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4 Ⅰ 整体阅读 一 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4 Ⅰ 整体阅读 一 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共9页。
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导语] 实用类文本大都结构明晰、语言浅易,因此不少考生不太像读文学类文本那样整体把握。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任何阅读及其答题都需要整体把握,况且实用类文本文体众多,每种文本都有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所以,特别需要把握每类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为深度阅读与探究做好铺垫。一、新闻文本阅读(一)文体知识梳理[说明一: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是对消息、通讯、特写、时评、调查(报告)和访谈等体裁的统称。说明二:调查报告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自有其文体属性。新闻调查报告是其种类之一,因与新闻较近,且是考查的主要类型,所以把它放在“新闻”里讲。](二)新闻访谈文体特征和阅读步骤、要求1.文体特征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访谈可以是对某一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 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的是人物专访。基本特征见下表: 针对性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高度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访谈的价值。 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 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专访。 2.阅读步骤和要求阅读步骤阅读要求①浏览全文,把握话题迅速通读全文,把握访问者和访谈对象所讨论的话题。②区分对象,把握问题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回答内容,大致把握有哪些内容。③析提问技巧,品回答语言访问者提问是要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推问等。 访谈对象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④把握关键,深入内核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和访谈主题。 (三)新闻访谈整体阅读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香港,哪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了好多关于乡愁的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城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有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感情就可以融合在一起。我是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有一篇散文,结尾两句我是这样写的:“你以中国的名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杨:为荣?余:没有。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象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余:媒体变了,价值观也就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散文的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的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有删改),1.浏览全文,把握话题访问者杨澜和访谈对象余光中讨论的话题有四个。2.区分对象,把握问题这一步比较简单,因为文本中有十分明显的标志。3.析提问技巧,品回答语言①这篇访谈访问者除了运用了直问的提问方式外,还运用了追问的提问方式。②第①部分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了余光中怎样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4.把握关键,深入内核把访问者与访谈对象谈论的核心问题的关键词找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乡愁。(2)写作。(3)诗歌希望。(4)中文纯洁度。———————————————————————————————————————————————————————————————————————————————————————————————————————————————————————————————————————————————————————————————————————————————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所说的乡愁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B.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是因为这样说更有悬念感,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C.“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的意思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原因。D.“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指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一般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答案 A解析 “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错,应该是“并不完全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是:对乡愁的理解,诗歌的现状与发展,诗人的创作动因,中文的纯洁度。B.余光中年轻时离开大陆,那对于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这件事情让他念念不忘,也成了他内心一个中国结。C.余光中认为文艺不应该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但如果文艺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么文艺就有很大问题了。D.余光中认为目前的新诗有很多毛病,诗人如果没有知音,诗人也应该反省、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别人。答案 A解析 这四个方面依次是:对乡愁的理解,诗人的创作动因,诗歌的现状与发展,中文的纯洁度。3.访谈第④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光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应加以必要的规范。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审清题干要求:针对“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做题时必须先对题干中余光中的“认识”和其他学者的“看法”加以辨析思考,再结合自己对中文纯洁度的了解,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本题开放度很高,但答案应与文意有关,重点是自己的见解要言之有理。二、科普文文本阅读(一)文体知识梳理(二)阅读步骤和要求科普文阅读要注重整体理解,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把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探究文章展现的人文精神,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1.标画关键,速读明意。边读边标画出每一段的关键词句,如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明文章主要信息的中心句、要点句等;快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围绕什么说明对象阐明了哪些内容。2.把握对象特点。整体解读文章,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一篇科普文,总要有一个主要说明对象,阅读文章时要认真把握这个说明对象的特点,如颜色、大小、形状、形态、性质、性能、习性、原理、用途、功能、影响、结构、操作、程序,发生、发展的规律等,从说明对象的特点上把握全文。3.探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体会生命的珍贵与崇高,体会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三)整体阅读示例(2020·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稻米传奇文 慧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 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身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 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宋朝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3 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 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有删改),1.标画关键,速读明意。(见文中“ ”标示处)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中国稻米的起源、种植和影响。2.把握对象特点围绕中国稻米这一中心问题,阐述了哪些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中国水稻种植在世界最早(世界水稻种植起源中国)。(2)中国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3)中国水稻栽种技术和文化影响世界,塑造了“稻米文化圈”。3.探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本文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分别表现在哪里?(1)人文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学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文本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文化自信。(2)对水稻溯源在中国、中国稻米种植历史及影响问题,实事求是,引用科学实证和数字说话;语言严谨而平实。1.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B.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C.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答案 A解析 A项混淆关系。原文中阿方斯·德康多尔之所以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是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而“籼稻”是中国的粳稻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的,这是2011年由美国开展的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发现的。2.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B.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C.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作文明。答案 D解析 D项无中生有。第三段末尾提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但并未提及“稻米文明取代了粟作文明”的相关信息。3.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公元前8500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中国;3 000年前开始传到朝鲜;3 000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 000年前传到日本;随后陆续传到西亚、欧洲等地。解析 答题时要扣住“传播”二字,要体现出稻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过程。首先提取原文中能够体现稻米“传播”的有关信息,如原文第一段的倒数第二句话,第三段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以及最后一段的“稻米从中国出发……”等。然后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整合即可。 附:传记文本阅读(一)文体知识梳理(二)阅读步骤和要求阅读步骤阅读要求圈点勾画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出交代传主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内容及作者评价性文字的词句。理清事实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括传主的事迹、成就等。概括形象在了解传主生平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传主的个性品质。把握评价把握住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及评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任务,文体知识精准理解,整体阅读精准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共9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3部分 专题16 Ⅰ 整体阅读,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