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
展开 实验与探究
一、选择题(共15题,1~3题每小题2分,4~15题每小题2.5分,共36分)
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解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A正确;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B错误;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C正确;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不在装片和物镜上,故应位于目镜上,D正确。
【答案】 B
2.(2022·河北模拟)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实验的自变量是血浆和蒸馏水
D.实验证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所以血浆pH保持不变
【解析】 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A正确;“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B正确;自变量是血浆和蒸馏水,C正确;实验结果反映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维持相对恒定,变化幅度很小,D错误。
【答案】 D
3.(2022·重庆模拟)图为锌对番茄幼苗中生长素、色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生长素、色氨酸含量
B.对照组的培养液是含锌的完全培养液
C.生长素是番茄幼苗的分泌细胞合成的
D.锌可能通过促进色氨酸的合成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解析】 该实验自变量是有没有加Zn,因变量是生长素、色氨酸含量,A正确;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别是有没有加Zn,所以对照组是将番茄幼苗培养在含有Zn的完全培养液中,B正确;生长素是番茄幼苗的部分细胞合成的,C错误;根据坐标曲线可知缺锌时植物的色氨酸和生长素含量显著下降,在加微量锌后几十小时内,生长素和色氨酸均迅速增加,故锌能促进色氨酸合成进而影响生长素合成,D正确。
【答案】 C
4.(2022·北京专题练习)科研人员将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含一定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和二者的混合培养液中培养,发现几组实验都能够抑制根的生长。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烯如何抑制根的生长,科研人员又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培养液中培养,测得IAA的含量随着AC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下列关于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生长素都能抑制根生长,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B.两种激素单独处理和混合处理的探究实验,需要设置4组
C.还可增设用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培养拟南芥幼苗的实验
D.综合分析,乙烯有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抑制根生长
【解析】 乙烯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浓度来抑制根生长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因此不能说乙烯和IAA在抑制根生长方面有协同作用,A错误;两种激素单独处理和混合处理的探究实验,需要设置4组,即再加上对照组,B正确;还可增设用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培养拟南芥幼苗的实验,从而进一步研究乙烯抑制根生长的机理,C正确;乙烯有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抑制根生长,因为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根的生长,D正确。
【答案】 A
5.(2022·云南模拟)某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B.单侧光照射能够引起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C.生长素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生理作用
D.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解析】 图中甲、乙幼苗的形态学位置是相同的,不能体现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A错误;图中幼苗直立生长,没有体现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有无,由于甲幼苗直立生长,说明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生长,C正确;图中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所以无法体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错误。
【答案】 C
6.(2022·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阶段练习)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等做了如下实验。甲组: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再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乙组: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丙组: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做实验材料的好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放出氧气的部位
B.临时装片置于黑暗和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其目的是消耗水绵中的有机物
C.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
D.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对甲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解析】 好氧性细菌会集中在氧气产生的部位,水绵具有带状叶绿体,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做实验材料的好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放出氧气的部位,A正确;临时装片置于黑暗和没有空气的环境中,从而排除了光和氧气对实验的干扰,B错误;丙组的实验,根据好氧细菌集中的部位,可知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C正确;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将上述装片完全曝光,则好氧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对甲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照光部位,说明这些部位释放了氧气,即水绵的这些部位进行了光合作用,从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正确。
【答案】 B
7.(2022·江苏二模)将燕麦胚芽鞘和大豆下胚轴切段放在含2%蔗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等量的10 μmol/L生长素溶液,并定时测定切段的延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1小时之后燕麦胚芽鞘切段长度继续延伸
