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为自然界的四种平衡石,他们支点极小,摇摇欲坠的吃立在一块基岩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四大平衡石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一风化作用 B.②一冰川侵蚀 C.③一流水侵蚀 D.④一流水搬运
2.下列地貌与②的形成属于同一地质作用的是( )
A.新月形沙丘 B.风蚀洼地 C.天坑 D.角峰
【答案】1.A 2.B
【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花岗岩球状平衡石由风化作用而形成,A正确;戴帽蘑菇平衡石由风力侵蚀而形成,B错误;海边柱状平衡石由海水侵蚀而形成,C错误;青藏高原漂砾平衡石由冰川搬运而形成,D错误。故选A。
2.结合上题分析,②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新月形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风蚀洼地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天坑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角峰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2020年5月27日,我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下图为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由大本营到甲地的过程中,攀登队行进在( )
A.河谷中 B.U形谷中
C.冰斗中 D.V形谷中
4.图中大本营处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 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 D.磨圆度好
【答案】3.B 4.C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冰川地貌相关知识。读图可知,由大本营到甲地的过程中,攀登队行进路线经过的地区中间低、两侧高,应为山谷地形。图中显示该山谷中冰雪覆盖,有冰川移动侵蚀,故形成U形谷,B正确。由于当地海拔很高,水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没有形成河谷,A错误。冰斗是由雪蚀和冰川挖掘共同营造的围椅状盆地,与图中线路上的地形形态不符,C错误。V形谷一般是由流水强烈侵蚀形成,当地气候寒冷,没有明显的水流,不会形成V形谷,D错误。故选B。
4.本题主要考查沉积物的特点,由上题可知,攀登队行进路线经过的地区为U形谷中。U形谷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搬运能力比较强,通过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冰楔作用等,使沉积物棱角明显,C正确。故选C。
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崂山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海蚀柱,岩石表面呈现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是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景观。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 )
A.岩石坚硬度不同 B.山脉的走向不同
C.海水运动方向不同 D.岩石新老关系不同
6.推测未来图示地区海蚀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海蚀崖逐渐向南推移 B.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增大
C.海蚀平台逐渐消失 D.海蚀崖与海蚀柱距离变小
【答案】5.A 6.C
【解析】5.图中显示,原有剥蚀台地上的岩石在长期海蚀作用下,抗海蚀作用差的岩石被侵蚀,形成海蚀平台,而致密坚硬的岩石保存下来,从而形成海蚀柱,因此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岩石坚硬度不同,A正确;山脉的走向不同、海水运动方向不同、岩石新老关系不同,与海蚀柱形成没有直接关系,B、C、D错误。故选A。
6.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蚀平台将因侵蚀而逐渐消失,C正确;海蚀崖不断后退,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海蚀崖逐渐向北推移,与海蚀柱的距离增大,A、D错误;风化、风力和流水侵蚀、岩石的崩塌,使海蚀崖所处高程逐渐变小,B错误。故选C。
【点睛】海蚀多发生在基岩海岸,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所形成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左图为四处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左图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冰川侵蚀 B.②—海浪沉积
C.③—风力侵蚀 D.④—流水侵蚀
8.右图中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a、c、d B.b、c、d C.c、d、e D.a、b、e
9.左图中四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右图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a→乙→b B.②:d→丁→b→c
C.③:丙→c→d→丁 D.④:戊→b→c→d
【答案】7.D 8.D 9.B
【分析】7.①为玄武岩海岸,玄武岩的形成受岩浆喷出影响,而海岸的形成主要受海浪侵蚀影响,与冰川侵蚀无关,A错。②属于石灰岩海岸,为基岩海岸,其形成主要受海浪侵蚀,而非海浪沉积,B错。③为甘肃景泰黄河砂砾岩石林,地处黄河岸边,其形成是地壳抬升背景下河流下切所形成的,并非受风力侵蚀而形成,C错。④为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是石英砂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D正确,故选D。
8.甲为岩浆,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丙为喷出型岩浆岩,丁为沉积岩,戊为变质岩。a表示冷却凝固作用,b表示地壳抬升作用,c表示外力侵蚀作用,d表示固结成岩作用,e表示变质作用,f表示重熔再生作用。其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bef,D正确;属于外力作用的是cd,ABC错误。故选D。
9.①为玄武岩,是岩浆喷发冷却凝固,之后受海浪侵蚀形成,应为甲→a→丙→c,A错。②为石灰岩海岸,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后,沉积岩受地壳抬升至地表之后,受外力侵蚀形成石灰岩海岸,过程为沉积物→d→丁→b→c,B正确。③为黄河沙砾岩石林,沙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物形成沉积岩后,沉积岩受地壳抬升,同时河流下切形成石林,过程为沉积物→d→丁→bc(抬升的同时受河流下切,两者同步进行),C错。④为石英砂岩,属于沉积岩,张家界峰林地貌是砂岩长期在流水侵蚀下形成,与变质岩(戊)无关,D错。故选B。
【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分为喷出型岩浆岩和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变质岩需要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 B.③ C.④ D.⑤
11.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① B.Ⅱ——③
C.Ⅲ——⑤ D.I——⑥
【答案】10.D 11.A
【解析】10.图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熔岩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选D。
11.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故选A。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2.图示地质构造为( )
