A (2)C
2.解析:月牙泉位于我国干旱区,陆地自然带为荒漠带,周围为沙丘,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布,为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D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1.[思维流程]
(1)高 (2)好 (3)雅鲁藏布江 (4)西南 (5)较高 (6)冻土 (7)不畅
答案:(1)D (2)C
2.解析: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推知,该火山锥阳坡温度较高,利于森林生长,林线高度会更高,气温更高,冰雪融化量更大,雪线高度更高。第(2)题,由材料可知,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条件好,林线就高。林线升高说明气候变暖,利于森林生长,雪线降低说明降水增多,由此判断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第(3)题,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等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该区域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气温将回升,降水将增多,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答案:(1)A (2)A (3)B
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导引
1.区域认知:结合世界气候分布,掌握陆地自然带分布并总结地域分异规律。
2.综合思维:运用热量、降水随空间变化的图示材料,分析影响地域分异的因素与自然带的形成。
地域分
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干湿度地域分异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呈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水分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呈条带状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
(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
(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沿海←内陆←沿海
eq \x(森林带) eq \x(草原带) eq \x(荒漠带) eq \x(草原带) eq \x(森林带)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场
发射时间
中国长征5号B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时间4月29日
11时23分
欧洲织女星
库鲁(5°14′N,52°47′W)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
22时50分
美国猎鹰9号
卡纳维拉尔角
(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4月28日
22时44分
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 ,高纬雪线 ;阳坡雪线 ,阴坡雪线 ;夏季雪线 ,冬季雪线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 ;降水量越 ,雪线越 。迎风坡雪线 ,背风坡雪线
地形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
区域认知
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
综合思维
影响冰川发育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变化对冰川发育的影响。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该地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大陆西岸是寒流,降温减湿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流经,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综合思维
影响森林生长和分布的因素。
区域认知
甲、乙两地区域地理特征。
地理实践力
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状况。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2讲水循环学案,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最新考纲,方法规律,活学巧用,读图指导,典题感悟,答题规范,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1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共2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最新考纲,方法规律,活学巧用,疑点辨析,补充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0讲世界的气候学案,共3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最新考纲,方法规律,活学巧用,命题角度,典题感悟,思维建模,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