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40258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40258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40258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和资源,激发爱护地球家园的情感。
2.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猜谜语 1.展示课件: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 2.给出答案:地球。 |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畅所欲言。 |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通过猜谜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也让学生对地球有初步的认识。 |
小结过渡:这个球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学习,那你了解它吗? | ||
探究新知 (一)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20分钟) 1.提出问题: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生存的这颗地球是什么样的? 2.预设:“地球上有很多种植物和动物……” “地球上水的面积大约占地球的71%,陆地仅占29%……” “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 “地球是蓝色的……” 3.过渡:在茫茫宇宙中,这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地球,便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大家对地球都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去看一看我们美丽的地球。 4.展示课件:可爱的地球
5.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出了地球,飞向了太空,你对这个宇宙,对地球之外的星球有过好奇吗? 活动一:奇思妙想 1.提出问题:你对地球之外的星球好奇吗?说说你的想法吧。 2.预设:其他星球有没有动物、植物生存呢? 是不是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去别的星球居住呢?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 其他星球会和地球一样吗?有山川河流…… 3.过渡:地球之外到底有没有像地球这样的星球?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生物呢?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活动二:太空探险家
2.提出问题:以下两个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请结合以下几个要素进行考察) 3.预设: 4.过渡:显然月球和金星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那太阳系里的其他星球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寻找答案。 5.播放视频:人类能在其他星球生活吗? 6.提出问题:人类能在其他星球生活吗? 7.预设:暂时不能。 8.讲解: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9.过渡:有些同学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段视频,从中找到答案。 10.播放视频:“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 11.提出问题:对“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你有什么感悟? 12.预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3.讲解:为了创造新的生存空间,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了很多假设和实验,然而直到今天,人们还无法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的生存空间。所以,在人类没有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之前,只有地球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认真观看PPT。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思考并判断。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 |
通过学生分享对地球的认识,加强课堂交流,也让教师掌握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情况,进行正确引导。
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好。
通过畅所欲言,让学生发挥想象,引起学生兴趣,去思考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区别,感受到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判断,能够感受到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哪些重要条件和资源,也能从视频中学习到其他星球的大概情况。
通过视频,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地球是唯一的生存家园,为保护地球和自然环境的讲解做铺垫。 |
小结过渡:地球只有一个,那我们应该如何与地球相处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 ||
(二)与自然和谐相处(12分钟) 1.展示课件: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讲解: 中国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带生丝的的箭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孟子说,如果在农忙时,不占用耕作的时间,那粮食便会吃不完了;不用太过细密的网到池塘去捕鱼,那鱼鳖也就吃不完了;砍伐树木有固定的时间,木材也就用不尽了。 3.过渡: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被人们运用到生活上。 活动三:案例分析 1.提出问题: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么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2.展示课件:
3.预设:人在屋中居,屋子水中游 中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4.展示课件: 5.预设: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中国哈尼族人的村寨一般建在半山腰,村寨上面的山坡分布着涵养水源的森林,村寨下面的山坡密布着梯田。
7.预设: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 8.过渡:如果人类始终保持与自然和谐相处,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各种环境问题的存在。
10.讲解: 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气体汇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无可挽回的环境破坏。 11.过渡:为了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活动四:保护地球行动
2.提出问题: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想想你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3.预设: |
学生观看PPT并听讲。
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问并回答。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
通过教师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通过分析,可以让学生知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同时引起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遵循了尊重自然的原则。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究怎么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保护地球,并将对地球的保护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 |
总结升华: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反之,环境的任何改变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 ||
课堂练习(3分钟) 填空: 1.在茫茫宇宙中, 有一颗孕育( 生命 ) 的( 蓝色 ) 星球, 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 ( 地球 )。 2.地球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空间 )、( 环境 )和 ( 资源 )等。 3.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 和谐相处 )。 选择: 1.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 C ) A. 人在屋中居, 屋在水中游 B.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C. 消耗资源, 发展经济 判断: 1.地球人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 ( × ) 2.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 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 ) 3.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 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 × ) 4.人在屋中居, 屋在水中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 ✓ ) | 认真思考,及时巩固本课所学。 | 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 |
四、课堂小结(2分钟)
五、拓展空间:
小小摄影师
要求:班级将要举办“我爱地球摄影展”,请你分享一张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照片。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让世界更美好9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6 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6 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