A.背斜构造
B.断层构造
C.岩浆侵入构造
D.褶皱构造
13.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
A.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岩层④所含资源
D.P地地下水丰富
【答案】12.D 13.B
【解析】12.结合图示岩层新老关系何岩层弯曲形态可知,图示地质构造为褶皱。D正确。
13.Q地位于向斜,是储存地下水的良好地质构造。Q地地下有花岗岩,说明过去有岩浆侵入,极有可能导致花岗岩周围的沉积岩变质形成大理岩。P地为背斜,顶部已经被侵蚀,向下钻探是不能找到岩层④了。P地为背斜,一般是储存油气资源的良好地质构造。B正确。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5.丙侵入岩脉所属的岩石种类是(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14.A 15.B
【分析】该题考查地质构造。
14.根据图示的岩层的破坏和被破坏关系分析,后来生成的地质构造可能破坏前面生成的地质构造。故图示断层被丙侵入岩体破坏,故判断丙发生于乙断层之后;而断层破坏了甲褶皱,故判断乙断层形成于甲褶皱之后。所以选A。
15.丙侵入岩脉所属的岩石种类是侵入型的岩浆岩,所以B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岩层均为沉积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
A.谷地 B.断层谷 C.背斜谷 D.向斜谷
17.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 )
A.侵蚀一褶皱一沉积一断层 B.侵蚀一褶皱一断层一沉积
C.沉积一断层一侵蚀一褶皱 D.沉积一褶皱一断层一侵蚀
【答案】16.C 17.D
【分析】16.读图可知,①处岩层为D1,是最老的岩层,向两侧依次是D2、D3、C1,岩层依次变新,说明该地质构造为背斜;①处地势低,应为山谷,故其构造地貌为背斜谷,C正确,B、D错误;A项仅仅指出地貌为谷地,没有表明地质构造,不符合“构造地貌”题意,A错误,C正确;故选C。
17.②处山峰位于向斜槽部,其孤立于其他岩石之上成为飞来峰”,形成过程如下:该地区形成多层沉积岩,说明先发生了沉积作用;②处在挤压力作用下,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褶皱构造的向斜;挤压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程度,向斜部位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沿断裂面左侧岩块上升隆起,周围与“飞来峰”属于同一岩层的岩石被侵蚀,而位于向斜槽部的“飞来峰”岩石由于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而保留下来,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背斜与向斜区分方法:1、看岩层(注意是岩石层,而不是地貌形态)剖面图。如果岩层向上弓起的就是背斜,岩层向下凹的就是向斜。2、看岩石露头的年龄。就是看地面上岩层年龄的排列方式,如果中间岩层年龄老,向两侧越来越新就是背斜,反之是向斜。
下图为地下热水形成结构及发电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地区中,最适合该发电厂布局的是( )
A.塔里木盆地边缘
B.内蒙古高原西部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雅鲁藏布江谷地
19.该发电厂利用的热能来源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岩石圈 D.下地幔
【答案】18.D 19.B
【分析】该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18.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岩浆侵入频繁,地热能丰富,所以D正确。
19.该发电厂利用的热能来自岩浆侵入体热量向上传导而使得地下水沸腾,而岩浆是来源于岩石圈下部、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所以B正确。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20.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C.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1.图中丙处附近的海底地形多是( )
A.裂谷 B.海岭 C.海沟 D.海岸山脉
【答案】20.A 21.B
【解析】20.本题考查板块的分布,从图中位置可以判断,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A正确。故选A。
21.本题主要考查海底地形。读图可知,图中丙处位于大洋中部,其附近位于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区,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地下岩浆有可能沿着薄弱地带上涌,上涌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大洋中脊,因此该地附近的海底地形多是海岭,B正确。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若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22.上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上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A.海沟 B.海岭 C.褶皱山 D.裂谷
【答案】22.B 23.D
【解析】22.图乙所示的是位于板块生长边界,表层地壳断裂陷落,形成裂谷,底层板块向两侧张裂开。图甲中①地主要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处消亡边界,A错。②地位于东非裂谷带,是断裂陷落的裂谷,位于生长边界,B对。③地是位于板块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海洋,C错。④是喜马拉雅附近,地处消亡边界,D错。故选B项。
23.结合前面分析,图乙所示的板块生长边界,底层板块向两侧张裂开。表层地壳断裂陷落,最可能形成裂谷,D对。海沟、褶皱山是消亡边界的地形,A、C错。海岭形成在大洋底部,没有地壳陷落,是岩浆冷凝形成的,B错。故选D项。
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4.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1洱海的成因是( )
A.人T筑湖 B.火山口积水
C.断层凹陷 D.滑坡堰塞
25.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 )
A.山体崩塌形成 B.洪积一冲积扇
C.现代冰川堆碛 D.洱海侵蚀平原
【答案】24.C 25.B
【解析】24.根据图例断层陡坡范围可知,洱海的成因是断层凹陷,C正确。
25.从图中看大理古城沿河分布,位于河流出山口,为洪积-冲积扇,B正确。
26.下图是“我国台湾省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向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影响铁路建设的因素主要是(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因素。
【详解】台湾岛中部多山,沿海多狭小平原。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因此城市多沿海岸线分布,故影响图中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A选项正确。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该校学生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淮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该校学生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 )
A.甲处冲走的沙子比乙处少 B.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最粗