B.用生长素处理大豆的下胚轴,在0~1小时内伸长效果最好
C.本实验可用30%的蔗糖代替2%的蔗糖以获得更多能量
D.促进大豆下胚轴伸长的生长素溶液最适浓度为10 μmol/L
【解析】 本实验中,1小时之后燕麦胚芽鞘切段维持较高的延伸速率,长度继续延伸,A正确;用生长素处理大豆的下胚轴,在1小时附近伸长效果最好,在0~0.5小时内伸长效果较差,在1.5小时之后维持较好的伸长效果,B错误;30%的蔗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C错误;图中研究的是施加一定量生长素之后,时间变化对切段的延伸速率的影响,无法判断促进大豆下胚轴伸长的生长素溶液最适浓度,D错误。
【答案】 A
8.(2022·北京八十中模拟)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与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为验证上述实验结果,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①取两个成熟程度相似、大小相同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 ℃和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根据上述方案分析,该方案( )
A.设计完善,无不足
B.缺少对照实验
C.未能控制单一变量
D.样本数量过少且未重复实验
【解析】 该同学取两个成熟程度相似、大小相同的蓝莓果实,样本数量过少且未重复实验,可能因为个体差异具有偶然性,降低实验的可信度,A错误,D正确;该同学的实验方案设置不同温度处理的甲和乙两组,为相互对照实验,B错误;该实验方案中,除自变量温度的差异以外,其他变量如果实成熟度、大小和容积等均为无关变量,都控制为相同,所以该实验方案是控制了单一变量的,C错误。
【答案】 D
9.(2022·江苏常州模拟)科研人员对NH影响侧根分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将三组某植物幼苗(如图1)分别培养在不同培养基中,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PA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生长素载体的活性来抑制运输
B.比较Ⅰ、Ⅱ组结果,说明NH能促进该植物幼苗侧根分支生长
C.比较Ⅱ、Ⅲ组结果,说明在有NH时,NPA能抑制侧根分支生长
D.本实验可以证明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运至侧根
【解析】 Ⅱ、Ⅲ组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NPA处理,接受NPA处理后侧根数减少,根据生长素能促进根的生长可推测,NPA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生长素载体的活性来抑制运输,因而侧根生长受到抑制,A正确;Ⅰ、Ⅱ组的自变量是是否有NH的处理,根据Ⅰ、Ⅱ组结果Ⅱ组的侧根数量明显多于Ⅰ组可知,NH能促进该植物幼苗侧根分支生长,B正确;比较Ⅱ、Ⅲ组结果可知Ⅲ组接受NPA处理侧根数目明显减少,说明在有NH时,NPA处理能抑制侧根分支生长,C正确;根据自变量的设置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NH影响侧根分支的情况,并未探究生长素的运输,因此,本实验不能证明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运至侧根,D错误。
【答案】 D
10.(2022·山东日照模拟)科研人员将两只小鼠的侧身切开,之后将它们被切开的皮缝在一起,使它们的身体相互接触。当伤口愈合后,两只小鼠的毛细血管会相互渗透到对方身体组织中,两只小鼠将共用同一个循环系统,相互输送营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遗传背景越相近的小鼠进行共生实验越容易成功
B.用该共生模型鼠可探究小鼠出现龋齿是牙齿接触糖类导致还是血糖过高导致
C.老幼共生小鼠中老年小鼠大脑神经元再生能力增加表明年轻小鼠的血液中存在抗衰老因子
D.若遗传性肥胖小鼠体内存在一种能抑制正常小鼠食欲的激素,则共享肥胖小鼠模型中的正常小鼠也会出现肥胖现象
【解析】 选择遗传背景越相近的小鼠,相互之间不容易产生免疫排斥,因此进行共生实验更容易成功,A正确;用该共生模型将一个血糖浓度过高的小鼠与一个正常小鼠连接,如果正常喂食,都出现龋齿,推测是血糖浓度过高所致,如果正常小鼠没有出现龋齿,但牙齿接触糖类后出现龋齿,说明龋齿是牙齿接触糖类导致,B正确;老幼共生小鼠中老年小鼠大脑神经元再生能力增加,推测年轻小鼠的血液中存在抗衰老因子,通过共用的循环系统输送到老年小鼠,使其大脑神经元再生能力增加,C正确;若遗传性肥胖小鼠体内存在一种能抑制正常小鼠食欲的激素,该激素可以通过共用的循环系统输送到共享肥胖小鼠模型中的正常小鼠,导致正常小鼠食欲降低,不会出现肥胖现象,D错误。
【答案】 D
11.(2022·湖南娄底二模)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MoO后,紫色洋葱会由紫色变为绿色。某同学取若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均分为2组,甲组包裹若干层保鲜膜密封,乙组暴露在空气中,处理12 h后,将两组洋葱鳞片叶制成装片并置于一定浓度的Na2MoO4溶液中,观察细胞出现绿色的时间并统计变色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B.洋葱表皮细胞吸收的MoO可能改变了细胞液的pH
C.该实验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处理时间和Na2MoO4溶液浓度等
D.甲组出现绿色的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呼吸被抑制
【解析】 甲组经过包裹保鲜膜处理,则为实验组,乙组未处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属于对照组,A错误;花青素的颜色会随着pH的变化而发生,Na2MoO4溶液和洋葱表皮细胞中的花青素混合后可以使液泡由紫色变为绿色,说明洋葱表皮细胞吸收的Na2MoO4可能改变了细胞液的pH,B正确;处理时间和Na2MoO4溶液浓度等是可以影响实验结果,但控制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同的变量为无关变量,C正确;甲组包裹若干层不透气、不透水的薄膜,导致出现绿色的时间长,其原因可能是细胞呼吸被抑制,影响了主动运输,D正确。
【答案】 A
12.(2022·吉林高三阶段练习)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到对照实验和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进行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进行一个可减小实验误差的预实验
B.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过程中,进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C.拜尔的实验中将胚芽鞘尖端分别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左、右两侧,两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
D.切除小鼠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中存在自身前后对照
【解析】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进行一个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不能减小误差,A错误;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以初步确定促进或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范围,B正确;拜尔实验中将胚芽鞘尖端分别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左、右两侧,两组均为实验组,二者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C正确;切除小鼠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存在自身前后对照,D正确。
【答案】 A
13.(2022·河北邯郸一模)为探究长期摄入高碘及硒对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选取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饲养4个月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对照组
