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 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翩然(piān) 驰骋 销声匿迹(nì) 穿流不息B.虔诚(qián) 诬蔑 怒不可遏(è) 亭台楼阁C.连翘(qiào) 漩涡 目眩神迷(xuàn) 震耳欲聋D.两栖(xī) 演绎 强词夺理(qiǎng) 格物致知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一项是( )(2分)A.水城泰州,风景如画,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水乡风光。B.号称“海上巨无霸”的航母战斗群,它的攻防体系并非天衣无缝。C.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从宏观角度规划未来,要有目空一切的胸怀。D.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震撼发射,壮观场面令人叹为观止。3 [2022·四川乐山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C.“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4 [2022·新疆昌吉校级期末]小武整理关于文学常识和演讲技巧的笔记,请你看看哪一项有错误( )(2分)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因此被贬,著有《永州八记》。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篇,按表现手法可分为“风”“雅”“颂”“赋”“比”“兴”。C.演讲要有针对性,“心中有听众”,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确定演讲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D.我们在演讲时若出现突发情况,比如忘词或者讲错,可通过放慢语速努力回忆,结合现场情况略做调整,临时应变自圆其说等方式,使演讲顺利进行下去。5 经典古诗文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3)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名著阅读。(4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上这段话是保尔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的?保尔为什么有这么深刻的认识?请简要回答。 7 新素材 [2022·四川广元中考]2022年除夕夜,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引发了人们对神秘古蜀文明的探寻。下图这尊1986年发掘的青铜面具,让我们对“目纵”(眼球极度夸张且明显突出眼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请仔细观察,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向大家介绍它。(80字左右)(6分) 二、阅读理解(42分)(一)新考法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目。(10分)【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上李邕李 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释】宣父: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下诏尊称孔子为“宣父”。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怒而飞(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假令风歇时下来( )(4)世人见我恒殊调(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0 《北冥有鱼》中的大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11 这一文一诗都写了大鹏,请分析各有什么作用。(2分) (二)[2021·江苏扬州中考]文言文阅读。(10分)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①,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初,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②得盗工作物,屏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③。”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④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颃(xié háng):倔强,自傲。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少加隐括( )(2)奔命不暇( )(3)杖之数下( )(4)大笑释去( )13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有 负 者 辄 折 券 与 之 秋 毫 不 以 丐 人14 翻译句子。(4分)(1)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2)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15 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2分) (三)[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节选]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择了徐则臣的一篇散文,请完成下面小题。(13分)当家园只剩下一个籍贯①家园是个美好的词,美好到可以独立地被抽象出来,作为游子的乡愁与情感寄托永远存在于内心。②农业文明时代及其文学里,充满了此类坚实的叙述。这种叙述基本上成立,田园牧歌式的家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实安稳,血脉相关,“此心安处是吾乡”,仅仅是想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你都是笃定的。中国有不少古话和俗语与此有关:在家靠娘,出门靠墙;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叶落归根;等等。家园乃身之所系、心之所系、生之所系、根之所系。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可靠的厚土。③但是今天,很多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家园也不能幸免。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正在失去家园,因为家园正在被迫失去它自己。④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自认是一个情感上患有严重“古典病”的人,从不相信“家园”有朝一日也能崩塌。祖先的坟墓在那里,父母至今生活在那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那里。判断这世上的一切,我都会以家园为最初也是最终的参照;它是我判别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标尺。但是这些年,我发现自己正在失去这些参照和这把标尺。⑤从二十多岁的某一年开始,每次回到故乡的村庄,我都发现它正在被简化。先是少一条河,再是少一条路,接着又少一条河,又少一条路,然后是我能一一叫出名字的庄稼和野草,也在一个种一个科地消失。它的简化源于被篡改。这些年故乡的确出现了很多新东西,它被裹挟在某个不可逆的潮流中,笨拙地执行着“现代化”的规定动作,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靠拢。它变得和其他所有的城镇与现代村庄一样,横平竖直,条分缕析,板着一张被整过容的制式的脸。“从来如此”不一定就对,但这制式的脸,肯定有问题。