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北冰洋与周围海域的表层物质、能量交换,对其永久性海冰分布有重要影响。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受风向的率节性变化影响最为明显。下图示意北冰洋永久性海冰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北冰洋90°W~90°E一线两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海气热量交换不同
C.陆地径流热量影响 D.洋流输送热量多少
2.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的时段为( )
A.12~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答案】1.D 2.C
【解析】1.北冰洋90°W~90° E一线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比斯瓦尔巴群岛一侧较大,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海域相对封闭,低纬度洋流难以流入,而斯瓦尔巴群岛一侧,大西洋间的通道有北大西洋暖流进入,使温度较低的海水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海水温度高,海冰融化的多,D正确;太阳辐射强弱差异较小,A错误;海气热量交换相差不大,B错误;陆地径流较少,影响不大,C错误。所以选D。
2.太平洋流入北冰洋海水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图示海域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且楚科奇海域夏季极地东风势力较弱,年内流入北冰洋海水量最多,6~8月为北半球夏季,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C正确;12~次年2月、3~5月、9~11月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较少,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胡杨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深根性的胡杨能将深层地下水或土壤中的水分带入浅层土壤。以胡杨为建群种(即优势种中的最优者)的群落在维持当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以及抑制荒漠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黑河下游胡杨林天然植被群落的分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下图示意黑河下游荒漠河岸地带胡杨群落不同植被层盖度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胡杨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推断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①灌木 ②草本 ③乔木 B.①草本 ②乔木 ③灌木
C.①乔木 ②灌木 ③草本 D.①草本 ②灌木 ③乔木
4.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与群落盖度总体变化类似的因素有( )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C 4.B
【解析】3.由“胡杨为建群种(即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可知,植被层盖度最高的①是乔木胡杨。②在离河岸较近的500m范围内层盖度较低,其原因可能是离河岸较近,且深根性的胡杨涵养水源的作用将深层地下水带入浅层,浅层土壤含水量较高,不利于根系发育;在离河岸650m~800m范围内层盖度较高,说明数量较多或长势较好,原因可能是离河岸较远,地下水量较少,胡杨将水分带入浅层土壤,正好能满足其生长;950m以外的更远处②的层盖度基本为0,说明更远处基本没有②分布,原因可能是离河岸远,地下水量少,即使胡杨木将地下水带入浅层土壤,也满足不了②的生长,故②是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的灌木。③在离河岸较远的650m~950m范围内的层盖度较高,且离河岸较远处的1100m~1250m范围仍有层盖度,离河岸较远处浅层土壤水分少,仍有③的分布,可知③是对水分要求较低且适应性更强的草本;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4.由图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植被层盖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一般而言,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海拔一般增加,与层盖度变化趋势不一致,①错误;胡杨可将深层地下水带入浅层土壤,结合植被层盖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知,土壤含水量总体先上升后下降,②正确;土壤有机质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且植被的枯枝落叶也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结合植被层盖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先上升后下降,③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位、淋溶作用、植被覆盖等因素有关,由材料无法分析土壤含盐量的变化,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点睛】植被的分布主要受热量、降水、土壤、水分、风力的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是限制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地下水——植物—土壤三者间的互馈作用会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土壤特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增加了地下水
B.②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C.③植被群落覆盖度高,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D.④地形种类多,利于多种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
6.根据整体性原理,推测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土壤含水量下降②沙土的比重上升③土壤肥力增加
④植物群落变稀疏⑤草类的比重上升⑥灌木的比重上升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答案】5.B 6.B
