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范祖禹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范祖禹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范祖禹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祖禹字淳甫。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既至京师,所与交游,皆一时闻人。镇器之曰:“此儿,天下士也。”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 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初,苏轼约俱上章论列,谏草已具,见祖禹疏,遂附名同奏,曰:“公之文,经世之文也。”竟不复出其稿。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贬安置贺州,卒,年五十八。 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①”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开列古义,参之时事,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 (选自《宋史•范祖禹传》)【注】语出《尚书•五子之歌》,意为“在宫里贪恋美色,外出贪图游猎”。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B.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C.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D.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事,文中指他人的事情,现代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事工作等。B.甲科,宋朝的甲科、乙科都是指考中进士,且甲科一定优于乙科。C.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为“薨”,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D.缗钱,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汉代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祖禹勤奋好学,与名人为友。幼年父亲去世,每逢佳节,他悲伤痛苦得好像无处容身,闭门读书;他在京城时多与名人交游。B.范祖禹专心修史,淡泊仕途。他跟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多年不谋取官职;书编成后,司马光推荐他担任秘书省正字。C.范祖禹才能突出,受人称赞。宣仁太后去世,范祖禹上奏,苏轼看到后,极力赞颂范祖禹的奏文,并放弃了自己的奏稿。D.范祖禹重视礼节,为官恭谨。他讲授《尚书》过程中,先正衣冠,又拱手诵读两遍,礼仪备致,直到皇帝再三点头才退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 ②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5.为什么范祖禹会申请外调?结果怎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祖禹字淳甫,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已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既至京师,所与交游,皆一时闻人。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哲宗立,擢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以婿嫌辞,改祠部员外郎,又辞。夏暑权罢讲,祖禹言:“陛下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如好学,则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佐德业,而致太平;不学,则小人皆动其心,务为邪谄,以窃富贵。且凡人之进学,莫不于少时,今圣质日长,数年之后,恐不得如今日之专,窃为陛下惜也。”蔡确既得罪,祖禹言:“自乾兴以来,不窜逐大臣六十余年,一旦行之,流传四方,无不震耸。确去相已久,朝廷多非其党,间有偏见异论者,若一切以为党确去之,惧刑罚失中,而人情不安也。”时大臣欲于新旧法中有所创立。祖禹以为:“朝廷既察王安石之法为非,但当复祖宗之旧,若出于新旧之间,两用而兼存之,纪纲坏矣。”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贬武安军节度副使,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选自《宋史•范祖禹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B.