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1. 下列概念图中代表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分别是( )
A. ⑤⑦ B. ⑥⑧ C. ⑥⑦ D. ⑤⑧
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分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观察蝗虫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最好选择蝗虫的精巢
B. 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
C. 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少一半
D. 蝗虫的精原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
3. 摩尔根利用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进行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有繁殖快、容易饲养等
B. 根据杂交实验可以推断白眼属于隐性性状
C.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眼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摩尔根依据实验结果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4.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④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⑤萨顿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5. 下列有关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B. 正常情况下,色觉正常的男性所生女儿色觉均正常
C.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仅可以传给女儿,也可以传给儿子
D.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而不是来自父亲
6. 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某成年女子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她的哪种细胞可能不含色盲基因( )
A. 卵细胞 B. 肝脏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 D. 初级卵母细胞
8. 如图为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的系谱图(□、〇依次表示正常男、女,■、●依次表示患病男、女)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是由( )
A. 1号遗传的 B. 2号遗传的 C. 3号遗传的 D. 4号遗传的
9.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分别是( )
A. ,分离定律 B. ,自由组合定律 C. ,分离定律 D. ,自由组合定律
10. 下列关于研究的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T2噬菌体直接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上,可获得35S标记的T2噬菌体
B. 采用假说一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C. 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的复制
D. 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1. 下列关于DN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精确复制的保障之一
②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
③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多样性
④细胞内RNA中嘌呤碱基(A+G)与嘧啶碱基(C+T)的数目一定相等
⑤在DNA中脱氧核糖与1或2个磷酸基团相连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12.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 新形成的DNA分子含有原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D. 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才开始DNA的复制
13.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正在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中甲、乙、丙均表示DNA分子,a、b、c、d均表示DNA的一条链,A、B表示相关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酶A是DNA聚合酶,能使甲解旋
B.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边解旋边复制
C. 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内
D. 正常情况下,a链与c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14. 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B. 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
C. 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 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15. 以下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因为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材料来自大肠杆菌,所以①中大肠杆菌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35S
B. 该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C.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该实验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大肠杆菌
16.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界的DNA复制机制“应该是”规律的、有序的,以便保证遗传的稳定性。现用15N标记一个双链DNA分子,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 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C. 所有DNA分子都含14N D. 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
17.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
B. 该基因中A+G=C+T
C. DNA解旋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聚合酶作用于②部位
D.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8. 如图中箭头所示的泡状结构叫做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的模版为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B.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
C. 一个DNA分子上出现多个复制泡有利于缩短复制所需要的时间
D. 脱氧核苷酸合成DNA的过程中只需要酶,不需要能量
19.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如图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32P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噬菌体的DNA位于 _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被32P标记的是噬菌体 ______(DNA或蛋白质)。
(2)根据图2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______进入了细菌。该组实验能否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______(填“能”或“不能”),图2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3)噬菌体DNA的复制方式是 ______复制。
20. 如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①______,⑦______,⑧______。
(2)该双链DNA分子中有 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如果将14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有 ______条。
(4)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则同样是这两个比例在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的比例分别为 ______与 ______,在整个DNA分子中比例分别为 ______与 ______。
(5)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
21.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DNA片段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④是组成 ______(填“噬菌体”或“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噬菌体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别是新冠病毒含有 ______(填两个方面)。
(2)体内DNA复制时,破坏图甲中⑨,使DNA解旋的酶是 ______。
(3)图乙为 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 ______(填两个方面)。该过程需要 ______、______、原料和酶等基本条件。
(4)在植物根细胞内图乙过程发生的场所为 ______。
(5)若图甲DNA中,C+G占碱基总数的60%,其中DNA的一条单链中C占该单链碱基数的32%,则互补链中C占该互补链碱基数的 ______。
(6)DNA分子的 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 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多准确地进行。
