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长春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化学与社会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单选题1.(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为加快粗盐的溶解,可预先将粗盐研细B.过滤:过滤食盐水时,需用玻璃棒引流C.蒸发:蒸发皿中的水蒸干后,停止加热D.分析:粗盐未完全溶解就过滤,则得到的精盐偏少2.(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近期,中国科学家用化学方法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属于糖类 B.淀粉分子中含有CO2C.米饭、馒头中富含淀粉 D.该转化技术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3.(2021·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人人都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B.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C.为了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D.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纸张双面使用4.(2021·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区分是利用物质形式的不同对物质区分的一种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目的实验操作A区分软水与硬水取等量硬水、软水,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B区分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C区分羊毛与涤纶分别取样,灼烧D区分CO2和N2两种气体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木条 A.A B.B C.C D.D5.(2020·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6.(2020·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只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B.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只将Fe、Cu、Ag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C.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含量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中7.(2019·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B.用灼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C.煤、石油都是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D.工业废水排放前需做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8.(2019·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pH小于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2018·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燃烧实验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B.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能减排C.食品包装中填充氮气可以延长保质期 D.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大量蛋白质10.(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涉及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C.点燃木炭 D.熄灭酒精灯11.(2021·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的体积C.点燃酒精灯 D.加热液体12.(2020·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固体加热C.给液体加热D.熄灭酒精灯13.(2020·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实验目的方案A检验某化肥是否为氮肥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B检验铝粉中是否含有铁粉取样,用磁铁接近样品C检验BaCO3中是否含有BaSO4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D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A.A B.B C.C D.D14.(2019·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A.块状固体的取用 B.液体的倾倒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液体的滴加15.(2019·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分离CaO和CaCO3: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B.制备CaCO3:向CaCl₂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过滤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D.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16.(2018·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过滤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蒸发17.(2018·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Cu(OH)2固体: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B.鉴别稀H2SO4和稀盐酸:取样,分别滴加Ba(NO3)2溶液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参考答案:1.C【详解】A、将粗盐研细可以增加粗盐和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其溶解加快,选项正确;B、过滤时为防止滤液冲破滤纸造成过滤失败,因此使用玻璃棒引流,选项正确;C、蒸发的时候待有较多的晶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溶液蒸干,否则会出现晶体飞溅,选项错误;D、粗盐未完全溶解就过滤,部分粗盐留在滤纸上,则得到的精盐偏少,选项正确;故选:C。2.B【详解】A、淀粉属于糖类,该选项说法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淀粉分子中不含, 该选项说法错误;C、米饭、馒头中富含淀粉,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转化技术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3.B【详解】A、保护金属资源,提倡合理开发,可以节约资源,符合该理念,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发,不能提倡大量使用,符合题意;C、为了使天空更蓝,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纸张双面使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取等量硬水、软水,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显酸性,pH<7,氢氧化钠显碱性,pH>7,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根据pH判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无此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氮气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木条,无法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故选D。5.C【详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C、CO2不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错误,符合题意。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正确。故选C。6.D【详解】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需要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和将等量品红加入到冷水中做对比,错误。B、Cu和A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比较两者的活动性强弱,错误。C、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不但要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还要检测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错误。D、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含量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中,吸入空气中小木条燃烧,呼出空气中小木条熄灭,因此吸入空气O2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O2含量,正确。故选D。7.C【详解】A.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说法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B.灼烧羊毛残渣为灰状;合成纤维的残渣为一团黑色物质,说法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错误,C选项符合题意D. 废水排放前需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不会造成污染,说法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详解】A.日光灯通电时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不是燃烧,故A选项错误B.pH小于5.6的降雨属于酸雨,故B选项错误C.单质即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C选项正确D.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以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也生成盐和水,故D选项错误故选C9.D【详解】A、羊毛燃烧后有烧毛发气味,燃烧合成纤维有刺激性气味,故正确;B、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能减排,故正确;C、氮气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正确;D、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故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故错误。故选D。10.C【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给液体药品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试管应与水平面呈45°,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点燃木炭时,坩埚钳夹持木炭,用酒精灯的外焰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11.C【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瓶口未紧挨,标签未朝向手心处,不符合题意;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C、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符合题意;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详解】A、不能使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图示错误。B、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倾斜向下防止加热的固体放出水蒸气,在试管壁上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底部骤冷,炸裂试管,图示错误。C、给液体加热图示正确,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而应该盖灭,图示错误。故选C。13.B【详解】A、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可以通过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未强调铵态氮肥,错误。B、铝不能被磁铁吸引而铁粉可以被磁铁吸引,因此检验铝粉中是否含有铁粉,可以通过取样,用磁铁接近样品检验。符合题意。C、稀硫酸与BaCO3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不与BaSO4反应,因此无法通过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检验BaCO3中是否含有BaSO4。D 、CH4和H2都能被点燃,且产物中都有水,因此无法检验,错误。故选B。14.C【详解】A中固体不能垂直扔进试管中,会砸裂试管底,A选项错误;B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朝手心,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B选项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应将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C选项正确;D中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中,且不能接触试管壁,D选项错误。故选C15.D【详解】A.实验后只得到CaO,故A选项错误B.CaCl2溶液和CO2不能发生反应,故B选项错误C.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选项错误D.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杂质中的HCl气体,浓硫酸出去杂质中的H2O,故D选项正确故选D16.B【详解】A、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平视,故正确;C、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错误;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杯不断地搅拌,错误。故选B。17.B【详解】A、CuO不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制备Cu(OH)2固体,故错误;B、稀H2SO4和Ba(NO3)2溶液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稀盐酸不与Ba(NO3)2溶液反应,故可以用Ba(NO3)2溶液鉴别稀H2SO4和稀盐酸,故正确;C、CO通过灼热的CuO粉末生成红色的铜,该方法不能除去二氧化碳,故错误;D、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最后还需要从溶液中将氯化钾结晶出来,故错误。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安顺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化学与社会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化学与社会发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