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C.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仕是指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把官职交还给皇帝。B.疏在文中是指古代臣子向皇帝进言的奏折,属于议论文的一种文体。C.薨是指古代诸侯之死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亦可指帝王和王后的死。D.学士最早指古代读书的贵族子弟。文中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祖禹深得器重,不附权贵。王安石执掌朝政时,特别器重他,王安国将这些情况告诉了祖禹,但范祖禹最终没有前去拜见王安石。B.范祖禹为人耿直,勇于进谏。蔡确获罪后,朝廷认为有偏见异议的都是蔡确的人,要全驱除,他奏折反对这一做法。C.范祖禹自觉避嫌,主动辞官。在吕公著执政的时期,祖禹以自己是吕公著的女婿为由,主动辞去了朝廷D.范祖禹关心百姓,敢于直言。吴中发大水,皇上下令赈济救灾,谏官认为灾情汇报信息虚假,但他认为,所言灾情属实,应立即赈灾。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圣质日长,数年之后,恐不得如今日之专,窃为陛下惜也。(2)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曰:“吾汉将军邓禹。”遂以为名。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莞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神宗崩,祖禹上疏论丧服之制曰:“先王制礼,君服同于父,皆斩衰三年,盖恐为人臣者不以父事其君。自汉以来,不惟人臣无服,人君遂不为三年之丧。朔望,群臣朝服以造殡宫,是以吉服临丧;人主衰服在上,是以先帝之服为人主之私丧,此二者皆礼之所不安也。”哲宗立,擢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以婿嫌辞,改祠部员外郎,又辞。除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吕公著薨,召拜右谏议大夫。蔡京镇蜀,祖禹言:“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如使守成都,其还,当使执政,不宜崇长。”迁给事中。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拜翰林学士,范氏自镇至祖禹,比三世居禁林,士论荣慕。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先按讲其说。开列古义,参之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宋史·范祖禹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B.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C.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D.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斩衰,丧服名。衣服用粗麻布制成,不缝边。斩衰与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B.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十五那一天叫“望”,十六叫“既望”。C.禁,指皇帝的住处。禁林,一是指皇家园林,二是指翰林院的别称。禁林在文中指的是后者。D.《尚书》,又名《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祖禹勤于读书,潜心修史。他年幼丧父,身世孤单,每逢佳节尤感悲伤,就闭门读书;他跟从司马光编修史书,在洛阳十五年不求升迁。B.范祖禹不媚权贵,清廉自律。他深受执掌朝政的王安石的看重,但最终未去拜见;吕公著当权,他因是吕公著的女婿而避嫌,接连推辞任命。C.范祖禹心系天下,体恤百姓。吴地水灾,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请求核查,他封还谏官的奏章,认为上奏灾情属实,不应当问罪惩责。D.范祖禹为人耿介,直言进谏。神宗去世,他上疏论丧服之制不合礼制;宣仁太后去世后,朝廷人心不稳,他担心小人乘机害政而勇于进言。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2)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14.为什么范祖禹被赞誉为“讲官第一”?请简要概括理由。 答案1、D句子翻译为:宣仁太后去世,中外议论纷纷,人人怀着观望的心情,在职位的人害怕恐惧,没人敢说话。祖禹担心小人乘机危害政治,于是上奏。“中外议论汹汹”,“中外”为名词,作“议论”的定语,“汹汹”谓语,本句为主谓句,前后应断开,排除AC;“在位者”作“畏惧”的主语,其后不可断,排除B。2.A“文中指他人的事情”错误。文中“人事”指“交际应酬”。3.D“礼仪备致”理解错误。