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竹里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竹里馆教学设计,共4页。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师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让学生借助资料比较《盛唐夜唱》,体会王维诗宁静淡泊的风格,
(3)能够使学生感知田园,领悟田园。
2.教学重难点
透过《竹里馆》《鹿柴》等田园诗,体味诗人热爱自然,追求恬淡的情操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3. 学情分析:初一的孩子很喜欢古诗诵读,所以我选取了两首诗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孩子没有学过王维的诗,所以我需要多介绍作者。
4.教法:在教学方法上本课采用了
(1)整合教学法:由于本课所选取的两首诗都是王维的作品,都是寄情山水的山水田园诗,所以我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整合赏析。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从感性上初步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2)朗读感悟法:古诗词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所以我充分地让学生读诗,努力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由初读的读正确、读出节奏,到读出画面、读懂意思,再到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让自己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用朗读的方式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齐读、范读、闭上眼想象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体会诗情。
(3)想象理解法:想象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鼓励学生尽情想象。如在学习《竹里馆》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并感受到诗人从众多的景物中只摄取了幽篁、深林、明月正是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从而了解了山水田园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4)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这节课我们一起展开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诗意,来吧,我们今天一起品味“佛系诗人”王维的《竹里馆》。
读。
1.生范读、生跟读。
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
大节奏: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 长啸。
深林∕人∕ 不知,
明月∕来∕ 相照。
2.找同学读,齐读。
(三)赏。
1.通过诵读,展开联想
师生交流:听同学读诗歌,并展开丰富联想,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感觉到了什么。
生甲: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的琴声、潺潺的流水声、空灵的歌声。
生乙:我看到皎洁的月光下,诗人独自一人在幽静的竹林里弹琴唱和。
生丙:我感觉诗人自己在竹林里弹琴,挺享受的,挺惬意的,在我的脑海里是一副很美的很宁静的画面。。。。。
师:同学们,你们尝试过独处嘛?你愿意留在诗中所呈现的环境里嘛?
生甲:我比较好静,我喜欢这样一人一琴的潇洒。
生乙: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繁华,我喜欢热闹,在古代没有这么繁华热闹,人们只能弹弹琴。
师:你们认为诗人是不得已选择这种淡泊的生活吗?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所在的时代——盛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景象。
盛唐的夜晚是这样的:
长安柳絮飞,箜篌响,路人醉,
花坊湖上游,饮一杯来还一杯.
水绣齐针美,平金法,画山水,
诗人笔言飞,胭脂扫娥眉.
烟花随流水,入夜寒,寒者醉,
今朝花灯会,提画灯迷猜一对.
阳羡茶浮水,琵琶绕,玉笛回,
丁祭佾[yì]舞备,铜镜云鬓美.
——《盛唐夜唱》
师生交流:同学们,盛唐的夜生活是怎样的呢?
生甲:是很繁华的,人们沉迷声色享乐,他们的活动也很多,吹箜篌、坐船在湖上饮酒、作画、看花灯,生活非常的丰富,而且许多人也沉迷在这种生活里面。
师:为什么王维这样一个巨星却甘愿隐居山林,甚至当值一结束便匆匆回归山林,过长安而置繁华于不顾?我们来了解一下王维
2.了解作者
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合作探究,赏析作品
王维这样一个“佛系青年”,他的诗里有没有点明他独自在竹林弹琴的原因呢?
人不知——字面意思:别人不知道我在这儿
“知”——了解,别人不了解我。
不了解我的什么呢?以诗中人的行动为抓起,比照竹里馆与长安城夜生活,回答
生讨论:别人都是沉迷于声色犬马中,竹林里安静,没有人打扰。
生:长安城太乱了,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思考什么,王维是喜欢简单纯净的生活。
(3)为何“独坐”—“反义词联想”—多——
生:因为长安之夜的人太多了,此处无人打扰,心灵得以喘息放松;长安之夜诱惑太多,不能坚守本心。此处那么简单纯净。
师:此时的“坐”不是朝堂议事的正襟危坐,也不是宴饮场所的起坐喧哗,是真正的身心放松。
⑷为何“弹琴”——
比较,长安城中的曲乐都是繁弦急管,音色鲜亮入耳。不像古琴这样中正平和,平心静气(和雅)
(5)师小结
人若能享受孤独,寂寞也就是一种美了。王维说“人不知”在常人看来,该是何等寂寞,但是诗人却自甘寂寞,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
(6)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诗语言的美
师:“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一句好在哪里呢?
生: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师:王维写月夜竹林的幽静,用的什么方法?
生:反衬,用“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安静。
师:是的,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五)诵。带着诗人空灵的心境,我们再诵读一遍诗。
(六)拓展延伸
再给大家介绍一首《鹿柴》这两首诗同是王维晚年隐居写的一组小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七)师总结
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静夜深林里的月光,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希望在学完这两首诗之后,同学们也会学会王维这种享受孤独、淡泊宁静的心态。
(八)作业
背诵《竹里馆》
(九)板书设计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竹里馆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访诗人,居竹林,寻根源,擅迁移,巧归纳,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竹里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 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