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含答案
展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模拟)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将TIBA喷洒在植株顶端能够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分化和生长。据此分析,以下推测最合理的是( )
A.TIBA阻碍了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TIBA提高了植株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
C.TIBA促进了植株顶芽处生长素的合成
D.TIBA能够增强植物内源生长素的作用
解析 TIBA阻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达到解除顶端优势的效果,A项正确;B、C、D三项中,所给的TIBA的三种作用都会使侧芽受到的抑制更加严重,不能解除顶端优势,故错误。
答案 A
2.(2022·济南模拟)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提到“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可催熟香蕉,儿童食用经乙烯催熟的香蕉可使其发育提前
B.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后可以促进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C.由赤霉素引起的水稻恶苗病,会使植株长高、结实率升高
D.在农业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已受粉的子房而获得无子果实
解析 乙烯的功能是促进果实成熟,人体细胞中无乙烯的受体,故乙烯对人的发育无影响,A项错误;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B项正确;由赤霉素引起的水稻恶苗病,会使植株长高、结实率降低,C项错误;已受粉的子房会结种子,无论是否用生长素及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都会结籽,D项错误。
答案 B
3.(2022·渭南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的蛋白质类物质
B.若葡萄果粒长的小而密集,可以用乙烯处理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即可获得无子番茄果实
D.脱落酸能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两者作用效果相反
解析 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的,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类物质,A项错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而疏花疏果需要用高浓度的生长素处理,B项错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无子番茄果实,C项错误;脱落酸能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两者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作用相反,D项正确。
答案 D
4.(2022·苏州模拟)植物根尖感知土壤水分梯度,向较高水势侧生长的现象被认为是根的向水化。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正常植株根部较低水势侧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细胞分裂较快,而某种突变体不出现根的向水化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是植物体内一类微量高效的有机小分子
B.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根呈现向水化的决定因素
C.植物根的向水化现象未体现激素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D.上述突变体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比正常植株低
解析 细胞分裂素是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一类微量高效的有机小分子,A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水分胁迫导致细胞分裂素在根的较低水势侧含量比较高水势侧多,使得根低水势侧细胞分裂较快,进而弯向较高水势侧生长,故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根呈现向水化的决定因素,B项正确;植物根的向水化现象能够说明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但并没有体现激素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C项正确;突变体不出现根的向水化现象可能是因为细胞分裂素没有发生不对称的分布,但这不能说明突变体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比正常植株低,D项错误。
答案 D
5.(2022·茂名模拟)研究人员使用乙烯利处理拟南芥植株叶片,30 min后洗脱乙烯利,连续测量叶片的气孔开度(气孔的大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未使用乙烯利处理,因而叶片细胞内不含有乙烯
B.乙烯利对叶片气孔开度有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C.乙烯利能促进气孔逐渐关闭,之后促进气孔逐渐打开
D.在0~30 min,乙烯利的作用效果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解析 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可合成,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即使对照组未使用乙烯利处理,其叶片细胞内也含有乙烯,A项错误;乙烯利对叶片气孔开度有影响,且洗脱乙烯利后,气孔开度变大,说明这种影响是可逆的,B项错误;处理组使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开度逐渐减小,洗脱乙烯利后气孔逐渐打开恢复正常,验证了乙烯利促进气孔关闭而非促进气孔打开,C项错误;在实验前的30 min内,气孔开度逐渐减小,说明乙烯利的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D项正确。
答案 D
6.(2021·重庆学业水平考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巧妙地运用长瘤的番茄幼苗研究了生长素的分布及锌对生长素的影响,取样部位及结果见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取样部位 | 生长素含量/(μg·kg-1) | |
对照组 | 低锌组 | ||
①茎尖 | 12.5 | 3.3 | |
②茎的上部 | 3.7 | 2.5 | |
③瘤上方的茎部 | 4.8 | 2.9 | |
④长瘤的茎部 | 7.9 | 3.7 | |
⑤瘤 | 26.5 | 5.3 |