原文为“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范祖禹为皇帝讲授《尚书》时拱手诵读两遍,并非体现了他礼仪备致,而是提醒皇帝要重视“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等内容。4.①富弼退休后住在洛阳,一向严肃刚毅,关起门来很少和人交往,唯独对待范祖禹很好。②范祖禹平时小心谨慎,嘴上不说别人的过失,到了碰上事情时,就明辨是非,没有一点隐讳。5.①当时朝廷有用章惇做宰相的意思,范祖禹竭力说章惇不可任用;他的意见不被皇帝听从,于是请求调任外地。②皇上打算要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内外阻挠的人很多,于是任命他做陕州知州。参考译文:范祖禹字淳甫。从小成为孤儿,叔祖父范镇抚育他像自己的儿子。祖禹自己认为幼失怙恃,身世孤单,每过年时亲戚宾客庆集,他却忧伤好像无所容身,闭门读书,从没有参预应酬请托。不久以后到达京城,所有与他交游的,都是一时著名人物。范镇器重他说:“这个孩子,是天下士人。”中进士甲科。跟随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阳十五年,不事职位的升迁。书修成,司马光推荐他任秘书省正字。当时王安石当权,尤其爱重他。王安国与祖禹友善,曾告诉王安石看重他的意思,祖禹终没有前去拜见。富弼致仕后居住在洛阳,向来严肃刚毅,闭门很少与人交接,惟独厚待祖禹;病情加重,召见祖禹授以密疏,大致是议论王安石误国以及新法的危害,言辞极为愤慨中肯。富弼去世,人们都认为不可以上奏,祖禹最终上奏了此事。吴地发大水,诏令拿出百万斛米、二十万缗钱赈济救灾。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请求加以验证考实。祖禹封回其奏章,说:“国家根本,仰给于东南。现在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向上要吃,以解脱朝夕之急。上奏灾情即使稍有夸大,正当略而不问。如果稍加惩责,恐怕今后没有人敢说话了。”宣仁太后去世,中外议论纷纷,人人怀着观望的心情,在职位的人害怕恐惧,没人敢说话。祖禹担心小人乘机危害政治,于是上奏。起初,苏轼约祖禹一同上奏章论列,谏书已经写好,见到祖禹的奏疏,就附名同奏,说:“您的文章,是经世之文。”终不再拿出他的稿子。当时有以章惇为宰相的意思。祖禹极力说章惇不可以任用,没被同意,于是请求外任。哲宗且打算大加任用祖禹,但内外阻止的人很多,就以他为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官论祖禹修《神宗实录》诋毁诬陷,被贬逐指定在贺州居住,去世,终年五十八岁。祖禹平常谦恭谨慎,不讲别人的过错。到遇到事情,则辨别是非,一点不隐瞒。曾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句话,拱手再次朗读,站着说:“希望陛下留意听讲。”皇帝再三点头,才退下。每次当要侍讲的前天晚上,必定端正衣服帽子,好像在皇帝的侧边,命子弟侍读,预先研求讲解的学说。开列古义,参考时事,没有一句长话。苏轼称他是讲官第一。6、B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呼天赴诉”“开口仰哺”并列结构,中间断开,排除AD;“脱”的宾语是“急”,不要断开,排除CD;7.C“亦可指帝王和王后的死”错误。帝王和王后的死亡称为崩。8.D“但他认为所言灾情属实,应立即赈济”错误。文中有“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的信息,说明范祖禹只是说“灾情即使稍有夸大,应当忽略不追究”,没有肯定所述灾情符合实际。9.(1)现在陛下一天天长大,数年之后,恐怕就不像现在那样专心,我替陛下感到惋惜。(2)当时皇上有用章惇为宰相的意思,祖禹竭力说章惇不可以任用,没有被采纳,他就请求调任外地。参考译文:范祖禹字淳甫,幼年丧父,叔祖父范镇抚养他如同自己的儿子。但范祖禹仍因为自己是孤儿而伤心不已,每当别人参加喜庆宴会时,他都面容凄惨,心情抑郁。整日里闭门读书,从不干预人事。后来到了京城汴梁,所接触的都是一时名人。当时是王安石执掌朝政,也十分看重范祖禹。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与范祖禹十分友善,曾示意范祖禹去拜谒王安石,但范祖禹竟不为名利所动,没去拜谒。富弼致仕以后住在洛阳,很少与人接触,唯独对范祖禹例外;富弼病重时,召来范祖禹授给他临终密疏,主要是论述王安石查封误国和新法的弊端,言辞十分激切。富弼死后,别人都认为这样的奏疏奏上去肯定会得罪王安石,建议范祖禹不要上奏,但范祖禹还是坚持上奏了。哲宗继位,范祖禹擢任右正言。后吕公著执掌朝政,而范祖禹是吕公著的女婿,避嫌辞职改任祠部员外郎,不久又辞职。夏天暑热,暂停讲书,范祖禹上疏皇帝认为,“陛下今日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如好学,叫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佐德业,而致太平;不学,则小人皆动其心,务为邪谄,以窃富贵。”建议哲宗恢复讲读。不久,范祖禹迁任起居郎,又召任中书舍人。吕公著死去,召拜右谏议大夫,首次上疏论皇帝正心修身的必要性。蔡确得罪,范祖禹上疏,建议宽厚对待大臣。蔡京在蜀地任职,范祖禹上疏批评蔡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当时的执政大臣想在新法、旧法中间依违模棱,范祖禹上书反对。