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卷
展开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都不给分)
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几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量筒读数
D.称量食盐固体
2.如图是常见的草履虫,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食物泡摄取食物 B.属于多细胞生物
C.有纤毛能自由移动 D.能进行光合作用
3.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表是同学整理的“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的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
B
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排列疏松
偏小
C
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冰水读数
不变
D
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大
A.A B.B C.C D.D
4.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生物学家对该肺炎致病的病毒进行跟踪,先后发现了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相似但又有区别的新病毒,比如德尔塔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等,新病毒的出现,主要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
A.能呼吸 B.遗传和变异
C.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5.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的合理应急措施非常重要,下列应急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
B.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等
C.泥石流发生时,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
D.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6.某小组将春游过程中观察记录到的生物作了这样的分类:鲫鱼、鲶鱼、水葫芦、沼虾、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广玉兰、褐家鼠、苍蝇等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C.按照生物的用途 D.按照生物的数量
7.一个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活动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
A.将刮取的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均匀涂抹
B.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C.在低倍镜下观祭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D.用红墨水染色
8.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永久玻片时,发现了如图物像,此时,该酵母菌细胞在玻片上的实际形态应该是( )
A. B.
C. D.
9.将一根细线松弛地系在一铁丝框架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中的实验,其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A.铅柱粘合实验
B.气体扩散实验
C.气体被压缩实验
D.液体扩散实验
10.12月23日18时12分,我国在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为19.63°N。则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是( )
A.东半球 低纬度 B.东半球 中纬度
C.西半球 低纬度 D.西半球 高纬度
11.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若某科学探险队在该山区考查时需要露营,从避免突发山洪的角度考虑,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12.“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实验中不属于该方法的是( )
A.甲图:研究地球是球形的实验
B.乙图:研究泥石流成因的实验
C.丙图:研究水和沙子比热的实验
D.丁图:研究分子间有空隙的实验
13.如图为公园绿化带里常见的植物。它有羽状复叶,有根,叶背面有孢子囊,它最有可能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4.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对干细胞的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再生出组织器官需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的过程
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相同类型的细胞
C.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或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
D.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为治愈一些疾病带来了希望
15.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出一定质量的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根据图像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0至5min内温度不断升高,说明冰的熔点不断升高
B.5至15min内温度不变,冰还没开始熔化
C.5min至10min内温度不变,但冰仍然吸热
D.15min到20min和最初5min相比较,说明吸收相同热量液态水升温比冰快
二、简答题(共8小题、第16-17题每空1分,第18-23题每空2分。共35分)
16.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珠峰高度测量工作,5月27日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随后公布新的珠峰高度数据为8848.86米。回答相关问题。
(1)青藏高原的隆起,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 的重要证据。
(2)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青藏高原,从板块构造理论的角度解释,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向 板块所形成。
(3)在对珠峰地区科考的过程中,科学家多次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 岩。
17.玻璃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在实验室中好多仪器都用到了玻璃,如放大镜、显微镜、烧杯、温度计、试管、胶头滴管,试剂瓶等。
(1)在使用玻璃仪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以免玻璃仪器破裂,如给试管加热时要预热;给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否则烧杯试管会破裂。烧杯试管破裂属于 变化。
(2)利用玻璃制作的试剂瓶,可以盛放绝大多数的物质,这反映了玻璃具有“稳定性”,此“稳定性”是指玻璃的 (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18. 2020年10月26日,胶州湾附近的滩涂上一条鲨鱼搁浅。为了避免鲨鱼死亡,渔民不断往鲨鱼身上泼水。随后护送鲨鱼到离岸大约10海里的海域放生。
(1)渔民不断往鲨鱼全身上泼水防止鲨鱼死亡,这是因为鲨鱼是靠 呼吸的。
(2)鲨鱼的种类繁多,小明看到一个关于四种鲨鱼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如下)
由检索表可知佛式虎鲨与大白鲨的不同之处在于 。
19.农业生产中,有掐尖和环剥等技术,掐尖是指摘去花木顶端,促使侧生旁枝发育繁茂。对果树进行环剥(环状剥皮),可以暂时阻断叶片合成的有机物(葡萄糖)向根部运输,因此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1)掐去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没有了 组织。
(2)果树环剥后,不可以向根部运输营养,说明了树皮中有 组织。
20.如图甲为小龙虾,乙为河虾,丙为皮皮虾,请仔细观察,判断它们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哪一类动物?
