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图片中的手越白意味着越脏,越黑意味着越干净
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 min就通过二分裂繁殖一代。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根据假设计算出1个细菌在不同时间产生后代的数量,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如果用N表示细菌的数量,n表示细菌的代数(设子一代为第一代),请试着写出细菌种群数量 的数学公式。
3. 36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Nn=1×2n =2108
理想条件下,一个细菌3天繁殖后代的总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1.765×1025倍!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作用: 能够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可以为公式、坐标图等。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繁殖n代的数量?
在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年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述,即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 1859年,24只欧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这里的土壤疏松,打洞做窝非常方便。于是,兔子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不到100年,兔子的数量达到6 亿只以上,遍布整个大陆。后来,黏液瘤病毒控制了野兔的种群数量
实例2:凤眼莲原产于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我国目前有184万吨.它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 。
实例3: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λ表示该种群增长倍数.)
2. 种群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
2000年之前我国人口变化
想一想:种群数量变化符合数学公式Nt=N0×λt 时,种群增长曲线一定是“J”形吗?
任务二:分析“J”型曲线
种群的数量每个世代(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后一世代(年)种群数量是前一世代(年)种群数量的λ倍,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快。
“J”型曲线增长的增长特点
理想化的情况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变化呢?
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 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反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曲线。
②该实验中在第 天时增长率最快。
③环境容纳量(又称 ):在环境条件 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的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增长速率为0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增长速率为0
除起点和终点外,“S”形曲线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
条件:自然条件下,有环境阻力
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天敌捕食气候等
“J”型和“S”型曲线重叠分析
“J”型和“S”型曲线比较
一定资源和空间下,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不断加剧,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等时,种群增长停止,稳定在一定水平(K值)。
种群经过一段开始期后,呈加速增长,数量达到K/2时增长最快,此后开始减速增长,到K值时停止增长。
最根本原因是东北豹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其食物和活动范围缩小,K值降低。
东北豹濒临灭绝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建立自然保护区,给东北豹更宽广的生活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保护东北豹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控制家鼠数量有哪些思路和对应具体措施?
家鼠繁殖力极强,善于打洞,偷吃粮食,传播疾病,危害极大。
控制家鼠数量的思路和相应具体措施
(1)思路:增大死亡率。具体措施:机械捕杀、药物毒杀等。
梁杰荣等于1976年6-7月在某地采用0.2%氟乙酰胺喷雾灭鼠,当年鼠兔(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种群密度由58.66只/公顷剧降为1.88只/公顷。但3年后,种群密度恢复为165只/公顷。
(2)思路:降低出生率。具体措施:施用避孕药、降低生殖率的激素等。(3)思路:降低环境容纳量。具体措施:养殖家猫捕食家鼠、搞好环境卫生、硬化地面、安全储藏食物等。
降低有害生物环境容纳量是防治有害生物的根本措施。
如何合理确定有益生物资源的采收量?
有益生物资源的合理采收量
科学调查有益生物资源的环境容纳量,使采收后种群数量剩余 K/2 左右。此时种群具有最大增长速率,可以在最短时间恢复种群数量,有利于人类持续获得较大收获量,是可再生资源的最佳收获策略。
1800年人们把绵羊引入到塔斯马尼来岛,在此后的60年间种群增长曲线图。
1. 一段时期内维持相对稳定
非洲草原上的野牛、狮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K值是种群数量在一定环境中上下波动的平衡值。
加拿大北方森林的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同步周期性波动
2. 处于规则或不规则波动中
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3. 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甚至衰退、消亡
最后一只活体长江白鳍豚“淇淇”的标本
原因:人类乱捕滥杀、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过少,近亲繁殖使种群适应性降低。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倍数增长
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接近K值)
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0
K值: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验证种群数量增长模型)
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甚至衰退和消亡
规则或不规则波动。(K值是种群数量波动的平均值,波动中的生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
1.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设置该实验的时间变量?2.怎样培养酵母菌?3.如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1)血细胞计数板的介绍(2)计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该实验是否需要对照和重复实验?5.如何记录和处理实验结果?6.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接近哪种增长模型,为什么?
1.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设置该实验的时间变量?
培养时间/h: 0 3 6 9 12 15 18 21
2.怎样培养酵母菌?为什么?
培养瓶用微孔封口膜封口,28 ℃恒温、振荡培养。
微孔封口膜封口既能避免杂菌污染培养液,又能保证培养过程中的气体流通。28 ℃是酵母菌出芽生殖比较适宜的温度。振荡有利于促进溶氧,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供能;促进培养液中营养成分与酵母菌菌体充分接触,有利于酵母菌出芽生殖。
3. 如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1)计数室(中间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______mm3 ,合_________mL。
计数室分为25中格(双线边)
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2)计数室是由___________个小格组成
现观察到如图所示5个中格共80个小室内有酵母菌总数为40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细菌 个
先盖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加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盖盖玻片和滴加培养液,哪个步骤在前?
为什么要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吸取培养液之前为什么要将培养液摇匀?
使菌体分散开来、混和均匀,减少实验误差。
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减少实验误差。
用无菌水稀释至每小格细胞数目为5~10 个
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怎么办?
计数的包括活菌和死菌。可以用亚甲基蓝对菌体进行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菌,没有染色的是活菌。
(1)计数的酵母菌都是活的吗?
(2)对于压在中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和酵母菌芽体,应当怎样计数?
压线的菌体,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离开母体的芽体,无论大小均算一个。如果正在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或超过母细胞一半时,芽体可算1 个。
如果每一个中格(一个计数室共25 个中格)平均有酵母菌40 个,用来计数的培养液稀释了100 倍,请估算每 1 mL原始酵母菌培养液有酵母菌多少个?
40×25÷0.1×1000×100 = 1×109(个/mL)
本实验有前后对照,可以不单设对照组。如果担心培养过程中有污染,则需要单设不接种酵母菌的空白对照组。
4.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吗?
本实验需要设置重复以减少实验误差。如果全班同学所测量的酵母菌来自同一培养样品,可以取全班同学计数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或者每名同学计数3 个或3 个以上计数室求平均值。
5.如何记录和处理实验结果?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计数一个培养时段。每人计数一个计数室,以小组计数平均值作该时段估值。
全班汇总表格:单位(109 个/ mL)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完整版课件ppt,共35页。
高中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精品ppt课件,共6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刷基础,刷易错,刷提升,刷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