22. 某昆虫的长翅和残翅、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一对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对性状位于常染色体。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其中亲本均为纯合子。
亲本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长翅刚毛(♀)×残翅截毛(♂)
长翅刚毛(♀):长翅刚毛(♂)=1:1
♀:长翅刚毛:残翅刚毛=
3:1
♂:长翅刚毛:残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截毛=3:1:3:1
实验二
长翅刚毛(♂)×残翅截毛(♀)
长翅刚毛(♀):长翅截毛(♂)=1:1
♀、♂:长翅刚毛:残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截毛=3:1:3:1
(1)由实验一、二可以判断长翅和残翅是由 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由实验一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得刚毛和截毛是由 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控制长翅和残翅、刚毛和截毛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 ______定律。
(2)实验一亲本基因型为 ______,其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
(3)实验二亲本基因型为 ______。
23. 一对夫妇,女方为红绿色盲患者,男方表型正常。女方怀孕后,这对夫妇想知道胎儿是否患红绿色盲,请你帮助这对夫妇进行分析。
(1)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的 ______性遗传病,若相关基因分别用B、b来表示,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 ______,由男方表型正常可知其基因型为 ______,该夫妇生下患病胎儿的概率为 ______。
(2)若你是医生,为了不使他们的孩子患有红绿色盲,你会建议他们生 ______孩,说明原因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⑤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是相同基因的分离,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A错误;
B、⑧受精时,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生,B错误;
C、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知,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中的⑥⑦,C正确;
D、⑧受精时,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生,D错误。
故选:C。
孟德尔分离定律指的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后分离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两个定律的实质,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答案】D
【解析】解:A、蝗虫的精巢是雄性生殖器官,该器官进行旺盛的减数分裂过程,而且产生的精子数量较多,适宜作为观察材料,A正确;
B、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含量加倍,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导致精细胞中的染色体为精原细胞的一半,B正确;
C、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导致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少一半,C正确;
D、蝗虫的精原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D错误。
故选:D。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概念与特征,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应用。
3.【答案】C
【解析】解:A、果蝇个体小、繁殖快、容易饲养,常用于遗传学实验,A正确;
B、F1红眼的后代出现了白眼,因此白眼为隐性,B正确;
C、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摩尔根依据假说—演绎法,假设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通过实验得以证实,D正确。
故选:C。
图中实验图解表明白眼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联系。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的解释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动物,控制白眼的隐性基因(w)位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却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如果这种解释是对的,那么白眼雄蝇就应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其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F1杂合子雌蝇则应产生两种卵子: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红眼基因(W);另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后者若与白眼雄蝇回交,应产生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雌蝇,白眼雄蝇。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样,表明白眼基因(w)确在X染色体上。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遗传图解推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相关基因的位置,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4.【答案】A
【解析】解:①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①正确;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②正确;
③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通常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③错误;
④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④错误;
⑤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⑤正确。
故选:A。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通常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C
【解析】解:A、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只有得到两条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才会患病,男性只要得到一条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就会患病,所以对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A正确;
B、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遗传给女儿,Y染色体来自父亲,遗传给儿子,色觉正常的男性基因型为XBY,XB传给女儿,所以女儿色觉均正常,B正确;
C、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遗传给女儿,Y染色体来自父亲,遗传给儿子,C错误;
D、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色盲基因为XbY,Y染色体来自父亲,色盲基因X染色体来自母亲,D正确。
故选:C。
1、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为“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若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她的儿子基因型为XbY,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Y基因来自父亲。若某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该患病女性的色盲基因一条Xb来自母亲,一条Xb来自父亲,则其父亲的基因型为XbY,父亲也为色盲。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伴性遗传的实例及遗传特点,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6.【答案】D
【解析】解:A、甲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与题意不符,A错误;
B、乙中女患者的父亲患病,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与题意不符,B错误;
C、丙中女患者的儿子患病,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与题意不符,C错误;
D、丁中女患者的父亲正常,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与题意相符,D正确。
故选:D。
伴X隐性遗传的特:
(1)交叉遗传(致病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明确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7.【答案】A
【解析】解: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女子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BXb。
A、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为XB或Xb,可能不含色盲基因,A正确;
BC、肝脏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的基因型均为XBXb,一定含有色盲基因,BC错误;
D、经过间期复制,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加倍,因此一定会含有色盲基因,D错误。
故选:A。
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类疾病的特点是:(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本题以色盲为素材,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伴性遗传病的特点,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结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准确判断各选项.