。三种虾中,哪两种亲缘关系更近,请做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
(甲)
(乙)
(丙)
21.初冬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如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人们就说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 -10℃,也不会出现霜,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请你回答:
(1)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2)请你根据知文,说明“霜”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
(3)为了防止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通常采用覆膜和灌溉法。灌溉法就是在霜冻发生的前一天灌水,这样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使土壤降温幅度小。此方法中主要是利用了水的什么特性? 。
22.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需要控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可多选)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液体 D.盛放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液体甲开始沸腾,此时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液体甲的沸点是 ℃。
(3)相应时刻液体乙的温度如图丁,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液体甲的吸热能力 液体乙的吸热能力(填“大于”或“小于”)。
23.学习了测量知识后,小华想知道某纪念币(如图)的直径与体积多大,于是进行了测量。
(1)经过思考,他设计以下四种方法测纪念币的直径,你认为 是正确的。采用了正确方法后,小建进行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20厘米、3.21厘米、3.95厘米、3.20厘米、3.22厘米,你认为他应该记录的结果是 。
(2)在测量体积时他能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纪念币若干、不同规格的量筒(都能放入纪念币),其中量筒的参数如下表,则最适合的量筒为 。
量筒A
量筒B
量筒C
量程/mL
500
250
250
分度值/mL
5
5
2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4.在测量液体密度挑战赛中,三组同学抽到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
(1)甲组同学设计方案1进行如下实验:
①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0刻度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②在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 g。
③在方案评价环节中,其他组认为方案1会使测量结果偏大,原因是 。
(2)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乙组同学改进了实验并设计方案2如下,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A .调节天平平衡
B .计算橙汁的密度
C .用天平测出剩余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D .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E .将烧杯中的橙汁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
(3)丙组同学抽到的挑战中,少了量筒仪器,取而代之的是若干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刻度尺,还有部分水(已知水的密度)。他们也能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把C步骤补充完整。
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C. ,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D.计算橙汁的密度。
25.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小明和小华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并记录两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绘制如下图:
(1)分析图像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 。
(2)请分析小明和小华得出泡沫塑料比棉絮的保温效果好的证据是 。
26.小明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红墨水染色后发观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简称“质壁分离”),查阅资料后了解:“质壁分离”是由于液泡失水而产生的,若将“质壁分离”的细胞再放入清水的环境中能够恢复原来的状态。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相应的操作后,的确观察到复原。接下来小明想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60秒
55秒
25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能
能
不能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下图是某次实验中,记录细胞所处的三种不同的状态。由此推测细胞膜具有 功能。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不同溶液引起洋葱麟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像蔗糖一样甜的其它溶液,发生“分离”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4)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 。
四、解答题(共2小题、27题4分、28题9分,共13分)
27.在雨天或天气寒冷的秋、冬季节里,车玻璃容易起雾,当玻璃上出现雾气时,由于视线受阻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有经验的司机往往打开空调吹暖气除雾。请就起雾的原因和除雾的原理给出解样。
28.小明和小华取了一个空容器(如图①,该容器具有测量液体体积的功能),倒入一定体积的酒精(如图②),再倒入了一定体积的水后,搅拌结果(如图3)(不计水和酒精的蒸发等损失)(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1)请计算,倒入水后,搅拌所得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密度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2)小明同学根据实验中得到的信息计算了混合物中水的体积为38mL-14mL=24mL,小华同学认为小明的计算有问题,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小明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明原因;如果不正确,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A错误;
