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级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细胞骨架不仅能够作为细胞支架,还参与细胞器转运、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等。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细胞骨架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纤维素酶破坏细胞骨架后,细胞的形态将发生变化
B. 线粒体能定向运输到代谢旺盛的部位与细胞骨架有关
C. 酵母菌、霉菌和水绵都含有细胞骨架
D. 纺锤体的形成以及染色体的运动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用纤维素酶不会破坏细胞骨架,A错误;
B、由题意可知,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器转运,所以线粒体能定向运输到代谢旺盛的部位与细胞骨架有关,B正确;
C、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酵母菌、霉菌和水绵都是真核生物,所以都含有细胞骨架,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分裂,所以纺锤体的形成以及染色体的运动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D正确。
故选A。
2.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重要措施。有机肥料养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浓,见效快,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作物从肥料中获得的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B. 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以及NH4+、NO3-、K+等
C. P被农作物吸收后,可以参与构成DNA、ADP、磷脂等
D. N被农作物吸收参与构成蛋白质后,主要存在于其R基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氮肥、磷肥和钾肥中的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后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进而被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有的离子被用于合成有机物,如N被用于合成含氮有机物蛋白质、磷脂、核酸等。
【详解】A、农作物从肥料中获得的元素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A错误;
B、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物须经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B错误;
C、DNA、ADP、磷脂的组成元素中都有P,因此P被农作物吸收,可以参与构成DNA、ADP.磷脂,C正确;
D、N被农作物吸收参与构成蛋白质后,主要在结构“-CO-NH-”中,D错误。
故选C。
3.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细胞膜发出荧光。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图1)。通过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都含有磷脂、蛋白质、糖类、胆固醇等物质,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B. 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可能是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C. 若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发现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具有促进运动的作用
D. 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内容:①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③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导致膜具有流动性。
【详解】A、细胞膜都含有磷脂、蛋白质、糖类,但只有动物细胞膜含有胆固醇,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A错误;
B、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可能是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即结构特点,B错误;
C、若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发现漂白区域荧光恢复时间缩短,说明运动加快,进而说明胆固醇具有抑制运动的作用,C错误;
D、实验检测的是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运动到该区域等原因,D正确。
故选D。
4. 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中cyclinB含量和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图中的CDK1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其活性受cyclinB的调节,而cyclinB呈现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的周期性变化)。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CDK1活性随cyclinB的含量增加而加强
B. 活化的CDK1可能会促进染色质凝缩、核膜解体
C. CDK1可能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物质
D. 若细胞内CDK1活性持续增高,细胞周期将缩短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在间期活性逐渐升高,分裂期活性逐渐下降;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
【详解】A、题意显示,图中的CDK1的活性受cyclinB的调节,结合图示可以看出,CDK1活性随cyclinB的含量增加而加强,A正确;
B、图中CDK1活性在S期开始升高,分裂期M活性逐渐下降,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主要酶,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核膜解体的作用,B正确;
C、根据CDK1活性随cyclinB的含量增加而加强,且cyclinB呈现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因此,CDK1可能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物质,C正确;
D、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则细胞周期可能会一直处于分裂间期,因而细胞周期延长,D错误。
故选D。
5. 下列四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 图丙可表示“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蛋白质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 图丁可表示“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R型细菌DNA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详解】A、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短,亲代噬菌体未充分侵染细菌,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故甲图可表示上清液放射性含量的变化,A错误;
B、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无论保温时间长短,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高,沉淀物的放射性较低,B正确;
C、据丙图可知,S型菌曲线的起点为0,且在R型菌之后,故该图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菌+S型菌的DNA组”,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C错误;
D、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所以曲线在开始段有所下降,后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所以曲线上升。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并通过繁殖使数量增多,曲线上升,故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D错误。