C.丙处堆积的沙子比丁处多 D.丁处堆积的沙子比甲处粗
28.该实验模拟的河段( )
A.河谷呈 “V”字形 B.多在地势平缓地区
C.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D.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答案】27.A 28.B
【分析】27.从河道看,甲位于河流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乙位于河流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故甲处冲走的沙子较少,乙冲走的沙子较多,A正确,B错误。因为丙丁位于下游,丁位于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丙位于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所以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地多,C错误。甲处位于丁处的上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携带能力较强,堆积的沙子比丁处粗,D错误。故选A。
28.该模型模拟的河道比较宽,表明模拟的河段主要为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地区,以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为主,河谷呈槽形;“V”字形河谷主要位于河流的上游,A错误,B正确。乙处位于凹岸,侵蚀作用强烈,不适宜发展聚落,C错误。丁处位于凸岸,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容易淤积航道,所以不适合修建河港,D错误。故选B。
【点睛】港口一般修建在流水侵蚀的一侧,航道较深,而且泥沙不易淤积航道。
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示地貌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30.关于图④中湖泊的成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
B.河流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河道形成
C.海水被沙坝分割,与外海相分离后形成
D.河流挟带的泥沙堆积不匀,造成天然堤之间的洼地积水形成
【答案】29.D 30.B
【解析】29.从地表物质被侵蚀的程度可以推断②早于③早于④,①与④河流弯曲相似,但沟谷较深,是形成冲积平原及河曲发育后,地壳再次抬升,河流下切形成河曲峡谷,故晚于④,地貌发育的顺序为②③④①,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30.图示无冰川地貌,A项错误;从图中可见,河曲发育,有湖泊呈弯曲的牛轭状,为河流裁弯取直的牛轭湖,B项正确;图示不临海,C项错误;湖泊呈弯曲的牛轭状,是河曲裁弯取直的产物,D项错误。所以选B。
【点睛】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所示为____地貌,说明判断的主要依据____。
(2)从风向的角度,乙图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
A.风力多变 B.风向多变 C.风向稳定 D.风力较小
(3)乙图是常见的堆积地貌,其名称为____。描述该地貌特点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____。
【答案】(1) 雅丹 沟槽和垄脊相间分布垄脊的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间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2)C
(3) 新月形沙丘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盛行风向垂直。
【分析】本题以两处地貌景观图为材料,涉及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图中显示,沟槽和垄脊相间分布,垄脊的高度和长度不一;其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据此可知,甲图所示为雅丹地貌。
(2)风向稳定有利于沙粒持续向同一方向挟带,并沉降,从而形成新月形沙丘,因此风向稳定是形成新月沙丘的基本条件,风力多变、风向其多变、风力较小都不是新月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根据形态可知,乙图是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与盛行风向之间关系密切:迎风坡一侧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一侧坡形下凹,坡度较陡;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盛行风向垂直。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黄山地区,以花岗岩峰林地貌和水体地貌为主。地质史上,这里地壳运动频繁,海陆交复,形成的地层中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等岩体。断层发育,岩层裂隙众多;节理发育,多处含有多种矿物质、有医疗价值的矿泉水出露地表。下图示意黄山地区地理位置和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说明黄山地区断层发育的原因。
(2)分析黄山地区医疗价值矿泉水的形成过程。
(3)说明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的成因。
【答案】(1)地质史上,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造成了黄山岩体的抬升;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石的承受能力,断层发育。
(2)黄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沿裂隙由高向低、由浅向深处流动,与地下深处的岩石充分接触,岩石中的矿物质溶解于其中;水体在适宜的地段出露地表,形成有医疗价值的矿泉水。
(3)黄山地区在地质史上曾是海洋,先接受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等沉积岩;地壳运动频繁,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冷却凝固后形成花岗岩;地壳运动使黄山抬升形成山地,断层发育;受流水、生物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花岗岩出露,形成花岗岩峰林地貌。
【分析】本题主要以黄山为案例,考查地貌的形成原因分析,结合题目材料描述及所学知识可作答,难度较大主要是在于答案的规范组织。
【详解】(1)材料中提出:“地质史上,这里地壳运动频繁,”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当运动压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便形成断层结构。
(2)结合上题可知,黄山断层发育,地下含水层经过断层处易出露成泉。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降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与深处岩石裂隙长时间接触,导致岩石的各类矿物质溶解于水中,并随岩石裂隙汇集出露,从而形成富含多种矿物质、由医疗价值的矿泉水。
(3)材料中提到:“形成的地层中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等岩体”,石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黄山曾经是海洋环境,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起来而形成石灰岩;之后地壳运动频繁,岩浆沿地壳裂隙侵入冷凝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
【点睛】
精品解析:2023届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届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据图推断昆明准静止锋移动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