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该卫星运行于距地高度72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其绕地球一圈只要99分钟,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磁场,观测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下图示意“夸父一号”运行轨道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期间( )
①属于天体②不属于天体③进人了河外星系④仍在银河系(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夸父一号”主要观测的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分别位于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色球层 B.日冕层、光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
【答案】1.C 2.C
【解析】1.“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期间,绕地运行,属于天体(人造天体),①对②错; 其仍在银河系,未进入河外星系③错④对,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2.日冕物质抛射主要发生于日冕层,太阳耀斑位于色球层,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
人类自探索宇宙以来,一直在寻找地外生命的存在。近期,美国科学家在探究寻找地外生命的技术又提出了新的探索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利用大气作为标记来寻找,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根据外星是否拥有大气层,来推测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外星是否拥有大气层来推测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是因为大气层( )
①能提供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可以产生绚烂的极光现象
③阻挡一切宇宙辐射的入侵 ④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与地球拥有的大气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
C.液态水的存在 D.太阳辐射稳定
【答案】3.D 4.B
【分析】3.大气层能提供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①正确;极光与生命存在无关,②错误;大气层能有效阻挡绝大部分的宇宙辐射的入侵,能减少小天体的撞击,使得生命生存环境较为安全,③错误;大气对太空辐射有削弱作用,和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能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使得液态水得以存在,进而可能存在生命,④正确,故选D。
4.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可以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防止大气逃逸至宇宙空间,B正确;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的表面保持着适宜的温度,A错误;液态水的存在和大气层的形成没有关系,C错误;太阳辐射稳定,可以为地球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保持着适宜的温度,使得液态水得以存在,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保证了适当的引力,既可以吸附大量的气体包围在地球表面,又不因引力过大而妨碍地球表面物质的运动,再加之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这些都为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下图为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造成图示②③两地年太阳辐射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7.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A.极光现象 B.“磁暴”现象 C.水汽输送 D.冰岛地震频发
【答案】5.A 6.D 7.C
【解析】5.由图中等值线可以判断出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最大介于180-200之间,②介于160-180之间,③介于100-120之间,④介于160-180之间,A正确,排除BCD。故选A。
6.由图可以判断出,②地位于低纬度地区,③地位于高纬度地区,纬度差异是造成两地太阳辐射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因素对②③两地年太阳辐射差异影响较小,故选D。
7.“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AB错误;地震是板块运动造成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与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正确。故选C。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①太阳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作为工业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020年9月15日,由N。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下图是N。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空气质量指数
④极光指数
指数
(小二大)
适宜收听程度
(适宜二不适宜)
影响信鸽飞行程度
(小二大)
空气质量
(差二优)
极光可见范围
(小二大)
8.图中显示(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 B.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C.目前太阳活动处于高发期 D.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9.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不会明显变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8.D 9.C
【解析】8.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A错;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B错;目前为2022年,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C错;2025年前后黑子数量达最大值,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D对。故选D。
9.太阳活动高峰值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使短波收听指数增大,①会明显变大。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增大,②会明显变大。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极光指数增大,④会明显变大。太阳活动对污染没有影响,空气质量指数不受影响,③不会明显变大。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读某地层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⑤④ D.②⑤③①④
11.如果③为石炭纪地层,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B.②地层形成于泥盆纪
C.④地层形成于侏罗纪 D.⑤地层形成于三叠纪
12.如果③为石炭纪地层,在此地层最有可能发现的化石是( )
A.恐龙 B.三叶虫 C.鱼类 D.鸟类
【答案】10.B 11.A 12.C
【分析】10.读图可知,图中岩石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时间,越靠下的岩层形成越早,越靠上的岩层形成越晚,因此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⑤④③②①,故选B。
11.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地层比③地层形成时间晚, ④⑤地层比③地层形成时间早。如果③为古生代的石炭纪地层,①地层可能形成于中生代的白垩纪,但是泥盆纪比石炭纪形成时间早,所以②地层不可能形成于泥盆纪,A正确,B错误。 ④⑤地层比③地层形成时间早,而三叠纪和侏罗纪都属于中生代,比古生代的石炭纪形成晚,不符合题意,CD错误。故选A。
12.如果③为石炭纪地层,则③属于古生代后期。恐龙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在中生代开始出现,石炭纪还没有爬行动物,A错误。三叶虫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主要在古生代前期及以前繁盛,所以石炭纪地层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可能性较小,B错误。石炭纪处于鱼形动物时代的末期,所以石炭纪地层中可能发现鱼类化石,C正确。原始的鸟类是由原始的爬行类动物进化来的,所以鸟类的化石不可能在石炭纪地层中发现,D错误。故选C。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鱼类时代 → 两栖动物时代 →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根据汤加地质服务局消息,汤加主岛以北一座火山在过去48小时内喷发了8次。过去10天,该火山持续喷出熔岩,并形成大量火山灰(见图甲)。图乙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汤加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关于乙图中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生物圈 B.②是由岩石圈组成的
C.②包含软流层 D.②在大陆处较厚,在大洋处较薄
【答案】13.C 14.D
【解析】13.根据图乙中各圈层的位置与深度(或高度)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大气圈、地壳、软流层、外核。汤加火山喷发的物质以岩浆为主,一般认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来源地。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4.读图可知,乙图中②为地球内部圈层的最外层,应为地壳,不是生物圈,A错误;地壳(②)主要由岩石构成,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误;软流层位于地幔,地壳(②)不包含软流层,C错误;图中显示,地壳(②)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9-41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5-10千米,D正确。故选D。
