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篇)含解析第1页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篇)含解析第2页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篇)含解析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篇)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篇)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B.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2.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B.若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
    D.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右移动透镜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
    3.“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如图,当蜡烛、凸透镜及光屏放置于光具座上适当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A.小于8cm B.大于20cm
    C.在8cm和10cm之间 D.在10cm和16cm之间
    5.关于近视眼、老花眼及其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的人,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
    B.近视眼可以用会聚透镜矫正
    C.老花眼的人,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D.老花眼的人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6.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7.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例如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在大幅上升。关于近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太弱
    B.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8.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随着“礼让斑马线”新交规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加大对机动车违章行驶的监控力度,如图所示是某重要交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拍下的礼让行人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后视镜中形成的像是实像
    B.监控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照片中斑马线上的行人是缩小的虚像
    D.照片中车的外观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
    9.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AB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B′是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成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为了模拟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小明在白纸上画上红色箭头,放在高约为15mm的透明塑料盒下方,在盒的上方滴上一滴水,如图甲所示,通过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红色箭头放大的像;将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放在水滴正上方,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水平,调整凸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会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滴模拟显微镜的目镜 B.箭头通过水滴成放大的实像
    C.水滴上方的凸透镜模拟显微镜的物镜 D.水滴上方的凸透镜和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二、多选题
    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12.小安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焦距为20cm的薄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正确的说法是(  )

    A.光屏上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B.当透镜向右移动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
    C.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的像大小不变
    D.当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时,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
    13.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4.对比照相机成像与小孔成像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和小孔都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都可以成像在光屏上
    B.如果减少照相机跟被摄物体的距离,必须增大镜头与底片的距离才能再次成像
    C.如果只减少小孔与被摄物体的距离,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从物理学知识可知,小孔成像与单反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15.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蜡烛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出现清晰的像。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C.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虚像

    三、填空题
    16.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________。

    17.疫情期间,同学们大量使用手机、平板和电脑等设备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中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制成的眼镜来矫正,此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18.某汽车司机下车时,随手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如图所示。不料因阳光照射、水瓶聚光,车内物品被点燃引发火灾。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___________。因此,提醒大家在车内不要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

    19.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0.如图是隋唐洛阳城“天堂”上空出现日晕的精彩瞬间,日晕是太阳光通过云层时被云层中的冰晶分解成七彩光形成的,这是光的______现象;拍照时,“天堂”通过镜头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想要拍摄“天堂”顶部的特写,摄影者要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天堂”,同时将相机镜头______(选填“前伸”或“后缩”)。


    四、实验题
    21.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___________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___________(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___________,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
    22.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左”、“右” )移动;
    (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____。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23.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_____ cm。
    (2)当u=40cm时,像的性质为 _____ 。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_____ 。
    (4)u=13cm所成的像,跟u=15cm所成的像相比, 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5)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路具有 _____ 。
    24.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目的是 ___________。实验时蜡烛固定在4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cm;
    (2)当他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成“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光学仪器是 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的像会如何变化?___________(选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变”或“像完整亮度变暗”);
    (4)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其他元件不动,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拓展】若题(2)中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 ___________cm刻度处时,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依据是 ___________。
    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
    (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26.如图甲,小青同学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实验中移动蜡烛B使它和蜡烛A的像重合后,又进行了如下操作。

    (1)记录B的位置,测量A、B到镜面的距离均为10cm,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2)保持蜡烛A和光屏位置不动,撤去玻璃板,在AB连线中点处放一凸透镜,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3)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五、作图题
    27.请你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28.完成图中透镜的光路______.

    29.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S'为其像点(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

    (1)请作图确定凸透镜左侧焦点F的位置;
    (2)画出S发出的光线SA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30.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和它的大小.

