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071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071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0071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潼南区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展开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谚 (yàn)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泼风趣的艺术性语言。
B.踏着熟悉的林荫小道,逝去的日子在眼前流动,往事历历,不觉润湿了眼眶(kuāng)。
C.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某些国家与邻为敌,甘愿充当大国的马前卒(zú)。
D.今春以来,天旱无雨,庄稼枯死,只剩下龟(jūn)裂的田地在烈日下呻吟。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辐射 追朔 大彻大悟 垂珠连珑
B.恬静 陨石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C.脑畔 撺掇 戛然而止 周而复始
D.雾霭 斡旋 海枯石烂 消声匿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读书,有的书只需读其部分,有的只需大体涉猎,少数则需全读,读时需全神贯注。
B.那乐声,高亢雄浑,在夜雾中直冲霄汉,令人叹为观止。
C.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碰撞,就会迸溅出无数火花。
D.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败叶,一地狼藉。
4.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5.仿写:下面例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得抄袭例句)
示例: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备选词语:火锅 烟花 上课铃
6.名著阅读。
根据《傅雷家书》相关内容,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傅雷家书》主要是傅雷写给长子 (人名)的信件。在信中,他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希望儿子要有艺术、人格尊严,做一个“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阅读下面链接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链接①:【八月十六日晚】 孩子: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资料链接②:【三月一日】在经济方面,与其为了孩子将临而忧虑,不如切实想办法,好好安排一下。衣、食、住、行的固定开支,每月要多少,零用要多少,要有计划,然后严格执行……遇到每一笔非生活必要开支,都要冷静的想一想,是否确实必不可少……
问题探究:金庸先生曾经评价:“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请结合原著内容及“资料连接”,谈谈你对金庸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7.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学校将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内涵我诠释]
请分别概括下列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活动我策划]
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选定诗歌朗诵资料,做好朗诵准备;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诗歌朗诵展示;
②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古诗文积累
(1)请将下表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类别 | 古诗文句子 | 出处 |
美好爱情 | ① ,君子好逑。 | 《诗经•周南•关雎》 |
② ,白露未晞。 | 《诗经•秦风•蒹葭》 | |
③挑兮达兮, 。 | 《诗经•郑风•子矜》 | |
离情别绪 | ④ ,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劳役悲歌 | ⑤微君之躬, ? | 《诗经.邶风.式微》 |
襟怀抱负 | ⑥ ,端居耻圣明。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2)古往今来,离愁别恨在所难免。挚友离别,我们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历代
传唱的名句“ , ”给予劝勉。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景气势磅礴,言志婉转含蓄,诗句“ , ”就富有表现力,写出了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之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敷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心胸狭隘、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12.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两文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各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⑭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⑮ 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⑯ 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⑰ 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⑱ 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⑲ 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⑳ 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㉑风雪愈紧了。
㉒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家乡有句老话,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13.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 情感变化 |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 ① |
② | 疑惑 |
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 ③ |
④ | 释然 |
14.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15.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
16.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误会(一处即可),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7.研读第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24日莫高窟等石窟暂停开放,基于过去几年在数字化领域的尝试,敦煌研究院在近期推出了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抢先体验版。2月20日,抖音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联手国内九大博物馆,让大家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看遍各大博物馆奇珍异宝;同日,淘宝也推出了“博物馆云春游”活动,联手八大博物馆在31日带来一场长达12小时的文化之旅。这场线上文化体验的背后,“云文旅”现象也悄然萌芽。隔屏畅聊“云聚餐” 直播打碟“云蹦迪” 强身防疫“云健身” 足不出户“云购物” …… 转眼之间,似乎所有行业都加速迈进了“云时代”,“云”上生活冲破了空间限制,短短一个月内, “云卖房”“云卖车”“云发布会”等原本意想不到的“云沟通”新形式纷纷出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万物皆可“云”似乎已经成为现实。因疫情兴起的“云沟通”一方面加速了人们对于全新沟通形式的探索,另一方面也让更多平台、品牌看到了自身的潜力。
材料二
《纽约时报》:云计算到底指什么?
