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28~29题。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
A.1970年前后B.1990年前后C.2010年前后D.2030年前后
2.“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1.C 2.D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看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是从1990—2030年,人口负担系数最低时期是2010年,即“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C正确,ABD错。故选C。
2.根据材料和上题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14岁以下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生育率较低,老龄化问题不突出,但是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很高,ABC错;“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
【点睛】人口机会窗口是指在社会转变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类型会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从而形成一段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较轻、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发展的人口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期。理论界将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在窗口关闭之前的时间内,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国人口增长类型是( )
A.原始型B.过渡型
C.传统型D.现代型
4.1985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多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快D.人口基数大
【答案】3.D 4.B
【解析】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通过计算可知,该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D正确;故选D。
4.1985年后,该国出现了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负增长,口老龄化严重,B正确,C错误;人口数量、人口基数在图中无法看出,A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变化,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气温日较差小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6.该山地
A.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B.基带的景观可能为热带雨林
C.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答案】5.A 6.B
【分析】试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5.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可读出,1月、4月、7月、10月的最低气温均为6~8℃。只有1月的最高气温差为10~12℃,其它月份的最高气温均为12~14℃,如下图所示,因此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月份为1月,A正确。
6.从图中可读出,该地全年日出时间为6点,日落时间为18点,可判断出该地位于赤道,基带景观可能为热带雨林,B正确。该地位于赤道地区,平原地区终年高温,而山地最高气温仅为12~14℃,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可推测山地海拔应高于1000米,A错。赤道地区不可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错。赤道地区无地转偏向力,没有台风,D错。
【点睛】等值线判读:读数据:同线等值、同图等距。看疏密:线密值紧、线疏值松。析弯曲:凸高则低、凸低则高。断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算数值:先两点各自取值,然后求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7.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增大
C.水汽输送量减少D.地下径流增加
【答案】B
【详解】蒸腾作用显著减弱,说明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的下渗量减少,导致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地下径流减少,D错误,B正确。对降水、水汽输送影响不大。AC错误。故选B。
某大城市依山傍水,规划完整。下图是“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①②③三类用地分别为( )
A.①商业用地 ②农业用地 ③居住用地B.①商业用地 ②居住用地 ③农业用地
C.①居住用地 ②商业用地 ③农业用地D.①居住用地 ②农业用地 ③商业用地
9.图示范围内的地形( )
A.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西南外围B.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东南外围
C.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东南外围D.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西部外围
【答案】8.B 9.D
【分析】试题通过“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考查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8.读图,图是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计划,图中①距离市区越远、用地越小,为商业区;②市区最小,郊区最大,边缘其次,为住宅用地;③距离市区越远,用地越大,为农业区。B正确。
9.从图中看,城市空间形态大体呈团块状,且占地面积较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区应以平原为主,从第三幅图中可看出,农业区东部面积大,西部面积小,可知山地分布在西部外围,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植被生长量大于南方D.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
11.终年高温地区和寒冷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都较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高温地区不利于植被生长B.高温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
C.寒冷地区生物生长量较小D.寒冷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缓慢
12.我国东北黑土分布区,目前存在着黑土肥力下降现象,下列措施不利于养护土壤的是
A.休耕B.种植绿肥C.大水漫灌D.作物轮作
【答案】10.A 11.C 12.C
【解析】10.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丘陵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东北平原纬度高于南方地区,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土壤有机质存留多,有机质含量高。A正确。东北平原土层深厚不是有机质高的原因,B错误。东北平原植被生长量小于南方,C错误。成土母质矿物养分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但不是有机质的来源,D错误。故选A。