【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开始熔融的固相线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雾霾,是指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影响大。2022年11月19日,陕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下图1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大气层是地球存在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大气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16.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图1中的(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17.雾霾天气发生时,图2中(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答案】15.C 16.A 17.D
【解析】15.二氧化碳是绿色植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正确。氮气、氧气、臭氧等都不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C。
16.雾霾天气发生在对流层,图中a层、b层、c层、d层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高层大气底部)、热层(中间层之上)。故选A。
17.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②减少。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④增强,D正确,B错。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影响不大,A错。③为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由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温降低,地面辐射减弱,所以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③减弱。故选D。
【点睛】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读我国某时局部地区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下列城市中,风力最大的为( )
A.成都 B.昆明 C.三亚 D.西安
19.图中,上海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18.B 19.C
【分析】18.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图可知,成都、昆明、三亚、西安四个城市中,昆明所在地的等压线分布最密集,风力最大。故选B。
19.读图可知,上海西侧气压高,东侧气压低,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西指向东。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转,所以上海的风向为西北风。故选C。
【点睛】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近年来,到某某城市来看“海”成为时髦的网红语言,尊重水循环规律,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大众的科学共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由于人类长期的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增强时,在同样的降水(降水总量、降水强度、频次等不变)情况下,该流域水循环环节发生变化。下列关于该“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流域地面径流增加 B.该流域水汽输送量明显变化
C.该流域地下径流增加 D.该流域蒸发量不会变化
21.以下措施值得提倡的是( )
A.华北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缺水问题 B.多建公园,增加绿地,保留水域
C.城市建设中大面积对道路拓宽、硬化 D.“向河湖要地”,增加耕地,引水灌溉
【答案】20.C 21.B
【解析】20.植物具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显著增强时,说明植被明显增加。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该流域植被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会使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C正确,A错误;目前人类对于增加水汽输送量还没有可行性的方法,B错误;植被增加,蒸腾作用增强,空气和土壤中水汽增加,蒸发量减小,D错误。故选C。
21.华北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会导致地面下沉、地面建筑物坍塌等一系列问题,A错误;湿地和森林具有调节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多建公园,增加绿地,保留水域,有利于湿地和植被的保护,B正确;城市建设中大面积对道路拓宽、硬化,会使林地面积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增加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C错误;“向河湖要地”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D错误。故选B。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1)有利影响:1.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河流枯水期径流量。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增加流域内的蒸发量。2.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3.“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量。(2)不利影响:1.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2.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重要的理化性质,都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右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密度水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3.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冰融化,可能导致两极地区海水盐度(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24.下列有关海水性质的规律和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表层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比深层海水少
B.暖水性鱼类石斑鱼主要生活在中高纬度海域
C.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影响大
D.海水密度大小与盐度大小呈负相关
【答案】22.A 23.C 24.C
【解析】2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高;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递减,因此①表示海水温度;副热带地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蒸发旺盛,海水的盐度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递减,因此②表示盐度;低温度地区温度高,海水膨胀,密度小,海水的密度大致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递增,因此③表示密度,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23.极冰融化,淡水流入海洋,对海水盐度具有稀释作用,因此两极地区海水盐度变小,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24.海水表层温度较深层高,故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较深层多,A错误。中高纬度海水温度低,暖水性鱼类主要生活在中低纬度海区,B错误。近岸地区因为有河流流入,河水对盐度具有稀释作用,因此近岸的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影响大,C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的密度大小与盐度呈正相关,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 海水的性质:1.海水温度: 海洋水的温度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2.海水密度: 海水的密度比纯水大,约为1.022~1.028g/cm3它随温度、盐度和气压而变化。3.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海水的颜色决定于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状况。4.海水成分: 海洋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96.5%,其他物质占3.5 %。5.海水的盐度: 海水盐度指海水中全部溶解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6.营养盐类: 海水中的营养盐类主要为磷酸盐、硅酸盐和硝酸盐等。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200千瓦,其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潮汐电站一般建在海水涨落比较大的海湾。国家“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浙江、福建等地启动万千瓦级潮汐能电站建设,为规模化开发海洋能奠定基础。下图示意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外部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5.该电站被称为“月球使者”的原因是潮汐的能量来源为( )
