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嘉勋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149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嘉勋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149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嘉勋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0149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真题合集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嘉勋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嘉勋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嘉勋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
1. 下列有关硫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工业上可以用铁槽车或者铝槽车运输浓硫酸,是因为铝或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B. 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会变黑,这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
C. 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金属锌反应制得氢气,说明稀硫酸比盐酸的酸性要强一些
D.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2. 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钡的焰色反应为黄绿色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玻璃棒代替
A. 仅有③不正确 B. 仅有④不正确 C. 仅有⑤不正确 D. 全对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酸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2SO4=Na++SO42−
B. 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C.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OH−+H++SO42−=BaSO4↓+H2O
D. 稀盐酸滴在铜片上的离子反应:Cu2++2H+=H2↑+Cu2
4. 一定条件下,2KClO3+I2=2KIO3+Cl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氧化性I2>KClO3
C. 还原性KClO3>I2 D. 还原产物为Cl2,氧化产物为KIO3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B. 18 g水中含有1 mol水
C. O2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1)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 1 mo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mol−1
6.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鉴别纯碱与小苏打,纯碱热稳定性弱于小苏打
B. 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观察到脱脂棉燃烧
C. 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 探究钠与Cl2反应,右侧的棉花球可以吸收过量的氯气
7.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W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W的单质能稳定存在是因为分子内部的共价键很难破坏
B. 原子半径:X>Y>Z>W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NaOH,不溶于氨水
8.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某含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 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
B. 该消毒液的与二氧化硫混用漂白性增强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的Cl2:2H++Cl−+ClO−=Cl2↑+H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K+、Na+、Cl−、HSO3−
B.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a+、K+、SO42−、MnO4−
C. pH大于7的溶液中:CO32−、NH4+、SO42−、Cl−
D. pH小于7的溶液:Na+、Ba2+、NO3−、Cl−
10.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IBr的电子式:
B. HClO的结构式:H−O−Cl
C. HIO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 MgO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11.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X
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2Fe2+
B. 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混合加热:NH4++OH−−△NH3↑+H2O
C.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O32−+2H+=CO2↑+H2O
D. 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13. 以下关于铜跟浓、稀HNO3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mol浓HNO3被还原转移2mol电子
B. Cu与浓HNO3反应剧烈,故氧化性浓HNO3强于稀HNO3
C. Cu与浓、稀HNO3反应都不需加热
D. 生成等量的Cu(NO3)2,消耗浓HNO3的量多
1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含有FeCl2、FeCl3、CuCl2)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设计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剂a是铁粉、试剂b是稀硫酸
B. 操作Ⅰ、Ⅱ、Ⅲ都用到玻璃棒
C. 操作Ⅲ包含的步骤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 可用KSCN溶液和新制氯水检验溶液W 中是否含有Fe2+
15. 已知A、B、C均为含铁化合物,请根据以下四种物质的转化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Fe→①稀盐酸A→②Cl2B→③NaOH溶液C
(1)反应①、②、③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 。(填序号)
(2)向B的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3)C的化学式为 ______ 。
(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16.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溶液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请回答:
(1)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7.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Na2O2)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
请回答:
(1)装置A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
(3)装置C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4)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
(5)当装置内气流平稳后开始用试管收集气体,该气体能 ______,证明过氧化钠可做供氧剂。
18. 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尾气吸收”步骤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H2O2+2ClO2=2NaClO2+O2+2H2O,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19. 配制480mL0.2mol⋅L−1的FeSO4溶液,为完成此配制实验,
(1)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
(2)实验室用绿矾(FeSO4⋅7H2O)来配制该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绿矾______g。
(3)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偏小的是 ______(填写编号)。
A.称量绿矾时,左码右物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
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D.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干燥
E.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F.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4)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常温下,铁或铝与浓硫酸会钝化,因此在工业上可以用铁槽车或者铝槽车运输浓硫酸,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可以使蔗糖分子中的氢和氧元素以水的比例脱去,最终只剩碳单质,因此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会变黑,故B正确;
C.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金属锌反应制得氢气,是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稀硫酸难恢复,所以制取的氢气纯净,故C错误;