11.终年高温地区和寒冷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都较低,其原因是高温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快,制造的有机质被消耗多;寒冷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植物生长缓慢,生物生长量较小,土壤中有机质存留少,C正确。高温地区更有利于植被生长,A错误。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的应该是高温多雨的地区,B错误。寒冷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缓慢,有机质含量高,与题目不相符,D错误。故选C。
12.休耕、轮作能提升土壤质量,种植绿肥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且对改善土壤有很大的作用,土壤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地盐碱化,不利于土壤养护,题目要求选择不利于养护土壤,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两个原因:
1.生物量,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生物量大;
2.微生物,东北地区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土壤有机质存留多,有机质含量高
下图为四幅气候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上述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4.有关图中①~④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降水较多时常吹偏东风B.②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C.③地降水最少时,非洲北部降水多D.④地受台风影响6~7月降水多
【答案】13.B 14.C
【解析】13.图①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图②气候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图③和图④气候是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是③④气候,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4.图①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该地位于北半球,冬季受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A错误。图②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B错误。图③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非洲北部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C正确。图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间降水多是由于受准静止锋影响,7月伏旱,降水少,D错误。故选C。
下图示意回归线附近某岛屿的地形剖面(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及该岛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曲线①表示
A.光照B.气温C.降水D.温差
16.曲线②东坡数值明显低于西坡,因为东坡
A.多阴雨天气B.受海洋影响大C.受暖流影响大D.地势高
【答案】15.C 16.A
【解析】15.结合曲线的变化特点进行判断。受山脉影响,海拔高气温低,说明③为气温;该岛屿东部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降水量对于西部,说明①表示降水;西部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强,东部降水多,多阴雨天气,光照弱,故②为光照。故选C。
16.依据上题可知②为光照气候要素,东坡数值较大说明光照条件差,主要是因为该地位于山脉东部多迎风坡地形雨导致的,A正确;东西两侧都受海洋、暖流影响,地势相差不大。故选A。
日本大城市一房难求,农村却到处是空置的“鬼屋”。据统计,目前日本大约有1000万套废弃的房产。近几年,日本一些村镇开始免费向民众发放房子。当地政府部门不仅不限制住房人的国籍,还赠送修缮补贴,但要求住房人必须长期居住,同时对住房人的基本条件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随着“鬼屋”的日益增多,日本农村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农业机械化水平下降
B.聚落规模逐渐减小
C.社会负担逐渐减轻
D.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18.日本部分村镇对免费住房人的要求,最可能是
A.精通农业生产技术
B.擅长修缮民居建筑
C.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D.年龄在40岁以下
【答案】17.B 18.D
【分析】1. “鬼屋”的增多的实质就是是青壮年迁入城市,所导致的。伴随青壮年迁入城市,日本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缺乏,导致日本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鬼屋”的增多,是青壮年迁入城市,农村人口日益减少而导致的;因此免费发放房子的主要目的是吸引青壮年人口回流。
17.日本大城市一房难求,农村却到处是空置的“鬼屋”,说明日本城乡人口差异显著,主要是农村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移所导致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业、科技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高低,与劳动力数量关系不大,故A错;农村人口减少,导致乡村聚落规模逐渐缩小,B对;青壮年劳动力外迁导致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社会养老负担及空房管理、维护压力增大,C错;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D错误。
18.伴随青壮年迁入城市,农村人口日益减少,“鬼屋”日益增多。故免费发放房子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本国劳动年龄人口回流、吸引国际劳动年龄人口迁入以增加农村劳动力,所以可能会限制人口年龄,D对。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9.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 、 乙 、 丙 、 丁B.甲 、 丙 、 乙 、 丁
C.丁 、 丙 、 乙 、 甲D.丁 、 乙 、 丙 、 甲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答案】19.B 20.B
【解析】19.甲地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较宽,新生人口较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地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小于7%,为年轻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由此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故选B。
20.甲地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乙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约为4%,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丙地少年儿童人口比例约为21%,65岁及以上人口占5%左右,与人口合理容量没有相关性;丁地人口出现负增长,属于城市化发展后期,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B项正确,故选B。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男性比例降低B.青壮年比例降低
C.女性比例降低D.村中心人口减少
22.“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播种面积减小