⑥故乡在水泥化、标准化、去泥土化……既是实实在在泥土的减少,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故乡正自外向内、从形式到内容、从细节至精神地逐渐变成一个新时代的村庄。物质生活当然变得更好,我不会矫情到无视父老乡亲的幸福生活,但我不得不说,当某一天我从村庄后面的一条路进入故乡,茫然地发现找不到自己家时,我以为走错了地方。当然也不会,不过是我在自己的故乡变成了一个异乡人。从那个时候起,一个最基本最朴素意义上的、古典情感中的家园,开始在我心中一点点溃散和消失。⑦我这个年龄的人,比我再小一些的年轻人,都在一茬茬地离开故乡,不仅是远离土地,远离修葺一新的房屋,也在远离“家园”。日渐稀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已然经不起格式化般的简化和篡改了。⑧儿子生在北京,八岁了也没回过老家几次。上一次带他回去,街坊邻居逗他:你是哪里人呀?他说:北京人。又问他:那这是你的什么地方?他认真地答:是我的籍贯。⑨我悚然一惊。我确曾跟他简要地解释过何为“籍贯”:一般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儿子的记忆力很好,回答也不能算太离谱,但答案还是让我心惊。惊的不是小东西胆敢忘了本,而是震惊于他竟部分地说出了我的感受。我在那里出生、成长,我从那里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它是我的原点和出发地,是我生根发芽的地方,但这些年我的确无法遏制某种凶猛的感受节节生长:家园于我而言,很可能也只剩下一个籍贯。(选自《无法返回的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16 文中所写的家园正在消失的表现有哪些?(3分) 17 “我自认是一个情感上患有严重‘古典病’的人,从不相信‘家园’有朝一日也能崩塌。”请结合上下文说出藏在作者心中的“家园”模样。(3分) 18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它变得和其他所有的城镇与现代村庄一样,横平竖直,条分缕析,板着一张被整过容的制式的脸。 19 有人说“散文是一个时代真实的精神生存状态的投射,是醒着的心灵对于世相的观察”。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家园的情感。(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9分)论交友之道①人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就必须交朋友。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人生幸福;坏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人生凄惨。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②首先是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论语》告诉我们要“无友不如己者”,“如”是“似”“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结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共同进步。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方法就是“感召”,即想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要使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互相吸引,互相感召,从而最终聚到一起。孔子曾说过:如果你不知道儿子怎么样,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领导什么样,就看他的属下,这样你就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说的就是同类相感的道理。③其次是要结交________的朋友。据说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这个人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称为‘吉人’。”可见,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命运。《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贤德之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贤德之人。反之,如果人所结交的都是无德之人,所听的都是诈伪的言语,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贪图利益的行为,那么就会致使自己即将遭受刑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④最后,朋友之间要以道相交。古人论人与人相处之道,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以利交、以势交、以色交都不能维持长久,唯有以道相交才能天荒地老。那么,朋友相交之“道”是什么呢?《论语》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相交之道就是“信”。与朋友交往,言语行为都很守信,才能够获得朋友的信赖,在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在社会上待人接物处事才会一帆风顺。⑤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起跑线上,能否交到好的朋友,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鉴于此,年轻人务必要“亲君子,远小人”,选择结交对自己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好的朋友,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选文有改动)20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1 依据第③段的内容,在该段首句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其次是要结交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朋友。22 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23 下列名言,最适合证明第②段“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2分)A.“轻诺必寡信。”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D.“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三、写作(50分)24 按要求作文。请以《________教会了我自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期末综合检测答案与解析1. 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项,“翘”在“连翘”中应读qiáo;D项,“栖”应读qī。2. 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C项,“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用在此处不合语境。3.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项,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删去省略号。4. 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演讲技巧的把握能力。B项,《诗经》的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风”“雅”“颂”不是表现手法。5. (1)曲径通幽处 (2)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3)零落成泥碾作尘 (4)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5)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6)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空1分,共10分)6. ①保尔病愈后,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烈士和革命战友。