A.部位①与部位②的生长素运输方向可能存在差异
B.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促进该部位侧芽生长
C.因部位⑤的存在,部位④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
D.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
解析 部位①为茎尖,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在单侧光照射等条件下,还可能进行横向运输,但部位②不发生横向运输,还可能存在非极性运输,所以部位①与部位②生长素运输方向可能有差异,A项正确;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抑制该部位侧芽生长,B项错误;由表可知,部位⑤瘤的生长素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瘤长在部位④处,使④的生长素含量高于稍远处的部位③,C项正确;由表格分析可知,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D项正确。
答案 B
7.(2022·湖北适应性考试)种子萌发及向光合自养的转变是植物生命周期中重要的早期发育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照通过调控光敏色素的数量来发挥作用
B.细胞生长、增殖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相关
C.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例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D.种子萌发过程受基因、激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控制
解析 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因此光照通过调控光敏色素的结构变化来发挥作用,A项错误;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因此细胞生长、增殖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相关,B项正确;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的作用是维持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两者的比例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C项正确;植物种子的内源激素、基因和种子萌发环境共同调控种子的萌发与休眠,D项正确。
答案 A
8.(2022·常州模拟)科研人员对NH4+影响侧根分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将三组某植物幼苗(如图1)分别培养在不同培养基中,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PA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生长素载体的活性来抑制运输
B.比较Ⅰ、Ⅱ组结果,说明NH4+能促进该植物幼苗侧根分支生长
C.比较Ⅱ、Ⅲ组结果,说明在有NH4+时,NPA能抑制侧根分支生长
D.本实验可以证明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运至侧根
解析 Ⅱ、Ⅲ组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NPA处理,接受NPA处理后侧根数减少,根据生长素能促进根的生长可推测,NPA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生长素载体的活性来抑制运输,因而侧根生长受到抑制,A项正确;Ⅰ、Ⅱ组的自变量是是否有NH4+,根据Ⅱ组的侧根数量明显多于Ⅰ组可知,NH4+能促进该植物幼苗侧根分支生长,B项正确;比较Ⅱ、Ⅲ组结果可知,Ⅲ组接受NPA处理后侧根数目明显减少,说明在有NH4+时,NPA处理能抑制侧根分支生长,C项正确;根据自变量的设置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NH4+影响侧根分支的情况,并未探究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因此,本实验不能证明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运至侧根,D项错误。
答案 D
9. (2022·日照模拟)乙烯被称为“逆境激素”,其合成的关键步骤是SAM→ACC,催化该反应的是ACC合酶,该酶的活性受生育期、环境和激素的影响。科研人员发现高浓度IAA处理可使番茄果实中ACC合酶的mRNA量增加。若将ACC合酶的反义RNA(可与ACC合酶的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导入番茄植株中,则可大大降低乙烯的产量,延长番茄的储存期。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当植物遭受机械伤害、水分胁迫时,ACC合酶活性可能会增强
B.高浓度的IAA可能通过诱导乙烯的合成来发挥抑制生长的作用
C.IAA和ACC合酶的反义RNA通过影响转录的过程来调控ACC合酶的合成
D.IAA对乙烯合成的影响说明不同激素在代谢方面可存在一定的作用
解析 当植物遭受机械伤害、水分胁迫时,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说明此时体内乙烯的含量较高,故ACC合酶活性可能会增强,A项正确;高浓度的IAA促进了ACC合酶的合成,使乙烯的合成量增加,进而抑制生长,即高浓度的IAA可能通过诱导乙烯的合成来发挥抑制生长的作用,B项正确;高浓度IAA处理可使番茄果实中ACC合酶的mRNA量增加,说明IAA能促进与ACC合酶有关的基因的转录过程,而ACC合酶的反义RNA通过抑制相应的mRNA的翻译过程来调控ACC合酶的合成,C项错误;高浓度的IAA处理可使ACC合酶的mRNA量增加,ACC合酶是乙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故由IAA对乙烯合成的影响可说明不同激素在代谢方面存在一定的作用,D项正确。
答案 C
10.为探究IAA影响植物生长的机理,研究人员利用某植物幼苗茎切段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将幼苗茎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释放幼苗茎切段的内源性生长素
B.实验结果表明IAA对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效应为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
C.实验结果表明乙烯具有对抗IAA对促进茎切段伸长的作用,且随IAA浓度升高对抗效应增强
