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含答案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章 发酵工程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章 发酵工程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漆酶属于木质素,关于灭菌和消毒理解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选】第五节发酵工程的应用-2课时练习一.单项选择1.漆酶属于木质素(木质素是一类参与维管植物和一些藻类的支持组织如细胞壁组成的重要结构物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2.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这两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B.获得的每一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C.都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D.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但均能达到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3.关于灭菌和消毒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常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灼烧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4.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需长期保存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所以不能保存太久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20℃低温保藏的方法5.某同学运用划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灭菌时,高压蒸汽灭菌锅压力达到1kg/cm2后,需持续15minB. 制作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均匀地倒在培养皿的整个底部C. 接种时,每次划线前,接种环均需蘸一次菌液D. 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于4℃的冰箱中6.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如: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现有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四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利用上述方法能分别分离出( )A.④②③ B.④①② C.④③② D.①②③7.果胶酶可从黑曲霉中提取,下列适于黑曲霉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是A.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培养基 B.尿素固体培养基C.MS培养基 D.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培养基8.有关纯化大肠杆菌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B.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C.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9..研究小组利用微生物实验操作技术来探究某池塘中大肠杆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部分操作过程.结论I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时,将10 ml菌液滴加到培养基的表面后,再用灭菌后的涂布器推匀II涂布完成后,在培养皿上盖上做标记,并将培养皿倒置III重复实验获得了四个平板,其中的菌落数分别为212.381.157.183,则平均值应为184VI实验组平板上有38个菌落,空白对照组有5个.则"38- 5"作为池塘中大肠杆菌数量计算的依据 A. Ⅰ B. Ⅱ C. Ⅲ D. Ⅳ10.如图是使用某接种方法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 )A.该图最可能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B.接种技术的核心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C.该接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D.该接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计数11.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微生物种类乳酸菌根瘤菌硝化细菌衣藻A能源糖类光能NH3光能B碳源糖类CO2CO2CO2C氮源NO3N2NH3NO3D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自养需养型自养需养型自养需养型A.A B.B C.C D.D12.下列有关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培养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菌落数来计数活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下列关于物品进行消毒或灭菌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A.接种环——酒精消毒 B.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C.牛奶——巴氏消毒 D.玻璃器皿——干热灭菌14.制作腐乳并无严格的灭菌环节,但也能制作出品质优良的腐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粽叶上有大量毛霉菌繁殖体,使毛霉菌在短期内成为优势菌B.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毛霉菌之间的斗争变得激烈C.发酵过程中要经常揭开覆盖物散热D.装瓶密封后能继续进行发酵15.在微生物的培养和研究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实验室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灼烧.干热灭菌.紫外线照射等几种灭菌方法,可分别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培养基.接种环.接种室.吸管 B.吸管.接种环.培养皿.接种箱C.吸管.接种环.培养基.双手 D.培养基.接种环.吸管.接种箱16.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编号①②③④⑤成分(NH4)2PO4KH2PO4Fe2SO4CaCl2H2O含量0.6g5.0g0.7g0.7g100mLA.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看,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加入的KH2PO4即可从养分上提供P和K,又可缓冲培养基的pHC.若要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培养基中还需添加葡萄糖D.如果再加入指示剂,该培养基既属于选择培养基,又属于鉴别培养基17.硝化细菌广泛存在子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其部分代谢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源为葡萄糖 B.培养时需隔绝空气C.氮源是氨气 D.培养时需冷藏18.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往往会形成一个菌落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菌落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分离.纯化和保存菌株的一般流程为:取样→制成样品悬液→涂布→划线→接种。解答:A.根据题文可知,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因此要分离产漆酶菌株应该到富含木质素的环境中(如森林的土壤中)取样,A错误;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木质素,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从而获得漆酶菌株,B错误;C.由题图可知,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还需要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D.临时保存菌种时需要将菌种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使用该方法时,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因此这种保存方法不能用于菌种的长期保存。要想长期保存需要使用甘油管藏法于-20℃保存,D错误。故选C。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最常用的手段是平板分离微生物,平板分离法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各种平板分离法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基上得到目的微生物的单个菌落.解答: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的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故A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如果稀释度不够,获得的单个菌落就可能是由多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故B错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故C正确;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但是能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故D正确。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的过程称为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解答:A.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正确;B.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灭菌则是要将所有的微生物和病毒全部杀灭,以达到无菌的目的,灭菌一定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效果,B错误;C.接种环等接种工具常用灼烧法灭菌,C正确;D.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灭菌可以采用高温蒸汽灭菌法.灼烧法,D正确。故选B。