故选B。
6. 如图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基本流程,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单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①②过程可知,合成DNA的酶,可以是逆转录酶,也可以是DNA聚合酶
B. 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繁殖过程所需要的酶不都是由病毒RNA控制合成的
C. 若①过程产生1个DNA,②过程进行n次复制后,可以产生个荧光分子
D. 若样本RNA含100个碱基,C和U占18%,则每个DNA中含有58个A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复制开始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然后DNA聚合酶等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详解】A、合成DNA的过程有逆转录和DNA复制,所以合成DNA的相关酶可以是逆转录酶,也可以是DNA聚合酶,A正确;
B、新型冠状病毒是RNA复制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繁殖过程所需要的酶一部分由病毒RNA控制合成(如RNA聚合酶),一部分由人体细胞提供,B正确;
C、1个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产生2n个DNA分子,则有2n+1条单链,减去亲代DNA的2条链,新的单链均带有荧光探针,因此可以产生(2n+1-2)个荧光分子,C正确;
D、若样本RNA含100个碱基,C和U占18%,则DNA的一条单链中G+A=82%,由于A和G并不互补,所以无法求出每个DNA中含碱基A的个数,D错误。
故选D。
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病原体。其结构组成包括一条RNA单链、多种结构蛋白质和脂类膜(如图)。与基因组RNA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近日发现该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
针对RSV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次注射该疫苗,人体可以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
B. 将该灭活疫苗注入人体,机体无法产生游离的抗NS1抗体
C. 巨噬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其表面将具有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D. 某个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原-MHC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和抗体,A正确;
B、NS1蛋白是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因此针对NS1蛋白不会产生体液免疫,所以将该灭活疫苗注入人体,机体无法产生游离的抗NS1抗体,B正确;
C、RSV具有多种包膜蛋白,所以巨噬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其表面将具有多种抗原-MHC复合体,C正确;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所以某个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含有一种抗原-MHC受体,D错误。
故选D。
8. 在草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发挥作用。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BR)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草莓株高增加;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去掉发育中草莓果实的种子,果实的发育停滞;检测发现萌发的草莓种子中赤霉素(GA)会使脱落酸(ABA)降解,同时GA能抑制ABA的作用,起到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R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B. 去掉发育中草莓果实的种子,果实发育停滞,可证明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C. GA和ABA在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中的作用相反
D. 在草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详解】A、BR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也能促进细胞伸长,因此BR和生长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A正确;
B、去掉发育中草莓果实的种子,果实发育停滞,可证明发育中的种子能产生促进果实发育的物质,并不能证明是生长素的作用,B错误;
C、GA可促进种子萌发、抑制种子休眠,ABA可抑制种子萌发、促进种子休眠,C正确;
D、在草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BR、GA、ABA等植物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B。
9. 在2022年国际泳联世锦赛中,中国跳水队喜摘跳水比赛的13个项目的全部金牌,再一次捍卫了“梦之队”的荣耀。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肉酸痛与内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有关
B. 跳水过程中通过副交感神经传出信息导致心跳加快
C. 跳水过程中体温能够维持稳定与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D. 跳水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需要大脑和小脑的共同调控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
【详解】A、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不是在内环境中进行,A错误;
B、跳水过程中通过交感神经传出信息导致心跳加快,B错误;
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
D、小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是机体运动的高级神经中枢,因此跳水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需要大脑和小脑的同时参与,D正确。
故选D。
10. 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塑料周围的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生态系统通常被称为塑料圈。植物吸收塑料圈中的微塑料后,会通过食物链将微塑料传递给人类,人体细胞不能利用微塑料;蚯蚓等土壤动物摄食了含微塑料的食物后其繁殖能力会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流入塑料圈中的总能量是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 植物吸收微塑料后,微塑料会沿着食物链双向传递
C. 人类摄取含微塑料的食物或水分后,微塑料会在体内聚集
D. 含微塑料的食物短时间内可通过降低蚯蚓的出生率来降低其种群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2、能量流动的特点: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
(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 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
【详解】A、微塑料是有机物,其中蕴含着能量,塑料圈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其中的能量,因此流入塑料圈中的总能量包含光合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微塑料中的化学能,A错误;
B、微塑料被植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营养级的生物,由于捕食关系是进化的结果,因此其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方式是单向的,B错误;
C、微塑料等物质会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体内富集,人类摄食了含微塑料的食物或水分后,微塑料会在机体内聚集,C正确;
D、含微塑料的食物会降低蚯蚓的出生率,而蚯蚓的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数与死亡数之差,出生率降低,可能其出生数仍大于死亡数,因此在短时间内其种群数量可能还会增加,D错误。
故选C。