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他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2分)②因为保尔自己经历多次生死的考验,也目睹无数战士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熟悉原著内容,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保尔是在病愈后,在烈士墓前,缅怀烈士时,对生命意义作的这番思考。保尔一生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正是因为保尔多次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所以在他缅怀先烈、战友,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时,才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7. 【示例】面具呈方形,额部正中有一方孔;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突出眼眶,呈柱状外凸;两耳为倒八字形,耳尖部为桃尖状;鹰钩鼻;口角深长上扬,作微笑状;下颌前伸。(6分) 【解析】本题考查按说明顺序介绍事物的能力。作答时,按照一定的空间说明顺序,如面具整体形状,额部、眉尖、双眼、两耳、鼻子、口角、下颌等,依次详细地向大家介绍“青铜大面具”。8. (1)振奋,这里指鼓动翅膀 (2)记载 (3)假使,如果 (4)总是(每小题0.5分,共2分)9. (1)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2分)(2)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您可不要轻视年轻人啊。(2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句中的重点词及其含义:其,代大鹏;亦,也;是,这样;已,罢了。(2)句中的重点词及其含义:犹,还;轻,轻视;年少,年轻人。10. 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向远大,善借长风。(2分)11. 【甲】文借助对“鹏”的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奇特想象,表达了世间万物“有所恃”的观点,阐述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乙】文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的愿望。(2分)12. (1)稍微 (2)空闲 (3)用杖打 (4)释放(每小题0.5分,共2分)13.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2分) 【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该句句意: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据此,可断句为“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14. (1)(贺铸)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2分)(2)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2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1)句重点词语及其含义:工,擅长。(2)句重点词语及其含义:谢,认错,道歉;之,代词,这些事。15. 从此以后,那些倚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或答原文“自是诸挟气力颉颃者,皆侧目不敢仰视”,也可答“豪强都怕他”。)(2分)【参考译文】贺铸,字方回,是卫州人。(贺铸)喜欢议论当朝大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贺铸尤其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润色修改,便都成了新奇的曲子。他曾经说:“我在笔下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没有空闲。”当初,(贺铸)监太原工作,有一个贵族子弟和贺铸一同工作,这个人骄纵傲慢,目中无人。贺铸经过察访,知道他偷盗公物,于是把仆役和公差们屏退,将这个贵族子弟关在密室里,拿着刑杖数落说:“过来,你在某时盗窃某物去做某用,又某时盗窃某物拿回自己家中,是这样吗?”贵族子弟十分惊恐,认错说:“有这些事。”贺铸说:“如果你能服从我的惩治,(我)就不告发你。”贵族子弟就站起来,自己脱去衣服露出肌肤,(贺铸)就用杖打了几下,贵族子弟叩首哀告祈求,贺铸便大笑着释放了贵族子弟。从此以后,那些倚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都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他,不敢抬起头来看。贺铸家境贫困,经常靠借高利贷维持生活,有亏欠人家的,便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抵押,丝毫不向别人乞讨。16. ①家园在被简化,河、路、庄稼、野草正在消失。②家园在水泥化、标准化、去泥土化,被篡改,正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靠拢。③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④年轻人一茬茬地离开家园,认同感和归属感日渐稀薄。⑤“家园”传统的精神内涵、古典情感在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消失。(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选文第⑤段中的“每次回到故乡的村庄,我都发现它正在被简化。先是少一条河……也在一个种一个科地消失”可知,家园在被简化,河、路、庄稼、野草正在消失;由第⑤段中的“它的简化源于被篡改……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靠拢”和第⑥段中的“故乡在水泥化、标准化、去泥土化”可知,家园在水泥化、标准化、去泥土化,被篡改,笨拙地执行着“现代化”的规定动作,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靠拢;由第⑥段中的“既是实实在在泥土的减少,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可知,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由第⑦段可知,年轻人一茬茬地离开家园,认同感和归属感日渐稀薄;由第⑥段中的“一个最基本最朴素意义上的、古典情感中的家园,开始在我心中一点点溃散和消失”可知,“家园”传统的精神内涵、古典情感在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消失。17. ①古典朴素。②个性独特。③田园牧歌式的,清澈河流、田间小路、野草庄稼和谐共存。④有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伦理。⑤即使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所变化,也能尽量保有原生的或有特色的形态。(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第⑥段中的“一个最基本最朴素意义上的、古典情感中的家园,开始在我心中一点点溃散和消失”可知,作者心中的“家园”应该是古典朴素的;由第⑤段中的“但这制式的脸,肯定有问题”可知,作者心中的“家园”应该是个性独特的;由第②段中的“田园牧歌式的家园”和第⑤段中的“先是少一条河……也在一个种一个科地消失”可知,作者心中的“家园”应该是田园牧歌式的,清澈河流、田间小路、野草庄稼和谐共存;由第⑥段中的“既是实实在在泥土的减少,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可知,作者心中的“家园”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伦理;由第⑤段中的“这些年故乡的确出现了很多新东西,它被裹挟在某个不可逆的潮流中,笨拙地执行着‘现代化’的规定动作,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靠拢”可知,作者心中的“家园”应该是即使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所变化,也要尽量保有原生的或有特色的形态。