【解析】5.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为西北地区,因此多戈壁、沙漠,使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应是减少而不是增加,A错误;当地气候干旱,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植物生长,B正确;西北地区植被群落覆盖度较差,因此有机质并不丰富,C错误;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B。
6.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风化严重,导致沙土比重上升,植物群落变得稀疏,耐旱灌木比重上升,①②④⑥正确;土壤沙化严重,导致土地肥力下降,③错误;土壤含水量下降,因此草类比重下降,⑤错误。故选B。
【点睛】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冰川服务即人类直接或间接从冰川中获得的所有产品或惠益,如淡水资源、水力发电、调节气候、冰雪旅游等。祁连山现代冰川主要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图示意1956-2010年祁连山各水系冰川服务价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祁连山各水系冰川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海拔 D.坡向
8.导致祁连山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增多 B.气候变暖 C.植被破坏 D.引水灌溉
【答案】7.C 8.B
【解析】7.读图可知,越往河流上游方向冰川规模越大。越往河流上游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冰川规模越大。故影响祁连山各水系冰川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祁连山地区降水没有明显变化,故A错误;读图可知祁连山地区冰川服务价值为负值,说明冰川服务价值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进而导致冰川服务价值降低,故B正确;祁连山地区冰川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少,植被没有明显破坏,故C错误;冰川为固态水,无法直接引水灌溉,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冰川水体的收入有降雪(P),风吹来的雪(CW),雪崩来雪(Ct),表面水汽凝结(K);支出为融冰后的径流(R),蒸发和升华(E),吹走的雪(C),冰川移动的冰径流(m),则(P+Cw+Ct+K)-(R+E+C+m)=±△u式中△u为冰雪储量的变化。冰川进退变化的类型有:①季节性进退。冰川冬季消融较少,因而末端前进或冰崖变陡;夏季消融较多,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②多年的进退。冰川在很长时间内不断前进或退缩,它反映了气候条件的变化。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保护开发某理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所示理论内在关系,该理论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
A.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 B.创新发展对生态保护的贡献逻辑
C.影响经济发展的生态因素分析 D.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联机制
10.图中甲处的内容最合理的是( )
A.第三产业发展 B.就业机会增加 C.生态修复资金 D.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9.D 10.C
【解析】9.根据题干分析,该理论联结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而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所以生态保护并不只是促进了经济发展,而是促进了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A错误;创新发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面,对于生态保护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但是这个过程不足以完全涵盖整个理论,B错误;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C错误;根据图片进行分析,可知生态保护的各方面手段发挥了多种积极功能,对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而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又产生了多种积极影响,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动力作用,所以该理论是二者的一种关联机制,D正确。故本题选D。
10.根据题干分析,甲处方框里的几点手段是来自于高质量发展起到的作用,而高质量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要想进行生态保护,则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实现各项计划,所以资金能够给生态保护的实现提供动力,C正确;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的作用均不能直接为生态保护提供动力,A、B、D错误。故本题应选C。
【点睛】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是一种立足根本、掌控全局、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它是为了应对复杂的内外环境、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在全面判断时代环境、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旨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模式、提升发展动力的宏观战略。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某研究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下左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统计(下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延安市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
A.保塬:缓坡修梯田,发展林果;封坡育林育草
B.修梯田:在山坡上沿等高线修建截流、蓄水沟槽
C.建谷坊:在多泥沙沟道中修建水坝,拦泥淤地、减少洪水