11.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未添加某种维生素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添加了多种维生素的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②④为基本培养基,③为完全培养基
B. 紫外线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 B的正确操作是用涂布器把菌液均匀地涂布在②表面
D. 经C过程原位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分别是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不能生长,而在完全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据此可以选择出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详解】A、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A错误;
B、紫外线照射的目的诱导野生大肠杆菌发生基因突变,通过紫外线照射处理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增加突变株的数量,B正确;
C、B操作是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C正确;
D、从图中可看出,D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D是氨基酸缺陷型菌落,故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D正确。
故选A。
12. 甲乙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人群中每100人有一个甲病患者。右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6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 Ⅱ4和Ⅱ5产生同时含甲、乙两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为和
D. 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Ⅰ1和Ⅰ2都正常,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生出了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甲、乙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假设控制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为a、b,则Ⅰ1和Ⅱ2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人群中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即aa=1/100,则a=1/10,A=9/10,因此正常人群中杂合子的概率为Aa=(2×1/10×9/10)÷(2×1/10×9/10+9/10×9/10)=2/11,因此Ⅱ6的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为2/11,B正确;
C、Ⅱ4的基因型为2/3AaXbY,产生aXb配子的概率为2/3×1/4=1/6;Ⅱ5的基因型为1/2aaXBXb,产生aXb配子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
D、Ⅱ3的基因型为AAXBX-,Ⅱ4的基因型为1/3 AAXbY、2/3AaXbY,故Ⅲ7和为2/3AAXBXb、1/3AaXBXb,Ⅲ8为AaXBY,两者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aaXbY的概率为1/3×1/2×1/2×1/2×1/2=1/48,D错误。
故选D。
【点睛】遗传系谱图的推导,首先利用遗传规律判断出显隐性,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接着推导基因型,最后计算概率。同时还要注意结合遗传平衡定律的使用。
13. 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EVO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EVO不仅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最终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养胃癌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B. 加入胰蛋白酶制备的胃癌单细胞悬液,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C. p53可能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EVO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D. 患者服用EVO后,胃癌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会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EVO不仅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使细胞停止分裂,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最终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时应在培养液中加入动物血清,因此培养胃癌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A正确;
B、癌细胞的糖蛋白减少,不会出现接触抑制,B错误;
C、EVO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说明其可能是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抑制细胞增殖,C正确;
D、EVO还能影响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因此患者服用EVO后,胃癌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会增加,促进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
14. LC3是自噬标志物,内质网膜包裹受损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细胞质基质型LC3(即LC3-I)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Ⅱ),LC3-Ⅱ蛋白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受损线粒体的降解。某研究小组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并测量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LC3-I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分组
对照组
中等强度运动组
高强度运动组
LC3-I蛋白相对含量
1.0
0.7
0.5
LC3-Ⅱ蛋白相对含量
1.0
1.4
1.7
A. 大鼠心肌细胞的自噬作用过程中LC3-Ⅱ蛋白可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B. LC3-I蛋白与LC3-Ⅱ蛋白含量的比值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C. 运动可以抑制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D. 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
【答案】AB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自变量是运动强度,因变量是大鼠腓肠肌细胞LC3-Ⅰ蛋白和LC3-Ⅱ蛋白的相对含量,大强度运动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Ⅱ 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
【详解】A、由题干“LC3−Ⅱ 蛋白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受损线粒体的降解”,说明LC3−Ⅱ 蛋白应在自噬体膜上,向溶酶体发出“吃我”的信号,即大鼠心肌细胞的自噬作用过程中 LC3−Ⅱ 蛋白可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
B、根据表格分析,运动强度增大,LC3-Ⅰ蛋白被修饰形成LC3-Ⅱ蛋白,LC3−Ⅰ /LC3−Ⅱ的比值增减小,B正确;
C、运动强度越大LC3-Ⅱ蛋白增加越多,对自身心肌细胞内自噬作用的促进作用越强,C错误;
D、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蛋白质,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D错误。
故选AB。
