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1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2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1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2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4.下列对课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自然段概括地引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作为论据,用道理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B.第四自然段以王阳明院子里的竹子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

    C.第七自然段以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为论据,举例论证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D.第十一自然段作者以自身的经验为论据,用事实论证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的观点。

    二、综合性学习

    52017年的合肥街头,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低碳的出行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热捧。可是在推行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有网友爆料说,有的市民将小黄车的车牌号强行拆卸,并用涂料刷成别的颜色,然后占为己有。【A】同时,记者在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上,看到有人以大约100元左右的价格进行小黄车的售卖。此外,一些小黄车因乱停放而被城管收走的新闻也陆续出现。

    材料二:共享单车考验的不仅是浮于表面的市民素质问题。2007年,法国巴黎推出“单车自由骑”项目。【B】据主办方德高集团的数据显示,项目启动不到两个月,有250至300辆自行车在巴黎不翼而飞,活动开展近一年,近3000辆自行车被盗,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间,“单车自由骑”活动已累计丢失自行车7800辆,被损毁的自行车数量更是高达11600辆。以致有人称,作为欧洲文明的钻石,巴黎在关键时候也掉了链子。

    材料三:2017年3月5日,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回应关于共享单车问题时说:“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鼓励各地人民政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政府要有作为,企业要遵纪守法,广大使用者要文明出行,共同努力,共享单车一定能发展好。”

    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A】处画线句子有语义重复的问题,应删去“________”

    B】处画线句子有两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面的逗号改为________

    (2)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思考:推行共享单车面临的考验有哪些?(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在小区门口看见一位阿姨正在给小黄车上私锁,你将如何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议论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④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⑤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⑦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⑧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⑨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⑩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王阳明“‘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不对,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B.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不重视实验。

    C.第⑥⑦两段是并列关系,段落顺序可以调换,不影响表达。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7.第段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例如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的联系,并以此为目标,苦苦求索,终于有了自己的发观,在1820年4月,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诬明了电和磁是相互转化的,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

    ⑤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瞭望》有改动)

    【注释】画波浪部分文字选自《瞭望》原文,未改动。

    8.选文第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9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0.结合选文第段内容,分析王阳明格物失败的原因。

    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于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11.选文第段画波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选出下列关于选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丁肇中联系现实和自己的经验阐明了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该有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的精神。

    B.作者认为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

    C.作者抨击了传统的中国教育,认为它歪曲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格物致知的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对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6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巩固练习</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下面要求,回答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第①段中作者说,文章最后一节画线句该怎样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暑假复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