D.固沟:在主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12.延安市安塞区最有利于碳汇增加的土地转化方式是( )
A.林地改草 B.退耕还林
C.草地改林 D.退耕还草
【答案】11.D 12.B
【解析】11.黄土塬地形平坦,耕作条件优越,无需修建梯田,A错误;在山坡上沿等高线修建截流、蓄水沟槽叫作水平沟,B错误;在多泥沙沟道中修建水坝,拦泥淤地、减少洪水是为了打坝淤地,C错误;在主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有利于护沟、固沟,D正确。故选D。
12.由下右图可知,农田土壤碳固存量最弱,人工林土壤碳固存量最佳,故耕地转林地最有利于碳汇増加,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措施:保塬包括平整土地、营造用材林果林;护坡包括修梯田、封坡育林育草;固沟包括打坝淤地、营造防护林。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图示意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的坡地面积和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太白山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坡地面积约为( )
A.40km2 B.70km2 C.100km2 D.130km2
14.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 )
A.约700—900米 B.约1100—1300米 C.约1750—2150米 D.约3500—3800米
15.太白山海拔600米以下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山麓( )
A.冷湖效应,热量条件差 B.焚风效应,气候高温干燥
C.农业发达,人类干扰较大 D.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
【答案】13.B 14.C 15.C
【解析】13.图中散点为植物物种丰富度,找出最高点作垂线,与面积曲线存在交点,该交点对应右侧纵轴面积的数值大约为70km2,故选B。
14.读图得知,坡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海拔范围约1750~2150米,而选项其它海拔高度处,单位高度内其坡地面积较1750~2150米处小,说明海拔1750~2150米处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故选C。
15.注意材料“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海拔600米以下的山麓区域海拔相对较低,水分、热量条件较好,但农业发达,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扰,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C正确,AD错。与焚风效应关系不大,B错。故选C。
【点睛】区域物种丰富的原因。一个地区物种丰富,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处较低纬度,气候湿润,水热充足,利于多种生物生长;二是地形复杂,垂直地域差异明显,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三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小,可能原因是人烟稀少或人类保护力度大。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气压带分布影响,地处南美洲西岸的甲地(如下图),1月盛行来自海洋的偏西风,但降水量仍然稀少。个别年份,该地降水异常偏多,沙漠中埋藏的种子能够快速发芽。
(1)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的角度,分析甲地1月盛行偏西风的原因。
(2)尽管盛行来自海洋的偏西风,但甲地仍然降水稀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在甲地降水异常偏多的年份,我国的气候异常表现。
【答案】(1)1月南美洲陆地增温快,形成热低压,使副热带高压在陆地上被切断,只保在海洋上(包括太平洋上残留的副热带高压);甲地位于副热带高压东侧,由高压中心辐散,形成偏西风。
(2)偏西风经过寒流上空,温度低,蒸发弱,水汽含量少;受寒流影响,大气上暖下冷,大气层结构稳定,在甲地很难形成降水。
(3)南涝北旱;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少;暖冬凉夏等。
【分析】本题以安第斯山脉沿岸地理现象为背景,知识点涉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的影响因素、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甲地1月盛行偏西风的原因主要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思考,1月为南半球夏季,南美洲陆地增温快,形成热低压,使副热带高压在陆地上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风向高压流向低压地区,甲地位于副热带高压东侧,由高压中心辐散,形成偏西风。
(2)甲地降水稀少的原因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思考,南美洲大陆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偏西风经过寒流上空,温度低,蒸发弱,水汽含量少,带到甲地的水汽少;受寒流影响,大气上暖下冷,形成逆温层,大气对流运动弱,大气层结构稳定,在甲地很难形成降水,因而尽管盛行来自海洋的偏西风,甲地仍然降水稀少。
(3)甲地降水异常偏多的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由于中东太平洋地区异常增温,使得甲地降水增多,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夏季风势力减弱,导致我国雨带推移减慢,在南方地区停留,造成南涝北旱;西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相对正常年份降低,使得台风形成数量减少,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东北地区易出现冷夏。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包括西部山脉区和东部高原区。西部山脉的山体由大面积熔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塔状尖峰与冰川交错分布。塔状尖峰是由板块运动、外力作用和山体岩性等共同营造而成。东部高原上的植被普遍低矮且全部倾向一侧。又因为风力强盛,尘暴不断,被称为“风土高原”,南部海岸线曲折。读“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东部高原上的植被普遍低矮且全部倾向一侧的原因?
(2)描述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
(3)巴塔哥尼亚地区南部海岸线曲折的原因?