云计算的说法正在广为流行,“它正在成为一个大众化的词语”。但是,问题是似乎每个人对于云计算的理解各不相同。作为一个对互联网的比喻,“云”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一旦同“计算”联系起来,它的意义就扩展了,而且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有些分析师和公司把云计算仅仅定义为计算的升级版——基本上就是互联网上提供的众多虚拟服务器。另外一些人把云计算定义的更加宽泛,他们认为用户在防火墙保护之外消费的任何事物都处于“云”之中。云时代就是云计算时代,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这将是一个时代的来临。材料三与传统生活模式相比,“云生活”模式具有节省时间、服务精准等优势。“云医疗”让每一个医院不再是信息的孤岛。数据渠道畅通,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以往病人在医院排长队挂号、缴费的苦恼,也将随着一些多功能医疗App 的出现而烟消云散。有了电子健康档案和数据分析,医生可以随时精准诊疗。“云办公”让优质资源得以共享,重复资源能够被迅速发现,合理的配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灵活的办公地点节省了通勤的时间,灵活的办公时间更便于及时准确地处理突发问题。当下的“云课堂” 也配置了丰富多样、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资料,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弥补了以往学习方式中用时过长、效率不高的缺陷。
2020年2月中旬之后,全国各大中小学相继开启“云课堂”。从面对面、面对黑板到面对屏幕,从教室空间到网络空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线上教学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教师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课堂情况。因为网络上教师与学生存在着距离,无法与学生直面交流,不知道学生是否还在课堂现场,不了解学生的思路是否与自己的教学思路相伴而行。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如何调整并适应这一全新的教学场景和模式,“课堂”如何发展得更完善,这都是我们仍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18.阅读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随着“云卖房”“云卖车”等原本意想不到的“云沟通"新形式的纷纷出现,万物皆可“云”已经成为现实。
B.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出现,将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来临。
C.“云医疗”可让数据渠道畅通、缓解医疗资源不均难题,医生也可以根据病人以往的健康数据进行精准诊疗。
D.“云课堂”相比传统课堂存在很多优势,随着“云课堂”的发展和完善,“云课堂”取代传统课堂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9.材料一从“云游敦煌”写起,有何用意?
20.材料三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答出2种即可)
21.与传统课堂比较,“云课堂"的优势和不足各有哪些?
四、写作(55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⑴题目:信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信”的解释有:➊信用,诚实,不欺骗:守~失~|威~|言而有~。❷相信,不怀疑,认为可信:~托|~任|~仰|~心。❸按照习惯的格式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给指定的对象看的东西; 书信:送~|~笺|证明~。❹随意;放任:~步|~口开河。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含义,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⑵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乡潼南,渝西生态文化旅游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国家卫生城市,四季宜居。 先后诞生了杨闇公、杨尚昆、杨白冰等时代伟人。太安鱼、狮子舞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潼南有大佛寺景区、双江古镇、崇龛陈抟故里景区等人文景点。潼南是川渝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有渝遂铁路、渝遂高速公路…… 你生活在潼南,对潼南非常熟悉和热爱。近日,你家亲戚张伯伯准备来潼旅游,请你给张伯伯写一封书信,邀请他到潼南做客。此时的你准备给张伯伯说点什么…… 要求:书信署名为“小南”,日期为4月30日。
答案
1.B
2.C
3.B
4.D
5.示例一:这火锅,使沉寂的味蕾在麻辣中绽放,使平静的心情在畅快中沸腾。 示例二:这烟花,使宁静的夜空立即变得喧闹起来,使暗淡的四周立即变得灿烂起来。 示例三:这上课铃,使喧闹的校园立即变得安静,使散乱的思绪迅速聚拢。
6.(1)傅聪;礼仪要得体
(2)开放类题型,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7.(1)历经磨难,坚韧顽强(坚韧刚毅,执着坚守);任重道远,求索不止(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2)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朗诵顺序或者推选评委设计奖项,制定评选细 则均可;评出奖项(等级),公布结果
8.(1)窈窕淑女;蒹葭萋萋;在城阙兮;无为在歧路;胡为在泥中;欲济无舟楫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交错相通;要同“邀”,邀请;扶,沿着、顺着;做记号
10.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②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11.C
12.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和平安宁,不受外界打扰。
13.悲伤(痛苦);长久对坐,胡乱猜测身份;意外(惊讶);拨通电话,与母亲坦然倾诉
14.在“我”看来,雪花象征着生活的压力和磨难,这些压力和磨难可以折磨老人的身体, 却不能打垮他的精神。
15.表现出“我”内心的纠结无奈。想找亲人诉说又不愿让他们担心;想找朋友交流却 又无人倾听;无奈之下选择独自承受。
16.因老人与“我”长久对坐,引发“我”对老人身份的三次误会(或:误认为老人是附近社区老年 服务队成员;误认为老人觉得“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误认为老人是“我”的亲人)。为情节的反转 作铺垫,增强了可读性。
17.① 坦然面对失败; ②对未来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18.C
19.通过对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云游敦煌”的叙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云时代” 的来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云时代”的说明。
20.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举“云医疗”的例子,并把传统医疗中的医院比作“信息孤岛”, 再将“云医疗”与传统医疗方式进行比较,具体有力、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云生活”模式具有时间节省、 服务精准等优势。
21.优势:①学习资源丰富;②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取资料,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③缩短了相应 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不足:①教师难以及时举握课堂情况、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思路不能及时掌握:②师生适应全新的教 学场景和模式是需要过程的。
22.略
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语言表达,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句子默写,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与运用,古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