高碘组
高碘加硒组
血清中甲状腺激素
浓度/(nmol·L-1)
99.87
60.56
91.15
A.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实验小鼠的数量、饲养的时间等
B.高碘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小鼠发育滞后
C.高碘组小鼠的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对照组小鼠的
D.补硒能缓解高碘的作用,高碘加硒组小鼠的甲状腺重量大于高碘组小鼠的
【解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应控制的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所以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实验小鼠的数量、饲养的时间等,A正确;由表格信息可知,高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因而可知高碘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小鼠发育滞后,B正确;高碘组和高碘加硒组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多于正常对照组,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除了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外,还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所以高碘组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高碘加硒组和对照组,导致高碘组甲状腺重量大于对照组和高碘加硒组,C正确,D错误。
【答案】 D
14.(2022·辽宁铁岭期末)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有关实验,并定期对A组和B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构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自变量可能是温度,A组温度较B组更为适宜
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应轻轻震荡
C.A组和B组没有同时达到K值,可能是营养初始供给不同
D.若血球计数板的一个计数室包含25个中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0.1 mm3,取样的五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为45个(原液被稀释了20倍),则1 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4.5×108个
【解析】 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影响酵母菌繁殖,A组种群数量较多,说明A组温度可能最适合,A正确;在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应需振荡试管,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B正确;两组种群数量从开始时就发生变化,其中B组增长较缓慢,可能是初始供给不同,B组营养初始供给较少,C正确;25×16格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菌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菌数/80×400×104×稀释倍数,取样的五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数为45个(原液被稀释了20倍),则1 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45/80×400×104×20=4.5×107个,D错误。
【答案】 D
15.(2022·山东潍坊期末)琥珀酸脱氢酶是线粒体的一种标志酶,能催化琥珀酸(由丙酮酸转化而来)发生脱氢作用,脱下的氢可使蓝色的甲烯蓝还原为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与琥珀酸分子结构相似,能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中心,但不发生脱氢作用。现欲设计实验验证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从小白鼠心肌细胞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
B.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等量的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琥珀酸脱氢酶和甲烯蓝
C.可将蓝色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甲烯白时间的长短作为该实验的观测指标
D.增大琥珀酸的浓度,可以减弱丙二酸的抑制作用
【解析】 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小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A正确;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丙二酸,对照组加琥珀酸、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实验组加琥珀酸、丙二酸,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B错误;因为琥珀酸发生脱氢作用,脱下的氢可使蓝色的甲烯蓝还原为无色的甲烯白,此实验在验证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故可将蓝色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甲烯白时间的长短作为该实验的观测指标,C正确;因为丙二酸与琥珀酸分子结构相似,能与琥珀酸竞争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中心,故增大琥珀酸的浓度可增大琥珀酸的竞争力,以此减弱丙二酸的抑制作用,D正确。
【答案】 B
二、综合题(共5题,共54分)
16.(11分)(2022·贵州贵阳模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过程。
(1)生长素是在植物的向光性研究中被发现的,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乙烯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调节。
(3)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使植株变矮,原因是紫外光提高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没有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的3-亚甲基氧代吲哚。现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壮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此甲组给予适宜强度的可见光,乙组给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观察测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其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3)步骤2:根据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紫外光的有无,根据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甲组作为对照组,应该给予适宜的可见光,乙组作为实验组,应该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步骤3:实验中应该观察甲组植株生长是否高于乙组,需要测量植物的株高,并测量甲、乙两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因为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要符合“一定强度的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且此效应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因此实验结果为:与甲组相比较,乙组植物更矮,且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更高。
