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工业制法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工业制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工业制法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作电光源
B.由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3.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物质的用途由它们的性质决定;②玻璃仪器加热前外壁一定要擦干;③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得氧气和氮气是分解反应;④制取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B.要使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D.在工业上,主要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制氧气的原理属于分解反应
B.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钠溶液
C.可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D.用pH试纸测得唾液的pH为6.6-7.1
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后应缓慢伸入集气瓶
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下列实验设想中,不可行的是()
A.区分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
B.工业上制取氧气: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
C.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用水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
D.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
8.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
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
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④⑥
9.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②生铁和钢都与铁的性质有所不同,都属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
11.上述两个反应体现了氧气 性质。氧气瓶中的氧气来自于工业制备,工业上制备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 变化。
12.氧气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和 ;实验室制氧气与工业上制氧气的本质区别 .
13.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请说出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 ,工业上通常用 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4.如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的现象是
(3)E中的现象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F装置收集的气体是 .
三、综合题
15.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物质
氢气
氮气
氧气
氨气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氮气、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95.8℃~﹣183℃时,可将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根据上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液态)与氮气、氢气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范围内。
16.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1)Ⅰ中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发生的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3)Ⅲ中催化剂的作用是 。
(4)写出反应Ⅳ的符号表达式 。
17.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如下图所示。
(1)工业合成氨气(NH3)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可从空气中分离获得,工业上分离空气获得氮气的变化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煤与氧气的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写出N2与H2合成氨(NH3)的符号表达式 。
(4)写出合成尿素的原料是 (填化学式)。
(5)尿素[CO(NH2)2]是含氮量最高的优质氮肥,则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四、实验探究题
1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① ,③ .
(2)用B装置制取文字表达式为,O2可用图中C或D装置收集.用C装置收集,是因为 ,当出现 的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用D装置收集,是因为 ,验满方法是 .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A装置需要改进的是 .实验结束,应先撤离C装置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若不按此操作,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4)写出另一种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此反应类型为 反应.
(5)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用 法.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数字①的仪器名称 ;②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 ;
(3)若选择C装置制取氧气,与B装置相比,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4)工业制氧气是 变化(“物理”或“化学”)
(5)用E装置收集氧气,如何判断已收满,结束后应先 ,后 .
20.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在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不同,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
(1)实验室常通过丙、丁、戊三种途径来制取氧气。
①写出装置C中a仪器的名称 ;
②若用途径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三种途径中消耗能源最少的是 。
(2)在上述五个途径中最适合潜水艇中获得氧气的是 (填序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不符合题意;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不符合题意;
D.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制得氧气,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工业制法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所以可制作电光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和氮气,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①物质的用途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符合题意;
②玻璃仪器加热前外壁一定要擦干,符合题意;
③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得氧气和氮气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④制取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收集不到氧气,符合题意;
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支持燃烧,但不能做燃料,不符合题意;
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性质、用途、气体制备、微粒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4.【答案】C
【解析】【解答】A.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不过反应速度慢一些,A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要使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放出氧气,不一定加入二氧化锰,加入硫酸铜也可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C选项符合题意;
D. 在工业上,主要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分解反应,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能缓慢的分解产生氧气;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也可以用气体物质代替;在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原理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5.【答案】C
【解析】【解答】A、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氧气分离出来,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B不符合题意;
C、可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C符合题意;
D、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定溶液的pH值(精确度为1,不是0.1),不可能测得pH一般在6.6~7.1之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蒸馏得到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的值为整数分析
6.【答案】A
【解析】【解答】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A符合题意;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SO2、NO2等,空气中含有CO2,CO2不属于空气污染气体,B不符合题意;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后应快速伸入集气瓶,伸入过慢,空气受热逸出,造成误差,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是大气成分分析
C 、根据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反应的条件较特殊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在氧气中复燃,在空气中没有明显变化,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
B、工业上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B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为防止污染空气,用水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C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B、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
C、根据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分析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无法除去溶于水的可溶性杂质,说法不符合题意;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说法符合题意;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说法符合题意;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不支持燃烧,也可使火焰熄灭,说法符合题意;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氧气不具可燃性,不可以做燃料,说法不符合题意;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根据蒸馏水的制取方法分析
② 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
③ 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
④ 根据氮气和稀有气体也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分析
⑤ 根据氧气助燃不可燃分析
⑥ 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析
9.【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制法和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就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答】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说法正确,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法正确;
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说法正确,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里的氧包括氧气;
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说法正确;
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此说法错误,因为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
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错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能漏掉化学变化中这个条件.
故选B
【点评】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题.
