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生物七下 8.3感觉和感觉器官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0211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京改版生物七下 8.3感觉和感觉器官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0211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京改版生物七下 7.1代谢废物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京改版生物七下 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京改版生物七下 7.3 汗液的排出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京改版生物七下 8.1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京改版生物七下 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京改版生物七下 8.3感觉和感觉器官 教案
展开8.3感觉和感觉器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以及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的原因和矫正方法。
(2)了解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3)了解其他感觉器官。
2.过程与方法:
用形象图形教学法,使形象记忆与抽象记忆相结合。通过认识视觉和听觉的形成,知道感觉和感觉器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以及认识人的感觉和感觉器官。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认识人的感觉和感觉器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外界和体内的刺激形成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我们常吃的的有酸甜苦辣,我们听的歌曲有摇滚和催眠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痛和痒,那么我们的这些感觉都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
眼的折光系统:
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这就是眼的折光功能.
晶状体的调节:在眼的折光系统中,能够改变折光度的主要是晶状体,所以晶状体在眼的调节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瞳孔的调节: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这叫作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此外,看远处物体时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看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最,使成像清晰.
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① 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
② 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③ 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
远视眼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体状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远视眼.
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三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2.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表示为: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3.其他感觉器官
嗅觉: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
味觉: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味觉.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味蕾分辩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舌尖对甜、咸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
触觉:身体的一定部位,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的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性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做出一定的判断,这就是触觉.
温度觉: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热了”这就是温度觉.冷与温的感受是分别由不同的感受器来引起的,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
(三)重难点精讲
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四)归纳小结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2.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其他感觉器官: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六、板书设计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3.其他感觉器官: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通过分组讨论、表达交流、分组实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提高,课堂的教学过程丰富方法多样。给出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