【答案】 (1)吲哚乙酸 幼嫩的芽和叶及发育中的种子
(2)正反馈
(3)有无紫外光 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 植物的株高 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与甲组相比较,乙组植物更矮,且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更高
17.(9分)(2022·山西运城期末)莲藕是被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下图表示在25 ℃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由此判断藕主要进行________呼吸。叶片可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光照强度低于a点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据题意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暗反应强度__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普通莲藕,在2000 lx的光照强度下,突变体莲藕总光合速率比普通莲藕______(填“低”或“高”)。
(4)为了得到图中的实验结果,实验的设计条件应包含( )
①置于相同CO2浓度的环境 ②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 ③置于相同的湿度环境 ④植株样本足够 ⑤选用生长状况一致的植株
【解析】 (1)多孔的藕是莲的地下变态茎,它分化出许多气道,并与露出水面上的部分彼此贯通,形成一个输送气体的系统。于是从叶片孔吸收进来的氧气就可以向下运输到地下部分,满足地下部分有氧呼吸的需要。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由此判断藕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叶片可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小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化学能,大部分转变为热能。(2)题干中说突变体莲藕的叶绿素含量较低,所以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较少,光合速率低,但是图中显示两者呼吸速率相同,所以光照强度低于a点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3)图中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大于普通莲藕,又因为二者呼吸作用强度一样,所以推测出突变体莲藕的总光合速率大于普通莲藕,但是题干中说莲藕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说明莲藕突变体的光反应低于普通莲藕的,因此推出突变体莲藕的暗反应强度高于普通莲藕,据图可知在2000 lx的光照强度下,突变体莲藕总光合速率比普通莲藕高。(4)为了得到图中的实验结果,实验设计自变量是不同的光照强度,实验的设计条件应包含①置于相同CO2浓度的环境、②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③置于相同的湿度环境、④植株样本足够、⑤选用生长状况一致的植株。
【答案】 (1)有氧 ATP中活跃化学能和热能
(2)突变体莲藕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较少,光合速率低,并且两者呼吸速率相同
(3)高于 高
(4)①②③④⑤
18.(10分)(2022·吉林三模)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特点如表所示)。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
截毛
刚毛变短
?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Ⅱ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Ⅱ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因为它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2)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F1雌雄果蝇交配,得到的F2__________(“符合”或“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控制刚毛/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现有甲、乙、丙雌雄果蝇若干,请用一代杂交实验来证明上述结论,要求写出该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题意“从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可知,截毛、黑体、残翅为隐性性状。据表格信息可知,体色和翅型的基因都在Ⅱ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用A/a(灰体/黑体)、B/b(长翅/残翅)、D/d(刚毛/截毛)表示。(1)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相对性状明显、染色体数目少、子代数量多等特点,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2)据分析可知,乙(黑体长翅)基因型为aaBB、丙(灰体残翅)基因型为AAbb,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是灰体、长翅;据题意可知,乙、丙均为刚毛的纯合子,故乙丙杂交,F1均为刚毛纯合子。综上所述,F1表现型为灰体长翅刚毛。据表格信息可知,由于控制体色(A/a)和翅型(B/b)的基因都在Ⅱ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F1雌雄果蝇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3)若控制刚毛/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则截毛雌果蝇XdXd和刚毛雄果蝇XDY交配,子代基因型为XDXd、XdY,雌果蝇都为刚毛,雄果蝇都为截毛;若控制刚毛/截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截毛雌果蝇dd和刚毛雄果蝇DD交配,子代基因型为Dd,无论雌雄果蝇均为刚毛。故若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证明控制刚毛/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实验思路为:选择若干乙或丙的刚毛雄果蝇和甲的截毛雌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刚毛/截毛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为:子代雌果蝇都为刚毛,雄果蝇都为截毛,则可证明控制刚毛/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
【答案】 (1)易饲养、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相对性状明显、染色体数目少、子代数量多
(2)灰体长翅刚毛 不符合 控制灰体/黑体、长翅/残翅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3)用若干甲的雌果蝇与乙(或丙)的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果蝇刚毛/截毛的表现型 子代雌果蝇均为刚毛,雄果蝇均为截毛