10.【答案】C
【解析】【解答】①工业上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①符合题意;
②生铁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03%-2%,都与铁的性质有所不同,都属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②符合题意;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低,但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要高,③不符合题意;
④在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④符合题意;
⑤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存在形式,利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而灭火,故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⑤符合题意;
⑥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根据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分析
② 根据生铁和钢的组成分析
③ 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
④ 根据生活中硬软软的方法分析
⑤ 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⑥ 根据空气成分不污染大气分析
11.【答案】支持燃烧;物理
【解析】【解答】硫、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工业上制备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硫、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了氧气具有助燃性,工业上制备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是利用液氧和液氮沸点的不同,先降温后升温,生产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12.【答案】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是否生成新物质
【解析】【解答】解: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氧气能支持燃烧,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氧气能供给人和动物呼吸,故氧气的用途主要两个方面: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实验室中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工业上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是否生成新物质.
【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常温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主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分离液态空气
【解析】【解答】解:(1)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2)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物理方法;
故答案为:(1)植物的光合作用(2)分离液态空气;
【分析】(1)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回答即可;(2)依据工业制取氧气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2H2O22H2O+O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H2O=H2CO3;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知,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B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所以会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的白烟;
(3)反应生成的氧气流进入C,C中压强变大,则把盐酸压入D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进入E,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4)在E中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其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
(1)2H2O22H2O+O2↑;
(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H2O=H2CO3;
(5)二氧化碳.
【分析】(1)由题意知,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水和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白磷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
(3)氧气流进入C,则把盐酸压入D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进入E,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
(4)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进入F装置.
15.【答案】(1)物理
(2)化合反应
(3)﹣195.8℃﹣﹣33.35℃
【解析】【解答】(1)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发生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高温高压生成氨气,属于化合反应;(3)控制温度在195.8℃~﹣183℃时,可将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因此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所以将产物氨气(液态)与氮气、氢气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95.8℃﹣﹣33.35℃范围内。故答案为:(1)物理;(2)化合反应;(3)﹣195.8℃﹣33.35℃。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根据化合反应定义分析,化合反应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
(3)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分析,温度要控制在高于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范围。
16.【答案】(1)物理变化
(2)化合反应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
【解析】【解答】(1)Ⅰ中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该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反应Ⅱ是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Ⅲ中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反应Ⅳ是一氧化氮、水、氧气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分析】认真分析转化关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材料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17.【答案】(1)物理变化
(2)放出
(3)
(4)NH3、CO2
(5)46.7%
【解析】【解答】(1)工业上分离空气获得氮气,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煤与氧气的反应是一个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3)N2与H2在加压、500℃的条件下合成氨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由图示流程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其原料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化学式为:NH3、CO2;
(5)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根据煤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分析。
(3)N2与H2在加压、500℃的条件下合成氨气。
(4)根据图示流程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尿素分析。
(5)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8.【答案】(1)酒精灯;集气瓶
(2)氧气不溶于水;集气瓶口处有大量气泡冒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条复燃
(3)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4)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
(5)分离液态空气
【解析】【解答】解:(1)①是酒精灯,③是集气瓶;故填:酒精灯;集气瓶;(2)用B装置制取O2,需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 水+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当出现大气泡现象时,说明氧气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3)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需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收集完氧气后,应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流进试管炸裂试管.(4)A装置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还可以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属于分解反应;(5)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2)过氧化氢 水+氧气;氧气不溶于水;集气瓶口处有大量气泡冒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条复燃;(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4)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5)分离液态空气.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以及氧气的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原理可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4)根据A装置的特点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5)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解答.
19.【答案】(1)试管;酒精灯
(2)A;2KClO3 2KCl+3O2↑;D或E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物理
(5)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解析】【解答】解:(1)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或排水法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A;2KClO3 2KCl+3O2↑;D或E;(3)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工业制氧气是根据二者沸点的不同加以分离,此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满;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所以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故填: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以及收集方法的选择依据来分析;(3)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5)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20.【答案】(1)水槽;B;过氧化氢 水+氧气;丁
(2)乙
【解析】【解答】(1)①a仪器的名称水槽;②途径丁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 水+氧气;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B;在丙、丁、戊这三种制取氧气的路径中,丙和戊都需要加热,途径丁不需要加热,消耗能源最少;
(2)在上述五种制取氧气的路径中,路径乙最适合潜水艇中制取氧气,优点有两个,一是在常温下完成,节约能源,二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能作为制取氧气的原料。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07 氧气的制法(含解析),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催化剂的作用与特点;, 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练习考点07 氧气的制法(教师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催化剂的作用与特点;, 分解反应、催化剂等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化学中考一轮系统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