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147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一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0147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物理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A版 必修第三册)
- 习题课二 伏安特性曲线与电表内阻的测定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十一章 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十一章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十一章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十一章 导体的电阻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第十一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一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共5页。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组—重基础·体现综合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电阻和一根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解析:选ABC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任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B、C正确,D错误。2.如图1所示是两只定值电阻R1、R2的IU图像。有关R1、R2的大小,及它们串联或并联后的IU图像所在区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A.R1<R2,串联后在区域ⅢB.R1<R2,串联后在区域ⅠC.R1>R2,并联后在区域ⅢD.R1>R2,并联后在区域Ⅱ解析:选A 因为IU图像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的大小,所以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故R1<R2,两电阻串联后,电阻增大,比R2还大,IU图像的斜率比R2的斜率小,故应在区域Ⅲ。两电阻并联后,电阻减小,比R1还小,所以斜率比R1的斜率还大,故应在区域Ⅰ,A正确。3.如图2所示,A、B间电压恒为U,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上的电压数值( )图2A.一直为U B.一直为0C.逐渐增大到U D.逐渐增大到0解析:选C 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灯泡两端的电压在0~U范围内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过程中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到U,选项C正确。4.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是I1∶I2∶I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R2∶R3为( )A.1∶2∶3 B.3∶2∶1C.2∶3∶6 D.6∶3∶2解析:D 由欧姆定律有R=,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所以有R1∶R2∶R3=∶∶=∶∶=6∶3∶2。5.如图3所示,R2=R4,理想电压表V1的示数为70 V,理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0 V,则A、B间的电压为( )图3A.140 V B.120 VC.100 V D.无法计算解析:选B 理想电压表所在支路不通,则题图所示电路是四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和。因为R2=R4,所以电压表V2相当于测的是R3和R4两端的电压之和,即A、B间的电压为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则A、B间的电压为50 V+70 V=120 V,选项B正确。6.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解析:选C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需串联一个电阻R,改装后U=Ig(Rg+R),解得R=-Rg=Ω=1 800 Ω,即应串联一个1 800 Ω 的电阻,C正确。7.如图4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图4A.18 V B.12 VC.8 V D.6 V解析:选B 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 kΩ=2 k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a、b两端的电压为12 V,所以电压表接在a、b两端时,其示数为12 V,故选B。8.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5 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A.串联一个570 Ω的电阻B.并联一个570 Ω的电阻C.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D.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解析:选D 把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需并联一个分流电阻,改装后量程为3 A,所以R== Ω=0.05 Ω,故D正确,A、B、C错误。9.(多选)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电阻箱R组成,它们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图5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解析:选BD 电压表电阻分压,串联一个电阻;电流表电阻分流,并联一个电阻,所以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并联电路电阻R大时分流少,所以R增大时量程减小,A错误,B正确;串联电路电阻R大时分压多,所以R增大时量程增大,C错误,D正确。组—重应用·体现创新10.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其所用电压表内阻为5 000 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图6(1)当测量100 Ω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________电路。(2)现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时,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真实值为________ Ω。解析:(1)= Ω=50 Ω<Rx,Rx为大电阻,故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误差较小,应用甲电路。(2)如果采用乙电路,则有R测== Ω=20 Ω,+=I解得Rx≈20.1 Ω。答案:(1)甲 (2)20 20.111.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g=100 Ω,满偏电流Ig=1 mA,R1=900 Ω,R2= Ω。图7(1)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是________表,最大量程是________;(2)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是________表,最大量程是________。解析:(1)当两开关都断开时,表头和R1串联,改装成的是电压表,最大量程为U=(R1+Rg)Ig=1 000×0.001 V=1 V。(2)当两开关均闭合时,由于有并联电路,所以改装成的是电流表,最大量程是I=Ig+=0.001 A+ A=1 A。答案:(1)电压 1 V (2)电流 1 A12.(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江苏卷)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电路如图8所示,两表笔直接相连时,指针指在表盘刻度“5”上。两表笔之间接有600 Ω的电阻时,指针指在刻度“1”上。求刻度“3”应标注的电阻值R。图8解析:两表笔直接相连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g R内两表笔之间接有600 Ω的电阻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R内+R′)指针指在刻度“3”上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R内+R)联立解得R=100 Ω。答案:100 Ω13.如图9所示,A、B两点间电压恒定为12 V,定值电阻R1=2.4 kΩ、R2=4.8 kΩ。图9(1)若在a、b之间接一个C=100 μF的电容器,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求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2)若在a、b之间接一个内阻RV=4.8 kΩ的电压表,求电压表的示数。解析:(1)设电容器上的电压为UC,则UC=U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CUC,解得:Q=8×10-4 C。(2)电压表与R2并联后电阻为:R并=则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UV=U解得:UV=6 V。答案:(1)8×10-4 C (2)6 V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