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语文必修上册(二) 点线整合2第1页
    新高考语文必修上册(二) 点线整合2第2页
    新高考语文必修上册(二) 点线整合2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语文必修上册(二) 点线整合2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必修上册(二) 点线整合2,共7页。
    连点成线 基础整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eq \b\lc\{\rc\ (\a\vs4\al\c1(水波不兴,风雨兴焉))
    C.eq \b\lc\{\rc\ (\a\vs4\al\c1(苍山负雪,负而前趋))
    D.eq \b\lc\{\rc\ (\a\vs4\al\c1(余始循以入,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
    答案 A
    解析 A项断绝/横渡。B项均为“起、产生”。C项均为“背”。D项均为“沿着、顺着”。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B.羡长江之无穷
    C.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D.多平方,少圜
    答案 B
    解析 B项古今义相同,均为“没有穷尽,没有限度”。A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C项古义:晃动。今义:不稳固,不坚定。D项古义:平的和方形的。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平方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东望武昌,济水东流))
    B.eq \b\lc\{\rc\ (\a\vs4\al\c1(乌鹊南飞,明烛天南))
    C.eq \b\lc\{\rc\ (\a\vs4\al\c1(破荆州,下江陵,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eq \b\lc\{\rc\ (\a\vs4\al\c1(客有吹洞箫者,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答案 A
    解析 A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向东。B项名词作状语,向南/名词,南边。C项名词作动词,攻占/名词作动词,低于。D项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的”/判断句标志。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
    B.固一世之雄也
    C.此东海也
    D.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答案 A
    解析 A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纪年和纪日。( )
    答案 √
    (2)“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是每月十六日;每月的第一天称作“晦”,最后一天称作“朔”。( )
    答案 ×
    解析 每月的第一天为“朔”,最后一天为“晦”。
    (3)我国许多地名都带有“阴”字和“阳”字,“阳”指的是山南水北,“阴”指的是山北水南。( )
    答案 √
    连点成线 微点突破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属
    答案 ①劝请 ②等,类,辈 ③亲属 ④隶属,归属,附属 ⑤管辖,掌管 ⑥属于
    ⑦撰写
    识记方法 “属”的本义是“特殊动物种类”,引申为“种类”“类属”。“亲属”当然也是属于同一类的。同一类的人是相连的,于是产生了“连接”“跟随”“隶属”义。“撰写”正是把一个个字连接起来。“隶属”义中又产生了“管辖”义。
    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 项羽力大无穷,名属(隶属)天下第一。举大业,属(随从)者百万。后沛公先入关,恨之。范增献计,属(同“嘱”,嘱咐)其邀沛公至军营,于坐杀之。席间,项王屡举酒属(劝请)沛公。沛公晓其意,乃佯醉归。范增长叹曰:“妇人之仁,吾属(类、辈)且为之虏矣!”后项王之祸相随属(接连)。
    (2)兴
    答案 ①兴起,起 ②起来,起身 ③发生,抒发 ④发动,调动 ⑤振兴,使……兴盛
    ⑥兴办,举办 ⑦兴趣,兴致
    识记方法 “兴”的本义是“起来,起身”。事物“起来”就是“出现”“发动”的形象表达。由“出现”进一步引申出“创立(门派、学说等)”义。
    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 刘邦兴(发动)兵伐秦,后刘邦王,大汉兴(兴盛)。政通人和,兴(兴办)教育,人才兴(兴起)焉。
    (3)卒
    答案 ①终究 ②步兵,士卒 ③完毕,结束,到……为止 ④死亡
    识记方法 “卒”的本义是肚子上的创伤。(甲骨文字形是外部是一“衣”字表示肚子,内里是交叉文饰,乃是肚子上的花纹,这是指狩猎或战争中搏杀后的伤口。)由于古代医疗技术差,肚子受伤意味着“死亡”,因而“卒”有“死亡”义;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故后“卒”亦有“突然,匆忙”的意义。“死”就是生命“完毕”,由此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终于”。
    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同“猝”,仓促,突然)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2.重点虚词——所以
    (1)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义项。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
    ③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
    ④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
    ⑤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⑥今君实所以见教者(《答司马谏议书》)
    ⑦(贼)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北史·傅永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④⑥中的“所以”意思是“……的办法”或“用来……的”。②③⑤中的“所以”皆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而⑦中的“所以”则是两个词,“所”,……的地方;“以”,用(火把)。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结构,有表示原因和凭借两个意思。但也有例外,如上面的⑦。总之,需结合语境灵活辨析。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节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 机:吉凶之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解析 “以”是介词,把;“所以”是古今异义词,“……的地方”“……的原因”;“异乎俗”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乎”是介词,与、和。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3.掌握名词的活用规律及特点
    (1)解释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其活用特点。
    [第1组]
    ①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望夏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大石侧立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吾得兄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头发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向南 ②向西 ③向东 ④在旁边 ⑤在东边 ⑥像对待兄长一样 ⑦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⑧在夜里 ⑨向上
    以上加点词语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一个特点:该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谓之间的名词一般都作状语。如“乌鹊南飞”,该句主谓关系为“乌鹊飞”,而“南”这个名词处在其中,只能作状语,“向南”。
    [第2组]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我固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沛公欲王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攻占 ②命名 ③捕鱼砍柴 ④识其本名,说出 ⑤递眼色 ⑥值得说起 ⑦称王 ⑧向东进发
    以上加点词语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的情况较复杂:
    a.副词后名词活用,因为副词只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上面的⑤⑥。
    b.名词+名词或代词(组成动宾关系),前面的名词活用,如上面的①②。
    c.名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名词活用,如上面的③。
    d.能愿动词(欲、能)后名词活用,如上面的④⑦。
    e.名词+而+动词(不构成主谓关系)或动词+而+名词(不构成动宾关系),该名词用作动词,如上面的⑧。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黔地本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船:用船。名词作状语)
    ②季文子相宣(公)、成(公),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国语·鲁语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时做国相,家中没有穿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粮食。(相:做国相。衣:穿。均为名词作动词)
    ③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论吏士行能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所以贤明的君主,不使没有功劳的臣子做官,不奖赏不作战的士兵。(官:使……做官。名词的使动用法) 屬 屬 属
    小篆 繁体隶书 繁体楷书 简体楷书
    “属”繁体字从犀、从蜀。“犀”指“一种难以归类的动物”。“蜀”本指“带孔眼的网罩”,引申为“独立系统”“独立体系”。“犀”与“蜀”联合起来表示“从大类漏网出来而自成一类的动物”。“属”本指特殊动物种类。
    义项
    例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赤壁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本无谋,又非亲属(《苏武传》)

    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

    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列传》)
    ⑧接连,连续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⑨同“嘱”,嘱托,叮嘱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⑩相随,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⑪委托,交付
    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史记·高祖本纪》)
    興 興 兴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繁体楷书 简体楷书
    “兴”本来写作“興”,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四只手一起抬起东西。表示兴起。
    义项
    例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屈原列传》)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
    ⑧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由景物引发抒情
    《秋兴》
    卒 卒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卒”是象形字,甲骨文像衣服有标志。表示奴隶、差役穿的衣服,后引申为“奴隶、差役”。
    义项
    例句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传》)
    ⑤同“猝”,突然,仓猝,匆忙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相关试卷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下册(二) Ⅱ 点线整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下册(二) Ⅱ 点线整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上册 Ⅱ 点线整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上册 Ⅱ 点线整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五) 点线整合7: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五) 点线整合7,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