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01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02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和资源,激发爱护地球家园的情感。

    2.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猜谜语

    1.展示课件: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

    2.给出答案:地球。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通过猜谜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也让学生对地球有初步的认识。

    小结过渡这个球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学习,那你了解它吗?

    探究新知

    (一)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20分钟

    1.提出问题: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生存的这颗地球是什么样的?

    2.预设:“地球上有很多种植物和动物……”

    “地球上水的面积大约占地球的71%,陆地仅占29%……”

    “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

    “地球是蓝色的……” 

    3.过渡:在茫茫宇宙中,这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地球,便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大家对地球都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去看一看我们美丽的地球。

    4.展示课件:可爱的地球

     

     

     

     

     

     

     


    5.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出了地球,飞向了太空,你对这个宇宙,对地球之外的星球有过好奇吗?

    活动一:奇思妙想

    1.提出问题:你对地球之外的星球好奇吗?说说你的想法吧。

    2.预设:其他星球有没有动物、植物生存呢?

    是不是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去别的星球居住呢?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

    其他星球会和地球一样吗?有山川河流……

    3.过渡:地球之外到底有没有像地球这样的星球?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生物呢?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活动二:太空探险家


    1.展示课件:

     

    2.提出问题:以下两个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请结合以下几个要素进行考察)

    3.预设:

    4.过渡:显然月球和金星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那太阳系里的其他星球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寻找答案。

    5.播放视频:人类能在其他星球生活吗? 

    6.提出问题:人类能在其他星球生活吗?

    7.预设:暂时不能。

    8.讲解: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9.过渡:有些同学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段视频,从中找到答案。

    10.播放视频:“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

    11.提出问题:对“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你有什么感悟?

    12.预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3.讲解:为了创造新的生存空间,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了很多假设和实验,然而直到今天,人们还无法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的生存空间。所以,在人类没有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之前,只有地球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认真观看PPT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思考并判断。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

     

     

     

    通过学生分享对地球的认识,加强课堂交流,也让教师掌握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情况,进行正确引导。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好。

     

     

     

     

     

     

     

    通过畅所欲言,让学生发挥想象,引起学生兴趣,去思考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区别,感受到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判断,能够感受到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哪些重要条件和资源,也能从视频中学习到其他星球的大概情况。

     

     

     

     

     

     

     

     

     

     

     

     

     

     

     

    通过视频,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地球是唯一的生存家园,为保护地球和自然环境的讲解做铺垫。

    小结过渡:地球只有一个,那我们应该如何与地球相处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二)与自然和谐相处12分钟

    1.展示课件: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讲解

    中国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带生丝的的箭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孟子说,如果在农忙时,不占用耕作的时间,那粮食便会吃不完了;不用太过细密的网到池塘去捕鱼,那鱼鳖也就吃不完了;砍伐树木有固定的时间,木材也就用不尽了。

    3.过渡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被人们运用到生活上。

    活动三:案例分析

    1.提出问题: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么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2.展示课件:

     

    3.预设人在屋中居,屋子水中游

    中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4.展示课件:

    5.预设: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中国哈尼族人的村寨一般建在半山腰,村寨上面的山坡分布着涵养水源的森林,村寨下面的山坡密布着梯田。


    6.展示课件:

    7.预设: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

    8.过渡:如果人类始终保持与自然和谐相处,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各种环境问题的存在。


    9.展示课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10.讲解:

    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气体汇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无可挽回的环境破坏。

    11.过渡:为了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活动四:保护地球行动


    1.展示课件:

    2.提出问题:422日是世界地球日,想想你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3.预设:


     

    学生观看PPT并听讲。

     

     

     

     

     

     

     

     

     

     

     

    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问并回答。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通过教师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通过分析,可以让学生知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同时引起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遵循了尊重自然的原则。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怎么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保护地球,并将对地球的保护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

    总结升华: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反之,环境的任何改变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课堂练习3分钟)

    填空:

    1.在茫茫宇宙中, 有一颗孕育( 生命 ) 的( 蓝色 ) 星球, 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 ( 地球 )。

    2.地球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空间 )、( 环境 )和 ( 资源 )等。

    3.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 和谐相处 )。

    选择:

    1.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  C 

    A. 人在屋中居, 屋在水中游  

    B.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C. 消耗资源, 发展经济

    判断:

    1.地球人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 (  × 

    2.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 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 

    3.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 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  × 

    4.人在屋中居, 屋在水中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    

    认真思考,及时巩固本课所学。

    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


    四、课堂小结2分钟)

     

    五、拓展空间:

    小小摄影师

    要求:班级将要举办“我爱地球摄影展”,请你分享一张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照片。

    相关教案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6 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6 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