【答案】(1)受西部高大山脉阻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灌丛荒漠带;常年盛行西风,使树木倾向东南一侧。
(2)地处两大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隆起抬升形成山脉;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熔岩垂直节理发育;风化、风力和冰川侵蚀作用,导致山体的垂直节理出现裂隙;在重力作用下,碎石沿垂直节理剥落,形成塔状尖峰。
(3)地处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多冰川,冰川侵蚀强烈;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浪侵蚀严重。
【分析】本题以巴塔哥尼亚地区为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以及植被特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该山地东部高原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灌从荒漠带,树长不高。南半球盛行西风的方向为西北风,西北风穿过山地峡谷,风速加快,使树木倾向东南一侧。
(2)结合材料“塔状尖峰是由板块运动、外力作用和山体岩性等共同营造而成。”可知,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应从内外力作用两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抬升形成山脉;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活动频繁,大量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熔岩;由材料“西部山脉的山体由大面积熔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可知,熔岩多垂直节理,易受大风与冰川等侵蚀,使其垂直节理进一步加大加宽,岩石变得破碎不稳定;最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节理脱落坍塌,残留下来的山体形成尖峰。
(3)巴塔哥尼亚地区南部海岸线曲折的原因可从内力与外力两方面来分析。内力作用:该地地处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外力作用:处于西风带内,风大浪大,海浪侵蚀明显;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冰川分布较广,冰川侵蚀作用强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至今已存在1200多年,形成了特有的鱼稻共生地域文化景观,称为“稻鱼共生”系统(下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张闪光的“名片”给青田县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说明“稻鱼共生”系统是如何体现区域整体性的。
(2)结合当地实际,从区域关联的角度为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提出建议。
【答案】(1)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等,形成良性的稻鱼共生系统。
(2)拓展有机稻和渔产的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名片,促进农事体验(旅游)、康养、研学等产业的发展;提高收入,把进城务工农民重新吸引回来,实现稻鱼共生系统延续。
【分析】本大题以稻鱼共生系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调用地理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区域整体性体现在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稻田里养鱼,水稻光合作用可为鱼类提供氧气,水稻的枯枝落叶可为鱼类提供有机质,鱼类产生的粪便可以为水稻提供肥沃的土壤,鱼类可为水稻食昆虫和杂草。
(2)青田县应擦亮农业文化遗产的名片,发展旅游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随着有机稻和渔产的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到青田县体验农事活动的游客的增多,青田农户的收人水平不断提高,有可能把进城务工的农民重新吸引回来,从而有利于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左中虚线内为我国北方河套地区,该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发达,主要种植小麦,如今也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稻,阴山南侧的河套平原因此被誉为“塞上粮仓”。区域内不仅农业发展较好,也重视工业发展,长期以来全力支持像包头这样的工业城市发展,目前包头已成为区域内最大城市。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经过长期的治理,效果十分明显。随着立体式光伏产业基地的大规模推进,该地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养”(图右)的光伏发电与种植、养殖业配套治沙产业模式,将逐步替代传统沙漠治理与产业开发方式。
(1)说明河套地区东西两侧城市分布的异同点。
(2)阴山山脉对河套平原的庇护,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说明“板上发电,板下种养”的光伏发电模式对当地治理沙漠的积极作用。
【答案】(1)同:东西两侧城市大多沿河流和铁路分布;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
异:东侧城市中有等级较高的大城市,西侧城市等级较低;西侧的城市分布较东侧密集。
(2)阻挡(减弱)南下的冷空气,减少农作物受冻害威胁;阻挡西部风沙入侵,保护耕地;有利于夏季风的抬升,增加降水
(3)太阳能板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植被恢复;太阳能板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危害;太阳能资源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减少植被砍伐,利于保护植被;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治理沙漠提供资金支持。
【分析】本大题以河套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1)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包括位置、数量、密度、规模等特征。河套地区东西两侧城市分布大多都沿河流和铁路分布,该区域为黄河谷地,地势平坦。差异在于东西两侧城市数量和规模不同,西侧城市等级较低但数量较多,东部城市数量虽然较少,但有等级较高的大城市例如包头、呼和浩特等。
(2)阴山山脉和狼山呈弧形环抱着河套平原,能有效阻挡冬季西北寒冷气流和风沙入侵,保护耕地,对于农作物来说,寒潮和沙尘不利于其生长。同时,此处受到夏季风影响,东西走向的阴山能将夏季东南气流抬升而多地形雨,增加了河套平原的湿度,有利于农作物及时补充水分。
(3)“板上发电,板下种养”的光伏发电模式对当地治理沙漠的积极作用可以从板上、板下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太阳能板可以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植被恢复;同时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危害;太阳能资源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减少伐薪,利于保护植被。其次板下种养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风沙活动,同时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为治理沙漠提供资金支持。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