15.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产生花粉),侧生的穗是雌花序(产生卵细胞)。玉米中有些基因可以改变玉米植株的性别:隐性基因ba纯合时,植物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s纯合时,使垂花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让babatsts跟babaTsts交配,可以在玉米中建立起一个新的性别决定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abatsts植株进行交配时无需去雄
B. 后代植株中,雌雄的比例是1:1
C. babatsts跟babaTsts交配时,ts所在的染色体可以看成“性染色体”
D. 相比于XY型性别决定机制,这种新的性别决定系统更符合ZW型性别决定机制
【答案】AB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隐性基因ba纯合时,植物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s纯合时,使垂花成为雌花序,所以babatsts为雌株,babaTsts为雄株。
【详解】A、ba纯合时,植物没有雌花序,但ts纯合时,使垂花成为雌花序,成为雌株,所以babatsts植株进行交配时无需去雄,A正确;
B、babatsts跟babaTsts交配,后代为babatsts:babaTsts=1:1,babatsts表现为雌,babaTsts表现为雄,B正确;
C、babaTsts为雄株,产生的含Ts的配子受精后发育成雄株,含ts的配子发育成雌株,Ts(ts)所在的染色体可以看成性染色体,C正确;
D、后代中,含不同相关基因的个体为雄性(即Tsts),含相同相关基因的个体为雌性(即tsts),这与XY性别决定决定机制相似(含不同性染色体的为雄性,含相同性染色体的为雌性),与ZW性别决定机制相反,D错误。
故选ABC。
16. 冰壶项目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项目之一,这是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投掷性竞赛项目,被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下列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比赛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运动员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基本维持平衡
B. 运动员触碰冰面产生的兴奋,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C.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D.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有分级调控作用,对内脏器官活动无调控作用
【答案】BCD
【解析】
【分析】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热量来源:有机物氧化分解放能;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冷觉和温觉感受器;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详解】A、在寒冷的环境中,运动员可以维持自身体温的稳定,所以产热量和散热量基本维持平衡,A正确;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B、运动员触碰冰面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冷觉,该过程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C错误;
D、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活动有调控作用,D错误。
故选BCD。
17. 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B. 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应采用样方法,选取10m×10m的正方形
C. 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3种接近衰退型
D. 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答案】BD
【解析】
【分析】1、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物种的集合。
2、年龄结构:(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详解】A、群落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因此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不构成森林群落,A错误;
B、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可采用样方法,乔木比较高大,样方选取10m×10m=100m2的正方形,B正确;
C、由图可知,香果树各年龄段的数量相对均衡,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4种接近衰退型,C错误;
D、香果树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而其余4种接近衰退型,因此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D正确。
故选BD。
18. 图甲为培育转基因生物时选用的载体,图乙是含有目的基因的一段DNA序列,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通过PCR技术提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a和引物c
B. 构建表达载体时应选用BamHⅠ和HindⅡ这两种限制酶
C. 图乙中一个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四轮复制得到所需目的基因的分子数为8个
D. 只利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就可以直接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
【答案】B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构建表达载体时,不能选用限制酶BamHⅠ,否则会导致两种抗性基因都被破坏,因此应该选择Bc1 I和HindⅢ这两种限制酶,根据引物的延伸方向,所用的引物为图乙中引物a和引物c。
【详解】A、PCR技术要求两种引物分别和目的基因的两条单链结合,根据引物的延伸方向,所用的引物为图乙中引物a和引物c,A正确;
B、根据图甲可知,BamHⅠ会导致两种抗性基因都被破坏,同时为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因此只能选Bcl I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B错误;
C、图乙中一个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四轮复制可得到16个DNA片段,其中所需目的基因的分子数为8个,C正确;
D、由于选择Bcl I和HindⅢ这两种限制酶,破坏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没有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因此应该先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和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再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加氨苄青霉素含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存,而含重组质粒的不能生存,从而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 D错误。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
19.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气候变暖,将会使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降低,干旱胁迫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研究增温、增CO2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以玉米(生长周期为120天)为实验材料,在三组不同条件下种植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条件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种植34天
种植82天·
A组
环境温度,大气CO2浓度
37.6
24.9
B组
环境温度+2℃,大气CO2浓度
40.0
18.7
C组
环境温度+2℃,两倍大气CO2浓度
42.6
22.9
(1)分析增温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应对比上表中______组的数据。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CO2浓度升高导致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有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下的植物,在低CO2浓度下对CO2的利用能力会低于未用高浓度CO2处理的植物,请利用表中材料和条件设计在短时间内验证这一结论的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