D.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会有白雾生成,是因为浓硫酸稀释产生大量的热,盐酸具有挥发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A.依据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解答;
B.依据浓硫酸的脱水性解答;
C.依据盐酸的挥发性解答;
D.依据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稀释产生的量的热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浓硫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目的是滤去黄光,故正确;
②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故正确;
③盐酸易挥发,其盐高温时也易挥发,灼烧时,盐酸及其盐可一起挥发掉,以达洗净的目的,故正确;
④钡的焰色反应为黄绿色,根据焰色反应的颜色可以鉴别出物质中是否含有钡元素,故正确;
⑤玻璃棒中含有钠元素,故用玻璃棒会干扰待测物中元素的检验,故错误。
故选:C。
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的实验,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金属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为了滤去钠的黄光。
本题考查了焰色反应的操作,较基础,注意操作要点。焰色反应为元素的物理性质,不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B
【解析】解:A.硫酸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故A错误;
B.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H2O⇌H++OH−,故B正确;
C.硫酸跟氢氧化钡反应,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的计量数都是2,离子方程式:2H++SO42−+Ba2++2OHˉ=BaSO4↓+2H2O,故C错误;
D.稀盐酸滴在铜片上不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A.方程式左右电荷不守恒;
B.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C.反应的离子的配比不符合化学式组成;
D.Cu与稀盐酸不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注意多元弱酸分布电离,多元弱酸阴离子分步水解,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该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KClO3是氧化剂,I2是还原剂,则氧化性:KClO3>I2,故B错误;
C.KClO3是氧化剂,I2是还原剂,则还原性:I2>KClO3,故C错误;
D.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被还原,Cl2为还原产物,I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被氧化,KIO3是氧化产物,故D正确;
故选:D。
2KClO3+I2=2KIO3+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I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来解答。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虎A错误;
B、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水分子,必须指明具体的粒子名称,故B错误;
C、O2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1)为32g/mol,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C正确;
D、1mol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摩尔质量的单位进行判断;
B、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粒子名称;
C、根据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量的关系判断;
D、根据质量的单位是g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明确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量、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6.【答案】A
【解析】解:A.加热固体,为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且放出大量的热,可观察到脱脂棉燃烧,故B正确;
C.氯气与NaOH反应,则气球变大,可验证氯气与NaOH的反应,故C正确;
D.钠与氯气加热生成氯化钠,碱液可吸收过量的氯气,图中装置可验证钠与氯气的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X为Al、Y为Si、Z为P、W为N;
A.W的单质能稳定存在是因为分子内氮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共价键很难破坏,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X>Y>Z>W,故B正确;
C.硅酸属于弱酸,故C错误;
D.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溶解,但氢氧化铝不能与氨水反应,不溶于氨水,故D正确;
故选:C。
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W处于第二周期,X、Y、Z处于第三周期,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设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2,故a+a+2=8,解得a=3,故X为Al、Y为Si、Z为P、W为N。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8.【答案】B
【解析】解:A.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O−+Cl−+H2O,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该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钠,漂白性减弱,故B错误;
C.该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中盐酸混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的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l−+ClO−=Cl2↑+H2O,故C正确;
D.该消毒液中加白醋,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Cl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ClO−=HClO+CH3COO−,故D正确;
故选:B。
A.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该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该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中盐酸混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的Cl2;
D.醋酸酸性大于次氯酸。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A.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H+、HSO3−之间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MnO4−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B错误;
C.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OH−、NH4+之间发生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Na+、Ba2+、NO3−、Cl−之间不反应,都不与H+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A.该溶液呈酸性,亚硫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B.高锰酸根离子为有色离子;
C.该溶液呈碱性,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D.该溶液呈酸性,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题干暗含信息、离子之间的反应、离子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解:A.I、Br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即可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故A正确;
B.H、Cl、O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次氯酸,其电子式为,则结构式为H−O−Cl,故B正确;
C.HIO的结构与HClO类似,其中I、O两原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故C错误;
D.MgO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故D正确;
故选:C。
A.溴和碘原子最外层都含有7个电子,IBr中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使Br、I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次氯酸的中心原子为O原子,分子中含有1个O−H键和1个O−Cl键;
C.HIO中H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
D.氟化钙为离子化合物,钙离子与两个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结构式、化学键、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X、Y位于同一族,故Y为硫元素;Y、Z处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少1,则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故Z为磷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P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嘉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 Cu 64, 2 ml/L 1, 浓硫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