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绍兴诸暨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诸暨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古丈红石林位于湖南西部地区,是全球罕见的奥陶纪形成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景区,下列四图是我国不同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古丈红石林呈现的地貌,最有可能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造就该红石林物质基础的地质环境,最有可能是( )
A. 爬行动物盛行 B. 蕨类植物茂盛
C. 高温多雨的森林 D. 温暖湿润的浅海
海—气相互作用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热平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这三年的秋冬季,均出现拉尼娜现象,人们将这种前后跨越3个冬季的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现象称为“三重”拉尼娜事件。完成下面小题。
3. 海—气相互作用中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途径主要是( )
A 大气环流和水循环 B.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
C. 大洋环流和水循环 D. 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洋环流
4. 下列地理事象中,与拉尼娜事件关联最密切的是( )
A. 澳大利亚洪灾严重 B. 印尼长期干旱、森林大火
C. 秘鲁爆发台风天气 D. 中国冷冬热夏、南涝北旱
5. 拉尼娜现象爆发会( )
A. 暂时加强厄尔尼诺 B. 持续削弱沃克环流
C. 打破全球水热平衡 D. 增强区域海气关系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海岭的成因是( )
A. 欧亚板块张裂 B. 大西洋板块抬升
C. 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D.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张裂
7. 组成冰岛岩石,最主要是(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当前,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某洪涝灾害范围与影响评估技术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流程中体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RS和GNSS B. RS和GIS C. GNSS和GIS D. RS、GIS和GNSS
9. 洪灾信息获取中,无人机遥感应用广泛。与卫星遥感相比,无人机遥感具有的优势是( )
①图像精度高②飞行速度快③重访周期短④感知范围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叙利亚古城阿勒颇处于地中海东岸,下图为阿勒颇位置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夏季,影响阿勒颇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 反气旋 B. 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11. 造成该地与同纬度大陆东岸气候特征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距海远近 D. 人类活动
第四纪冰期时,呼伦湖区域冰川广泛发育。距今约1万年前,气候转暖,呼伦湖形成。近100年来,地壳稳定,湖水发生了两次扩张和收缩。新开河连通呼伦湖与海拉尔河,其流向随呼伦湖的扩张和收缩发生改变。下图是呼伦湖及其周边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对呼伦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构造湖 B. 属于内流湖
C. 河水始终是主要补给水源 D. 近100年来湖泊无结冰期
13. 与收缩期相比,呼伦湖扩张期湖水盐度( )
A. 更高 B. 时高时低 C. 更低 D. 保持不变
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温带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温带草原土壤。下图是这两种典型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土壤形成是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母质 B. 气候 C. 时间 D. 生物
15. 0~7cm深度内,甲、乙所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原因是( )
A. 甲以枯枝落叶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 B. 甲所在区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
C. 乙植被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土壤 D. 乙所在区域降水丰富腐殖质不易形成
堰塞湖是因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等堵截河谷而形成的湖泊。读某堰塞湖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堰塞体最有可能来自
A. 西侧 B. 南侧
C. 东侧 D. 北侧
17. 受该堰塞湖影响较大的聚落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下图示意南半球部分区域经纬网简图,甲是赤道上某地,甲、乙两地经度差90°,纬度差66.5°(均不考虑海拔),完成下面小题。
18. 甲地到乙地最短距离的路径方向是( )
A. 始终向西南方 B. 始终向东北方
C. 先向南后向北 D. 先西南后西北