(4)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A和B (2)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浓度升高使暗反应速率加快
(3)将C组中种植82天的玉米移栽到B组条件下培养,将B组种植82天的玉米在原条件下继续培养,种植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二者的光合速率
(4)既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又能保证CO2供应,使光合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分析:A组和B组对比,升高环境温度可改变光合速率,B组和C组对比,增加CO2浓度可改变光合速率。在相同条件下,种植时间延长,光合速率减慢。
【小问1详解】
分析增温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只改变温度条件,所以应对比A组和B组的数据。
【小问2详解】
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暗反应阶段,CO2浓度升高,暗反应速率加快,光合作用速率提高。
【小问3详解】
表中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下的植物即C组中种植82天的玉米植株,为了验证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下的植物,在低CO2浓度下对CO2的利用能力会低于未用高浓度CO2处理的植物,可将C组中种植82天的玉米移栽到B组条件下培养,将B组种植82天的玉米在原条件下继续培养,种植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二者的光合速率,若原C组植株光合速率低于B组,则该结论正确。
【小问4详解】
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通过关闭气孔来降低蒸腾作用,为了保证自身能正常生长,打开气孔以吸收CO2,确保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既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又能保证CO2供应,使光合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20.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长刚毛和短刚毛由另一对等位基B、b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实验一:灰身长刚毛雌果蝇与黑身短刚毛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均为灰身长刚毛;
实验二:黑身短刚毛雌果蝇与灰身长刚毛雄果蝇杂交,F1雌果蝇均为灰身长刚毛,雄果蝇均为灰身短刚毛。
(1)实验一中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后代表现型为灰身长刚毛的果蝇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基因型为XMY、XmY类型的个体看作纯合子)
(2)科学研究发现,含一条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且XO不育,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某兴趣小组将染色体组成正常的短刚毛雌果蝇与长刚毛雄果蝇杂交,在后代中出现了一只长刚毛雄果蝇。小组成员推测可能是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分离异常造成的。请为该兴趣小组设计交配实验方案,探究此长刚毛雄果蝇产生的原因。(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_________,则出现该长刚毛雄果蝇原因是基因突变;若____________,则出现该长刚毛雄果蝇原因是染色体异常分离。
【答案】(1) ①. AAXBXB、aaXbY ②. 6 ③. 2/9
(2) ①. 实验思路:让该长刚毛雄果蝇与正常的雌果蝇交配,统计后代的产生情况##让该长刚毛雄果蝇与正常短刚毛雌果蝇交配,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 若能正常产生后代,则该长刚毛雄果蝇产生的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后代出现雌性全为长刚毛,雄性全为短刚毛,则该长刚毛雄果蝇产生的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③. 若不能正常产生后代,则该长刚毛雄果蝇产生的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染色体分离异常造成的##若不能正常产生后代,则该长刚毛雄果蝇产生的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染色体分离异常造成的
【解析】
【分析】由两个实验可知,体色的遗传正反交结果相同,刚毛的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且不符合伴Y染色体遗传,所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由实验一的结果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长刚毛对短刚毛为显性。由实验二和实验一形成正交与反交,且结果中雌雄全部为灰身,而刚毛长度的性状不一致,说明刚毛长度的性状与性别有关,而灰身与黑身的性状与性别无关;又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可以推测灰身和黑身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而长刚毛和短刚毛在X染色体上,因此实验一中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XB与aaXbY,进一步可得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所得F2中灰身的基因型有2种(AA、Aa),长刚毛的基因型有3种(XBXB、XBXb、XBY),所以F2中灰身长刚毛的果蝇基因型有6种,其中灰身中的纯合子占1/3,长刚毛中的纯合子占2/3,故灰身长刚毛中的纯合子占2/9。
【小问2详解】
若实验中该长刚毛雄果蝇产生于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基因型为XBY,其与短刚毛正常雌果蝇(XbXb)交配,后代雌果蝇都是长刚毛,雄果蝇都是短刚毛。若实验中该长刚毛雄果蝇产生于亲本形成配子时染色体分离异常,则其基因型为XBO,这种果蝇不育,所以不能产生后代。
实验思路及对应预期结果和结论如下:
实验思路:让该长刚毛雄果蝇与正常的雌果蝇交配,统计后代的产生情况。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不能正常产生后代,则该长刚毛雄果蝇的产生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染色体分离异常造成的;若能正常产生后代,则该长刚毛雄果蝇的产生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或者实验思路:让该长刚毛雄果蝇与正常短刚毛雌果蝇交配,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不能正常产生后代,则该长刚毛雄果蝇的产生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染色体分离异常造成的;若后代出现雌性全为长刚毛,雄性全为短刚毛,则该长刚毛雄果蝇的产生原因是亲代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21.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控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器官,a~f表示相应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在升高血糖浓度上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填图中字母)。
(2)人们常将图中甲、丙、丁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___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寒冷环境中,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机体除了增加产热外,还通过神经调节引起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稳定。
(4)去甲肾上腺素是肾上腺系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是与多巴胺结构相近的一种胺类化合物,小剂量可以升高血压。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临床上常通过使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降低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提高中心静脉压,从而治疗由微生物或毒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SS)及其并发症。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其并发症的效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SS模型小鼠、多巴胶药剂、去甲肾上腺素药剂,相关检测仪器等。