19.(11分)(2022·湖北模拟)卡介苗(BCG)是应用最广泛的结核病疫苗,常作为免疫佐剂,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T2DM)是免疫功能异常而导致对胰岛素不敏感的代谢性疾病。某实验小组研究BCG免疫对小鼠血糖的影响,对四组小鼠作不同处理后再进行葡萄糖溶液灌胃操作,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空腹血糖(mmol/L)
葡萄糖溶液灌胃处理后的血糖(mmol/L)
60 min后
120 min后
①
正常小鼠
+注射生
理盐水
5.12
12.91
6.35
②
正常小鼠
+注射接
种BCG
5.03
13.87
6.27
③
患T2DM
小鼠+注射
生理盐水
15.63
33.21
24.57
④
患T2DM
小鼠+注射
接种BCG
5.10
28.53
16.54
回答下列问题:
(1)健康小鼠的正常血糖值是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值,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鼠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组小鼠可通过____________(选填“神经”或“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使其在灌胃120 min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2)取②④组的小鼠血清,加入结核杆菌后会出现沉淀或细胞集团,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健康小鼠的正常血糖值是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值,这说明了小鼠血糖含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不同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①②组小鼠血糖调节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注射BCG后产生抗体,与结核杆菌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即沉淀或细胞集团。(3)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注射接种BCG(BCG免疫)对正常小鼠血糖几乎无影响;注射接种BCG(BCG免疫)可缓解患Ⅱ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升高程度,但未恢复正常。
【答案】 (1)小鼠血糖含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不同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神经—体液
(2)注射BCG后机体产生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可与结核杆菌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沉淀或细胞集团
(3)①注射接种BCG(BCG免疫)对正常小鼠血糖几乎无影响 ②注射接种BCG(BCG免疫)可缓解患Ⅱ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升高程度,但未恢复正常
20.(13分)(2022·安徽定远县期中)“天下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田是我国最优质的棉花生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棉花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棉花种植过程中适时要摘去主茎顶端(摘心),该操作是为了解除____________。棉花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进一步研究三种激素对茎切断生长的影响和各激素之间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开展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及生长素(IAA)对茎切段中乙烯(ACC)产量的影响的研究。切取棉花茎顶端2.5 cm长的切段若干,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一周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见下图。分析回答:
①将棉花茎尖切段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一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图可以得出IAA和GA3均能促进茎的伸长生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AA和GA3浓度越高对茎段伸长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一定IAA浓度下才能促进乙烯的产生,且随IAA浓度升高,促进作用越强等结论,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3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
④若有两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后,茎切段伸长量均为0.5 cm,但试剂标签丢失,欲通过实验来判断两组GA3浓度的大小,可以将一组GA3溶液进行略微稀释,并用它来处理茎切段,观察记录茎切段伸长量。若伸长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5 cm,则该组浓度较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 (1)棉花种植过程中适时要摘去主茎顶端(摘心),目的是为了解除顶端优势。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称为极性运输。(2)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由题中信息可知,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属于正反馈调节。(3)①茎尖能产生激素,将棉花茎尖切段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一周的目的是排除刚切取的切断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一定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时,IAA处理后的茎的伸长量比GA3处理的更长,说明IAA对茎段伸长的促进效应比GA3大;随着乙烯含量增多,IAA促进茎的伸长量减小,说明乙烯可以减弱IAA对茎段伸长的促进作用。③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3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IAA和GA3同时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④由图可知GA3处理的茎切段最大伸长量为0.8 cm,若茎切段伸长量为0.5 cm,则说明处理浓度低于或高于最适浓度,若低于最适浓度,则随着浓度的降低,切段伸长量减小,若高于最适浓度,则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的降低,切段伸长量增大。因此实验思路是:可以将一组GA3溶液进行略微稀释,并用它来处理茎切段,观察记录茎切断伸长量,若伸长量大于0.5 cm,则该组浓度高,若伸长量小于0.5 cm,则该组浓度较低。
【答案】 (1)顶端优势 极性运输
(2)反馈(或正反馈)
(3)①排除刚切取的切断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一定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时IAA对茎段伸长的促进效应比GA3大 乙烯可以减弱IAA对茎段伸长的促进作用 ③IAA和GA3同时 ④大于(或小于) 高(或低)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共20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 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 作业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