8.【答案】B
【解析】解:已知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为伴X隐性伴性遗传病,其发病特点为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和隔代交叉遗传,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7号的基因型为XaY,根据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可知,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5号,而1、2号均表现正常,即2号的基因型为XAY,因此7号的致病基因只能由2号通过5号传递给7号,B正确。
故选:B。
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人类遗传病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9.【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而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这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则这对夫妇后代可能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且比例均等,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正常男孩的概率是,由于红绿色盲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因此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A正确。
故选:A。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解:A、T2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生存,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
B、孟德尔通过科学的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的复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C正确;
D、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A。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0、N、S)+DNA(C、H、0、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噬菌体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1.【答案】B
【解析】解: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精确复制的保障之一,①正确;
②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将氢键断裂,需要DNA聚合酶合成子链,②正确;
③DNA分子的多样性是指碱基或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千变万化,③正确;
④RNA为单链且不含有T,在RNA单链中,A与U不配对,G与C不配对,则嘌呤碱基(A+G)与嘧啶碱基(C+U)的数目不一定相等,④错误;
⑤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能与2个磷酸基团相连,只有每条链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基团,⑤正确。
故选:B。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DNA分子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2.【答案】D
【解析】解: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
B、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B正确;
C、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新形成的DNA分子含有原DNA分子中的一条链,C正确;
D、DNA分子复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D错误。
故选:D。
1、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方式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A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酶A是解旋酶,A错误;
B、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
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的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DNA复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C正确;
D、a、d两条链碱基互补配对,c是以d链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因此a、c两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一般相同,D正确。
故选:A。
1、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复制开始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然后,DNA聚合酶等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
3、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DNA复制的过程。甲为亲代DNA分子,乙、丙为子代DNA分子,A为解旋酶,B为DNA聚合酶,a、d为DNA的两条母链,b、c为正在合成的子链。
本题考查DNA的复制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答案】ABC
【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种控制鸟类的毛色遗传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芦花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B正确;
C、非芦花雄鸟(ZbZb)和芦花雌鸟(ZBW)杂交,其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均为非芦花,C正确;
D、若芦花雄鸟的基因型为ZBZb,其与非芦花雌鸟(ZbW)杂交,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ZbW,既有非芦花,也有芦花,D错误。
故选:ABC。
分析题图: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杂交,子代出现了非芦花,即出现性状分离,则亲代表现的性状-芦花为显性性状,且子代非芦花的都是雌鸟,即性状分离比在子代雌雄中不同,可见该基因在z染色体上(鸟类的=为ZW型性别决定方式)。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ABC
【解析】解:A、因为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材料来自大肠杆菌,所以①中大肠杆菌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35S,A正确;
B、该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即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B正确;
C、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进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
D、该实验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错误。
故选:ABC。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及相应的元素组成;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明确搅拌离心的目的,能解释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高低的原因.
16.【答案】ACD
【解析】解:A、结合分析可知,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将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最终得到的DNA分子中有15N标记的为2个,A正确;
B、由于DNA分子复制的原料均为14N,故得到的32个DNA分子中,只含有14N的为32-2=30个,所占比例为=,B错误;
C、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且以14N为原料,则所有DNA都含有14N,C正确;
D、复制5次后产生25=32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ACD。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从一个原始DNA分子产生两个相同DNA分子的生物学过程。DNA复制是通过名为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来得以顺利完成的。
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7.【答案】BD
【解析】解:A、在真核细胞中,基因不仅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还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
B、双链DNA分子中,A=T、C=G,因此该基因中A+G=C+T,B正确;
C、DNA解旋酶作用于②氢键部位,而DNA聚合酶作用于①磷酸二酯键部位,C错误;
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
故选:BD。
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②为氢键,是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
本题为识图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DNA分子的结构和计算方法,并结合题图中DNA分子的信息,解决生物问题,难度适中。
18.【答案】ABC
【解析】解:A、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时,以亲代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作为模板,A正确;
B、由图可知,图中DNA复制时形成两个复制泡,说明DNA复制是多起点复制的,B正确;
C、DNA的多起点复制能缩短整个DNA分子复制的时间,C正确;
D、DNA复制时,DNA聚合酶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BC。