18.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被篡改的村庄”比作一张板着的“被整过容”的脸(将村庄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村庄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被格式化般篡改而僵化成千篇一律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失望和痛惜。(4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本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板着一张被整过容的制式的脸”,将被篡改过的村庄比作“板着”的脸,将村庄人格化。结合“它变得和其他所有的城镇与现代村庄一样,横平竖直,条分缕析”可知,被篡改后的村庄变得千篇一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失望和痛惜。19. ①对家园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被格式化般简化和篡改的痛心与无奈。②对心中“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日渐稀薄的痛心和愧疚。③因迷失家园而产生的无措、迷惘。④家园是永远存在于作者内心的乡愁与情感寄托,是作者永远的依恋。⑤对心中朴素古典的家园的强烈呼唤和挽留。(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情感的能力。由选文第⑤段中的“它变得和其他所有的城镇与现代村庄一样,横平竖直,条分缕析,板着一张被整过容的制式的脸”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被篡改后的村庄的无奈与痛惜;由第⑦段中的“日渐稀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已然经不起格式化般的简化和篡改了”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心中“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日渐稀薄的痛心和愧疚;由第⑨段中的“但这些年我的确无法遏制某种凶猛的感受节节生长:家园于我而言,很可能也只剩下一个籍贯”可以体会到作者因迷失家园而产生的无措、迷惘;由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家园乃身之所系、心之所系、生之所系、根之所系。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可靠的厚土”可知,家园是永远存在于作者内心的乡愁与情感寄托,是作者永远的依恋。阅读全文可知,作者在呼唤和挽留心中朴素古典的家园。据此作答即可。20. 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2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题目“论交友之道”是论题。第①段共三句话,第一句指出社会属性的人,必须交朋友,为后文张本。第二句指出交友对人的影响,引出第三句。第三句是结论,指出要慎交友、交好友。第三句统领全文,故为中心论点。后面的“首先……”“其次……”“最后……”很显然都是对此内容的论证,由此可知这一句便是本文的中心论点。21. 【示例】道德高尚(2分)22. 【示例】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1分);接着从交什么样的朋友和怎样与朋友交往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1分);最后对年轻人提出了正确交友的期望,结构合理,思路清晰(1分)。23. 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据的能力。根据题目,所选名言应当能证明“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观点。A项,强调守信;B项,强调交朋友的意义;C项,强调交友应当结交志同道合者;D项,写交友的标准。故选C项。24. 【示例】不服输教会了我自觉从寒假结束,线上复课开始,便打响了我们与“不自觉”的战争。打赢了就是赢家,打输了则会给以后要走的路添加几分艰难和负担。曾经我输了,后来我赢了,因为不服输教会了我自觉。没有了课堂上老师严厉的监督,身边也没有了同学们的陪伴,更没有答错问题时大家嘲笑的眼神,我很享受这种学习方式带给我的满足。“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耳麦里传来了老师熟悉的声音,“打开复习试卷第一页练习一,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我一看,不禁释然,这不都是以前就掌握的知识吗?自负的我认为足以应对。一想到这,我就有点心猿意马了。手也不自觉地摸起了手机,想看看同学们都在干什么。结果发现有的同学竟然边听课,边用手机聊天。我也和他们一样,没有仔细听老师讲课,在聊天中意犹未尽。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几天。直到第一次自测成绩公布后,曾经是前十名的我语文只得了74分,总分竟然被扣掉了26分,比班里中游的学生扣得还多,我惭愧得无地自容。看着少得可怜的分数,不服输的我痛定思痛,查找原因。这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自觉导致的后果。从此之后,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课上认真听,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课下,自觉复习。晚上,灯光下又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找到了和在学校里一样的感觉了。“狡黠”的“黠”的读音是什么?经过努力回想,才记起蒲松龄的《狼》里有这个字。“文绉绉”“双引擎”“难辞其咎”这些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我心中都是不确定的。有时,烦躁无趣,也想放弃,可一想到那扎眼的分数,我又变得自觉起来。对,决不能输!一会翻翻课本,一会查工具书,认真写,认真记,我忙得不亦乐乎。终于又到了上语文课的时间了。“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第二次基础知识模拟自测,考试时间30分钟。请同学们打开摄像头……”在老师的要求下,我开始了考试。面对一道道试题,我做得得心应手,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有人说:“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勤奋。”也有人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而我更明白:是自己不服输的性格,教会了我自觉,让我做更好的自己。不服输,便能赢得人生,向着这条路前行,终会再见光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2,文件包含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2原卷版docx、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4,文件包含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4原卷版docx、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4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综合检测05,文件包含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5解析版docx、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05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