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c、e
(2) ①. 分级调节 ②. 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
(4)将SS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甲、乙,检测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甲组注射适量多巴胺治疗,乙组注射等量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对比前后测量结果,比较治疗效果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激素a为胰岛素,激素b为胰高血糖素,激素c为肾上腺素,激素d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e为甲状腺激素。
【小问1详解】
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激素 b 和激素 c, 即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小问2详解】
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具有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寒冷环境中,机体除了增加产热,还可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毛细血管收缩,收缩毛孔,减少散热。
【小问4详解】
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其并发症的效果。所以自变量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设计思路:将SS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甲、乙,检测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甲组注射适量多巴胺治疗,乙组注射等量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对比前后测量结果,比较治疗效果。
22. 常规稻作是指田间仅种植水稻,稻蟹共作是指利用稻田养蟹。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河蟹可通过取食稻田害虫,减轻稻田虫害,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科研人员对稻蟹共作系统、常规稻作系统进行了调查,下表为两个系统的收益情况:
收入项目
稻蟹共作
常规稻作
水稻产量(kg/亩)
402
600
水稻价格(元/kg)
6
3
水稻销售收入(元/亩)
2412
1800
河蟹由产量(kg/亩)
20.3
河蟹价格(元/kg)
40
水产品销售收入
812
收入合计(元/亩)
3224
1800
(1)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此过程发生着______(“仅物质”“仅能量”或“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2)在稻蟹共作系统中,水稻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可知,与常规稻作系统相比,稻蟹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___________ ,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______。(答出1点即可)
(4)下图为稻蟹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含能量情况的示意图,其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l、e2表示呼吸消耗量,若d、d1、d2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其包括____________以及各级消费者粪便。
【答案】(1)仅物质 (2)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
(3) ①. 经济效益 ②.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答出1点即可)
(4)植物残枝落叶和动物遗体残骸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稻蟹共作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场所,河蟹可通过取食稻田害虫,减轻稻田虫害,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这样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现资源的多层级利用,与常规稻作相比,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小问1详解】
河蟹粪便中的有机物经分解者分解产生无机物和二氧化碳,都可以提供给水稻,用于水稻的生长,所以此过程发生着仅物质的传递。
【小问2详解】
在稻蟹共作系统中,水稻作为生产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
【小问3详解】
与常规稻作系统相比,稻蟹系统的收入高于常规稻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稻蟹系统中,河蟹可通过取食稻田害虫,减轻稻田虫害,河蟹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利于水稻生长,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小问4详解】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植物残枝落叶和动物遗体残骸以及各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23. 下图是我国科学家培养克隆猴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相比,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时需要提供的条件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适宜的气体环境。
(3)克隆猕猴的培育遵循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与克隆相比,试管动物技术在细胞融合(受精)前要进行的准备是____________。试管猕猴在过程③进行之前要对受体母猴进行____________处理,为胚胎移植做准备。试管动物的培育属于___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4)若要从克隆猕猴的乳汁中分离到干扰素,则应在基因表达载体中添加______,才能使干扰素基因在克隆猕猴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答案】(1)灭活的病毒
(2)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pH
(3) ①. 细胞核全能性
②. 精子获能和卵子的准备 ③. 同期发情 ④. 有性生殖
(4)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提供细胞核,卵子供体提供细胞质,经过核移植技术形成重组细胞,并发育形成早期胚胎,再胚胎移植到受体代孕猴子宫发育成小猴,称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小问1详解】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和化学法(聚乙二醇),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因此,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融合方法是灭活的病毒。
【小问2详解】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条件有:(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动物细胞培养条件: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克隆猕猴的培育运用的是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细胞核的全能性,因此克隆猕猴的培育遵循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核全能性。克隆是无性生殖,试管动物技术是有性生殖,先要进行精子获能和卵子的准备,准备阶段完成后再进行体外受精(细胞融合)。图中③是胚胎移植,试管猕猴在过程③进行之前要对受体母猴进行同情发情处理,目的是保证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相同。试管动物技术仍然属于通过有性生殖繁育后代的技术,因为操作过程中仍然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只不过是人工体外操作,获得胚胎,然后再移植到生物体内发育成新个体。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