    31.如图所示,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六、综合题
    32.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眼睛
    人类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如图甲所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当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胶片(感光器)到镜头的距离使像变得清晰。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当观察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观察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看清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25cm。从物体两端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晰。
    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过度紧张处于痉挛状态,使晶状体曲度增加,不能恢复原状,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加以矫正。

    (1)文中的哪句话能够得出“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小”这个结论?___________;
    (2)一只飞鸟对人眼形成的视角在变小,那么观察它时,人眼晶状体的焦距要变 ___________;
    (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的眼睛观察范围是:___________(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4)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换上焦距更小的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___________。
    ①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②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③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④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⑤给凸透镜前戴上凸透镜
    ⑥给凸透镜前戴上凹透镜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睛与眼镜的度数

    如图甲是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矫正近视、远视所造成的视力模糊可以配戴眼镜。
    通常把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

    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虽然配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但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
    (2)与照相机不同,人眼是真正的变焦系统,人眼看近处的物体时,焦距较_______(填“大”或“小”);
    (3)根据短文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B.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
    C.透镜的焦距越长,镜片的度数越高
    D.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
    (4)小明同学配眼镜时的验光单上医师标注左眼焦度-3.00,右眼焦度是-2.75,矫正视力1.0,则小明矫正视力需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填字母)透镜;
    (6)小明的爷爷配的眼镜为+400度,它的焦距是_______cm。
    3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睛和眼镜
    人的眼睛是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当睫状肌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在视网膜上成像,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则睫状肌收缩。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当长期用眼疲劳或机体老化等原因,睫状肌因调节能力下降导致晶状体变焦范围缩减,致使较远或较近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像无法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近视或远视。人们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加以矫正。近视或远视的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眼镜的度数。等于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
    (1)人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当人眼由看近景而改看远景时,晶状体焦距应___________(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_____;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
    D.25cm-极远
    (3)近视眼患者由于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较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可推断所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__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若小明因近视需要佩戴焦距为50cm的眼镜。该眼镜镜片的度数准确表示为___________度。
    35.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列小题的填空: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连续看书或屏幕一小时以上应让眼睛休息一下,休息的较好方法是看看远处或看看绿色的植物或花朵。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据调查,我国低视力近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因高度近视导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

    (1)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______,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
    (2)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使像变得清晰。人眼之所以能看清各种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表面能将光线通过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进入人眼后在视网膜成像的缘故;
    (3)①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人眼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凹透镜矫正;
    ②阅读短文材料,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极远处    C.0~25cm    D.10cm~25cm
    3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瞿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意味着3名航天员的6个月太空生活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1)以大地为参照物,上升的火箭是 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会 _____并 _____,或直接进行 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不至升得太高,保护了火箭;(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上用手机给地球拍照,手机上的镜头是一个 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成 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进行出舱活动时,外界听不见航天员活动的声音,是因为 _____。
    37.如图所示,眼睛、显微镜、望远镜和投影仪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里面有眼睛的晶状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投影仪的平面镜和镜头。
      
    (1)其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有:_________,其工作原理与放大镜相同的有:_________,利用光的反射的有:________。(以上3个空格均选填图中序号)
    (2)图甲中是______眼,要戴上______透镜来矫正。
    (3)投影仪屏幕上的像是______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该将镜头向_____调节,同时投影仪应适当_________屏幕。

    答案:
    1.D
    【详解】AB.题图中望远镜望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
    CD.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倒立、缩小的实像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根据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心将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可知,若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A错误;
    B.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若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故C正确;
    D.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的要求是,物距像距都等于2倍焦距,即20cm,由图可知,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所以向右移动透镜的过程中,不可能会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物体要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则物体要放在D点,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由图可知:u=20cm,v=16cm.且u>v;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则20cm>2f﹣﹣﹣﹣①
    2f>16cm>f﹣﹣﹣﹣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10cm>f>8cm.故C正确,ABD错误.
    5.C
    【详解】AB.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AB错误;
    CD.老花眼就是远视眼,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晶状体的焦距变大,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可用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增强,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投影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与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是不同的透镜,故A错误;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故B正确;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得晶状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故选B。
    8.B
    【详解】A.汽车后视镜使用的是凸面镜,形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和照相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都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故B正确;
    C.照片是摄像头拍到的,因为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可得,照片中斑马线上的行人是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观察照片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车内的人反射的光很弱,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而不是因为车内没有光。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中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距在2倍焦距以外,像不是缩小的,故A错误;
    B.物距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中像是正立的,故B错误;
    CD.从A点画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于像点A'。同理,从B'点画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于像点B',连接A'B'就是AB的像,如图所示:

    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AC.由乙图知水滴是靠近物体的透镜,所以水滴模拟显微镜的物镜,水滴上方的凸透镜靠近眼睛透镜模拟显微镜的目镜,故AC错误;
    B.水滴模拟显微镜的物镜,物体位于显微镜的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所以箭头通过水滴成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D. 透过水滴上方的凸透镜模拟显微镜的目镜会看到箭头更大的像,通过目镜成的是虚像,投影仪成像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11.BC
    【详解】A.由第3次实验数据可知,u=v=2f=20cm时,成等大的像,所以焦距为10cm,故A错误;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都大于1倍焦距,成实像,且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故B正确;
    C.当u=45cm时,大于20cm,即大于2f,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故C正确;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放上眼镜片后,像距变大,说明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BC。
    12.ACD
    【详解】A.如图所示,物距小于像距,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当透镜向右移动时,相当于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增大、此时像距减小、像变小,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故B错误;
    C.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烛焰上任一点发出的光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仍然是完整的像,故C正确;
    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ACD。
    13.ABD
    【详解】A.烛焰位于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
    BC.烛焰位于b、c两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但b点位置距离透镜大于c点位置到透镜的距离,因此在c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比在b点出现的实像大,即最大,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故B正确、C错误;
    D.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故D正确。
    故选ABD。
    14.ABC
    【详解】A.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孔成像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都可以成在光屏上,故A正确;
    B.如果减少照相机跟被摄物体的距离,物距变小了,必须增大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即增大像距,才能再次成像,故B正确;
    C.如果只减少小孔与被摄物体的距离,物距变小,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照相机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ABC。
    15.AD
    【详解】AB.物距大于f时成实像,所以物体在a、b、c三点成实像,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烛焰位于a点时,物距最大,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B错误;
    C.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而b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烛焰位于d点时,物距u2f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因为凸透镜成实像中,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4)u=13cm跟u=15cm相比,物距变小了,故像距变大、像变大;
    (5)凸透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所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
    (1)根据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的特点进行分析;(2)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3)(4)利用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解答;(5)光路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24.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10.0     缩小     照相机     像完整亮度变暗     凹     35.0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1)[1]实验过程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蜡烛距离透镜为
    s=50.0cm-40.0cm=10.0cm
    此时在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是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即凸透镜右侧为平行光),说明蜡烛正好在焦点上,则由焦距的定义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3][4]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30.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3)[5]当用纸挡住透镜的某一部分时,由于通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会比原来变暗,但仍成完整的像。
    (4)[6]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由于焦距变小,折光能力变强,像会成在光屏的前方,所以需要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可以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
    [7][8]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光具座35.0cm刻度处,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25.     较暗     缩小     照相机     变小     正立     右     近视
    【详解】(1)[1]实验应在较暗环境下进行,这样可以使光路更加清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2][3]由甲图可知,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4]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变小。
    (3)[5]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此时物距为7cm,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
    (4)[6][7]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此时物距等于六倍的焦距,相当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变远,所以应将蜡烛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像会提前会聚,所以要使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制成的,所以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近视镜片。
    26.     虚     5     A
    【详解】(1)[1]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蜡烛的像,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A的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2]由题意可知,当物距为10cm时,物体成一个等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
    (3)[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
    【详解】由图可知,这是凹透镜,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其一是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其二是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如图,过光心的光线,沿光线方向延长; 另一个光线,先用虚线连接入射点和右侧焦点F,然后用实线延长做出入射光线。

    28.
    【详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作图如下:

    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作图如下:

    29.