D.实验结果表明IAA具有促进乙烯产生的效应,且不同浓度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解析 实验前将幼苗茎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释放幼苗茎切段的内源性生长素,A项正确;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IAA对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均为促进,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B项错误;由柱形图可知,随IAA浓度升高对抗效应不一定增强,C项错误;由柱形图分析可知,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先升高后降低,但不能说明不同浓度IAA都具有促进乙烯产生的效应,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2022·石家庄模拟)很多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由于受到土壤的机械压力,幼苗的顶端会形成如图所示的“顶端弯钩”现象,这一现象有利于幼苗出土。研究表明,“顶端弯钩”现象与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与生长素在幼苗顶端的________运输有关。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会导致“顶端弯钩”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苗出土后,随着幼苗的生长,“顶端弯钩”现象会逐渐消失而表现为直立生长。检测发现该过程中,图中b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试分析该过程中生长素所起的作用效果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本题中的“顶端弯钩”现象外,请再写出一种实际生活中与生长素作用有关的植物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主要是在土壤机械压力作用的影响下幼苗顶端的生长素横向运输的结果,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幼苗顶端生长素浓度高的一侧生长速度慢于生长素浓度低的一侧,从而形成“顶端弯钩”现象。(3)幼苗生长过程中,细胞的体积会变大,在“顶端弯钩”弯曲部位下侧(b侧)生长素含量基本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使该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被逐渐稀释为相对较低的浓度,生长素的作用则会由抑制生长逐渐转变为促进生长,从而导致“顶端弯钩”现象逐渐消失。(4)植物的顶端优势、植物的向光性(单侧光引起尖端的生长素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的多,导致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等均与生长素的作用有关。
答案 (1)色氨酸 芽、幼嫩的叶
(2)横向 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3)幼苗生长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变大,使b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被逐渐稀释为相对较低的浓度,从而导致生长素的作用由抑制生长逐渐转变为促进生长
(4)植物的顶端优势、植物的向光性等
12.(2022·南昌模拟)独脚金内酯(SL)是具有调控植物分枝发生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信息传递缺陷的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为研究SL的调控机理,研究者在幼苗期进行以下嫁接实验,培养后观察植株形态。
第一组:突变体1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第二组:突变体2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顶端优势缺失;
第三组: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第四组:突变体1上部+突变体2根部,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侧芽处,使顶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________其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________其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嫁接实验,第一组嫁接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推测独脚金内酯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_______,其作用为影响侧枝的生长;第二组嫁接结果无顶端优势,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2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填“独脚金内酯合成受阻突变体”或“独脚金内酯不敏感突变体”);第4组的嫁接结果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或极性运输)方式运输到侧芽,使顶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顶芽生长,而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2)对比分析各实验组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嫁接(处理)方式,因变量是是否有顶端优势。(3)根据题干信息独脚金内酯合成受阻或信息传递缺陷(不敏感)突变体(相当于激素的受体不正常)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可知,独脚金内酯能够使植株出现顶端优势现象。第1组中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与野生型的根部结合,恢复了顶端优势,说明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能接受独脚金内酯,由于野生型产生的独脚金内酯从根运输至地上部分,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接受了独脚金内酯,从而表现出顶端优势,因此突变体1对独脚金内酯敏感,故突变体1最可能是独脚金内酯合成受阻;第2组中突变体2的地上部分与野生型的根部结合,没有恢复顶端优势,说明突变体2的地上部分对独脚金内酯不敏感,突变体2最可能是独脚金内酯信息传递缺陷。第3组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是由于野生型具有接受突变体2传递来的信息的作用,而第4组突变体1地上部分+突变体2的根结合,突变体2的根能产生独脚金内酯,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能接受独脚金内酯,可以表现出顶端优势。
答案 (1)主动(或极性) 促进 抑制
(2)不同的嫁接(处理)方式 是否有顶端优势
(3)根 独脚金内酯不敏感突变体 植株上部有顶端优势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广东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广东版)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烟草是以叶片为产品的经济作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不定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mg/L+6BA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