②机械化水平下降
③农药用量增加
④技术进步缓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21.B 22.D
【分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学生要熟悉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且掌握人口流动对农村生产的影响。
21.农村“人口空心化”是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去打工,所以最科学的表述是青壮年比例降低,而不是男性比例降低、女性比例降低和村中心人口减少,选择B。
22.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支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播种面积减小,①对;机械化水平提高,②错;农药用量增加不是耕地低效益,③错;技术进步缓慢,④对。故选D。
【点睛】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
海拔高度、天气状况、太阳高度、人类活动等会影响到达地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市太阳辐射值月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影响该城市太阳辐射值月变化的主要
A.海拔高度与天气状况B.海拔高度与人类活动
C.正午太阳高度与人类活动D.正午太阳高度与天气状况
24.该城市最可能是
A.北京B.上海C.昆明D.拉萨
【答案】23.D 24.C
【解析】23.城市的海拔高度一般是不会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也不会呈现明显的年内变化,A、B、C错误。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是影响该城市太阳辐射值月变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D。
24.昆明地区太阳总辐射的季节差异非常明显,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和冬季次之,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地区日照时数和阴雨天气的共同影响有关,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春季太阳高度角较大,昆明海拔较高,因此该城市春季太阳辐射值最大,最可能选项中的昆明,C正确。而北京、上海、拉萨等城市,夏季太阳辐射值最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从全球来看,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季节,太阳辐射强;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季节,太阳辐射弱。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在北京天安门前隆重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国庆阅兵式开始时,纽约(74°W)的区时为
A.10月1日23时B.10月1日21时C.9月30日21时D.9月30日23时
26.国庆阅兵式当日,下列四个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
A.哈尔滨B.上海C.北京D.广州
27.2019年国庆节期间(10月1日至10月7日),南昌
A.昼长夜短,昼渐短B.昼长夜短,昼渐长
C.昼短夜长,昼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长
【答案】25.C 26.A 27.C
【解析】25.据纽约的经度74°W可知纽约的时区是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3小时,利用区时计算公式可得,纽约的区时=10月1日10时—13时=9月30日21时,故选C。
26.国庆阅兵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四个选项中哈尔滨的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故选A。
27.2019年国庆节期间(10月1日至10月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故选C。
【点睛】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熟练掌握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是解这类题的关键。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②、④、⑤三处的高度相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此时③处的风向为
A.西北向湖风B.西北向陆风C.东南向湖风D.东南向陆风
29.关于①、③、⑤三处风力大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⑤>③C.⑤>③>①D.③>⑤>①
30.近年来,随着不断的退田还湖,使得洞庭湖沿岸
A.湖风减弱B.湿度下降C.日较差增大D.湖陆风增强
【答案】28.B 29.A 30.D
【解析】28.从图中的方向标和风向标分析,此时③处的风向为4级西北风,由陆地吹向湖面,B正确。故选B。
29.从图中风向标分析,①处为8级风,③处为4级风,⑤处位于热力环流中心附近,气流水平运动不明显,风力最小,所以三处风力大小的排列为①>③>⑤,A正确。故选A。
30.随着不断的退田还湖,湖泊面积增大,湖陆热力差异增大,下垫面冷热差异增大,洞庭湖沿岸湖陆风增强,D正确。湖陆风增强,A错误。湖区水分蒸发增加,湿度上升,B错误。湖水比热容较大,温度调节作用增强,湖区气温日较差减小,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31.读西北地区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石羊河流域主要行政区分属武威、金昌两市,武威市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地区灌溉农业较发达,金昌市是我国著名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月分布图。
材料三:2018年石羊河径流总量为13.89亿m3,占甘肃省径流量4%。
材料四:2018年金昌市和武威市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比重图。
(1)判断石羊河主要的补给方式。
(2)归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点。
(3)分别分析导致武威、金昌两市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答案】(1)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2)总量少,人均少,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中上游多下游少。
(3)武威原因:农业比重大,灌溉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紧张。措施: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大节水型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控制农业灌溉规模,减少农业用水总量;提高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金昌原因:有色金属冶炼等重工业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和循环率;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调配、防止水污染。
【分析】本题以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和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月分布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源补给、水资源特点、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位于西北地区;发源于祁连山区,故石羊河主要的补给方式有山区的大气降水补给、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等。
