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6节 超重和失重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124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 第6节 超重和失重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124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 第6节 超重和失重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124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优化方案【同步学案+课件+习题】
- 3 第4节 力学单位制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4 第5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8 章末过关检测(四) 试卷 1 次下载
- 1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2 第2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试卷 学案 1 次下载
5 第6节 超重和失重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5 第6节 超重和失重,共8页。
(限时:35分钟)【合格考练】1.下列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为0B.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上升过程D.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解析:选B。当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大于它本身的重力时,是超重现象;当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小于它本身的重力时,是失重现象。超重和失重时,本身的重力没变,故A错误;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正确;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加速度方向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故C、D错误。2.(多选)(2020·云南大理期末)质量是5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里的体重计上,发现体重计的示数是550 N,升降机可能正在(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解析:选BD。体重计的示数是通过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产生的,人的重力不变,所以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大,是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那么此时的运动可能是向下减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上加速运动,故B、D正确,A、C错误。 []#2022^版&新%教材教辅~[]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2版&^新教材教@辅[*#]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0 []2@0&22版新*教材教#^辅[]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优化方案》^教~辅[%]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选A。由于空气阻力不计,两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对B的压力在上升和下降阶段都为0,故A正确。4.(多选)(2020·山西大同一中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教室中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2#版新教材&*%教辅[]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 []@《优~化方案》教^%辅&[]解析:选CD。“起立”过程,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先超重后失重;“下蹲”过程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先失重后超重;所以“起立”和“下蹲”过程都有超重和失重现象,故C、D正确。 []2^022版@新教材*教辅&%[]5.(多选)(2020·福州一中月考)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的传感器相连,电梯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台秤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g取10 m/s2)( )A.电梯在启动阶段约经历了2.5 s的加速上升过程B.电梯在启动阶段约经历了4 s的加速上升过程C.电梯在0~4 s处于超重状态D.电梯在18~22 s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CD。由题图可以看出,电梯在0~4 s加速上升,处于超重状态,4~18 s 匀速上升,18~22 s减速上升,处于失重状态,所以A错误,B、C、D正确。6.(多选)(2020·陕西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一人站在电梯内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0 N。若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0 N,g取 10 m/s2。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方向竖直向上B.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方向竖直向下C.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减速运动D.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也可能向下加速运动解析:选AC。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 N。若电梯运动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为600 N,说明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运动情况可能为: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m/s2=2 m/s2,故A、C正确,B、D错误。7.(多选)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在5~10 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他所受的重力大小 []《~优*化^方案》&教@辅[]C.在10~20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D.在20~2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D。0~5 s内,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上,超重,A错误;5~10 s内,匀速运动,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B正确;10~20 s内,电梯在匀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下,失重,C错误;20~25 s内,电梯加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向下,失重,D正确。 []~《%优^化方案》教辅@*[]【等级考练】 []@《~优化方案》%教#辅[*]8.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重4 N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线拴在斜面上端的小柱上,整个装置被固定在台秤上并保持静止,斜面的倾角为30°。如果物块与斜面间无摩擦,装置稳定以后,当细线被烧断而物块正下滑时,与稳定时比较,台秤的读数( )A.增大4 N B.增大3 NC.减小1 N D.不变解析:选C。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g sin 30°=g,方向沿斜面向下。此加速度的竖直分量a1=a sin 30°=g,方向向下,所以物块失重,其视重为F视=G-ma1=mg=3 N,故台秤的读数减小1 N,C正确。9.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下吊一个小球,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 cm。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 cm,若弹簧秤质量不计,g取9.8 m/s2,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以1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B.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4.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解析:选B。升降机静止时,对小球有kx1=mg,当升降机运动时,小球所受合力竖直向下,则mg-kx2=ma,解得:a=4.9 m/s2,方向竖直向下,故升降机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B正确,A、C、D错误。10.(2020·黑龙江大庆中学期末)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 ) []《#优*化方案》^教~辅&[]A.mg B.2mgC.mg D.mg解析:选D。对人受力分析,人受电梯底部的支持力F和重力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a=g,得:F=mg+ma=mg+mg=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F′=F=mg,故D正确。11.(多选)(2020·辛集市一中高二月考)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2@022版%新~教材教#辅&[] []&《~优化方案》教%辅[^@]A.1 s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B.2 s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C.0.8~1.7 s在做下蹲的动作D.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C。人下蹲动作分别有失重和超重两个过程,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对应先失重再超重,到达最低点后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t=1 s时失重,人仍然加速下降,故A、D错误;t=2 s时刻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0.8~1.7 s内先失重后超重,即人先加速下降失重,再减速下降超重,故C正确。12.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线的夹角θ=37°,若载人车厢沿索道向上的加速度为5 m/s2,人的质量为50 kg,且人相对车厢静止。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人对车厢的压力大小;(2)人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解析:(1)由于车厢和人有沿索道向上的加速度,此加速度具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由FN-mg=ma sin 37°,则FN=m(g+a sin 37°)=50×(10+5×0.6)N=65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车厢压力大小为650 N。(2)F1=ma cos 37°=200 N。答案:(1)650 N (2)200 N13.(2020·衡水高一检测)一种巨型娱乐器械由升降机送到离地面75 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30 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均匀减速,到地面时刚好停下。若座舱中某人用手托着m=5 kg的铅球,g取10 m/s2,试求: []%2022#版新^&~教材教辅[](1)从开始下落到最后着地经历的总时间;(2)当座舱落到离地面35 m的位置时,手对球的支持力的大小;(3)当座舱落到离地面15 m的位置时,球对手的压力。解析:(1)由题意可知,座舱先自由下落h1=75 m-30 m=45 m由h1=gt得t1= =3 s下落45 m时的速度v1=gt1=30 m/s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2==15 m/s []~《优@*^化方案》#教辅[]减速时间t2==2 s,总时间t=t1+t2=5 s。(2)离地面35 m时,座舱自由下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手对球的支持力为0。(3)由v=2gh1=2ah2得匀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1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mg=ma解得:N=12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手的压力为125 N,方向竖直向下。答案:(1)5 s (2)0 (3)125 N,方向竖直向下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