皇帝当时准备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内外反对的人为数不少,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不久,有人上奏论范祖禹在撰修《神宗实录》时刊落事迹、变乱美恶,再加上曾经上书谏禁中雇乳媪事,于是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二地;不久,又迁往宾州、化州二地安置,很快死去,卒年五十八岁。10、B本题中,“疾笃”意思是富弼病重,主语省略,“笃”是本句的谓语,主谓结构;“召授以密疏”召见祖禹并授以密疏,本句主语省略,前面应断开,排除AD项;“不可奏”的宾语是密疏,“祖禹”是最后一句的主语,故之间应断开,排除C项。本句译为:富弼病情加重,召见祖禹授以密疏,大致是议论王安石误国以及新法的危害,言辞极为愤慨。富弼去世,人们都认为不可以上奏,祖禹最终上奏了此事。11.B“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朔’”错误。朔是阴历每月初一。12.C“上奏灾情属实,不应当问罪惩责”错。原文意思是“上奏灾情即使稍有夸大,正当略而不问”。13.(1)富弼辞官(退休)后居住在洛阳,向来严肃刚毅,关门闭户很少和人交往,唯独优待祖禹。(2)当时(朝廷)有用章惇做宰相的意思,祖禹极力说章惇不可以任用,没被(皇帝)听从,于是请求调任外地(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14.①坚持原则,尽心尽责;②注重仪表与规矩,精心准备,一丝不苟。③内容丰富,语言精当。参考译文: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他出生时,母亲梦见一伟岸男子身披金甲进入寝室,说:“我是汉代将军邓禹。”于是取名祖禹。从小失去父亲,叔祖父范镇抚育他像自己的儿子。祖禹自己认为幼失父亲,每过年时亲戚宾客庆集,他却忧伤悲痛好像无所容身,就闭门读书,不曾参预应酬。中进士甲科。跟随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阳十五年,不事职位的升迁。书修成,司马光推荐他任秘书省正字。当时王安石当权,尤其爱重他。王安国与祖禹交好,曾告诉王安石看重他的意思,祖禹最终没有前去拜见。富弼辞官后居住在洛阳,向来严肃刚毅,关门闭户很少和人交往,唯独优待祖禹。富弼病情加重,召见祖禹授以密疏,大致是议论王安石误国以及新法的危害,言辞极为愤慨。富弼去世,人们都认为不可以上奏,祖禹最终上奏了此事。神宗去世,祖禹上疏论丧服之制说:“先王制作礼仪,君服与父服相同,都是穿斩衰朝服,服期三年,大概是担心为人臣的不以父事其君。自从汉代以来,不只是人臣不按丧礼规定穿戴丧服,人君也不守三年之丧。每月的初一、十五,大臣们穿着上朝的衣服来到殡宫,这是以吉服临丧;人主穿丧服在上,这是以先帝的丧服作为人主的私丧,这二者都是礼制所不安的。”哲宗即皇帝位,提拔祖禹为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因女婿的嫌疑辞谢,改为祠部员外郎,再次辞谢。被任命为修《神宗实录》检讨,升任著作郎兼侍讲。吕公著去世,任命右谏议大夫。蔡京镇守蜀州,祖禹说:“蔡京小有才能,不是正直之士。如果使他镇守成都,他回来,当会让他执掌朝政,不应推重助长。”升迁为给事中。吴地发大水,皇上诏令拿出百万斛米、二十万缗钱赈济救灾。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请求加以验证考实。祖禹封回其奏章,说:“国家根本,依靠东南地区供给。现在一方百姓呼喊上天奔走求告,开口等待救助,以摆脱朝夕的急困。上奏灾情即使稍有夸大,应当忽略不追问。如果稍加惩责,恐怕今后没有人敢说话了。”兼任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被授予翰林学士,范氏从范镇到祖禹,连续三世位居翰林院,士大夫认为荣耀羡慕。宣仁太后去世,中外议论纷纷,人人怀着观望的心情,在职位的人害怕恐惧,没人敢说话。祖禹担心小人乘机危害政治,于是上奏。当时有以章惇为宰相的意思,祖禹极力说章惇不可以任用,没被皇上听从,于是请求调任外地。哲宗打算大加任用祖禹,但内外阻止的人很多,就以龙图阁学士身份知陕州。言官论祖禹修《神宗实录》诋毁诬陷,连续贬逐为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又移居宾州、化州而去世,终年五十八岁。祖禹平常谦恭谨慎,不讲别人的过错。到遇到事情,则辨别是非,一点不隐瞒。曾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句话,拱手朗读两遍,后退站着说:“希望陛下留意听讲。”皇帝再三点头同意,才退下。每次当要侍讲的前天晚上,必定端正衣服帽子,好像在皇帝的侧边,命子弟侍读,预先研求讲解的学说。开列古义,参考时事,语言简练而且适当,没有一句长话。苏轼称他是讲官第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杜杲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宋史专题练习—范祖禹(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宋史专题练习—范镇传(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