(2)据材料三“2018年石羊河径流总量为13.89亿m3,占甘肃省径流量4%”可知,,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匮乏;从材料二“石羊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月分布图”可以看出,该河夏秋季平均径流量较大,冬春季较少,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燥,河流水量较小;中上游靠近河源,水量较多,下游水源补给少,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3)据材料四可知,武威市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灌溉农业较发达,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紧张。针对农业用水量大,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节水型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灌溉用水量;控制农业生产规模,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提高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式,如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
金昌市是我国著名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第二产业比重大,有色金属冶炼等重工业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资源紧张。针对该问题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和循环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调配,控制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防止水污染等。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短尾猴,也称红面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主要栖于原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地带。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嫩叶、竹笋。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其喜食嫩叶、花芽和野果,近年来,黄山地区人们种植茶园、薪材需求及道路建设等活动对短尾猴的栖息地产生较大影响。下左图虚线内为我国短尾猴主要栖息地分布范围,下右图为黄山短尾猴各季节(其中1、2、3、4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
(1)据材料推测短尾猴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特征。
(2)据上右图说明春季与冬季相比,黄山短尾猴活动范围的差异及原因。
(3)说明协调黄山地区人类活动与短尾猴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1)分布特征:大致分布在秦岭以南,川西高原以东,南岭以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多分布于中低山地森林地区。
(2)范围差异:分布的海拔更高;活动范围变大。
原因:春季时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气温逐渐回升,嫩芽、花芽等自低海拔至高海拔依次出现。但嫩叶、花芽生物量比较小,致使短尾猴活动的范围更大了。
(3)合理规划各项人类活动,尽可能避开短尾猴栖息地;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天然气、沼气等能源使用,减少砍伐森林植被(或对栖息地的破坏);道路建设应避开栖息地区域,无法避开时,要建设动物穿越的生态廊道;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等。
【分析】本大题以短尾猴生存环境为背景,通过图文信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短尾猴的分布特征、活动范围的季节差异及原因、保护栖息地的途径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题意表明,短尾猴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特征应根据材料推测。材料信息表明,虚线内为我国短尾猴主要栖息地分布范围,图中显示,虚线内区域大致分布在秦岭以南,川西高原以东,南岭以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材料信息表明,短尾猴主要栖于原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地带,因此大多分布于中低山地森林地区。
(2)黄山短尾猴活动范围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直接归纳,与冬季相比,当地春季短尾猴分布的海拔更高,活动范围更大。黄山短尾猴活动范围的差异的原因主要从食物和环境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黄山短尾猴喜食嫩叶、花芽和野果,春季时野果较少,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气温逐渐回升,嫩芽、花芽等自低海拔至高海拔依次出现,但嫩叶、花芽生物量比较小,致使短尾猴活动的范围扩大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冬季只有在海拔较低处才有足够的食物和适宜的温度条件。
(3)协调黄山地区人类活动与短尾猴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从栖息地、植被、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说明。短尾猴栖息地所在地区进行规模建设时,一定注意尽可能避开短尾猴集中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保证短尾猴有足够的生存的栖息地;道路建设应避开集中栖息地区域,或建设动物穿越的生态廊道;当地居民的过度樵采往往容易破坏短尾猴栖息环境,因此当地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天然气、沼气等能源使用,减少砍伐森林植被,保护好短尾猴的栖息地及食物来源;通过对居民、游客和公众的宣传,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外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指出弗雷泽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3)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气温较高。
(2)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小(为枯水期)。
(3)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
【分析】本题以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北美西海岸自然环境特征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主要原因是北美西海岸有高大的西北--东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北方冷气流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
(2)图中弗雷泽河位于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应是高山高原气候,降水少,径流的变化主要受冰雪融水量的影响,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高山冰川融水量大,径流量最大;冬季,冰川融化少,径流量小,为枯水期。
(3)棕熊在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主要原因是河流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且水域较浅,有利于棕能站在水中捕捉。在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集聚数量多,容易捕捉。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