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开始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然后,DNA聚合酶等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根据已有知识准确作答的能力,难度适中。
19.【答案】A DNA DNA 不能 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 半保留
【解析】解:(1)图1中,含有噬菌体的核酸的部分的是A,是其头部,由蛋白质外壳包被着.被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2)32P标记的是噬菌的DNA,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由于本实验只验证了DNA进入了细胞,没有验证蛋白质是否进入细胞,所以该组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
(3)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A DNA
(2)DNA 不能 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开
(3)半保留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0.【答案】胞嘧啶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 16 4 1/2 1 1/2 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
【解析】解:(1)DNA两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其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所以①是胞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双链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
(3)若DNA分子复制4次,共得到I6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其中有2个DNA的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其余的DNA的两条链都含15N,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共16条。
(4)由于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的C配对,因此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1/4,另一条链上的该比值是4,整个DNA分子中的该比值是1;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1/2,另一条链上的该比值与整个DNA分子的该比值都是1/2。
(5)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故答案为:
(1)胞嘧啶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2
(3)16
(4)4;1/2;1;1/2
(5)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1中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鸟嘌呤,④是胸腺嘧啶,⑤是磷酸,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是脱氧核苷酸链。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推理、计算。
21.【答案】噬菌体 核糖、尿嘧啶 解旋酶 DNA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模板 能量 细胞核、线粒体 28%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解:(1)图甲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处的碱基为C,故④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组成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这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别是新冠病毒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2)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体内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解开双螺旋结构,催化⑨氢键断裂需要的酶是解旋酶。
(3)乙图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DNA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且以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该过程需要模板(DNA的两条母链)、能量ATP (来自细胞呼吸)、原料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等基本条件。
(4)图乙为复制,发生在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A=T,G与C配对,G=C,若图甲DNA中,C+G占碱基总数的60%,则另一条链中C+G为60%,C占该单链碱基数的32%,G占60%-32%=28%,则互补链中占该互补链碱基数的28%。
(6)DNA分子的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DNA复制过程中碱基对进行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
(1)噬菌体;核糖和尿嘧啶
(2)解旋酶
(3)DNA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模板、能量
(4)细胞核、线粒体
(5)28%
(6)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图甲: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⑤⑥⑦⑧为含氮碱基,⑨为氢键,⑩为磷酸二酯键,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特点等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答案】常 X 自由组合 AAXBXB、aaXbY AaXBY、AaXBXb AAXBY、aaXbXb
【解析】解:(1)实验一和实验二属于正交和反交,就翅形而言,亲本长翅×残翅,正反交结果相同,F1雌雄果蝇均为长翅,F2雌雄果蝇都是长翅:残翅=3:1,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长翅是显性,等位基因A/a在常染色体上;就刚毛和截毛而言,正反交结果不同,正交:刚毛(♀)×截毛(♂),F1雌雄全为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F2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刚毛:截毛=1:1;反交:刚毛(♂)×截毛(♀),F1刚毛(♀):截毛(♂)=1:1,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长翅和残翅、刚毛和截毛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一F2中长翅:残翅=3:1,雌性全部是刚毛,雄性刚毛:截毛=1:1,可推出实验一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刚毛♀(AAXBXB)×残翅截毛♂(aaXbY)。
(3)实验二F2中长翅:残翅=3:1,刚毛:截毛=1:1,可推出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刚毛♂(AAXBY)×残翅截毛♀(aaXbXb)。
故答案为:
(1)常 X 自由组合
(2)AAXBXB、aaXbY AaXBY、AaXBXb
(3)AAXBY、aaXbXb
分析题意:实验一和实验二属于正交和反交。就翅形而言,亲本长翅×残翅,正反交结果相同,F1雌雄果蝇均为长翅,F2雌雄果蝇都是长翅:残翅=3:1,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长翅是显性,等位基因A/a在常染色体上;就刚毛和截毛而言,正反交结果不同,正交:刚毛(♀)×截毛(♂),F1雌雄全为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F2雌果蝇全为刚毛,雄果蝇刚毛:截毛=1:1;反交:刚毛(♂)×截毛(♀),F1刚毛(♀):截毛(♂)=1:1,表现型与性别有关,说明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由此可推出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刚毛♀(AAXBXB)×残翅截毛♂(aaXbY),实验二亲本的基因型为:长翅刚毛♂(AAXBY)×残翅截毛♀(aaXbXb)。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3.【答案】隐 XbXb XBY 女 女孩一定正常,男孩一定患病
【解析】解:(1)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该女性的基因型是XbXb,男方表型正常,则其基因型为XBY,则该夫妇生下患病胎儿XbY的概率为。
(2)下男孩的基因型是XbY,携带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并且患病。若生下女孩,则基因型是XBXb,携带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患病。所以为了不使他们的孩子患有红绿色盲,建议他们生女孩,因为女孩一定正常,男孩一定患病。
故答案为:
(1)隐 XbXb XBY
(2)女 女孩一定正常,男孩一定患病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l、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2、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个携带者,女儿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为携带者;3、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期、外孙等也有可能是患者;4、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高二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pdf、卓越高二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第3次)(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第3次)(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小鼠的体色有黄色, 下列关于T2噬菌体和HIV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