    【详解】(1)S为一点光源,S′为其像点,则S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过S′点;由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经过凸透镜的焦点,则过S点作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线SB,再连接BS′交主光轴于F点,则点F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2)将SA延长,与凸透镜交于点C,由于S点发出的任意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过其像点S′,则连接CS′,就是入射光线SA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0.
    【详解】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

    点睛: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31.
    【详解】左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右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32.     当观察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大     C     ①③⑥
    【详解】(1)[1]由材料得,当观察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由这句话能够得出“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小”。
    (2)[2]只飞鸟对人眼形成的视角在变小,表明小鸟远离人远,那么观察它时,晶状体变薄,人眼晶状体的焦距要变小。
    (3)[3]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到极远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4]若换上焦距更小的透镜,会聚能力变强,像会靠近凸透镜,则①将光屏靠近凸透镜,能接收到像;②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不能接收到像;③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像距变小,能接收到像;④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不能接收到像;⑤给凸透镜前戴上凸透镜,会聚能力更强,不能接收到像;⑥给凸透镜前戴上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能接收到像,故选①③⑥。
    33.     凸透镜     光屏     小     C     A     25
    【详解】(1)[1][2]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3]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即焦距变小,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4]AB.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因焦度,所以,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文中信息可知,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所以透镜的焦距越长,折光本领越小,透镜的焦度越小,镜片的度数越低,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5]由材料中“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可知,这个同学配的眼镜是近视镜;用图乙中的A为凹透镜,BC为凸透镜,D为平面镜,则小明矫正视力需选用图乙中的A透镜。
    (5)[6]因为眼镜的度数等于焦度的100倍,又因为,小明的爷爷配的眼镜为+400度,即



    34.     凸     会聚     变长     C     强     前方     凹     ﹣200
    【详解】(1)[1][2]人眼晶状体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当人眼由看近景而改看远景时,物距变大了,此时应增大晶状体焦距,像才能成在视网膜上。
    (2)[4]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到极远处,故ABD不符合蛱,C符合题意。
    故选C。
    (3)[5][6][7]近视眼患者由于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远处来的光线在视网膜前便会聚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需要佩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8]由题意,此透镜的焦距
    f=50cm=0.5m
    小明是近视眼,由题意可知,他佩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

    35.     弯曲程度     缩小     像距     漫反射     前方     B
    【详解】(1)[1][2]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获得清晰的像,相当于改变透镜的焦距。
    (2)[3]由短文可知,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4]漫反射的光可以射向各个方向,因此,人眼之所以能看清各种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表面能将光线通过漫反射进入人眼后在视网膜成像的缘故。
    (3)①[5]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焦距变小,会聚能力变强,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
    ②[6]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因此,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极远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B符合题意。
    36.     运动     熔化     汽化     升华     凸     倒立     缩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1]上升的火箭相对大地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故以大地为参照物,上升的火箭是运动的。
    (2)[2][3]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成的液态物质在高温下会变成气态物质,是汽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4]当温度很高时,表层的固态物质直接变成气态物质,发生升华现象,吸收大量的热量。
    (3)[5][6][7]手机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和照相机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8]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航天员在真空环境中活动时,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外界听不到声音。
    37.     ①⑤     ②⑥     ④⑦     近视     凹     倒     物体     远离
    【详解】(1)[1]眼睛晶状体是将远处的物体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望远镜的物镜、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2]显微镜中的目镜与望远镜的目镜与物镜所成的实像距离较近,距离小于一倍焦距,作用所将实像再次放大,所以它们相当于放大镜。
    [3]显微镜中的反光镜是将光线反射到载物台上,增加载玻片亮度;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屏幕上,它们都利用光的反射。
    (2)[4][5]图甲中,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是晶状体变厚了,是近视眼,要戴上凹透镜来矫正。
    (3)[6][7][8]投影仪的物距在1到2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此时物距变小,像就变大,所以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该将镜头向物体调节;为了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根据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所以投影仪应适当远离屏幕;投影仪要倒插幻灯片,所以在屏幕上的像是正立的。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机械能和内能(基础篇)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鲁教版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机械能和内能(基础篇)含解析,共21页。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质量和密度(基础篇)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质量和密度(基础篇)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6.2 压强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6.2 压强练习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