19. 某日,观测到甲地日影最短时刻的北京时间是13:20,则乙地经纬度是( )
A. 100°E,66.5°S B. 10°E,66.5°S
C. 170°W,66.5°N D. 50°E,66.5°S
20. 若在乙地直立一杆子,下图中杆影(阴影部分)朝向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地—气系统由地面和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组成,通过热量传递实现辐射平衡。有科学家研究了我国地—气系统吸收太阳辐射状况,得出下表数据(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纬度带 (°N) | 地表吸收(wm-2) | 大气吸收(wm-2) |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
20-30 | 87 | 150 | 55 | 115 |
30-40 | 92 | 187 | 30 | 98 |
40-50 | 52 | 197 | 22 | 92 |
21. 地—气系统吸收的太阳辐射值最大的是( )
A. 20°N-30°N的1月 B. 30°N-40°N的7月
C. 20°N-30°N的7月 D. 40°N-50°N的7月
22. 表中数据表明( )
A. 1月南北气温差值更大 B. 7月南北气温差值更大
C. 太阳高度越大,地表吸收越多 D. 纬度越高,大气吸收越多
祁连山脉内部多山谷风,在无其他天气系统影响时,山谷风的气流运动也会导致谷内降水。下图是祁连山某坡面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与降水逐时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示时段内,该山谷风是( )
A. 谷风为主 B. 山风较弱 C. 先山风后谷风 D. 先谷风后山风
24. 推测该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山体的( )
A. 东侧坡而 B. 南侧坡面 C. 西侧坡面 D. 北侧坡面
25. 从降水成因看,此次降水属于( )
A. 地形雨 B. 锋面雨 C. 对流雨 D. 气旋雨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孟加拉湾是风暴潮多发区,孟加拉国位于该湾湾顶,沿海极易遭受风暴潮侵袭。下图是孟加拉湾及周边部分区域简图。
(1)列举两种能诱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____、____。
(2)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孟加拉国风暴潮多发且灾情严重的原因。
(3)说出图示环流最有可能存在的季节,简述该环流的形成过程。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可观测较大区域尺度的地表植被物候,以此来确定不同植被枯黄期(植被绿色程度开始衰退的时间,从1月1日开始计算)的时间差异。中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过渡带是一个由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形成的地形递变区域,地表植被物候的空间分异显著。
材料二:图左是我国第二、三阶梯过渡地带典型植被空间分布图,图右是1982-2015年该区域四类植被的枯黄期年际变化趋势。
(1)图示植被的空间分布体现的最主要地域分异基本规律是____,其影响因素是____。
(2)观测较大区域尺度地表植被枯黄期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结合图2归纳该区域植被枯黄期的时空分布特征____。
(3)第二、三阶梯地形过渡带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说出太行山脉东、西两侧主要地形区内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之处。
(4)从环境适应性的角度说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革质叶片的原因。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阶地分布着深厚的沉积地层,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和河湖发育的重要信息载体。沉积地层指在不同沉积环境中通过不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由沉积物或岩石组成,层内特征统一,层间区别明显。
材料二:下表是我国某天然河流阶地在单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剖面及其物质组成。
地层名称 | 深度(cm) | 黏粒(%) | 细粉沙(%) | 粗粉沙(%) | 沙(%) | 平均粒径(um) |
现代草甸土层 | 0~80 | 8.99 | 31.41 | 35.90 | 23.70 | 38.27 |
古土壤层 | 81~160 | 10.80 | 26.20 | 34.30 | 28.70 | 44.05 |
风成沙层 | 161~560 | 5.27 | 12.01 | 14.00 | 68.72 | 95.05 |
古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 | 561~950 | 2.41 | 6.37 | 3.51 | 87.71 | 272.57 |
古滨浅湖相沉积层 | 951~1000 | 12.40 | 3665 | 38.05 | 12.90 | 25.62 |
古深湖相沉积层 | 1001~1100 | 18.50 | 53.30 | 24.00 | 4.20 | 12.92 |
古滨浅湖相沉积层 | 1100以下 | 10.90 | 25.70 | 41.50 | 21.90 | 36.18 |
(1)描述沉积地层具有的一般特点。
(2)体现具有较快流速沉积环境的地层是____,说明理由____。
(3)推测该河流阶地沉积地层形成期间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气候特征。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诸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诸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