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课文课件ppt
展开一辆车沿AB方向行驶,在C处拐了一个弯,行驶一段时间到D处又一次改变方向,此时车子与原来的方向是否一致?为什么?
2. 进一步熟悉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1. 分清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已知平行用性质,要证平行用判定 .
3. 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证明.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如图,已知直线 a∥b ,c 是截线.
∠1,∠2,···,∠8 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此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再任意画一条截线 d,同样度量并比较各对同位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性质 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上一节,我们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类似地,你能由性质 1 ,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内错角之间的关系吗?
如图,直线 a∥b ,c 是截线,那么1 与2 相等吗?为什么?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 = ∠3 .而∠3 与∠1 互为对顶角,所以∠3 =∠1.所以∠1 = ∠2.
性质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1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 = 100 ° ,∠B = 115 ° ,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因为梯形上、下两底 AB∥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A 与∠D 互补,∠B与∠C 互补.
于是∠D = 180 ° -∠A = 180 ° -100º = 80 ° , ∠C = 180 ° -∠B = 180 ° -115 ° = 65 ° .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80 ° ,65°.
答:∠2 = 110 ° .因为AB∥CD,∠1 和 ∠2 是内错角,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1 = ∠2.因为∠1 = 110 ° ,所以∠2 = 110 ° .
例 2 如图,平行线 AB ,CD 被直线 AE 所截.(1)从∠1 = 110 ° .可以知道∠2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例 2 如图,平行线 AB ,CD 被直线 AE 所截.(2)从∠1 = 110 ° .可以知道∠3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答:∠3 = 110 ° .因为AB∥CD ,∠1 和∠3 是同位角,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1 = ∠3.因为∠1 = 110 ° ,所以∠3 = 110 ° .
例 2 如图,平行线 AB ,CD 被直线 AE 所截.(3)从∠1 = 110 ° .可以知道∠4 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答:∠4 = 70 ° .因为AB∥CD , ∠1和∠4是同旁内角,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1 +∠4 = 180 ° .因为∠1 = 110 ° ,所以∠4 = 70 ° .
例 3 如图,已知 AB∥CD,AE∥CF,∠A = 39°,∠C 是多少度?为什么?
方法一解:∵AB∥CD,∴ ∠C =∠1.∵ AE∥CF,∴ ∠A =∠1. ∴ ∠C =∠A.∵∠A = 39 ° ,∴∠C = 39 ° .
方法二解:∵AB∥CD,∴ ∠C =∠2.∵ AE∥CF,∴ ∠A =∠2. ∴ ∠C =∠A.∵∠A = 39 ° ,∴∠C = 39 ° .
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1. 如图,直线 a∥b,∠1 = 54°,∠2,∠3,∠4 各是多少度?
解:∵a∥b,∠1=54°,∴∠4 =∠1 = 5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 =180°-∠4 =180° - 54°=126°,∠2 与∠1 是对顶角,∴∠2=∠1= 54°.
2. 如图,在△ABC 中,D 是 AB 上一点,E 是 AC 上一点, ∠ADE = 60°,∠B = 60°,∠AED = 40°.(1)DE 与 BC 平行吗?为什么?(2)∠C 是多少度?为什么?
解:(1)∵∠ADE = ∠B,∴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E∥BC,∴∠C = ∠AED = 4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如图,已知直线 a,b 被直线 c 所截,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①∠1 =∠2;②∠1 =∠3;③∠2 =∠3;④∠3+∠4 = 180°.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误区一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时易忽视两直线平行的前提条件
由于题中未说明 a∥b ,故只能根据对顶角相等得①成立. 在没有给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是不确定的.
2. 如图所示,AB∥CD,∠1 =∠2. 试说明:BE∥PF .
误区二 不能正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
因为AB∥CD,所以∠ABP =∠BPD,又因为∠1 =∠3,∠2 =∠4,∠1 =∠2,所以∠3 = ∠4 . 所以 BE∥PF .
因为AB∥CD(已知),所以∠APB = ∠BP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1 = ∠2,所以∠ABP -∠1 = ∠BPD-∠2(等式性质),即∠3 = ∠4,所以 BE∥P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错解中由 AB∥CD 推出∠ABP = ∠BPD 这一步是盲目的,因为后面的证明没有用上这一结论,另外题目中并没有指明 BE,PF 分别是∠ABP , ∠BPD 的平分线,而错解中却想当然地把它作为“需要”的已知条件来使用,说理时应注意仔细分析题设条件.
如图,∠1+∠2=180°,∠3=104°,则∠4的度数是( )A.74° B.76°C.84° D.86°
1. 如图所示,AB∥CD∥EF,那么∠BAC+∠ACE+∠CEF= ( )A. 180° B. 270° C. 360° D. 540°
2.如图所示,在△ABC中,∠B=∠C,∠BAC=80°,AD∥EF,∠1=∠2,求∠BDG的度数.
解:∵AD∥EF,∴∠2=∠DAC. ∵∠1=∠2,∴∠1=∠DAC. ∴GD∥AC. ∵∠BAC=80°,∠B=∠C, ∴2∠C=180°-∠BAC=100°. ∴∠C=50°. ∴∠BDG=50°.
3.已知AB⊥BF,CD⊥BF,∠1= ∠2,试说明∠3=∠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BF,CD⊥BF,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EF∥AD,∠1=∠2,∠BAC=70 °,求∠AGD的度数.
∴∠BAC+∠AGD=180°
∴∠AGD=180°-∠BAC=180°-70°=110°.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图,AB∥CD,猜想∠A、∠P 、∠P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法一:作∠PCE =∠APC,交AB于E.∴ AP∥CE ∴ ∠A+∠P=∠PCE+∠AEC,∵AB∥CD ∴ ∠ECD=∠AEC,∴∠A+∠P =∠PCE+∠ECD=∠PCD.
∴ ∠AEC=∠A,∠P=∠PCE.
如图,AB∥CD,猜想∠BAP、∠APC 、∠P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法二:作∠APE =∠BAP.∴ EP∥AB,∴ EP∥CD,∴∠EPC=∠PCD.∴ ∠APE+∠APC= ∠PCD.即∠BAP+∠APC =∠PCD.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情景导入,教学过程,探究新知,例题精讲,BAC,DCA,DAC,AC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新课导入,新知探究,平行线的性质,猜想依然成立,归纳小结,∵a∥b已知,应用格式,巩固练习,两直线平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1 平行线的性质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已知,符号语言,不相等,平行线的性质,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