A.太阳的万有引力 B.月球的重力 C.月球的引潮力 D.地月惯性离心力
26.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技术难度大 B.对海岸环境影响大 C.运行成本高 D.对地理环境要求高
【答案】25.C 26.D
【解析】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潮汐的动力是由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引起的,与月球的重力、惯性离心力无关,据此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说明技术不是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低的原因,A错误;该潮汐电站依靠潮汐运行,成本低,C错误;该类电站一般建在海水涨落比较大的海湾,对地理环境要求高,但对海岸环境影响小,D正确,B错误。故选D。
【点睛】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海水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如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海湾封冻会导致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 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答案】27.A 28.D
【分析】考查海洋水文特征的分析,海湾封冻的影响。
27.辽东湾海面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照少,海域气温低,易结冰,①说法正确;据图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海水盐度降低,有利于结冰,②说法正确;图示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有利于海面结冰,③说法正确;图示海湾在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海洋比热容大),不会出现明显的降温,④说法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A选项。
28.海湾封冻会导致海水蒸发减弱,上空空气湿度减小,区域内降雪量减少,A、B选项错误;海湾封冻会增强海面的光滑性,海面摩擦力较弱,冰面风力显著增强,C选项错误;海冰是没有盐分的,海湾封冻会析出大量盐分,促使冰下海水盐度升高,D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
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海区等温线分布,其中a、b、c为等温线,数值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四海区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甲、丁 D.乙、丙
30.四海区中有暖流流经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答案】29.A 30.B
【解析】29.海水表层水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北半球水温由南向北降低,甲、丙海区位于北半球,乙、丁海区位于南半球,故选A。
30.暖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所以丙、丁为暖流,甲、乙为寒流,故选B。
【点睛】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作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作寒流。
二、综合题
31.下图的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存在引起的。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气温高的是________地,下沉运动的是________地,近地面气压低的是________地,一般情况下,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环流,位于郊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若此图代表白天,按滨海地区海陆风形成原理,海洋是________(填字母)地,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若此图代表夜晚,按山谷风形成原理,山坡吹________(填“山”或“谷”)风。
(3)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A、B、④、⑤四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________。(此题用>=<符号按顺序表达)。
(4)只考虑A、B天气状况,两地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若此图为北半球,A位于B的正西,则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风。
【答案】(1) B A B A
(2) A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 山
(3) ④>①=②=③>⑤ ⑤<④<B<A
(4) B 西北
【分析】本大题以热力环流引起的的等压面弯曲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原理、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同一水平面凸高凹低,可得出④气压比⑤高,气流由④流向⑤,热力环流呈逆时针运动。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所以A为高压,B为低压。B地空气遇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多阴雨。A地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多晴朗天气,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高的为B地,下沉运动的为A地,近地面气压低的是B,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A。
(2)城市的气温高,空气遇热上升;郊区的气温低,空气遇冷下沉。所以位于郊区的为A。白天太阳辐射强,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速度快,气温高,空气遇热上升,形成低压。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的速度慢,气温低,空气遇冷下沉,形成高压,所以A为海洋。海风和陆风的昼夜变化,主要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夜晚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气温的昼夜变化引起了气压变化,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引起风向的昼夜变化。夜晚山顶散热快,气温较低,冷空气下沉,沿着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
(3)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三者气压相同。在同一个位置,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所以④>①=②=③>⑤。④处的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压;⑤向下弯曲,为低压。所以④气压大于⑤气压。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所以A>B。在同一位置,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④气压小于B气压。故⑤<④ (4)A气流下沉,天气晴朗。B气流上升,为阴雨天气,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A处气压大于 B,在水平方向上,空气自A向B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左图为某大洋沿170"w经线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右图为某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1)据左图分析.①②③三个观测站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其中0~1千米随深度增加水温变化较小的是____(填序号)。海洋的热量收人主要来自于____。
(2)分析右图中A海域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3)地中海盐度西低东高.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 ③、①、② ③ 太阳辐射
(2)地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淡水注入量大,对该海域盐度起稀释作用。
(3)大西洋盐度低,地中海盐度高;大西洋表层海水沿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距大西洋越近,盐度越低。
【分析】本题以某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与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海域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与地中海盐度西低东高的原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③观测站表层水温最低,①次之,②最高,故纬度由高到低为③、①、②。0~1千米随深度增加水温变化较小的是③,海洋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而且有刚果河注入,入海径流量大,入海淡水量大,对该海域盐度起稀释作用,所以A海域盐度较低。
(3)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地中海西与大西洋相通,由于大西洋盐度较低,地中海盐度较高,所以大西洋表层海水沿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对地中海的盐度有稀释作用,所以距大西洋越近,盐度越低,因此地中海盐度西低东高。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图示天坑所在地区, 下列关于天坑的描述正确的是, 以下树种可能出现在图中的是, 小明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可能为, 该公园可能位于我国, 图中甲层不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江油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江油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绵阳气象台11月29日发布, 该地的“太阳风”, 图中四城市中风力最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