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首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出后,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但是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将菌液与灭菌的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入﹣20℃的冷冻箱中保存。解答: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A正确;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等到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长期保存的菌种用甘油管藏的方法,B错误;C.临时保藏的菌种由于频繁转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C正确;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放入-20 ℃低温保藏的方法,D正确;故选B。5.【答案】A【解析】A.培养基灭菌时,高压蒸汽灭菌锅压力达到1kg/cm2后,持续15-20min,可达到灭菌目的,A正确;B.制作平板时,将熔化的培养基倒进培养皿里,让其自然冷却,就会凝固形成固体培养平板,不需将培养基均匀地倒在培养皿的整个底部,B错误;C.接种环在第一次划线时需蘸一次菌液,其余则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划线,C错误;D.大肠杆菌的培养在37℃最适合,不能将其倒置于4℃的冰箱中,D错误。故选A。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择培养基的原理:不同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不同。有的适于酸性环境,有的适于碱性环境;不同微生物对某些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不同。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可配制出适于某些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基。例如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数滴,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解答:(1)固氮菌的氮源是氮气,所以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但是④固氮细菌可以生长;
(2)霉菌是真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后,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如大肠杆菌.固氮细菌)和放线菌,但是不抑制真菌,所以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出②霉菌;
(3)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如大肠杆菌.固氮细菌)和霉菌,所以可以筛选③放线菌。
故选A。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黑曲霉属于真菌中的霉菌类微生物,霉菌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如麦芽汁加琼脂,将发酵啤酒的原料(未加酒花),稀释加琼脂15克,溶化后分装,121℃灭菌30分钟。蔗糖豆芽汁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酵母菌和霉菌,使它们与细菌分离开来。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黑曲霉属于真菌中的霉菌类微生物,霉菌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或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即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8.【答案】A【解析】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A错误;为避免杂菌的污染,第一步操作时需要灼烧接种环,B正确;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正确;为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D正确。9.【答案】C【解析】A.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时,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灭菌后的涂布器推匀,A错误;B.涂布完成后,在培养皿底做好标记,并将培养皿倒置,B错误;C.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选项中各菌落数符合要求,求平均值即可,C正确;D.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判断有无杂菌污染,题目中空白对照组有5个菌落,说明在培养过程中有杂菌污染,应重新开展实验,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解答:A.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培养基上有明显的划线,且微生物并没有均匀分布,因此其接种方法应该是平板划线法,A正确;B.不同的微生物接种方法的核心都是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C.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分离,C正确;D.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但是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计数,D错误。故选D。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乳酸菌的氮源应该是NH4+;根瘤菌能固氮,但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的碳源不是CO2,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衣藻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其氮源应该是NH4+;所以ABD都不正确,选C。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①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所以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①正确;②稀释涂布平板法不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②错误;③为防止杂菌污染,操作时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③正确;④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④错误.故选B。1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消毒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能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解答:A.接种工具采用灼烧灭菌法,A错误;B.培养基及容器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B正确;C.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采用巴氏消毒法,C正确;D.玻璃器皿.金属用具采用干热灭菌法,D正确。故选A。14.【答案】C【解析】:选C 在空气中有大量的毛霉,成熟孢子可以在粽叶上萌发菌丝,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迅速,短时间内会成为优势菌种,A正确;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毛霉菌之间因为资源有限斗争激烈,B正确;发酵过程中为了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不能经常揭开覆盖物,C错误;装瓶密封后能继续发酵,后期发酵利用的是被杀死后的毛霉裂解释放出来的各种分解酶的作用,D正确。1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可以制作固体培养基;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解答:A.根据表格分析,该培养基中含有氮源.无机盐.水,没有碳源,可以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A正确;B.表格中的KH2PO4可以为微生物提供P和K元素,还可以缓冲培养基的pH,B正确;C.若要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特征,需要使用固体培养基,应该加入琼脂,C错误;D.该培养基中没有碳源,属于选择培养基,若再加入指示剂,还可以作为鉴别培养基,D正确。故选C。1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中需要具备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等,另外在考虑温度.PH等条件。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因此选择提供无机碳源.无机氮源。解答:A.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培养基中不需要有机碳源,其碳源为二氧化碳,A错误;B.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所以培养时不能隔绝空气,B错误;C.硝化细菌的培养过程中氮源是氨气,C正确;D.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需要酶的催化作用,所以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D错误。故选C。18.【答案】C【解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解答: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有可能是由多个细菌形成的,所以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A正确;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B正确;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C错误;D.设计实验时,一定要至少用三个平板做重复实验,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分析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一致,差别不大时;取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D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章 发酵工程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丙草胺,某杆菌只有在含蛋白胨,某同学对 1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幽门螺旋杆菌,为了筛选能产生阿拉伯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五节 发酵工程的应用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