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卷(卷二)
展开【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卷
(卷二)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碱、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食盐水、纯碱、干冰 | B.天然气、氢氧化钾、大理石 |
C.冰水混合物、苛性钠、二氧化锰 | D.液化石油气、熟石灰、二氧化硫 |
2.2021年3月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B.只有水能做溶剂,溶质都是固体 |
C.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 D.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10mL水 | B.取少量液态药品 |
C.保存氧气 | D.闻气体的气味 |
4.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 |
B.33℃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
C.27℃时,往26g丙里加10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 |
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S甲>S乙>S丙 |
5.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单原子层石墨,它是目前发现最薄、强度最大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碳单质 | B.石墨烯能还原氧化铁 |
C.石墨烯不能燃烧 | D.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6.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铁丝均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则氧气具有可燃性 |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C.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
D.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7.不同元素在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时,呈现的化合价有所不同。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元素表现+3价的是
A.SO2 | B.Al2O3 | C.NaCl | D.NH3 |
8.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引起世界关注,下列有关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分离 | B.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 |
C.缓冲发动机点火启动 | D.返回舱成功着陆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检验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燃着的木条 |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
C.木炭、镁带等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
D.一种物质只能作为一个反应的催化剂 |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于电池电极 |
B.不锈钢的硬度较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
C.液态氧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
D.固体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
11.下列物质的分类及用途,有错误的是
A.金刚石 单质 做首饰 | B.甲烷 有机物 做燃料 |
C.碳酸氢钠 酸 焙制糕点 | D.氧化钙 氧化物 做食品干燥剂 |
12.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银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 |||
B.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 |||
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 |||
D.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 | |||
| 二、填空题 | ||
13.图Ⅰ是小明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Ⅲ。
【实验操作】
a、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c、图Ⅲ实验中,在棉花中滴入浓氨水,观察到干酚酞滤纸条不变红色,湿酚酞滤纸条红色
【分析讨论】
(1)图Ⅱ中,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___________(填“B”或“C”)中酚酞溶液更快变红; AD试管中液体没有变红是因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酚酞分子不运动B.酚酞分子运动速率太慢。
(2)由图Ⅱ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Ⅱ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写一点)。
【拓展】
(4)实验Ⅲ通过两支试管滤纸条的颜色变化,说明氨气与水发生了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三、简答题 |
1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 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回答一种即可)。
(3)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_____。
(4)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_____。
| 四、实验题 |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时,加入液体药品液面高度应该是___________(填A装置的“a”和“b”)。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符号(文字)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C试管口还要放___________,这样改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若用上图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填“e”或“f”)端导口。
| 五、科学探究题 |
16.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你认为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___;再向滤出固体中加入______ | ______;______ | 猜想正确 |
【拓展与应用】
(1)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使用石灰水时应注意______。
(2)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 六、计算题 |
17.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b的数值为多少。
(2)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仿真卷(二):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仿真卷(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检测卷(卷二):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检测卷(卷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卷(卷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卷(卷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