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二) 点线整合4第1页
    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二) 点线整合4第2页
    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二) 点线整合4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二) 点线整合4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二) 点线整合4,共7页。
    连点成线 基础整合
    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无误的一项。
    (1)(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秦时与臣游(游玩)
    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C.朝济而夕设版焉(帮助)
    道芷阳间行(秘密地)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D.夫晋,何厌之有(满足)
    度我至军中(估计)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全,都)
    答案 B
    解析 A项游:交往。C项济:渡河。D项具:详细。
    (2)( )
    A.晋军函陵(驻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从)
    拔剑撞而破之(敲击)
    B.辞曰:“臣之壮也……”(说,讲)
    许君焦、瑕(答应)
    张良出,要项伯(邀请)
    C.既东封郑(疆界)
    范增数目项王(多次,屡次)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D.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答案 D
    解析 A项从:率领,带领。B项辞:推辞。C项封:使……成为疆界。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今者有小人之言
    D.约为婚姻
    答案 C
    解析 C项“小人”古今义相同,均指“人格卑鄙的人”。A项“行李”,古义指外交使者;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项“夫人”,古义为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是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D项“婚姻”,古义指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义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与郑人盟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籍吏民,封府库 ⑥吾得兄事之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邻之厚,君之薄也 ⑨越国以鄙远 ⑩秋毫不敢有所近 ⑪道芷阳间行 ⑫共其乏困
    A.①②④⑥⑦⑪/③⑤⑧⑨⑩⑫
    B.①④⑥/②⑤⑦⑪/③⑨⑫/⑧⑩
    C.①④⑥/②⑤⑦⑧⑩⑪/③⑨⑫
    D.①③④⑤⑥/②⑦⑧/⑨⑩⑪⑫
    答案 B
    解析 ①④⑥为名词作状语,②⑤⑦⑪为名词作动词,③⑨⑫为形容词作名词,⑧⑩为形容词作动词。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沛公安在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大王来何操
    答案 C
    解析 C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鸿门宴》中,项羽东向坐,东向是主人应坐的座位。( )
    答案 ×
    解析 东向是最尊的位置,应该留给客人坐。
    (2)“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词语还有“阁下”等。( )
    答案 √
    (3)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君均有爵位,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秦穆公,他们的爵位就是公爵。( )
    答案 ×
    解析 晋文公、秦穆公的爵位分别是侯爵、伯爵(课文中对他们的称呼分别是“晋侯”“秦伯”,而“文公”“穆公”是他们的谥号)。
    连点成线 微点突破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安
    答案 ①怎么 ②哪里 ③安稳 ④安定 ⑤安身 ⑥使……安定 ⑦安全
    识记方法 “安”的本义是“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2)素
    答案 ①向来,一向 ②白色的生绢 ③质朴的,不加装饰的 ④白白地
    识记方法 “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绢”。“没有染色”说明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等义。“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
    阅读小迁移——解释加点字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向来)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生绢),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质朴的,不加装饰的)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2.重点虚词——且
    (1)解释下列句子中“且”字的意义。
    答案 ①将要 ②将近、几近 ③暂且 ④况且 ⑤表让步,尚且 ⑥表递进,而且、并且 ⑦表转折,反而、却
    (2)迁移运用
    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翻译。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节选自元·揭傒斯《赠医者汤伯高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没有效果,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解析 “殚”“竭”,都有“竭尽”之意;“卒”,最终;“不效”,没有效果;“且”,将要;“乃”,竟然、反而;“交”,互相;“是”,这。
    参考译文
    楚地的风俗是相信巫师而不相信医生的,从夏、商、周三代以前就是这样,现在就更厉害了。凡是有病,不管时间长短、病情轻重,药一入口不见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师(治疗的手段),反复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后悔,而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痛加责备自己,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没有效果,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3.“与”和“相与”
    (1)解释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
    答案 ①结交、同盟 ②和 ③给予 ④和 ⑤表示感叹或疑问 ⑥给、替 ⑦赞许 ⑧参与
    (2)解释下列句子中“相与”的意义。
    答案 ①相交往 ②互相 ③互相援助 ④互相,一起
    “相与”在文言文中,有时要分开来解释,此时的“与”是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为“交往”“结交”“给予”等。此时,“相”为副词,修饰“与”。
    “相与”有时不能分开解释,此时它是一个双音节词,词性是副词,根据上下文可解释为“互相”“一起”等。
    (3)迁移运用
    判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相与”的意思是否相同。
    ①eq \b\lc\{\rc\ (\a\vs4\al\c1(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二人相与为金石交苏辙《巢谷传》))
    ②eq \b\lc\{\rc\ (\a\vs4\al\c1(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谷梁传·桓公元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潜《移居》))
    ③eq \b\lc\{\rc\ (\a\vs4\al\c1(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缪也《韩非子·五蠹》,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相同。②不同。③不同。
    解析 ①均为“互相结交”之意。②相授予/共同。③互相/一起。
    4.偏义复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公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进入 ②婆婆 ③劳作
    共同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都偏于其中一个字,另一个字只起到陪衬的作用。
    两个意义相关(如“公”和“姥”)或相反(如“出”和“入”)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叫偏义复词。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其衬字。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偏义复词:__________ 衬字:__________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偏义复词:__________ 衬字:__________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偏义复词:__________ 衬字:__________
    ④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偏义复词:__________ 衬字:__________
    答案 ①存亡 存 ②异同 同 ③远近 近 ④父兄 父
    (3)思考:“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中的“斧斤”是偏义复词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是。“斧”和“斤”是同义词,都指斧子,所以“斧斤”一词没有偏义现象,是同义复词。 安 安
    小篆 隶书 楷书
    “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表示安定。
    义项
    例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沛公安在(《鸿门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苏武传》)
    ⑧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⑨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素 素
    小篆 隶书 楷书
    “素”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垂”字,下边是“糸”字。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素”本义指没有染色的丝绢。
    义项
    例句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
    例句
    意义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④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例句
    意义
    ①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③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④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
    ⑤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⑥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⑦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⑧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例句
    意义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③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④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苏武传》)

    相关试卷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下册(二) Ⅱ 点线整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下册(二) Ⅱ 点线整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一) 点线整合3: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一) 点线整合3,共7页。

    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五) 点线整合7: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必修下册(五) 点线整合7,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