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故B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错误;
D.称量食盐固体时,食盐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分析】草履虫单细胞生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用口沟摄取食物 ,用食物泡消化食物,靠纤毛能自由移动,包肛排出废物,大核小核中有遗传物质,没有也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靠摄取外界的食物为生;
【解答】A. 用口沟摄取食物 ,用食物泡消化食物,错误;
B. 属于单细胞生物,错误;
C.有纤毛能自由移动,正确;
D. 草履虫属于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误差分析
【解析】【分析】(1)测量结果=真实值长度标准;
(2)注意线圈之间的空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
(4)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用拉的很紧的皮卷尺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此时长度标准变大,根据“测量结果=真实值长度标准”可知,此时测量结果偏小,故A正确;
B.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排列疏松,此时测出的是金属丝的直径和中间空隙之和,即测量结果偏大,故B错误;
C.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冰水读数,它的示数会迅速下降,即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
D.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生物有生命,能呼吸,能遗传和变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解答】题干中讲到 ,先后发现了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相似但又有区别的新病毒,比如德尔塔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等 ,说明病毒作为生物的,有遗传和变异的功能;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解答】A. 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正确;
B.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等 ,正确;
C.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泥石流发生时要垂直泥石流的方向向高处跑去,错误;
D. 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正确;
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将生物进行不同的分类;
【解答】 鲫鱼、鲶鱼、水葫芦、沼虾、荷花 都生活在水中;松、柏、广玉兰、褐家鼠、苍蝇 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是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分类的;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生理盐水)-刮-涂(均匀)-盖-染(亚甲基蓝溶液)-吸-观(低倍镜观察);
【解答】A. 将刮取的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均匀涂抹,正确;
B.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正确;
C. 在低倍镜下观祭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正确,低倍镜下找像;
D.用红墨水染色,不正确,因为红墨水染不上细胞核,亚甲基蓝溶液才可以,错误;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真菌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解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相反,把视眼下的酵母菌像旋转180°就是酵母菌细胞在玻璃片上实际形态;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之间作用力的知识判断。
【解答】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A.铅柱粘合实验中,依靠的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A符合题意;
B.气体扩散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合题意;
C.气体被压缩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C不合题意;
D.液体扩散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A
【知识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解析】【分析】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20°W-180°-160°E);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解答】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20°W-180°-160°E);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0-30°是低纬度,30°到60°是中纬度,60°到90°是高纬度; 文昌卫星在我国,我国在东半球,从纬度上看属于低纬度,所以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是东半球,低纬度;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形图
【解析】【分析】A是山顶,B是鞍部,C是山谷,D是峭壁。
【解答】山谷是最不适宜地方,山谷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洪,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 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
【解答】A. 甲图:研究地球是球形的实验 ,属于模拟实验,正确;
B. 乙图:研究泥石流成因的实验 ,属于模拟实验,正确;
C.丙图,研究水和沙子比热的实验,属于不属于模拟实验,属于真实实验,错误;
D. 丁图:研究分子间有空隙的实验 ,属于模拟实验,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
【解答】有根茎叶,孢子繁殖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故答案为:C.
14.【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或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细胞的再生能力为治愈一些疾病带来了希望;
【解答】A. 干细胞再生出组织器官需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的过程,正确;
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错误;
C.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或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 ,正确;
D. 细胞的再生能力为治愈一些疾病带来了希望,正确;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对熔化和熔化图像的理解和认识判断。
【解答】A.冰的熔点保持不变,与温度上升无关,故A错误;
B.5至15min内温度不变,冰正在熔化,故B错误;
C.5min至10min内温度不变,但冰仍然吸热,它的状态不断改变,故C正确;
D.15min到20min和最初5min相比较,说明吸收相同热量液态水升温比冰块慢,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1)地壳变动
(2)亚欧
(3)沉积
【知识点】岩石的类型;地壳变动的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板块碰撞的结果,在山上找到海洋的化石,说明了地壳的变动,也说明了此处为沉积岩;
【解答】(1)青藏高原的隆起,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地壳变动的重要证据。
(2)珠穆朗玛峰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3)沉积岩经过了风吹日晒的岩石碎屑物,经过了层层的风化压实推积而成的岩石为沉积岩,通常含有化石,成层状,所以科学家多次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度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含有化石的岩石属于沉积岩;
故答案为:(1) 地壳变动 (2) 亚欧 (3) 沉积
17.【答案】(1)物理
(2)化学性质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解答】(1)烧杯试管破裂时,只是形状发生改变,而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稳定性”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18.【答案】(1)鳃
(2)背鳍有无硬棘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体温不恒定;学会查看二歧分类检索表;
【解答】(1)鲨鱼属于鱼类,鱼类是靠鳃呼吸的;
(2)从二歧分类检索表中可以看出佛式虎鲨与大白鲨的不同之处在于背鳍有无硬棘;
故答案为:(1) 鳃 (2) 背鳍有无硬棘
19.【答案】(1)分生
(2)输导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植物的五大组织是: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分生组织可以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输导组织运输营养物质;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营养组织,储存营养物质;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
【解答】(1)因为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可以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所以掐去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
(2)果树环剥后,不可以向根部运输营养 ,因为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在树皮中的韧皮部,说明树皮中有输导组织;
故答案为:(1)分生(2)输导
20.【答案】节肢动物;小龙虾和河虾,二者共同点多
【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节肢动物有坚硬的外骨骼,有蜕皮现象,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的共同特点也越多;
【解答】甲乙丙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都有外骨骼;从图片可以看出小龙虾和河虾的共同特点多,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故答案为:节肢动物,小龙虾和河虾,二者共同点多;
21.【答案】(1)凝华
(2)只有空气较湿润且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才会凝华为冰晶——霜
(3)水的比热容大
【知识点】升华及升华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比热容
【解析】【分析】考查了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比热容大的物质,升温慢降温也慢;
【解答】(1)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所以物态变化是凝华;
(2)条件一、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条件二:空气较湿润 ;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
(3)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因为比热容大的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可以在夜间其保暖的作用;
故答案为:(1) 凝华 (2) 只有空气较湿润且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才会凝华为冰晶——霜 (3)水的比热容大
22.【答案】(1)A;C;D
(2)97
(3)大于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温度越多的物质,它的吸热本领越小。
(2)根据乙图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甲液体的沸点;
(3)首先比较升高温度的大小,据此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解答】(1)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确定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故A需要控制相等;
酒精灯里的酒精量对实验过程没有影响,故B不需要控制相等;
液体的质量会影响液体最终的温度高低,故C需要控制相等;
盛放液体的容器也会影响对热量的吸收情况,故D需要控制相等。
故选ACD。
(2)根据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甲的沸点为97℃;
(3)根据丁图可知,液体乙的沸点为99℃,因此甲升高的温度小于乙升高的温度,则液体甲的吸热能力大于液体乙的吸热能力。
23.【答案】(1)丁;3.21cm
(2)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根据“组合法”测圆的直径的方法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所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排除错误数据,最后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
(2)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
【解答】(1)甲:卡住硬币的桌面没有与刻度尺的某个刻度线垂直,故甲错误;
乙丙:只用一把刻度尺不能准确找到硬币直径的位置,故乙、丙错误;
丁:用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硬币,两个三角板的直角边与下面的直尺重合,此时两个三角板直角边直角边的距离等于硬币的直径,故丁正确。
故选丁。
比较可知,3.95cm明显偏大,将其去掉,那么他记录的结果为:3.20厘米+3.21厘米+3.20厘米+3.22厘米4≈3.21cm。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量筒C的量程最小,且分度值最小,因此它最准确,故选C。
24.【答案】(1)右;61.8;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烧杯内壁粘有液体,使测出的液体体积偏小,导致密度偏大
(2)ADECB
(3)用刻度尺量取烧杯中橙汁的高度,向另一杯中倒入与橙汁等高度的水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①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②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之和;
③注意倒出液体时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液体;
(2)如果先测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等倒出部分液体后再测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这样计算出的液体质量和体积更加准确。
(3)当橙汁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同时,根据m=ρV可知,它们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即m水m橙汁=ρ水ρ橙汁,只要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以及装上水和橙汁后的总质量即可。
【解答】(1)①根据图片可知,指针偏左,说明天平的左盘重,右盘轻,那么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
②根据甲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10g=60g,游码的质量为1.8g,则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1.8g=61.8g;
③在方案评价环节中,其他组认为方案1会使测量结果偏大,原因是: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烧杯内壁粘有液体,使测出的液体体积偏小,导致密度偏大。
(2)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乙组同学改进了实验并设计方案2如下,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A.调节天平平衡;
D.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E.将烧杯中的橙汁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剩余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B.计算橙汁的密度。
则正确顺序为:ADECB。
(3)A、B两步的测量结果相减,可以得到烧杯中橙汁的质量,只需在C中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就能计算出橙汁的质量,因此步骤C的内容为:用刻度尺量取烧杯中橙汁的高度,向另一杯中倒入与橙汁等高度的水。
25.【答案】(1)20℃
(2)相同的时间里,泡沫塑料包裹的热水烧瓶温度下降小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解析】【分析】(1)当水温和室温相同时,水温就会保持不变;
(2)相同的时间内温度降低的越少,则材料的保温性能更好;降低相同的温度时需要的时间越长,则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水温达到20℃时保持不变,因此室温为20℃。
(2)小明和小华得出泡沫塑料比棉絮的保温效果好的证据是:相同的时间里,泡沫塑料包裹的热水烧瓶温度下降小。
26.【答案】(1)溶液种类
(2)控制物质的进出(选择透过性)
(3)A;B
(4)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活(细胞死了)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1) 小明想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 ,说明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溶液种类的关系;
(2)从图中看出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3)从表格的现象分析AB正确,C没有做其他的甜溶液的实验,所以无法得出;
(4)第三组没法复原,说明该细胞已经失活了;
故答案为:(1) 溶液种类 (2) 控制物质的进出 (3) A B (4)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活
27.【答案】(1)雨天、秋、冬季节室外温度低,导致汽车玻璃温度低,车内水蒸气温度相对高。
(2)水蒸气遇冷容易液化。(液化的条件-降温)
(3)吹暖风,使车内玻璃温度升高
(4)暖风加快了玻璃上小水珠的汽化(蒸发)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分析】①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需要向外放热;
②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
③影响蒸发的要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解答】雨天、秋、冬季节室外温度低,导致汽车玻璃温度低,车内水蒸气温度相对高。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容易在玻璃上发生液化,从而形成水雾。吹暖风时,使车内玻璃温度升高,暖风加快了玻璃上小水珠的汽化(蒸发),于是水雾一会就消失了。
28.【答案】(1)解:混合物的质量为57.4克-20.2克=37.2克,
混合物的体积为38mL混合物的密度ρ= mV =0.98g/cm3
(2)小明错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比二者体积的和小。
正确的计算:水的质量=57.4g-31.4克=26克,V水= m水ρ水 =26克÷1g/cm3=26cm3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③和①的质量之差等于混合物的质量,根据③读出混合物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混合物的密度。
(2)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析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二者混合后体积虽然减小,但是质量不变,可以将③和②相减得到加入水的质量,再根据公式 V水=m水ρ水 计算水的体积。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习能力诊断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习能力诊断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科学模拟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科学模拟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1-3章):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1-3章),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